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科技發展經驗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農委把依靠科技進步,推廣實用技術,提高勞動力素質作為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重要工作抓緊抓好,為*農業農村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今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被省政府列入28項民生工程,*縣農委作為新型農民培訓的主體,認真組織新型農民培訓機構、農業專家、農技人員,利用春耕生產的大好時節,廣泛開展多形式、多層次、豐富多彩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到目前為止,陽光工程已培訓各類專業人員992人,轉移上崗760人次;開展新型農民科技集中培訓146場,8600多人次;指導153余場,5400多人次;科技下鄉8場,咨詢人員7000余人;專家講座6場,培訓1000余人;發放明白紙6萬多份;農業信息17條。具體做法是:
一、積極開展“科學發展在身邊,我為農民教育獻良策”實踐活動。
今年我縣的培訓任務為10400人,為提高培訓質量,落實培訓效果,完成培訓任務,縣農委在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迅速成立了項目管理辦公室,重新調整了管理人員,充實抽調年富力強、有專業特長、培訓經驗豐富的同志到辦公室工作。各鄉鎮都相應配置科技輔導員,具體抓示范村培訓工作,確保一村一名。通過招標,確定15個陽光工程培訓基地,12個新型農民培訓機構為2009年新型農民培訓單位。按照公開競聘的辦法,在縣內聘請了30位愛崗敬業,業務能力較強,具有中、高級以上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作為我縣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的授課教師,并與之簽訂了合同,成立了農業專家組,確定了各專業首席專家。召開了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領導小組會議、項目啟動會、專家顧問組座談會、科技輔導員座談會、種養殖大戶座談會、專業農民座談會等一系列會議,廣泛征求培訓意見,科學定位農民需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篩選高效實用的培訓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做到了培訓與農民需求相結合、與農時相結合、與農業中心工作相結合、與實踐科學發展觀相結合。
二、深入實踐“解決問題在一線,提高素質保增產”農民培訓活動。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09年撥付工作經費20萬元;縣農委騰出3間辦公室并配置了現代化的辦公設施及督察指導專用車一臺;從農委辦公經費中擠出18萬元為項目培訓機構配備了投影儀、手提電腦、數碼相機等教學設備,確保了項目順利有效實施。項目啟動以來,各新型農民培訓機構積極主動與鄉鎮、村聯系,開展了以小麥春季田間管理、畜禽春防、畜牧防疫員、農用機械的駕駛與維修等為主要內容的各種培訓活動;同時陽光工程基地根據用人需求,開展了服裝裁剪,電動縫紉、汽車駕駛、電工電子、計算機操作、電焊等專業的培訓。重點是對一村一品主導產業生產中的陳規陋習進行技術改造;進行主導技術的培訓、示范;新技術的實驗、推廣;農業自然災害的防控及畜禽流行病的預防治療。把現場會、培訓班、專家講座搬到鄉、村、隊、農戶家中、田間地頭,切實解決農民提出的各種實際問題,真正做到農民增收無小事,愿為農民朋友做公仆,體現了農業專家為*農業發展多做貢獻的奉獻精神。目前,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農業技術人員培訓、種養大戶培訓、拖拉機技術員培訓、畜禽防疫員培訓、農業合作社社員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三、情系于民,服務農民在田間
通過科技下鄉、田間地頭指導、技術咨詢、技術討論、現場指導、編發資料等形式,組織科技人員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畜禽場舍、水產塘邊進行面對面、手把手零距離的技術指導服務。把系統的理論知識分解成一個個技術環節,把一個個高深的理性概念轉化生動具體的感性認識,農民一看就會,一聽就懂,一做就能記住,很多農民激動的說:黨關心農民,愛民如子的光榮傳統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