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我是一條小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目的 了解外來學生自我意識和社會期望的現狀及其相關性。方法 以泉州市外來學生較多的兩所學校的1302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施測兒童自我意識量表和兒童社會期望量表。結果 外來男生意識水平偏低高于女生,意識水平過高低于女生,差別有統計學意義;小學階段社會期望高于初中階段,差別有統計學意義;小學階段社會期望和自我意識顯著相關。結論 外來學生自我意識水平有性別差異,社會期望及社會期望和自我意識的相關性有年齡差異。
【關鍵詞】自我意識 社會期望外來學生
Chileren’s Self-concept and Social Desirability of Exotic students in Quanzhou.Guo Zhenmei,Cai Liru,Su Lin Ailan,et al.Children’s and Materal Hospital of Quanzhou,Quanzhou,Fujian provice 362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chileren’s self-concept and social desirability of exotic students in Quanzhou. Method 1302 students from two schoolsof more exotic students completed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 and Children’s social desirability scale. Results In exotic students, the schoolboys were worse than schoolgirls on the self-concept scores .Scores of social desirability of pupils were higher than junior school students. The scores of self-concept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cores of social desirability in pupils.ConclusionIn exotic students,the scores of self-concept had gender differences.the scores of social desirability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social desirability had age differences.
【Key words】Self-conceptSocial desirabilityExotic students
自我意識是個體自身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狀態的知覺和主觀評價,指主體對其自身的意識[1]。具體而言,它包括人在實踐中自己對自己、自己對自然、自己對他人、自己對社會等關系的意識活動。自我意識是人的心理的重要特點,使人們能夠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自我分析、自我評價、自我調節和控制,對個體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社會期望作為一種人格特征,反映了兒童對社會不認可的恐懼,是影響個人行為的重要內在動機之一[3]。有研究表明[4],中等強度的社會期望對兒童發展是最好的,有利于提高兒童的自我效能感,使兒童保持適當水平的成就動機,進而提高兒童的自我評價。了解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自我意識和社會期望可以為學校和社會促進其身心健康,取得更好的成績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2009年5月在泉州市采用整群抽樣方法,抽取外來學生較多的小學(四年級起)、初中各1所,對所有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實發問卷1322份,有效問卷1302份,有效率98.5%。
1.2 問卷組成第一部分:Piers-Hams兒童自我意識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用于評價學齡兒童自我意識狀況。該量表含80個條目,包括行為問題、學校和智力情況、軀體外貌、焦慮、合群、幸福和滿足6個分量表[5]。量表為正性記分,凡得分高者表示該分量表評價好,即無此類問題,總分得分高則表示該兒童自我意識水平高。經研究表明,該量表適用于我國兒童自我意識的評估[6]。第二部分:兒童社會期望量表,量表由48個陳述句組成,以是或否的形式作答,可能的得分范圍是0---48分,高分表明對不認可的懼怕[5]。由經過培訓的班主任采用統一指導,學生自行填寫,填寫完由調查者當場收回。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問卷經剔除不合要求者,進行整理編號,應用excel建立數據庫并錄入,全部數據用SPSS for Windows16.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被試基本情況 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外來組844人,其中男生464人,女生380人;本地組458人,其中男生226人,女生232人。2組男女構成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外來組學生平均年齡為13.11±2.081歲,本地組為13.06±2.141歲,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 自我意識水平構成 根據PHCSS評定標準[6](總得分63為過高),外來組和本地組自我意識水平構成比差別無統計學意義。在外來組中,不同性別自我意識水平構成差別有統計學意義(χ2 =13.151,P=0.001),其中男生組意識偏低高于女生組,意識過高低于女生組(見表1);不同年齡自我意識水平構成差別無統計學意義。
2.3社會期望比較 不同年齡階段社會期望比較差別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而不同性別比較、外來組和本地組比較,其社會期望差別均無統計學意義。
2.4社會期望和自我意識的關系在總體上,社會期望與自我意識呈顯著正相關,小學階段社會期望和自我意識有顯著正相關,初中階段兩者無顯著性相關(見表3)。在外來組和本地組中及不同性別中比較,社會期望和自我意識沒有明顯相關性。
3 討論
3.1 自我意識水平的差異本調查發現,在外來組中,男生意識水平偏低高于女生,意識水平過高低于女生,這可能與兩因素有關:一是女生比男生更能融入新的學校生活,表現出更好的合群性,二是女生發育早于男生,各方面發展快于男生,在她們的同輩群體中,她們更快的建立了自我認同感,因此自我意識水平較高[7]。提示對外來男生的心理健康應給與更多的關注。外來組和本地組自我意識水平構成沒有顯著性差別,這與魯巧珍等[8]的研究結果不同,他們發現在上海長寧區,外來學生自我意識水平較本地兒童低下。這可能首先是因為上海是一個本土意識較重的地方;其次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社會對外來人員更加的接納和包容,父母們更重視民主式教育,學校素質教育不斷推進,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外來學生與本地學生的自我意識水平沒有了明顯差異。
3.2中小學生社會期望比較 本研究發現,小學生與初中生的社會期望雖然都是中等強度,但小學生的社會期望程度高于初中生。這與張美峰等的研究結果一致[9]。這可能與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常處于與成人相對立的情緒狀態[10],逆反心理的存在使兒童對不認可的感受性降低,進而減低了對不認可的恐懼程度。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不同性別兒童社會期望沒有差別,與陳猛的研究結果一致[4]。這反映了社會觀念的巨大進步,很多父母摒棄了重男輕女的思想,給與孩子(無論是男孩女孩)同樣的關愛和期望。
3.3年齡階段對社會期望和自我意識關系的調節在小學階段,社會期望和自我意識呈顯著正相關,而初中階段,社會期望與自我意識無明顯相關性,這與陳猛的研究結果一致[4]。這可能是因為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和形成受周圍環境及個體對環境的體驗的影響[11],兒童社會期望程度與父母的教養方式關系密切[12],小學生會內化成人社會的評價標準,會主動的按照父母的期望去發展自己。但在初中階段,由于逆反心理的存在,初中生建立的對自我的知覺和主觀評價系統極有可能與成人社會的價值與評價系統相對立,因此,初中生的社會期望和自我意識的相關不顯著。
先說其主題。這首詩一般被當情詩來解讀,詩人采用以人擬物的手法,把“我”比作“柔波微漾”的小河,然后以“我”流過森林、流過花叢和流入大海的全過程為抒情線索,委婉地表達了對戀人一往情深的憶念和不可改易的情意,于哀愁中見執著。“你”,象征著愛情、理想、自由或一切美好的事物,作者用詩化的人生體驗,傳達出主體“我”對客體“你”的追求,始終不渝。
再說其構思。詩借“小河”、“影兒”之間自然的聯系寫出兩心的相印相隨,構思十分新穎。詩的開頭這樣寫道:
我是一條小河,
我無心由你的身邊繞過,
你無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兒
投入了我軟軟的柔波。
青年男女的邂逅相逢,被作家演繹得如此真切而又充滿哲理。無心與有情,真摯與隨意,都像小河流水自然流淌又毋庸置疑。“我”流經森林、花叢,用“我”的柔波把“碧翠的葉影兒”“裁剪成你的裙裳”;用“我”的柔波把“凄艷的花影兒”“編織成你的花冠”。“我”想象心中的你經過“我”的裝扮,是多么美麗。然而美麗的邂逅若流星,似曇花:
海上的風又厲,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擊碎了裙裳!
我也隨了海潮漂漾,
漂漾到無邊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兒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樣!
“我”和你,形影相伴,心神相隨,在波濤中和諧,在和諧中沖突,最終被現實的大海吹折擊碎,溫柔美麗的愛戀,以“幻散”作結。至此,詩人的情感與意象交替升華,并巧妙地把真切的感受和難言的情感訴諸具體形象,讓讀者充分發揮心智,獲得一種“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的詩家之景,領略到一種含蓄溫婉的美感。
再說其語言。詩人因情造象,整首詩采用暗喻的手法,將詩人內心的感受訴諸具體形象,并借助清新柔曼的語言創造了生動、鮮明的意境。軟軟的柔波,流露出詩人無限的柔情,碧翠的葉影、凄艷的花影,是心中戀人的唯美形象,風厲浪狂的大海則是險惡的現實社會的寫照。詩人的筆觸在這幅畫面上游走,時而輕描細畫,時而揮毫潑墨,詩畫并蒂,義情并茂,他把古典詩詞的形式美、意境美與現代詩的自由、灑脫巧妙地熔為一爐,并善用疊詞和反復,從而成就了這一名篇。
劉勰有言:“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豐富的想象、新穎的構思、清麗的語句、纏綿的意境、舒緩的節奏,全都匯聚在這條“小河”中了。讓這條無聲的河,承載著詩人的情思,牽動著讀者的心緒,流淌、流淌……
附原詩:
我是一條小河
我是一條小河,
我無心由你的身邊繞過,
你無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兒
投入了我軟軟的柔波。
我流過一座森林,
柔波便蕩蕩地
把那些碧翠的葉影兒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過一座花叢,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艷的花影兒
編織成你的花冠。
無奈呀,我終于流入了,
流入那無情的大海
海上的風又厲,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擊碎了裙裳!
我也隨了海潮漂漾,
漂漾到無邊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兒
一天早上,我露出頭來,看見不知什么時候在小河邊蓋起了一座工廠,工廠還不停地把廢水排到河里。我趕快回家和我的朋友商量,最后決定把這條小河賣掉,我們搬到別的地方去住。我和朋友登了一則廣告:“我們有一條小河出售,請大家過來看一看。”
廣告一登出去,就有一只天鵝來了,天鵝一看,發現小河很臟,天鵝說:“這么臟,還賣?”我急著說:“天鵝姐姐,我們……”我話還沒說完,天鵝就飛走了。后來還來了鴨子、螃蟹,他們有的說河水太黑,有的說河水太臭,都不想買小河。
我們沒辦法只好撥通了環保局的電話,環保局的工作人員來后,對工廠廠長說:“請你們在三天之內把河水清理干凈,否則罰款。”廠長聽了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在友情的路途中,
我只是一條幫別人解渴的小河.
真誠的友情不屬于我,
堅定的友情也不屬于我,
經歷無數坎坷,
我才明白,
原來我只是個過客.
我不明白
為什么自己永遠是一個過客?
我曾多次幻想,
真誠,堅定的友情能屬于我,
但現實的殘酷,
往往讓我的夢想夭折.
我是一個過客
福建省清流縣實驗小學六(2)班何彥敏
天空中鑲嵌著無數顆閃爍不變的星星,清幽而迷人。我望著顆顆星星,眼前的景色漸漸朦朧了……
“哇,我這是在哪兒?我自言自語道,眼前是一片景色迷人的芳草地,草地上開滿了鮮花,五顏六色。小蝴蝶在花兒上方飛翔,吮吸著這花兒的芬芳;那一簇簇的牡丹花,紅艷艷,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美麗。小蜜蜂真忙呀!忙著采花粉,這新鮮的花粉,能釀出甜美的蜂蜜,供應人類的需要。我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了,不由地繼續向前走。再次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小魚在水中快活的嬉戲。我心里不由一顫:在我所居住的城市不可能這么清的小河水,我到底在哪兒?就在這時,小河突然翻滾起來,從里面飛出一個奇怪的人,我嚇壞了,她到我面前,打量了我一遍,對我說:“您好,歡迎你到水仙國,我是水仙子,這一次,我叫你來,是有原因的”。我疑惑地望著水仙子,問:“為什么把我帶到這里來呢?”“你看到這條河了吧,這是地球上唯一的純凈水,我生活在水仙國上千年了,天天關注地球上凈水資源。現在,人類為了錢,開設工廠,把廢水往河里排放,使凈水資源一天天減少,現在幾乎沒有了。我前幾天收到一封信,是地球上的一條不知名的河寫給我的。”水仙子把信遞給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