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核心考點解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主要現狀綜合以下幾點:
一、學生輕視計算機知識的學習。
實際會計電算化培訓中,由于時間、場地和學生素質所限,學習內容往往注重財務軟件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對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講解較簡單;忽略了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知識的介紹,如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辦公軟件和計算機網絡等。雖然在學生學習會計電算化之前曾經進行過計算機基礎知識和辦公軟件的簡單學習,但是不能和會計電算化的相關知識緊密結合,造成學生對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認識模糊,不能了解系統的全貌,自然更談不上軟件功能的全面深入應用;有的學生僅能操作財務軟件,對其他應用軟件一無所知,不能充分發揮計算機在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和質量方面的作用。
二、學生計算機知識學習不夠牢固,報表部分的學習尤其薄弱。由于近年來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生源素質較差,
科學文化基礎和新知識接受能力普遍較差,雖然曾經學習過一部分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辦公軟件,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掌握的極其有限,等到學習會計電算化軟件時,常用快捷鍵和常用命令都比較生疏,并且在學習報表時,由于EXCEL表格的基礎不扎實,而導致學習報表編輯、設計和格式生成都有較大的阻力,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學生學習的會計軟件經常比社會上發行的軟件要落后若干年。
當前,網絡時代對財會人員知識結構有了新的要求。在網絡時代,從網上支付、網上銷售到網上理財等等都與傳統商品交易方式有著許多不同的地方。一些新技術、新觀念將貫穿于新的商品交易和商品結算過程中。而這些新的交易方式將不可避免地使現代財會人員的知識庫面臨著嚴重的沖擊。為此,高校會計電算化教育所培養的財會人員必須具以下知識結構:
1.更新專業知識
隨著財務軟件向著電子商務方向發展,人們對網絡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網絡會計、安全會計以及研究與開發會計也會隨之產生,由于實時系統和數據傳輸通道的快捷與暢通也給遠程審計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同時會計電算化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也出現了“網絡財務”、“全能ERP軟件”、“數字化管理”等多種定位。這就要求我們的會計電算化教育必須適時充實或增加上述內容。
2.學好計算機知識,努力適應社會發展
網絡時代的財會人員除必須懂得一些常規的計算機操作知識、常用財務軟件的使用及簡單維護以及掌握一門編程語言外,在互聯網(Internet)的使用方面,更應該特別注意加強學習和訓練,掌握其常規使用方法。如電子郵件(E-mail)的編輯、收發,常用網址中相關信息的搜尋和檢索,專業網頁(Web)的設計和維護,相關文獻的上傳、下載等等。另外,辦公軟件等基礎軟件的學習一定要加強,這樣在學習會計軟件時才能達到舉一反三。因此,高校會計電算化教育應適應網絡時代的需要,必須加強計算機網絡及應用的教學力度。
3.學好一門外語,努力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
根據國際有關權威機構統計,互聯網(Internet)信息量中,有93%是以英文為基礎的,常見的網頁設計及一般程序都以英文為基礎。雖然近年來中文網站顯著增加,但無論是信息搜尋、文件編輯,還是電子郵件的收發,都仍然是大量以英文的形式出現。另外,在經濟發展全球化,商品交易日益國際化的趨勢下,國際之間的交往已存在大量外語的商業信函,重要合同文本,往來憑證,支付手段。因此,作為目前高校培養出來的財會人員如果不掌握一門外語,在將來的時代里,就很難算作一名合格的優秀會計人員。
4.熟悉相關學科知識,擴展學生的專業視野
在即將到來的網絡時代里,能否熟練掌握諸如網絡應用知識等財會專業所必修的“邊緣知識”,將成為衡量一名財會人員是否稱職的重要標志。因此,高校會計電算化教育必須及時充實、更新該專業的課程設置,以使學生不僅掌握既有的必不可少的專業知識,更能掌握隨時展所必備的專業知識及邊緣知識,這樣才能使我們培養出的人才在未來的網絡時代有立足之本。所以我們設置課程時,一方面要有學生必修的一些專業知識,另一方面還應有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其他學科知識供學生選修,以便擴展他們的專業視野。通過對相關現代管理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知識的學習,可進一步加深他們對本專業知識內涵的認識和理解,使其知識結構更趨合理。
針對目前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狀況,本人發表一點拙見,主要歸納如下;
(一)更新培訓內容,完善學生會計電算化知識結構體系,豐富相關計算機知識
具體地說,一方面是要加大會計信息系統和會計電算化的理論知識比重,要求學生掌握會計核算軟件功能結構,數據處理流程,具備計算機基礎知識,懂得簡單操作與維護,能運用office等辦公軟件,熟悉Internet的知識;另一方面要能適應知識經濟環境下新的會計分支,如人力資源會計,或新的商務模式(如電子商務)等對傳統會計電算化內容擴充的要求。
(二)充分利用計算機與互聯網資源,豐富會計電算化培訓的方式
知識經濟時代計算機網絡發展迅速。以網絡為媒介,采用遠程教育或興辦教育網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時更新學生的電算化及相關知識,又可以解決培訓時間、場地不足的問題,官方網站與軟件供應商網站還可以優勢互補,從政策與實務兩方面提供會計電算化培訓所需材料。
(三)建立良好培訓機制,完善培訓制度,落實培訓效果
從宏觀來看,可改革現有的會計電算化人員培訓上崗證制度,使會計電算化培訓成為學生從業資格教育及后續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微觀企業來看,可制定企業內部培訓制度,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內部培訓工作,并明確獎懲以激勵學生,形成良好的組織培訓和自我學習的環境。
(四)培養會計電算化骨干力量,帶動學生素質的提高
診療技術是靈魂選用教材較關鍵
學習中獸醫的目的就是為了診療動物疾病,保證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為人們提供優質安全的畜產品。動物病證治療是中獸醫學習研究的最終目標和中獸醫各門學科的歸結點,數千年的臨床實踐積累了浩瀚而寶貴的資料。在目前已經問世的高職高專教材均對病證進行了有益探索,其目的還是為了便于大家掌握、應用,更好地理解中獸醫學。
作為世界上享有盛譽的中獸醫學,在長期發展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我們繼承和發揚中獸醫學,應該按照傳統分科模式教學較妥,我主編的《中獸醫診療技術》(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畜牧獸醫類規劃教材、21世紀高職高專畜牧獸醫類專業規劃教材,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2011年1月第二版、2012年8月第三版)就是在繼承于船(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已故教授)主編的《中獸醫學》教材(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農業出版社1987年5月第二版、1979年7月第一版)內科、外科、胎產(產科)、幼畜四科基礎上增加溫病、蟲證兩科(合并胎產、幼畜兩科)并側重犬貓病證,由于中獸醫內科是中獸醫臨床各科的基礎和核心,因此還按照犬貓、豬禽、馬牛順序進行病證介紹,同時簡略介紹了各分科發展歷史,以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中獸醫學,提高大家對中獸醫學習的興趣。
“中獸醫診療技術”在已經公開出版的各種層次《中獸醫學》教材中均有內容,如高職高專教材《中獸醫學》(“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高等職業教育農業部“十二五”規劃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高職高專規劃教材、21世紀農業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年8月、2006年8月第二版、2014年8月第三版)、《中西獸醫結合應用技術》(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項目成果,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年4月)、《新編中獸醫學》(全國高等院?!笆濉币巹澖滩?農業部獸醫局推薦精品教材,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8月)、《中獸醫防治技術》(高職高?!笆濉币巹澖ㄔO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家級高職高專規劃教材、21世紀農業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012年2月第二版)、《中獸醫應用技術(中獸醫學)》(高職高專畜牧獸醫類專業系列教材,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2010年11月第二版)、《中獸醫》(高職高?!笆晃濉毕盗薪滩?,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年8月)、《中獸醫學》(全國高等農林??平y編教材,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年3月、全國農業高等院校規劃教材,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9月)、《寵物中醫診療》(全國農業高等院校規劃教材,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8月)、本科教材《中獸醫學(精簡版)》(普通高等教育農業部“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農林院?!笆濉币巹澖滩?,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年1月)、《中獸醫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科學出版社2013年7月)、《中獸醫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三版、2011年6月第四版)、中職中專教材《中獸醫學(中獸醫基礎)》(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年12月、2009年4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中獸醫學》(全國中等農業學校教材,農業出版社1979年8月、1995年10月第二版;全國農民中等專業學校試用教材,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5月),涉及病證的教材只有內科、外科兩種三本,即中獸醫專業教材《中獸醫內科學》(中等農業學校試用教科書,農業出版社1961年8月;全國中等農業學校教材,農業出版社1979年6月、1998年5月第二版;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1年4月)、《中獸醫外科學》(中等農業學校試用教科書,農業出版社1961年9月)、《中獸醫外科及傷科學》(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
此外,科研院校編印的病證中獸醫防治專著也值得參閱,個別雖然出版時間相對較早,但中獸醫特點相對較強,如:《中獸醫診療技術》(中國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農民技術員培訓教材,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87年7月)、《中獸醫診療手冊》(金盾出版社2006年3月)、《中獸醫治療學》(農業出版社1963年1月、第二版1972年7月)、《新編中獸醫治療大全》(中國農業出版社1993年12月)、《中獸醫臨證備要》(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8月)、《中獸醫臨證要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5月)、《實用中獸醫診療學》(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年6月)、《家畜常見病中獸醫診療》(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7年9月)、《中國獸醫秘方大全》(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8月)。
初學者,建議首選中職教材(淺顯易懂),有一定基礎后才選用高職高專教材(側重操作技能),如是高職高專畢業生,則可購買本科教材(理論較強)參考。執業獸醫資格應試者,首選中國獸醫協會當年組織編寫的《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應試指南》(中國農業出版社在四五月公開發行,一般分上下兩冊),因每年需按照新的要求(如法律法規的變化、獸藥使用的變化、考題的側重變化等)進行適當修訂,考試試題、標準答案均出自該書。筆者瀏覽了農業部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委員會歷年印發的《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大綱》,中獸醫學部分相對穩定:2014年版與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相比,內容完全一樣,考試均涉及中藥151種、方劑54個、常見病證10個,與2009年版相比,針灸方面雖然少了豬的常用穴位及常見病針灸處方,但方藥方面已全部覆蓋??v覽2014年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獸醫全科類)書籍來看,中國獸醫協會依據《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大綱》組織編寫的《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應試指南(獸醫全科類)》被確定為國家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唯一指定用書,部分出版社聯合有關院校獸醫專家根據此書衍生了許多輔導用書,如中國農業出版社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用書總計10冊(《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應試指南》分上、下兩冊),并且針對不同考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按照系統復習、強化弱科、考前沖刺、考前模擬四個階段進行分類,緊扣新考綱的變化,每本用書均有防偽標識;其中《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應試指南》、《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單元強化自測與詳解(臨床獸醫、基礎獸醫、預防獸醫)》、《執業獸醫資格考試考點精講與答題技巧》均隨書贈送考前沖刺模擬題和培訓視頻?;瘜W工業出版社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必備叢書共計5冊,其中《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通關寶典》三冊(臨床獸醫學部分、基礎獸醫學部分、預防獸醫學和法律法規部分)和《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綜合模擬題及考前沖刺》、《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各科目考點試題解析與實訓》。在已出的輔導用書中,題解類占了很大部分,其中以陳明勇(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主編本為主,2014年就有5種:《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仿真模擬試卷》(中國農業出版社)、《執業獸醫資格考試考點精講與答題技巧》(中國農業出版社)、《執業獸醫資格考試考前自測模擬試卷》(中國農業出版社)、《國家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全真模擬標準試卷》(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及《執業獸醫資格考試7天考點速記本》(中國農業出版社)。此外,還有孫衛東(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主編的《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綜合模擬題及考前沖刺》(化學工業出版社)、孫永學(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主編的《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各科目考點試題解析與實訓》(化學工業出版社)、劉娟、黃慶洲(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動物醫學系)主編的《執業獸醫資格考試考點解析及考前沖刺練習題》(中國農業出版社)等幾種。
一、“保駕護航”與“順水行舟”
歷史學科在學考中的及格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的重視程度,若學校不重視,教師則難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更談不上及格率,所以學校對歷史學科的“保駕護航”至關重要。具體“護航”措施:一,從高一年級起就按照國家課程計劃開足課程,有了規定課時的保證,新課教學才能按時保質完成。這也是學?!白o航”的前提性舉措。二,高一年級時第一次考試開始直至學考前,歷次考試均與語、數、外一樣計算在總分之內,而不是有六科成績和九科成績之分,平等對待,這會讓學生正確對待歷史這個所謂的“小科”。否則單純靠考前復習、備考時期的沖刺遠遠達不到3本歷史必修教材、89個考綱的條目要求、200多個考點的基礎知識的目標。三,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后的學考動員會是擂響備考沖關的戰鼓,學校角度的動員會使學生充分意識到要有計劃地全面復習各個學科了,歷史這樣的非高考學科才會得到相應的重視。四,期末階段學校專門組織非高考學科的學業水平模擬測試,確定及格困難學生的名單。學校責成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由家長督促孩子利用好寒假,做好復習鞏固,并以開學補考的方式進一步加以督促。家校共“促”,提高及格率。五,高二年級下學期考前僅有的20多天是學考的沖刺階段,這一階段,學校相應地調整課時,調整課時分配,增加非高考學科課時,讓學生有緊迫感,讓歷史這樣的學科更有市場,確保及格率。六,學校將學考及格有困難的學生分別承包給任課教師,分兵把守,各個擊破。
歷史學科要想在學考中順利過關,主要在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外因總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故而攻“心”為上,要攻學生學習歷史之“心”,攻學生重視學考之“心”。任課教師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轉變學生忽視、藐視歷史學科的學習態度,使學生主動復習、積極復習、這是過關的重要前提,歷史學科的復習才能如順水行舟,教師的復習思想和策略才能得以真正貫徹,才能使更多的學生順利通過學業水平考試。
二、“全面進攻”與“重點擊破”
遼寧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歷史學科《考試大綱》及《考試說明》共有25個學習專題、89個條目,詳細規定了考試的內容,且規定試題的易、中、難的比例為7:2:1,加之考試性質為普通水平考試,所以教師對這89個條目要求的知識的全面復習至關重要。根據近兩年遼寧省歷史學科學業水平考試試題的特點,復習備考階段教師只要帶領學生逐一復習各條目所要求理解記憶的基礎知識,進行地毯式清查,且只清查基礎知識。這樣,不僅可以輕松解決過關問題,甚至很可能得高分。在“全面進攻”不留死角的同時,又要找準著力點,對于主干知識、教學重點難點、核心概念又要“重點擊破”,做足功課,下足功夫,因為這些知識點是歷史學科最基本的知識,是學業水平考試命題的重點?!爸攸c擊破”的關鍵還在于要求學生理解核心知識點,而不能只靠死記硬背。在歷史學科的學考復習中,重點是抓住書本知識的復習。大量地做題,就題論題或以題帶知識,只是舍本逐末。一般而言,知識點的復約應占歷史學科復習時間的90%,剩下10%的時間做模擬題以適應考試即可。
三、“三個研究”與“兩個抓住”
“三個研究”即研究教材、研究考綱及考試說明、研究學業水平考試題。學業水平考試不同于選拔性強的高考,命題者不僅要依“綱”還要照“本”命題,方能適應遼寧起步兩年的學考中學生的歷史學科“水平”。所以教師要依“綱”研究教材中的知識,不必旁征博引、大量補充。復習階段更要向學生明確各知識點應該掌握的要點,教師特殊強調其中核心知識,學生自會重點掌握。教材中重要知識點處的插圖、表格、引文、課后習題也必須提醒學生注意。以2012年遼寧省的學業水平考試題為例,第11題為岳麓版必修二第33頁的《新航路開辟》圖(以下均為岳麓版教材);第13題為必修二第84頁《〈人民日報〉報道各地大放農業“高產衛星”》圖;第21題為必修三第97頁《手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圖;第12題的表格改編于必修二第65頁《新經濟政策實施后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情況》表格;第9題的柱形圖來源于必修二第53頁的《閱讀與思考》;第23題的“材料一”選自必修三第14頁《解析與探究》,“材料二”節選自必修三第4頁的《閱讀與思考》;第20題題干中的引文來自于必修三第116頁一段小字;第22題的“材料二”選自必修二第71頁的一段小字。由上述統計可見,教材研究到位,高分必然到手。對于考綱和考試說明的研究,除了對必看知識點的研究外,還要研究題型示例和樣卷,既然是題型示例和樣卷,主要應研究題型。由于是學業水平考試,命題者要依據示例的題型和樣卷的模式進行命題,較大的創新一般都很謹慎。縱觀這兩年歷史學科的學考試題,題型基本上未超出示例和樣卷的題型。所以,示例和樣卷中的題型和模式是教師在沖刺階段命制練習題及模擬題的重要依據。另外教師還要注意研究2012年和2013年的學業水平考試題,對它們的研究主要是整理已考過的知識點,分析試題的難度。這兩年中已考過的知識點同一角度重復命題的概率不大,復習中可不做重點,會節省很多時間。但核心知識點要注意從其他角度和以其他形式命題。研究試題的難度主要在于研究學考對歷史知識要求的掌握程度,明確考查的層次。由于是水平考試,這兩年的試題對歷史知識的考查基本處于識記和理解層次,能力層級要求較低。例如,2012年遼寧省學業水平考試歷史學科第1題:在電視劇《紅娘子》中有這樣的場景:梅家大少爺梅顯祖與新婚大少奶奶在梅家祠堂跪拜祖宗,這一習俗源于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皇帝制。這道試題的設置我們不難看出對于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這個核心知識點的考查,只要求學生知道什么是宗法制即可,其他細致深入的知識不必死記硬背,理解為上。由此可見研究學考真題會讓我們的復習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兩個抓住”即抓住學生、抓住課堂。初中的慣性思維加之高考文理分科的指揮棒,造成歷史學科不被學生重視,學科性質的課上知識解析,課下布置背誦或書寫作業的這種方式很難通行。所以進行學考復習時,課堂上教師不僅僅要解析主干知識,甚至基礎知識的記憶等各個環節都將在課堂上完成。抓住課堂、控制住課堂、提高課堂上的效率是制勝的重要一環。教師要采用有針對性的復習方式,布置任務,把控全局,做復習的檢查者,把課堂留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充分調動所有學生尤其是成績較差學生的積極性。學考復習階段教師的“講”要適當,因為學業水平考試不是教師把知識挖得多深的問題,而是學生頭腦中有多少基礎知識的問題。抓住了課堂,抓住了學生,才抓住了成績,抓住了及格率。
四、“一對一幫”與“點對點教”
動物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考點是動物細胞工程的重點內容,該考點既是當今生物科技的熱點,也是社會熱點,與現代農業、醫學及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在近幾年的高考中,地位越來越重要。
高考以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因此考查此部分內容時常以細胞工程等重要成果為背景命題,以圖解形式呈現,考查動物細胞融合和單克隆抗體制備的思路、方法、過程、應用以及解讀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常與蛋白質、中心法則、遺傳和變異、免疫、基因工程、動物細胞培養、胚胎工程等考點融合在一起命題。
命題主要以中低難度為主,考生要注意結合題干信息用專業術語答題。試題常結合最新科技成果以科普信息題的形式出現,盡管起點非常高,但落腳點很低,容易作答。試題一般由事件、信息、問題三部分組成,信息是其中的核心,教材中的相關知識是回答的依據。
■ 二、 動物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考點解析
(一) 動物細胞融合
動物細胞融合也稱細胞雜交,是指兩個或多個動物細胞結合形成一個細胞的過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來兩個或多個細胞遺傳信息的單核細胞,稱為雜交細胞。
1. 誘導方法
(1) 物理法:包括離心、振動、電激等。(2) 化學法:常用聚乙二醇(PEG)作為誘導劑。(3) 生物法:即用滅活的病毒誘導,其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夠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發生作用,使細胞互相凝聚,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分子和脂質分子重新排布,細胞膜打開,細胞融合。病毒滅活后喪失感染性,不感染細胞,但保留融合活性,從而誘導細胞融合。
2. 動物細胞融合的類型
(1) 按融合原因分:自發融合(如受精作用)和人工誘導融合(如雜交瘤細胞)。
(2) 按融合細胞的數量分:兩個細胞的融合和多個細胞的融合。
(3) 按融合細胞的遺傳性分:自體融合(由同一親本的細胞發生融合,形成的雜交細胞稱為同核體)和異體融合(由不同親本的細胞發生融合,形成的雜交細胞稱為異核體)。
■ 例1 下列關于現代生物技術應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蛋白質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質
B. 體細胞雜交技術可用于克隆動物和制備單克隆抗體
C.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可用于植物莖尖脫毒
D. 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可用于轉基因動物的培育
■ 答案 B
3. 動物細胞的融合過程
細胞與組織不同,不排斥異類,不僅是同種的、異種的,甚至是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之間也能發生細胞融合,但融合后的細胞常發生染色體丟失現象,親緣關系越遠,丟失現象越嚴重,所以植物體細胞雜交獲得的雜種植株番茄――馬鈴薯沒有如預期那樣地上長番茄、地下結馬鈴薯。動物細胞融合常操作的是兩個同種動物親本的體細胞融合,主要目的是獲得兩個動物細胞融合后形成的單核雜交細胞(異核體),如小鼠雜交瘤細胞。
(1) 雜交細胞篩選:細胞融合后的混合物中有多種類型的細胞:從融合細胞的數量而言,有未融合的兩親本細胞、兩兩融合細胞、多細胞融合細胞;從融合細胞的遺傳性而言,有同核體和異核體。多細胞融合細胞存活時間短,一般只有十多天,因此可用合適的選擇培養基來淘汰未融合細胞和同核體,從而獲得兩兩融合的異核體雜交細胞。
(2) 雜交細胞克?。河捎讷@得的雜交細胞數量少且雜交細胞在分裂過程中容易發生染色體丟失、基因突變等變異,因此需對雜交細胞進行細胞培養,從中獲得大量符合要求的雜交細胞。
融合過程中,先發生細胞膜融合,然后細胞質融合,細胞核最后融合(經第一次有絲分裂,兩個細胞的染色體即合并在一個細胞核內,形成雜交細胞)。
4. 動物細胞融合完成的標志:兩個細胞的細胞核融合為一個細胞核。
5. 動物細胞融合的結果:由于是兩個二倍體動物的體細胞的兩兩融合,所以獲得的雜交細胞為四倍體,染色體數為兩親本細胞染色體之和。
6. 植物體細胞雜交與動物細胞融合比較見下表。
7. 動物細胞融合的意義
(1) 突破了有性雜交方法的局限,使遠緣雜交成為可能。
(2) 是研究細胞遺傳、細胞免疫、腫瘤和生物新品種培育等的重要手段。
(3) 利用細胞融合技術發展起來的雜交瘤技術為制造單克隆抗體開辟了新途徑。
(二) 單克隆抗體
每一個B淋巴細胞(文指漿細胞)只能分泌針對一種抗原決定簇的特異性抗體,因此由單個B淋巴細胞克?。ǚ至言鲋常┬纬傻募毎壕湍塬@得大量的、化學性質單一、特異性強的抗體,稱為單克隆抗體。
1. 制備原理
(1) 免疫原理:經特定抗原免疫后,B淋巴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
(2) 細胞融合原理:利用滅活病毒等的誘導作用使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
(3) 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對雜交瘤細胞進行體內、體外培養。
■ 例2 老年癡呆癥患者的腦血管中有一種特殊的β-淀粉樣蛋白體,它的逐漸積累可能導致神經元損傷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變會導致β-淀粉樣蛋白體的產生和積累。下列技術不能用于老年癡呆癥治療的是( )
A. 胚胎移植技術 B. 胚胎干細胞技術
C. 單克隆抗體技術 D. 基因治療技術
■ 答案 A
■ 解析 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與治療老年癡呆癥無關。胚胎干細胞具有發育的全能性,可用于治療由于細胞壞死、退化或功能異常引起的疾病,成人的神經元不再具有分裂增生能力,因此可誘導胚胎干細胞增殖、分化產生新的神經元來治療老年癡呆癥。單克隆抗體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和能大量制備的優點,可用于免疫治療,提高人的免疫能力。基因治療是治療遺傳病的最有效手段;另外也可對致病基因修飾或敲除來治療遺傳病。老年癡呆癥主要與14號染色體上的基因有關,是一種遺傳病。
2. 制備過程
3. 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出現的三只小鼠
一只小鼠被特定抗原免疫后用來提取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B淋巴細胞,另一只同品系小鼠提供骨髓瘤細胞,這兩類細胞經過細胞融合后得到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產生專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然后把雜交瘤細胞注射到另一只同品系小鼠或無胸腺裸鼠(避免注射后的排斥反應)的腹腔內進行體內培養,從而生產大量單克隆抗體。
4. 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至少要經過兩次篩選
第一次篩選的目的是獲得雜交瘤細胞,常采用HAT選擇性培養液。給一只小鼠注射特定抗原,鑒定免疫小鼠能產生所需特定抗體后,從免疫小鼠的脾臟中提取B淋巴細胞。從另一只小鼠獲得經誘導突變形成的代謝缺陷型骨髓瘤細胞,如缺乏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基轉移酶(HPRT)或核苷激酶(TK)。然后用聚乙二醇(PEG)或滅活的病毒等誘導動物細胞融合,這時在培養液中有多種形式的細胞存在:未融合的兩親本細胞(B淋巴細胞、骨髓瘤細胞)、兩兩融合細胞(BB融合細胞、瘤瘤融合細胞、雜交瘤細胞)和多細胞融合細胞。在HAT選擇性培養液中,B淋巴細胞和BB融合細胞由于不具增殖能力,存活時間短;骨髓瘤細胞和瘤瘤融合細胞盡管具有無限增殖能力但因代謝缺陷而很快死亡;多細胞融合細胞存活時間也短;只有雜交瘤細胞既具有無限增殖能力,又沒有代謝缺陷,能長期存活并增殖,從而被篩選出來。
第二次篩選的目的是獲得能產生所需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常采用有限稀釋克隆細胞的方法。由于免疫動物體內的B淋巴細胞種類繁多,從而第一次篩選后獲得的雜交瘤細胞種類也繁多,必須進行第二次篩選,以選出能產生所需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依據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免疫學原理,將雜交瘤細胞多倍稀釋,進行細胞培養讓其增殖,其產生的抗體即為單克隆抗體。
5. 雜交瘤細胞的特點: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產生專一的抗體。
6. 單克隆抗體的優點:特異性強、靈敏度高、能大量制備。
7. 獲取單克隆抗體的場所
(1) 體內生產:常在小鼠或其他動物腹腔中培養,方法簡便,從動物腹水中提取單克隆抗體,腹水中混有小鼠自身的各種雜蛋白(包括其他抗體),需要提純。
(2) 體外生產:常在培養液中進行雜交瘤細胞的培養,從培養液中提取單克隆抗體,培養麻煩,但純度高。
8. 單克隆抗體的應用
(1) 作為診斷試劑:準確識別各種抗原物質的細微差異,并與特定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具有準確、高效、簡易、快速的優點。如腫瘤定位診斷: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抗體特定的腫瘤細胞。
(2) 用于治療疾病和運載藥物:如用于癌癥治療的“生物導彈”,由抗癌細胞的單克隆抗體和放射性同位素、化學藥物或細胞毒素兩部分組成,依據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單克隆抗體能與癌細胞特異性結合,起導向作用,將藥物定向帶到癌細胞所在位置,而攜帶的藥物則起到殺死癌細胞的作用。這樣既不損傷正常細胞,又減少用藥劑量,療效高、毒副作用小。
■ 例3 人類在預防與診療傳染性疾病過程中,經常使用疫苗和抗體。已知某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為RNA病毒,該病毒表面的A蛋白為主要抗原,且疾苗生產和抗體制備的流程之一如下圖:
請回答:
(1) 過程①代表的是__________。
(2) 過程②構建A基因表達載體時,必須使用________和________兩種工具酶。
(3) 過程③采用的實驗技術是________,獲得的X是________。
(4) 對健康人進行該傳染病免疫預防時,可選用圖中基因工程生產的______所制備的疫苗。對該傳染病疑似患者確診時,可以疑似患者體內分離病毒,與已知病毒進行______比較;或用圖中的______進行特異性結合檢測。
■ 答案 (1) 逆轉錄 (2)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 DNA連接酶 (3) 細胞融合
雜交瘤細胞 (4) A蛋白 核酸(基因)序列
抗A蛋白的單克隆抗體
■ 解析 本題以圖片形式展示了疫苗的生產和單克隆抗體制備的過程,考查了中心法則及其發展、基因工程、動物細胞工程等現代生物科技。
(1) RNA病毒中有些進行RNA自我復制,有些則進行逆轉錄,圖中①代表的是逆轉錄過程,屬于中心法則的發展。(2)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驟有4步:提取目的基因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受體細胞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對目的基因和質粒(運載體)都要用限制性內切酶切割(常使用同一種限制性內切酶,切割后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兩個DN段的DNA單鏈之間堿基互補配對),再通過DNA連接酶把兩者連接在一起,構建重組質粒(基因表達載體)。(3) 過程③是將骨髓瘤細胞與B淋巴細胞融合的過程,先進行第一次篩選獲得雜交瘤細胞,然后進行第二次篩選,獲得能產生抗A蛋白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從而來制備抗A蛋白的單克隆抗體。(4) 考查了免疫預防和確診疑似患者的方法。題中提示該RNA病毒表面的A蛋白為主要抗原,因此可選用基因工程生產的A蛋白制備疫苗來進行免疫預防,注射后人體獲得針對該病毒的抗體和記憶細胞,達到保護易感者控制傳染病傳播的目的;確診時為判斷該病毒是否為題定的RNA病毒,既可以對病毒的RNA進行核酸序列的比對,也可以利用抗A蛋白的單克隆抗體與A蛋白抗原的特異性結合,判斷病毒表面是否有A蛋白的存在,從而進一步檢測是否為特定的RNA病毒。
■ 鞏固訓練
1. 單克隆抗體(單抗)實質上是單個漿細胞通過克隆形成的細胞群產生的化學性質單一、特異性強的免疫球蛋白。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單抗作為生物導彈能定向到達癌細胞所在部位
B. 單抗制備的過程要用到動物細胞培養和細胞融合技術
C. 在單抗制備的過程中必須經過至少兩次細胞篩選
D. 只有用物理或化學方法的誘導,才能促使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雜交瘤細胞
2. 下列關于植物體細胞雜交與動物細胞工程中所用技術與原理不相符的是( )
A. 纖維素酶、果膠酶處理和胰蛋白酶處理――酶的專一性
B. 植物組織培養和動物細胞培養――細胞的全能性
C. 原生質體融合和動物細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動性
D. 紫草細胞培養和雜交瘤細胞的培養――細胞分裂
3. 科研人員將抗癌藥物連接在單克隆抗體上制成“生物導彈”用于癌癥治療?!吧飳棥庇蓛刹糠纸M成,一是“瞄準裝置”,二是“殺傷性彈頭”,分析下列有關敘述,其中不正確的是( )
A. “瞄準裝置”由識別腫瘤的單克隆抗體組成
B. “彈頭”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學藥物和毒素等物質構成
C. “彈頭”中的藥物有選擇殺傷腫瘤細胞的功能
D. “生物導彈”的制備應用了細胞工程技術
4. 下圖是制備分泌抗X抗體的過程,據圖回答問題:
(1) 將___________注入小鼠體內,從小鼠脾臟中獲得淋巴細胞,其中至少有1個淋巴細胞能產生抗該抗原的抗體。
(2) 在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之所以選用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是因為它們融合后的雜交瘤細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3) 由圖中可看出,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運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動物細胞工程技術手段,前者常用的誘導方法與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不同的是可用________誘導。
(4) 動物細胞培養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等,與植物細胞培養基有所不同的是,還含有____________。
(5) 在動物細胞融合過程中,需要將所選取的組織細胞離散開,以利于細胞融合,可用_________處理離體組織細胞使之分散開。
(6) 圖中有兩次篩選過程,其中步驟④的目的是篩選出______________,步驟⑤⑥的目的是篩選出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技術是單克隆抗體技術的基礎。
(8) 雜交瘤細胞從培養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
■ 參考答案
1. D 2. B 3. C
關鍵詞:高中古詩詞;研學后教;研學案
詩歌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從歷年的全省平均分來看,得分率不到五成(做得最好的是2011年,最差的是2009年)。古詩鑒賞題成了廣東考生面對語文卷最為頭痛的一道題,成了廣東考生高考之殤。自然也就成了教師備考中的一大重點和難點。
筆者試圖比較2009~2014年廣東省近五年高考詩歌鑒賞試題,從而較準確地了解詩歌鑒賞題的命題態勢及特點,并根據本校實情,編制出適合學生備考復習的研學案,盡可能科學、合理地指導學生積極備戰2015年高考,為考生提供有效備考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和選修課本中都收錄了大量優秀的古典詩詞,從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到唐詩宋詞元曲,無不反映出現代教育對高中生文學作品賞析能力培養的重視??梢哉f教材已為我們實施古詩詞教學提供了理想而充分的載體,但綜觀我們的教與學實踐,狀況卻不容樂觀。
學生厭學,教師厭教,更有甚者直接放棄,成績自然難以令人滿意。為此,筆者對自己所帶的班級連續三年進行調查,并于2014年擴大調查范圍,結果顯示:不足20%的學生喜歡“古詩詞”;58%的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原因是為了“應付考試”;22%的學生對學不學古詩詞的態度是“不喜歡”或“無所謂”。平時答題時只有15%的學生有自己的解題套路和解題策略,而85%的學生對古詩詞沒有或有一些但是不系統的解題套路和解題策略。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客觀分析,不難發現造成古典詩詞教學淡化或不被重視的主客觀原因。
二、授生以“魚”與“漁”――強化“釣”的能力
“學案導學”是以研學案為載體,以學生自學、教師導學為手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的的教學體系。
研學案的編寫要遵循高三古詩第一輪復習夯實基礎知識,提升基礎能力的基本原則,充分體現“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指導思想。在編寫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把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學案的編寫必須以考試大綱和課程標準對能力層次的要求為依據。
1.解讀考綱對古詩鑒賞考查的能力要求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前者是從怎么寫的角度考查,突出詩歌創作的手法;后者從寫什么的角度考查,突出詩歌創作的目的。
2.分析近5年高考語文廣東卷詩歌鑒賞考查情況(數據來自廣東高考年報)
(1)考查內容:依綱落實,分別考查了鑒賞形象、思想內容、手法分析等內容。出處多為宋元詩詞。
(2)賦分持續7分不變;省均分2013年較2012年略有提升。難度基本持平,保持在0.37~0.38之間。明顯高過2011年(0.51)和2010年(0.43)。
3.明確研學案目標,突出重點,逐個攻破
利用“研學案導學”提高復習的有效性,學案編寫的目標設定至關重要,決定著復習的效率高低。首先學案的編寫要緊扣教材,注意知識和結構間的內在聯系,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和整體化。雖然高考詩歌鑒賞不涉及課內文本,但課本中有很多經典的詩歌素材,以課本復習為切入點,重視課本中的練習,能較好地實現知識積累和能力遷移。
如第三冊課本有這樣的練習題:
(1)蘇軾評王維的詩為“詩中有畫”,請結合《山居秋暝》中間兩聯分析王維詩的這一特點?
(變題拓展:請從頷聯中找出你認為寫得最傳神的動詞,并分析其妙處。)
(2)杜甫的《登高》被譽為“古今七言律詩之冠”,并且四聯都對仗工整……試分析對仗句,并體會其景中之情和情中之境。
(變題訓練: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闭垙摹熬啊焙汀扒椤钡慕嵌荣p析本詩的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導學案的編寫還要配以一定量的思考題,設置時要注意做到循序漸進,并對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作適當的提示。
根據高三一輪復習的特點,導學案設計包含了考點解析、基礎回扣、典型例題、層級訓練或高考真題示范、知識框架梳理和反饋六大板塊。
研究廣東十年高考自主命題題型,將研學案的目標細化,突出訓練重點,編訂研學案:
研學案示例
詩歌鑒賞第一輪備考專題
――形象之意象和意境
一、復習目標
1.理解意象和意境
2.了解常見詩歌意象的作用和常見意境的特點
3.能運用意象和意境的知識解題和命題
二、知識歸納
鑒賞詩歌的形象是高考詩歌鑒賞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詩歌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三、自主學習
1.請概括下列各詩的意境
2.知識積累
3.真題展示
4.命題探究及解題對策
5.我來出題
6.反饋
7.“源頭”與“活水”――突破“僵化”的思維定式
三、研學案的實施
在有限的40分鐘的課堂中,如何實施精心編寫好的學案,使之獲得預期的效果,是值得探究的一門學問。學生自學是學案導學的核心部分,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教師進入精講釋疑階段。在分層訓練中,教師根據練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教學進度、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研學案實施結果的反饋
高三一輪復習通過實行學案導學,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對詩歌鑒賞這一板塊有了整體上的把握,并達到了良好的效果。整個課堂中,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完成練習,都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