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信息管理調查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型師生關系構建的理念是: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它的宗旨是本著學生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展。它應該體現在:一方面,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從平時的教育和案例分析中,我體會到要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
2、給學生以尊重。尊重比熱愛更為重要。因為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為失去自尊他們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源泉。為此,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意愿、隱私權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學生,賞識學生。
3、對學生要有研究。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講的“盡可能深入的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學生的社會、家庭背景、個性差異、興趣愛好、心理變化、發展特點,我們才有與學生相處的基礎。
4、讓學生當主人。知識最終要靠學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終要學生自己去做。這就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展示。在班級采用班干部輪流制,教師讓全部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的班級,這樣的班級在后面的學習、活動中都會名列前茅。
一、一個困難的企業為什么花錢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來加強管理
煙臺汽車制造廠是一個擁有2600名職工、3.2億元資產的中型企業,主要生產輕型汽車、農用運輸車和拖拉機。1993年以來,該廠產品銷售收入雖然逐年增加,但經濟效益卻大幅下滑,生產經營日趨困難。面對日益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企業感到原有經驗式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饋機制已非常不適應新的形勢,迫切需要應用現代計算機網絡和統一的財務軟件進行管理創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與控制迫切要求企業利用計算機進行管理。由于汽車產品結構復雜、零部件繁多,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以往靠會計人員手工勞動,連續幾天幾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綜合成本,難以及時準確地制定出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價格。企業曾多次出現新產品投產后,才發現新產品的設計成本過高,價格無法為市場接受而被迫停產的情況。
二是資金的核算與管理迫切要求企業利用計算機進行控制。該廠銷售環節占用的資金余額上億元,大多以發出商品的形態存放在全國各地的430多個經銷商處,企業難以及時、準確掌握各銷售點上的存貨變動情況,賬物不符、賬賬不符的問題時有發生,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壞賬風險難以防范。1995年該廠曾組織十多名會計人員歷時一年,與各經銷商核對發出商品和應收賬款,發現企業本身的賬簿記錄差錯1100多筆,僅發出商品的潛虧損失即達數百萬元之多。在儲備資金的管理中,傳統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庫存材料、備件的賬面價值總量,但具體材料、備件的存放時間、庫存數量卻不掌握,致使存貨超儲、積壓、損壞等情況非常嚴重。企業盤點時曾發現倉庫中的三角帶可滿足企業10余年的生產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礎管理迫切要求企業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強化。從企業內部看,基礎數據缺乏,材料消耗定額、工時消耗定額不準,談不上實施精細生產,挖潛降耗,也無法對生產車間、銷售部門、采購部門和倉儲部門實施科學的考核。特別是財務信息滯后于物流信息和市場變化信息,再加上數據常常失真,決策者難以及時了解掌握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動情況和內部各種資源的配置情況迅速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
四是企業各項規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計算機手段進行硬化。過去規章制度只是掛在墻上,寫在本中,缺乏強有力的手段來保證制度的有效執行,有章不循、有章難循的弊端難以克服,道德風險無法控制,科學規范的管理程序難以硬化。
二、如何運用計算機網絡和軟件對企業管理進行深化、細化
1996年以來,該廠針對采購、倉儲、生產、銷售等環節信息不明、賬目不清等突出問題,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以成本控制為重點,聯合山東浪潮國強軟件公司,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先后投資兩百余萬元開發了煙臺汽車制造廠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基于一臺主服務器,在各個車間、倉庫及生產、供應、銷售、財務等各有關處室設立了46個工作站,將各子系統通過財務管理子系統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過程集成、功能集成,實現了財務系統與銷售、供應、生產等系統的數據共享,為企業提高財務資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
財務管理子系統建立了統一的計算機平臺,變多級核算為一級核算,一張原始憑證(銷貨發票、購貨發票、入庫單、領料單等)一次錄入,倉庫、車間、廠部的業務核算、統計核算、會計核算、憑證的制作、打印、各明細賬、總賬的登記全部由計算機一次自動完成,可以靈活地查詢、統計和打印賬表。
銷售管理子系統與金稅系統連接,利用金稅系統錄入和打印銷售發票后,自動轉入銷售管理子系統,自動編制銷售憑證,自動登記財務的產品銷售、發出商品、應收賬款、應交稅金等賬簿。同時可進行賬齡分析和壞賬估計,實現了銷售業務管理與核算一體化。
采購管理子系統對采購訂單、采購到貨以及入庫狀況進行全過程管理,為采購部門和財務部門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自動完成對各種應付賬款的登記、沖銷以及應付賬款動態變化狀況。另外,該子系統還可以進行材料采購成本的考核與監督,非合同供應商、超過合同的采購價,軟件系統可以自動警告,要求審核。
Study on Teaching Reform of Operations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ei Jie
(Yuncheng University,Yuncheng Shanxi,044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ourse feature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practical problems in teaching,this article proposes corresponding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reform of teaching,the paper use SWOT model to analyze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reform of operations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Yuncheng university. Then it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for future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ceeding from cultivating student’s actual applied ability,Operations research should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school characteristics,professional features and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At the same time,the reform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its advantages in resources and make good use of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providing by national policy and overcome their own weaknesses and threat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Operations Research;Teaching Reform;Information Management; SWOT
運籌學是一門應用科學、定量的方法去分析和解決管理決策問題的技術科學[1]。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運籌學不僅在理論研究上具有了相當的廣度和深度,而且其方法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形成了各種應用軟件,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更新、更豐富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我國,這門學科還遠未得到廣泛的應用,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運籌學實踐性強,而該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依然停留在過分重視理論教學的傳統模式上,因此,在地方型大學亟待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的形勢下,探討和加強運籌學課程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該文針對運籌學課程特點以及運籌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出發,提出了教學改革的措施,并總結了改革的成效和未來教學改革的思路。
1 課程特點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運籌學是信息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其主要內容是介紹與管理領域密切相關的各種運籌學分支及其應用[2]。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正確理解管理決策的科學方法,掌握整體優化的思想和定量決策技術,能夠正確應用各類模型分析、解決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量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從事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提供必要的方法和工具[3]。該課程概念多,交叉性強,對數學基礎有一定要求,且較為抽象,教學形式多以講授方式為主,以案例討論為輔。教師們普遍感覺運籌學課程難教, 學生們感覺運籌學難學, 盡管都很認真努力,但教學效果卻不盡人意。
運籌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弱,對抽象概念和計算方法的理解存在困難;二是教學目的不明確,學生不清楚該課程與專業培養之前的關系導致學習興趣不高;三是教學方式多采用單一的多媒體教學,講解較快,不關注細節;四是教學與實際脫節,大多教師主要精力多集中于概念、方法和模型等數學內容,不注重與實際相結合的應用,尤其是運籌學軟件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 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運籌學課程特點以及運籌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上學年信息管理專業運籌學課程教學中主要采用了四方面的措施。
首先,采用板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對于較容易的、偏重理論證明的或是實際應用部分采用多媒體教學,直觀且效率較高;而對于較復雜較重要的部分采用板書,詳細講解。
其次,理論方法學習為基礎,案例教學和分組討論為核心。讓學生在課前或課上簡單預習一下本節主要內容,針對某案例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踐中體會運籌學思想,體會數學建模和模型的求解過程,并能將這些思想和方法自覺的運用到其他具體案例中,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再次,注重運籌學方法與軟件應用。通過實際案例分析,運用運籌學思想和方法建立數學建模,應用軟件求解問題或是編寫算法和程序實現某些運籌學軟件的功能[4]。
最后,考核方式采用考勤、作業、課堂活躍度、調查報告與考試五種方式相結合。考勤根據上課到課情況考核;作業根據完成的態度和結果考核;課堂活躍度以學生的學習熱情、案例討論的過程與結果進行考核;調查報告要求學生調查尋找實際問題,運用運籌學思想和方法建模,并應用軟件求解,寫出總結性報告;考試考核對課程重難點的掌握。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改革方案較有成效。學生更加注重平時的課堂參與,到課率提高,課堂氣氛活躍,作業完成情況和考試成績良好,尤其調查報告的完成情況讓人驚喜,但是仍有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改善。
3 提升教學改革成效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由海因茨?韋里克于20 世紀80年代初在其著作《SWOT矩陣》中提出,該方法的原理是綜合考慮研究對象內部存在的優勢因素、劣勢因素和外部相關的機會因素、威脅因素進行分析,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剖析、研究各因素,從而尋求相應的結論[5]。應用SWOT綜合分析影響運城學院信息管理專業運籌學教學改革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即對課程教學的現狀和所處的環境進行全面、系統、準確的研究,從而更好的發揮優勢,利用機遇,克服劣勢和減輕威脅。
3.1 優勢分析(S)
(1)國內外豐富的運籌學教學改革研究經驗為運城學院運籌學教學改革提供了借鑒與參考。運籌學是一門交叉性強和應用性強的學科,廣泛受到國內外高校的重視,在提升課程教學改革成效方面成果較多,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二是提高數學基礎有利于課程學習和理解;三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信息管理專業對運籌學軟件的應用較為重視。信息管理專業隸屬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完備的計算機資源為學生們應用運籌學軟件提供了平臺,計算機相關課程的設置增進了學生對運籌學軟件的學習熱情。
3.2 劣勢分析(W)
(1)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不強是運籌學課程教學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之一。運籌學概念較為抽象,對數學計算方法要求較高,運城學院學生資源數學基礎普遍不強,在課程概念理解和計算方法掌握上存在一定困難。
(2)系部對運籌學課程重視不足。信息管理專業隸屬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在課程設置與考核上對計算機類課程較為重視,而對屬于管理類課程的運籌學重視不足,運籌學是交叉性學科的重要課程之一,應該加強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
(3)教學方法與教師的素質有待于提高。目前,運籌學教學方式多采用單一的多媒體教學,講解較快,不關注細節,教學與實際脫節,大多教師主要精力多集中于概念、方法和模型等數學內容,不注重與實際相結合的應用,尤其是運籌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和相關軟件的學習。
3.3 機遇分析(O)
(1)國家政策為課程教學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2014年2月,國家提出“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這既順應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又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共同使命與挑戰,更是學校發展再上臺階的必然抉擇。
(2)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增強了學生對運籌學的學習熱情。運城學院學生積極參加每年一屆的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有利于增強學生們的數學基礎和運籌學課程學習熱情。
3.4 威脅分析(T)
(1)符合地方型大學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目標的應用型教材缺乏。目前,運籌學課程教材多以理論和計算方法為主,缺乏對運籌學實踐應用和軟件學習的內容,不符合高校轉型目標,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2)校企合作壁壘多,課程應用實踐機會少。校企合作盲目性大,部分企業認為合作收益甚微,且合作雙方存在理念差別,學生對運籌學課程實際應用機會少,對課程作用和地位認識不足。
4 教學改革思路
應用SWOT對運籌學課程教學改革進行分析,對于在規劃今后的教學改革方向時,著力發揮優勢因素,克服劣勢因素,利用機會因素,回避或化解威脅因素具有重大意義,進而對促進地方型大學順利轉型起到重要的理論認知作用。SWOT矩陣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發展型方案(SO):深入研究國內外運籌學教學改革研究經驗,結合運城學院信息管理專業運籌學課程教學現狀,制定符合信息管理專業的運籌學教學改革措施,校企結合重視運籌學課程的實踐應用;抓住國家高校轉型政策創造的有利時機,根據地方特色、院校特色、專業特色和課程特色進行教學改革,提升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組織學生參與數學建模大賽增進課程學習興趣,重視對運籌學軟件的應用。
扭轉型方案(ST):借鑒國內外運籌學教學改革研究經驗,編寫符合地方型大學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目標的應用型教材;制定相關政策吸引企業參與合作,利用對軟件應用的優勢使課程學習和企業應用相結合,增強學生對運籌學的應用實踐能力。
多元型方案(WO):增強學生的數學基礎,有利于對運籌學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計算方法的掌握;提升高校教師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充分重視運籌學課程,強調運籌學與信息管理專業和各門課程之間的聯系,明確學習目標,加強對課程應用的考核;組織學生參與數學建模大賽,建立運籌學興趣小組,增進課程學習興趣;把握高校轉型機遇,校企結合,采用雙師型策略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提升運籌學課程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 市場調研:產品策劃;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 F04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8421(2012)01-110-01
市場調研是運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有關供求和資源的各種情報,信息和資料。把握供求現狀和發展趨勢,為營銷策略制定和企業決策提供正確依據的信息管理活動。是市場調查與市場研究的統稱,它是個人或組織根據特定的決策問題而系統地設計、搜集、記錄、整理、分析及研究市場各類信息資料、報告調研結果的工作過程.市場調研是市場預測和經營決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分類中,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零售研究、媒介和廣告研究、商業和工業研究、對少數民族和特殊群體的研究、民意調查以及桌面研究等。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新技術的應用市場研究往往借助專業在線調查、我要調查網收集信息,處理數據。
一個醫藥保健品的成功,不僅是一個概念的成功、一個策劃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前期市場調研的成功。有很多的企業或者個人在策劃新產品上市之前,大都委托專業的市場調研公司進行調查。當然,這種做法并無不妥。產品的上市要以市場調研為基礎,只有調研的結果出來之后才能給你的產品更加準確的定位和切實可行的操作方式。市場調研是重中之重,但出現問題最多的地方也是這里,最后導致整個策劃案的失敗,所以市場調研這一著棋走錯,產品的策劃、推廣就會滿盤皆輸。市場調研是策劃的基礎,只有真正的了解、掌握了對手的情況,才能制定出能夠打敗對手的妙計。策劃一個產品首先要了解消費者,這就要做好前期的市場調研。筆者將前期的市場調研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闡述。
1 不要輕信市場調研公司
不止一家企業吃過這方面的虧,資金花出去了,換回來的卻是一堆垃圾,最后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看似詳實的數據實則偽造的有之;走馬觀花、敷衍了事的有之;調查表由自己人胡亂填寫的有之;更有甚者,有的市調公司連調查都不調查僅憑主觀想象、閉門造車就能拿出一份調查報告來.依托于這樣的調查報告做出的策劃案必定是失敗。所以,不要過分依賴市場調研公司,應盡量用自己人做市場調研。
2 市場調研要針對目標消費群體
有的市場調研公司非常賣力的去做調研,但最終的數據分析、最終所得出的結論卻不盡人意。其實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調查的方法、方向有誤:不能鎖定目標消費群體。如調查了100人,而實際上其中只有20人是可能消費該產品的人,而這20人當中,能夠產生購買的只有5個人,這樣算下來,真正的目標消費群體只有20%,而實際消費者則只有5%,但是市調公司在最后進行統計分析的時候卻要把另外的80%非目標消費群算在里面,這就導致結論中的“水分”加大。產品的銷路與前期成功的市場調研密不可分。曾親自守候在各大藥店門口,向已購買過同類保健品的人詢問其為什么會購買該產品,是價格、產品本身、廣告還是別的原因,進而從中發現問題,找到競爭對手的弱點,針對對手的弱點制定出最適合消費者需求的策略。也就是靠這前期準確的市場調查,才有了后期的策劃方案能夠直擊對手的軟肋。
3 “腦白金”的市場調研
有人說腦白金沒有做過市場調研就上市了。這種說法是極不負責的。其實在腦白金上市前期做了非常詳細的市場調研,史玉柱先生曾親自去無錫的公園與晨練的老人們閑聊,詢問困擾老人們最多的問題是什么,經過2個月的調查,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大多數的老年人腸道和睡眠不好,基于這個市場調查的結果才有了后期的腦白金的功能主訴及策劃方案。從腦白金的成功也可以看出其市場調研的成功,直接針對目標消費群體去進行調查,得出的結論才真實有效。所以,要想策劃成功一個產品,必須要了解目標消費者的需求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當你比消費者還了解消費者,你的產品能滿足他們的需要,能夠讓他們滿意,那么說明你的策劃方案已經成功了,你的產品推廣也就成功了。
4 市場調研的方法
熱門專業變成失業大戶
麥可思公司(MyCOS)對20萬名畢業半年后的學生進行了“2007屆大學畢業生求職與工作能力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最熱門的幾個本科專業都是供大于求,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英語3個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半年后的失業人數都在萬人以上,在失業人數最多的10個本科專業中,熱門專業占了9個。
部分熱門專業就業難
畢業證、學位證都已經順利到手,可是湖北省武漢市某高校的小尹卻高興不起來。四年前,他“擠過獨木橋”,考進了武漢市的一所重點大學,學的也是熱門專業:法學。然而四年后的今天,他的父母卻依然在想方設法為他尋找工作,他自己也幾經“崩潰”。
小尹剛入校的時候對四年后滿懷信心, “那時候我們專業的畢業生進入的都是大企業,差一點兒的也進入了律師事務所。”
劉興目前的狀況雖然比小尹好點兒,但他也開心不起來,“學了四年的計算機,現在成為電腦城一名電腦修理工。”劉興告訴記者,他的同學中簽約大企業的幾乎沒有,“現在對口的好點兒的單位或是不招人,或是限制學校,我們正卡在縫兒里。”劉興說,他現在正備考公務員,“這是改變現狀的最好的出路。”
據麥可思的調查顯示,在635個本科專業中,最熱門的10個專業半年后的失業人數達到6.67萬人,占本科畢業生總失業人數的32.9%。應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失業人數最多的10個本科專業依次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漢語言文學、工商管理、電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會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調查還表明,畢業半年后,本科專業的平均就業率是91.2%,但是很多熱門專業的就業率并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其中法學專業就業率只有86%,存在嚴重過熱跡象。
本科熱門專業難就業,在高職/專科中,熱門專業的就業情況也不容樂觀。調查顯示,在573個高職/專科專業中,10個熱門專業半年后的總失業人數高達11.6萬,占了高職/專科半年后失業人群的28.6%。失業人數最多10個高職/專科專業中,就有8個是熱門專業。
對社會需求信息的掌握不準確是主因
江西省玉山縣第一中學的鄭廷高考估完分后,就和家人一起開家庭會議討論如何選學校、如何選專業,“先是仔細看學校發的《高考指南》,又上了好多相關網站查資料,看看每個專業到底學什么課,就業率怎么樣。”
但是做完這些工作之后,報考什么專業,他心里還是“沒譜”。
他又跑去咨詢老師,查看各個專業的全國排名,還看了幾個不同版本的大學排行榜。但是大學排行榜令他很失望,“大學排行榜太多了,比較雜,看來看去都不知道該參考哪一個了。”
“不認識專業,盲目跟風。”總結起當年填報志愿時,北京某高校的黃穎一臉無奈,“班里很多同學要么報經濟,要么報法律。”黃穎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法學,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黃穎才發覺,“當年考入一些冷門專業的同學幾乎都找到了對口的工作。”
據麥可思的調查顯示,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大多數學生(56.7%)選擇和父母一起商量做出決定。與老師商量做出決定的占20%,另外15.9%的人自己決定。
調查報告指出,考生報考時了解的信息不全,是造成教育資源浪費的原因之一。就業率高的專業沒有人報,就業率低的“熱門”專業扎堆報。大部分考生在挑選大學專業時沒有做過職業規劃,加上老師、父母的經驗和知識有限,觀點有時也存在偏差,沒有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可供參考。
報考之前要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定位
熱門專業難就業,與考生扎堆報考熱門專業有一一定的關系,如果考生在報考之前能進行自我認知和定位,找到適合自身潛能特征的專業和職業方向,那么,這一情況將有所改觀。調查報告指出,近幾年,潛能測試開始介入高考志愿填報,但是其優勢還沒有完全體現。
麥可思的調查顯示,在一些熱門專業難就業的前提下,機械電子工程則實現了就業率100%。除此之外,2007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較高的本科專業還包括:醫學檢驗(99.1%)、醫學影像學(99%)、注冊會計師(98.4%)、物流工程(98.3%)、勘察技術與工程(98.2%)、建筑學(97.9%)、車輛工程(97.7%)、信息安全(97.2%)等。
調查顯示,畢業半年后就業率最高的高職/專科專業依次為:發電廠及電力系統(94.9%),土木工程施工與管刪(93.5%),機械設計與制造(93.4%),護理(92.8%),應用化工技術(92.8%)等。
專家分析高校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要吻合
一所經濟類院校新聞專業的畢業生楊青描述,學校原本的想法是依托學校的商科優勢辦經濟新聞,但新聞與經濟完全是“兩張皮”,“教經濟的根本不懂新聞,教新聞的老師也沒有人懂經濟。”
法學、計算機、生物等專業也是如此。據統計,目前國內法學院、系及專業教育機構已達600余個。這些法學專業點實力懸殊較大,法學14門核心課程都應該具備教員,但有的學校一名教師教數門課程。同時,圖書資料、模擬法庭等必需的教學實驗設施也都不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