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詩歌作品集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馬櫻花開》是六位哈尼族女作家的作品集。書寫愛情,是她們的共同特點。該文試圖從文學倫理學視角下分析哈尼族女作家的愛情觀。
【關鍵詞】馬櫻花開;哈尼族女作家;文學倫理學視角;愛情觀新
中國成立后很長一段時間,哈尼族作家文學(區別于民間文學的概念)仍然一片空白,直到70年代才有人拿起了文學的筆。80年代涌現出了一批作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批作家不斷得到擴充,90年代有人開始稱他們“哈尼族作家群”。[1]哈尼族男性作家為數不多,哈尼族女性作品只是寥若晨星。《馬櫻花開》作品集出版標志著第一批哈尼族女作家的誕生。
一、哈尼族女性獨特的愛情解析
翻開書,一股清新的哈尼氣息撲面而來,頓感身心愉悅。《馬櫻花開》的文字一如她們所書寫的愛情般清新、干凈、溫暖。簡單樸實的愛猶如古老的來自萬籟俱寂山寨部落的民歌,飄落而出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歌謠。從山村、大山、河流、梯田里走出的哈尼族女作家。正是大自然給了她們靈性,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
《馬櫻花開》隨處可見這樣的獨特風格:“電筒在山那邊亮了三次,唱情歌的女孩盡情歌唱吧,你的阿哥在芭蕉樹下等你,種植愛情,用忠貞耕耘,在這片豐腴的土地上用心去經營……”(李松梅《十月年》)詩歌是詩人真情流露內心情感的意識過程。正因為這樣,詩歌凝練了詩人純真、質樸的真情實感,用簡約的詞句撞擊讀者的靈魂,由于這種發自內心的情感如此專注、執著和排他,加上本民族極富生態性的民風習俗、歌謠傳說、咒語更能夠激發其情感的火花,調動其豐富想象,將愛情不露聲色地藏在其中。正因為如此,她的文字常給人空靈、清新宛如隔世的感覺。
*年以來,我縣的文學藝術工作確定了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文藝工作方針,堅持三貼近原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促進項目立縣和全民創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貢獻的指導思想和工作重點,并圍繞這一目標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以紀念《講話》發表68周年為契機,進一步明確新的歷史條件下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的新思路和新途徑。今年5月23日是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5周年紀念日。為了提高廣大文藝工作者貫徹黨的文藝方針,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的積極性,縣文聯精心部署、準備,召開了學習紀念《講話》發表65周年即文藝為三個文明建設服務座談會,共組織10篇文章,各協會都有代表發言,總體質量很高。這次座談的特色是把兩個《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即把同志的《講話》同去年同志在全國第八次文代會、第七次作代會上的講話一起學習,一起領會,重點學習掌握了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提出的“四個一切”的要求,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開展了文藝輕騎下基層巡回演出活動。今年初,由市委宣傳部、市文聯主辦,朝陽縣委宣傳部、縣文聯承辦了全市弘揚創業文化文藝輕騎下基層巡回演出活動,我縣不僅安排演出場次多,(其中包括:閉幕式等重頭戲,)而且自編宣傳創業政策的文藝節目多,參加的演員多,演出效果好,深受群眾歡迎。這項活動歷時一個月,我縣受到了市委宣傳部和市文聯的表彰。
三、文藝作品創作、出版工作取得新成果。今年在組織各協會及文藝工作者深入現實生活、創作文藝精品上有新突破。李國文的長篇快板書《神虎將星趙尚志》出版后,在第七屆中國世界大采風活動中獲“著作金獎”。鄭海濤、周連山、雷艷華、王化東、馬占云、李廣智等都創作了新的小說、詩歌、楹聯等文藝作品,瓦房子小凌河文學社的文藝專刊越辦越好,初步統計有五十多篇作品在各級各類報刊上發表。姚旭東創作、柳城鎮郭家小學演出的弘揚道德建設的校園短劇《昨天、今天、明天》獲得省級優秀創作獎和感動觀眾獎。同時,出版了一批文藝作品,其中,戲劇家協會出版了《朝陽戲劇曲藝作品選》,攝影家協會出版了《我的家園朝陽——王文武攝影作品集》,市、縣文聯和市攝協為其舉辦了高規格的首發式;楹聯家協會出版了馬慶文的《行草詩聯》。還有一些作品已經完成出版前期準備工作。
四加強了同各地文藝界的藝術交流。除了車淑珍、夏柏森等藝術家參加全國性藝術交流、進修深造外,專業演員姚旭東、王甲華等經常參加省、市組織的演出活動,已成為朝陽縣的品牌,其中姚旭東的小品上了今年遼寧電視臺的春節晚會。由市、縣文聯聯合舉辦了慶“七.一”鄧集文個人書畫展。鄧集文的書畫作品長期在雙塔區紅山藝術館展出并開展創作、交流活動,先后到喀左縣文化藝術節、河北省秦皇島市象山書畫文物交流中心展出。在藝術交流活動中,縣文聯為這些藝術家搭建平臺、創作條件、提供服務。11月省文聯副主席尹忱到朝陽縣調研,對我縣工作給予贊賞。
五協調指導各協會開展活動,為三個文明建設服務。除了上述主要活動外,各協會都發揮優勢,積極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楹聯家協會在國慶節前成立了尚志分會,還獲得“全國楹聯文化縣”稱號。古山子鄉二道小學“瓊林楹聯社”、瓦房子中學“小凌河楹聯社”被評為全省先進楹聯組織。楹聯、書法協會在春節前共同組織人員下鄉為農民送春聯3000余幅。戲劇家協會、音樂家協會編排、執導了紀念建軍80周年大型文藝演出和波羅赤鎮南洼村第三屆文化節、北四家子鄉李春軍新春歌會。民間文藝家協會推出了“遼西刺繡”、手撕畫、根雕等藝術作品,有的已作為商品進入文化市場。此外,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正在籌備慶祝紀念朝陽解放*周年書畫作品展。
近年來,南江縣委宣傳部在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和市級業務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以“發展先進文化、建設和諧南江”為目標,緊密團結全縣廣大新老文學藝術工作者,切實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緊緊圍繞市、縣工作重心,緊貼時代脈搏,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扎扎實實開展文藝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一批有廣泛影響的文藝作品相繼誕生,一個有雄厚實力的文藝創作群體不斷壯大,一種與時俱進的文藝發展體制逐步形成,一種融合科學發展觀和南江精神的文藝創新理念深入人心,有力促進了南江經濟社會事業的跨越發展,同時也為南江打造“先進文化大縣”奠定了堅實基礎。
艱辛的努力換得了非厚的回報。2004年,是南江繁榮文藝創作、發展先進文化的一個豐收年。《走進光霧山》系列叢書、《樊萬韜中篇小說集》、宋孝義、牟宗太等合著長篇小說《不亮底牌》、黃海東散文集《家園夢幻》相繼由中國作家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和中國三峽出版社出版發行;電視文學劇本《巴山雙嬌》(上部)已在上海《電影電視文學》期刊推出,并入圍中央電視臺舉辦的電影、電視文學獎,獲版權保護;電影文學劇本《東方女神》《紅霞映天》《永不言情》等樣本已由中央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報籌拍;《閃光的珠貝》(散文)、《那片綠》(散文)、《桃花》(詩歌)、《太陽心》(歌曲)等300多篇文藝作品分別在《文藝報》《星星詩刊》《青年歌聲》等報刊刊出或入選;舞臺藝術推陳出新,大型舞蹈《金花銀花山花花》《斷渠尋夢》在省上調演獲得優異成績;油畫《上學》、素描《秋實》《巴山老漢》《女人體》分別入選四川省油畫作品展和西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作品展,并有書法、美術、攝影、篆刻作品1000多件獲市級以上表彰獎勵;李杰、黃海東、馬忠等4名青年作者被四川省作協吸收為會員,李常青、任宇、步玉杰等7名青年作者被市作協吸收為會員。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在精心組織好節慶文化活動的同時,積極推進社區文化、村鎮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和廣場文化,進一步活躍基層文化生活。精心組織好“三下鄉”活動,大力扶持優秀劇目,積極開展慰問演出活動,2004年共演出了30多場次。
縱觀成績的取得,我們有如下的體會:
一、領導重視實現文藝事業繁榮
南江光榮的革命歷史、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美麗的自然山水賦予了南江人熱愛文藝、尊重文化、堅持文藝創新的優良傳統。2004年,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文藝工作,在文化投入、陣地建設、人才培養、營造環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給予了大量傾斜;縣委、政府領導還親自創作文藝作品發表,極大地激勵和鼓舞了全縣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縣委宣傳部把發展先進文化、繁榮文藝創作內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先后組織筆會、先進文化座談會、叢書出版等文化活動。可以說,南江2004年文化事業豐收的根本就在于各級領導的重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文化陣地基礎夯實。2004年,投資200萬元縣宣傳文化中心主體工程全面完成;投資120萬元的“兩館”(文化館、圖書館)建設即將投入使用;東榆鎮文化站、朱公鄉文化站等一批鄉鎮文化站充分發揮作用;字庫村、黃梁村文化活動室、易家文化大院等一批村組文化陣地全面建成;巴山游擊隊紀念館、長赤禹王宮等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加強青少年思想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電子閱覽室、圖書資料中心等先進文化陣地應運而生。
一、活動目的
創造一個學生習作的廣闊天地。實施這次讀書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更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激發學生課外讀書的興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育引導學生和書交朋友。通過活動,建立起以學校、班級、個人為主的三級“少年書庫”,在校園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使學生養成博覽群書的好習慣,在學生記憶的最佳時期,多讀一些經典作品,從讀書中汲取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精華,拓寬視野,積累知識,充實文化底蘊,豐富精神生活,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活動主題:書香伴童年,智慧享一生。
三、活動內容
根據年級特點和學生年齡實際,按照《語文新課程標準》規定的閱讀總量,同時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童話、寓言故事、詩歌、散文、名著等,定出古詩誦讀目錄和必讀書目,指導小學生學會讀書、誦經、閱報,吸收文化精華,提高語文素養。
四、活動的具體要求
200年以來,**公安消防總隊堅持“文化育警”方針,以“加強警營先進文化建設帶動思想政治工作,確保部隊政治穩定,促進部隊全面建設”為工作思路,通過對警營文化工作的積極探索和有效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文化育警在全面加強部隊建設中的重大作用,只有轉變觀念,創新思路,才
能有效地發揮部隊政治工作的作用,只有把警營文化建設作為部隊政治工作的重頭戲來抓,才能為創建和諧警營、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地思想政治保障。
準確定位,堅持文化育警方向
在年初的全省消防部隊政治工作意見中,我們明確提出“堅持文化育警,緊跟時展要求,加快建設先進警營文化步伐”的要求,把建設先進警營文化作為加強部隊建設和戰斗力生成的重要載體,擺上議事日程,納入年度工作規劃,滲透到官兵的日常生活之中。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任務具體化,把思想、道德、觀念等無形的東西融入一定形式的文化活動中,讓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變得更容易使人接受,更加貼近官兵,更具吸引力。我們把警營文化建設定位于確保官兵思想穩定,引領部隊建設方向,提高部隊戰斗力的高度,緊扣建黨85周年和紀念紅軍長征70周年這兩個大主題,緊緊圍繞部局開展“立警為公、執法為民”專題教育,結合歷年警營文化建設取得的經驗和成績,在充分調研論證和廣泛征求基層官兵意見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了今年部隊文化建設的方向和主要工作,提出了針對我省消防部隊實際的警營文化建設“4141”計劃,即:舉辦4項大型文體活動,建成1個信息化政治工作網絡平臺,繼續完善4個基層文化陣地,形成1個特色文化體系。以此來加快警營先進文化的建設步伐。
以人為本,營造警營文化氛圍
去年,針對我基層教育文化設施建設總體水平低下,滿足不了廣大官兵“娛樂、審美、求知、成才”的需求這一突出問題,總隊投入資金150余萬元一次性為所有基層中隊配備投影儀42臺,電腦83臺,1800部電子圖書42套,影視資料光盤31套(包括160部電影和60部電視連續劇),并與蘭州軍區政治部文化站達成協議,每年按季度為基層中隊提供80-100部最新優秀影視資料光盤。今年已累計新增總隊音響庫影視資料57部,向部隊發放4批75部。今年,我們按照部消防局加強基層文化設施配備計劃,本著“因地制宜,合理設置,量力而行,逐步提高”的原則,在指導部隊管好用好現有文化設施、器材的基礎上,繼續多方籌集資金完善基層電子圖書閱覽室、電腦室、影視放映室、娛樂室等4個基層文化陣地,制定完善相應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并定期不定期進行抽查,克服了基層單位對配備的文化設施重管理輕使用、建設與使用“兩張皮”的現象,確保了管理規范,使用經常,充分發揮了現代教育文化設施的作用。據統計,目前基層中隊對文化設施器材的利用率已經達到90以上,70的中隊政治指導員開始自己制作多媒體教育課件并用其開展政治教育,基層官兵至少每周都能看上2次電影、唱1次卡拉OK。蘭州、慶陽支隊還建成了自己的軍樂隊,抽組有文藝愛好的官兵進行排練演出,已在部隊內外小有名氣。在去年總隊編印出版了《紅門紀事》、《紅門風采》和《紅門走筆》三本反映我省消防部隊先進事跡、官兵工作、學習、訓練和生活的文學、攝影、書畫作品集后,今年部隊內部大批的文學愛好者紛紛拿起筆桿,或寫詩作畫,或舞文弄墨,一幅幅優秀文學藝術作品脫穎而出,通過參加各種評比展覽和網絡互相交流學習,為警營增添了文化氣息,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使官兵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目前已有32名文學愛好者申請加入全國公安文聯,表現出較高的品位和追求。7月14日,以公安網為依托的**公安消防部隊政治工作信息網正式開通,專門設有藝術賞析、文學創作、音樂影視等警營文化欄目,可以開展網上思想教育、心理疏導、素質教學、網上知識競賽、影視評論、心理交流、文學藝術創作等文化活動。目前已收集各類政工信息近千條,點擊瀏覽2400人次,深受廣大官兵的歡迎和喜愛,總隊還將于8月中旬開展政治工作信息網頁評比活動,對各基層單位的政治工作信息網建設情況進行評比表彰,以促進警營文化建設向信息化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