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來稿無論是否錄用,一律不退稿,請自留底稿。如來稿3個月后未被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切勿一稿多投。稿件嚴禁抄襲或剽竊行為,如有之,一切后果由作者自負。
2、文中應擬出小標題,以(一)、(二)、為序,層次不宜過多。文首要有相關的交待與評析。
3、參考文獻集中列于文末并標上序號,正文中也相應用方括號注明,在文獻題名后標注該文獻的類型。
4、選用3~8個詞或詞組反映論文的中心內容,同時應翻譯為相應的英文關鍵詞。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的英譯置于文末。
5、來稿請提供作者筒介,注明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學位(或在讀學歷),技術職稱,聯系電話及通訊地址、郵編。
6、中圖分類號和基金項目 文章需注明“中圖分類號”,置于關鍵詞下。正文首頁以腳注形式注明基金資助項目及其編號。
7、錄用稿件標準在掌握翔實資料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論、新觀點、新論證、新表述,要求論點明確、論點精準突出、論據充分真實、論證全面具體。采用前人的方法時,僅對改進之處加以闡述即可;研究內容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一般以6~9千字為宜。
8、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9、請勿使用列表(多級列表)、項目符號、頁眉、腳注、尾注、交叉引用,請勿通過換行強行將段落斷開,請勿使用空格控制格式。
10、簡要介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或方法論,包括實驗設計、數據收集和分析等方法。
地址:北京學院路38號北大醫學部349信箱
郵編:100083
主編:王佩燕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學院路38號北大醫學部349信箱,郵編:100083。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