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政預算安排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財政工作指導思想是;財政收入安排和財力情況;支出預算安排意見;全面完成20**年各項財政工作任務;進一步增強財政經濟觀,促進財政收入穩定增長;進一步增強公共財政觀,推動社會事業和諧發展;進一步增強財政績效觀,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能;進一步增強財政改革觀,開拓財政管理工作新局面;進行講述。其中包括:,切實履行公共財政職能,著力解決民生民本問題、加快產業培育,在稅源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做大做優財政“蛋糕”、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原則、保障全區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在總預算柜架范圍內,體現三個方面的重點、著眼于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不斷推進財政改革和體制創新,健全公共財政體系、圍繞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處理好“應收盡收”與涵養稅源關系,推動稅源建設走可持續協調發展道路、加大財政投入,培植新增稅源、強化資源整合,優化產業結構、堅持依法行政,大力組織收入、在行政管理和社會維穩方面、在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在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方面、在社會保障方面、不斷強化預算約束,嚴格預算執行,在部門預算編制中進一步完善分類定額標準,積極推進節約型機關創建工作,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發放、推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逐步實現工資統發、大額財政性支出國庫集中支付等,具體材料詳見:
按照區委工作部署,20**年財政工作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全區經濟社會事業能快則快、好上又好發展主題,切實履行公共財政職能,著力解決民生民本問題;加快產業培育,在稅源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做大做優財政“蛋糕”;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原則,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提高公共財政保障能力,著力推進財政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推動區域建設、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一、財政收入安排和財力情況
為保障全區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健康發展,20**年地方財政收入增幅確定為16%,在進一步夯實稅源基礎的前提下,體現適度增長,地方財政收入目標為15.66億元。
按照現行的財政體制預計20**年財力增長8%,全年區本級可用財力為10億元。
二、支出預算安排意見
根據財力情況,按照《預算法》規定的收支平衡原則,20**年財政預算支出安排10億元,具體支出項目詳見附表。在總預算柜架范圍內,體現三個方面的重點:一是側重對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事業和民生方面的保障;二是側重對公共基礎建設的投入;三是側重對經濟結構調整的投入。
三、全面完成20**年各項財政工作任務
20**年是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站在新城建設高位發展的起點上,著眼于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不斷推進財政改革和體制創新,健全公共財政體系,為全區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提供保障。
四、進一步增強財政經濟觀,促進財政收入穩定增長
圍繞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處理好“應收盡收”與涵養稅源關系,推動稅源建設走可持續協調發展道路。
(一)加大財政投入,培植新增稅源
認真落實《**區關于進一步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試行)》、《**區關于對有突出貢獻個人獎勵辦法》、《**區關于促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不斷創新財政支持經濟發展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做大做強稅源企業。全力推進新城科技園、江東商業文化中心建設,積極營造中央商務區商業商務氛圍。
(二)強化資源整合,優化產業結構
搶抓全市新型工業化和城市現代化發展機遇,積極融入長三角都市經濟圈,快速推進區域人才、金融、技術等要素市場的建設步伐。瞄準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企業,以稅源落地為目標,扎實做好項目招商。大力引進符合產業導向的企業入駐,全面提升區域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三)堅持依法行政,大力組織收入
認真做好收入分析和預測,密切掌握收入動態,及時分析稅源影響因素和變化趨勢,掌握收入組織工作主動權。堅持依法治稅,繼續強化稅源分級分類管理,對重點稅源企業建立分戶檔案,實施重點環節全過程管理;對房地產、建筑業稅收實行分項目管理;對會展、演出、賽事及房屋租賃等零散稅源實施動態管理。認真研究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財稅改革政策,及時把握國家財稅改革方向。按照稅收屬地管理的原則,不斷夯實征管基礎,提高管理質量,確保應收盡收。
五、進一步增強公共財政觀,推動社會事業和諧發展
按照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和公共財政的要求,遵循“有保、有壓、有控”原則,進一步優化財政資源配置,強化財政的公共服務職能,加快區域協調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在行政管理和社會維穩方面。安排公共服務支出20000萬元,用于政府行政運轉,各項社會事務管理等。安排5100萬元,用于維護區域公共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二)在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安排環境建設資金8000萬元,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綜合養護、環境整治、城市亮化。安排區政設施搬遷資金5000萬元,安排社區建設資金1400萬元。
(三)在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方面。安排教育支出13000萬元,其中基本建設投入1000萬元,教育設備投入500萬元。安排醫療衛生支出6000萬元,主要用于公共衛生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運行以及設備投入。安排文化體育等支出1300萬元,主要用于新區宣傳、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安排科學支出4200萬元,其中1000萬元用于“數字**”建設、3000萬元用于扶持科技型企業發展和鼓勵技術創新。
(四)在社會保障方面。安排資金5000萬元,其中各類困難救助資金、居民醫療保險等3000萬元、安排再就業支出1500萬元,加大對和諧社會建設投入,不斷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六、進一步增強財政績效觀,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能
近幾年區域經濟總量越來越大,財政收入實現快速增長,但全區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今后一段時期全區基礎設施配套、區政設施搬遷、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需要財力保障的事項還很多,為此全區上下將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牢固樹立勤儉意識,確保有限的財力用在刀刃上。不斷強化預算約束,嚴格預算執行,在部門預算編制中進一步完善分類定額標準,積極推進節約型機關創建工作,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發放。對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及專項政策資金實施績效評價,對項目投資預算與資金撥付實施動態管理。圍繞區域發展和項目建設,加強國資管理、資本運作和土地運作,不斷提高資金平衡精算能力。
七、進一步增強財政改革觀,開拓財政管理工作新局面
推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逐步實現工資統發、大額財政性支出國庫集中支付。強化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逐步實現預算管理、財務管理、會計管理和資產管理的有效銜接。加強政府性負債規模控制,積極構建財政收入增長和財政支出結構對比分析模型,繼續深化預算編制、執行、分析和輔助決策為一體的金財工程建設,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20**年我區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做好財政工作至關重要。在區委的領導下,在人大的監督下,在政協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將創新思路,加快發展,正確處理經濟與財政、全局與局部、當前與長遠、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依法理財、科學理財,確保完成全年各項財政工作任務,努力開創我區財政可持續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