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前教育三年活動安排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縣轄10鎮1個街道辦,總人口22.75萬。我縣被省教育廳批準列為省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模式試點縣。年全縣有44所幼兒園,其中公辦幼兒園7所,公私合辦幼兒園6所,私立有證幼兒園18所,私立無牌無證幼兒園13所。全縣學齡前三年幼兒6039人,入園幼兒5195人,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為86%,其中農村學齡前三年幼兒4229人,入園幼兒3595人,入園率85%。全縣幼兒園幼兒教職工289人,其中公辦教師76人。有幼師學歷124人,大專以上學歷9人,合格率為77%。基本形成以公辦幼兒園為主導、民辦幼兒園為主體、多種類型幼兒園共同發展的格局,為提升全縣基礎教育整體水平和國民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與建設教育強縣的要求相比,我縣學前教育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已成為整個教育體系中最為薄弱的一個環節。一是學前教育發展不均衡,山區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明顯滯后;二是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不健全;三是學前教育教師隊伍不穩定,總體素質不高;四是學前教育管理不規范問題突出,管理有待加強。
根據《省教育現代化建設綱要》、《關于開展省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模式試點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快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意見》(教基〔〕93號)及全國、全省學前教育工作電視電話精神和年12月10日省學前教育研討會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我縣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精神,科學規劃學前教育事業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形成適合區域特點、整體布局合理、以公辦幼兒園為骨干和示范的多樣化的學前教育服務模式,使幼兒教育不斷滿足市民的不同需求。加快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提高農村學前三年教育入園(班)率和農村學前教育保教質量,力爭三年內在全縣實現一鎮一中心幼兒園,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0%以上,使學前教育工作有序、健康、規范地發展。
二、發展規劃
1、總體目標
用三年時間,提高對發展農村學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提高農村學前三年入園率,提高農村幼兒園的辦學水平。
2、具體目標
(1)底,鞏固和提高中心幼兒園的辦園條件和辦園水平,把二小附屬幼兒園、中心小學附屬幼兒園、警察希望小學附屬幼兒園、聞學校附屬幼兒園辦成獨立法人幼兒園,對中心幼兒園、小天使幼兒園、小太陽第二幼兒園、鎮凱利幼兒園、紅大陽幼兒園進行整改提高,使之取得辦園許可證,收編原機關幼兒園,建設成鎮公辦中心幼兒園,擴建鎮、中心幼兒園;2012年,改建中心幼兒園,在縣城新建一所可容納1000幼兒以上的標準公辦幼兒園,全面整頓無牌無證幼兒園,對符合辦園資格的辦發許可證,對不具備辦園資格的堅決予以取締,全縣幼兒園達到規范化要求,在邊遠鄉村所有教學點設立混齡幼兒班;2013年,改建大橋鎮中心幼兒園,新建一所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的鎮幼兒園,把港警察希望小學附屬幼兒園、聞學校附屬幼兒園、格頂學校附屬幼兒園3所公私合辦幼兒園轉變為公辦幼兒園。
(2)幼兒毛入園率: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6%。縣城學齡前兒童受學前教育達100%;2012年,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以上;2013年,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進一步鞏固提高。
(3)師資配備:到2013年,全縣公民辦幼兒專任教師達320人,縣城幼兒園、鎮中心幼兒園師資配齊“兩教一保”,全縣幼兒教師100%達到任職資格要求。
三、主要措施
1、切實加強對學前教育的領導,縣成立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的學前教育領導小組,縣發改、財政、人事、公安、民政、建設、勞動保障、教育、衛生、物價等有關部門領導為成員,各部門共同擔負起發展學前教育的重任。縣教育局作為學前教育主管部門,負責貫徹學前教育的方針、政策,擬訂學前教育的規章制度和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負責轄區內學前教育的準入審批和監督管理;培養和培訓各類托幼機構的園長、教師;建立園長、教師考核和資格審定制度,重點抓好示范、骨干幼兒園建設,對托幼機構進行業務指導。教育局設置學前教育管理機構,并配備學前教育管理專干。發改、財政、人事(編辦)、公安、民政、建設規劃、勞動和社會保障、衛生、物價等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加強指導和服務,做好相關工作和政策扶持,減免各種規費。充分發揮各級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和婦聯組織的作用,推動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2、進一步提高對學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幼兒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工程,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及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依法將幼兒教育納入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工作議事日程。把幼兒教育的發展水平作為高標準、高質量普及和創建“教育興縣”的必要條件,列入工作實績考核。
3、形成共辦學前教育的強大合力。農村學前教育投入以縣財政為主,同時積極爭取上級的資金支持,并充分發揮鎮(街)、村的作用,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和家長的支持,多形式、多渠道籌措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經費,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充分利用民間資源,與有資金實力、有辦園經驗人員聯合辦園。結合我縣山區農村居住分散的特點,充分利用小學布局調整閑置校舍舉辦幼兒園,在邊遠農村利用教學點舉辦混齡幼兒班;結合縣城人口發展的要求,在縣城新建一所容納1000幼兒的公辦幼兒園;對鄉鎮公私合辦的中心幼兒園全部轉為公辦幼兒園。建立激勵機制,實施獎補政策,對投入大,辦園規模大,辦園水平較高的民辦幼兒園給予獎勵,取締設施簡陋,達不到辦園條件的幼兒園。
4、抓好隊伍建設,提高幼教水平。縣有計劃安排幼兒教師招聘指標,為學前教育輸送新鮮血液,同時,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使一部分素質好的公辦小學教師,充實到幼教隊伍中去。對充實到幼兒園的教師通過崗位培訓、結對幫扶、跟班學習等措施,進一步提高教師素質和業務能力。定期組織幼兒骨干教師指導小組到鄉村幼兒園、幼兒班或學前教育中心巡回指導,保證幼兒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保證幼兒教師享有與中小學教師同等的地位和待遇,穩定幼兒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