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ede8e"></wbr><bdo id="ede8e"><var id="ede8e"><optgroup id="ede8e"></optgroup></var></bdo>
    1. <sub id="ede8e"></sub>
    2. <sub id="ede8e"></sub>
    3.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2018年亚洲欧美在线v,国产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国产在线亚州精品内射,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提高公共機構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行政運行成本,發揮公共機構在全社會節能中的示范表率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省公共機構節能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市行政區域內的公共機構(不包括中央、省駐平的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公共機構,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財政性資金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

      第三條市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在市人民政府節能減排管理機構的指導下,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市的公共機構節能工作。

      縣(區)人民政府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在同級節能減排管理機構的指導下,負責本級公共機構節能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和監督下級公共機構節能工作。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系統主管部門在同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指導下,開展本系統內公共機構節能工作。

      第四條公共機構的節能工作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列為對公共機構及其負責人年度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未完成年度節能目標任務的,取消其年度評先評優資格,并予以通報。

      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制定本級公共機構節能考核評價辦法,定期進行能效公示,并會同有關部門對本級公共機構的節能工作進行年度考核評價。

      第五條縣(區)人民政府成立機關事務管理部門的,公共機構節能監督管理工作由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負責;尚未成立機關事務管理部門的,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由縣(區)人民政府辦公室負責。

      第六條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大力創建“節約型機關”,積極組織開展公共機構節能宣傳教育及崗位培訓,普及節能科學知識,定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能源緊缺體驗活動,增強公共機構工作人員的節能意識,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點油、一塊煤、一張紙做起,培養節能習慣。

      財政、編制部門要加強預算和編制管理,加強源頭控制和監督管理,著力降低公共機構運行成本。

      新聞媒體應加大對公共機構節能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輿論引導及監督作用。

      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支持節能技術開發,推廣和應用節能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加快淘汰高能耗產品、設備,發揮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學術團體在公共機構節能工作中的技術咨詢服務作用。

      第八條對在公共機構節能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市、縣(區)人民政府或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給予表彰獎勵。

      第九條市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全省公共機構節能中長期規劃、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節能專項規劃,制定全市公共機構節能中長期規劃和本級公共機構節能計劃,并報省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備案。

      縣(區)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全市公共機構節能中長期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公共機構節能中長期規劃和本級公共機構節能計劃,并報市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備案。

      第十條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按年度將規劃確定的節能目標和指標分解落實到本級公共機構。縣級公共機構節能規劃確定的節能目標和指標還應當按年度分解落實到鄉(鎮)、街道公共機構。

      公共機構應當根據本級公共機構節能中長期規劃和節能計劃,結合本單位用能特點和上年度用能狀況,制定年度節能目標和實施方案,并報本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備案。

      第十一條公共機構應當明確專人擔任節能聯絡員,負責收集、整理、傳遞節能工作信息,建立能耗統計臺賬,按照有關規定按時報送能源消耗統計情況,提出加強節能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節能聯絡員應當接受節能、統計等相關業務知識培訓。

      第十二條市、縣(區)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定期統計、公布本級公共機構能耗狀況,并將能耗統計匯總數據和數據分析報告報送上一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

      公共機構應當建立統計臺賬,定期向同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報送能耗統計匯總數據和數據分析報告,逐步實現對能源消耗狀況的實時監測。

      第十三條公共機構應當實行能源消費計量制度,區分用能種類、用能系統實行能源消費分戶、分類、分項計量,并定期對能源消費狀況進行監測分析,及時發現、糾正用能浪費現象。

      公共機構既有建筑應當結合節能改造計劃,逐步做到辦公用能與生活用能相分離,辦公用能與經營性業務用能相分離,獨立核算的上下級單位用能相分離,不相隸屬、合署辦公的公共機構間用能相分離。

      第十四條市、縣(區)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按照管理權限,依照上級制定公布的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和支出標準,根據不同行業、不同系統、不同地域公共機構能源消耗綜合水平和特點,制定、公布和調整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財政部門應當根據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標準。

      公共機構應當在能源消耗定額范圍內使用能源,定期進行能源消耗狀況分析,加強能源消耗支出管理;超過能源消耗定額使用能源的,應當向本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作出說明。

      第十五條市、縣(區)人民政府的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完善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優先將取得節能產品認證證書的產品、設備列入政府采購名錄。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中的產品、設備納入政府集中采購目錄。

      公共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強制采購或者優先采購的規定,采購列入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和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名錄中的產品、設備,嚴禁采購國家和省明令淘汰的用能產品、設備。

      第十六條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集中整合和優化配置公共機構辦公用房、辦公設施、設備等資源,提高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第十七條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級公共機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計劃,并組織實施。公共機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應當納入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并按照有關規定履行項目審批手續。

      公共機構新建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應當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建筑節能設計、施工、調試、竣工驗收等方面的規定和標準,優先采用節能效果顯著的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安裝和使用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逐步推進設計和建造超低能耗建筑和綠色建筑。公共機構既有建筑進行改建、裝修、加固時,應當同時考慮節能改造的內容,同步設計,同步施工。

      嚴禁以節能改造的名義改建、擴建辦公用房或者進行超標準裝修。

      第十八條公共機構應當積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節能服務機構進行節能診斷、設計、融資、改造和運行管理。

      公共機構采用和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的項目,應當于簽訂合同之日起30日內向同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備案。

      第十九條公共機構應當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加強信息化建設,推行網絡化辦公、無紙化辦公,合理控制會議數量與規模,建立健全電視電話會議、網絡視頻會議等系統,降低能源消耗。

      第二十條公共機構應當采取下列措施加強用能管理:

      (一)日常辦公應當加強用電設備的管理,建立巡視檢查制度,及時關閉用電設備,減少空調、計算機、復印機等用電設備的待機能耗;減少文件數量,減少使用一次性筆和紙杯,減少日常辦公紙張用量,提倡雙面打印,減少重復打印、復印次數,提高紙張利用率;開展廢舊電腦、打印機、電池、燈管等辦公用品的回收、循環利用。

      (二)空調系統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室內溫度控制的規定。配備中央空調智能溫控設備,使用空調期間,關閉門窗,防止冷氣泄漏,浪費能源,季節交換期間,少用空調,充分利用自然通風節能,改進運行管理,加強巡查和維護保養。公共機構所屬的禮堂、較大型會議室等場所應對中央空調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三)大力推進區域性集中供熱,建設熱電聯產項目,淘汰和限制燃煤供熱小鍋爐的使用。集中供熱的建筑應進行計量改造,加裝溫控設施,實行供熱分戶計量和按照用熱量計價收費;加強自行供熱系統運行管理,根據需要對燃煤、燃油、燃氣鍋爐進行節能檢測和改造,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電梯系統應當實行智能化控制,合理設置,辦公場所三樓(含三樓)停開乘客電梯,非高峰時段減少運行臺數,高層分段運行,短距離上下樓層不乘電梯,下班后和節假日控制使用電梯臺數和頻率,加強運行調節和維護保養。

      (五)景觀、路燈、樓宇照明系統,應當使用高效節能照明燈具,大力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燈,優化照明系統設計,改進電路控制方式,推廣應用智能化調控裝置,采用限時開啟、間隔開燈等方式改進電路控制,樓宇照明系統應當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節能,嚴格控制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裝飾用照明,加強照明系統的維護保養和巡查。

      (六)加強用水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經常對供水設施進行檢修,認真進行管網檢查,尤其要關注預埋管道使用情況,杜絕跑冒滴漏,避免出現“長流水”現象;在顯著位置設置節水提示標志,公布維修電話;大力推廣感應式節水龍頭和器具,在辦公區域放置盛水器具收集保潔用水。

      (七)注重綠化節約用水。提倡循環用水,綠地用水盡量使用雨水或再生水;推廣噴灌、微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禁止用自來水涌灌。

      (八)網絡機房、鍋爐房、食堂、開水間、配電室等部位的用能情況應當實行重點監測,進行科學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

      (九)嚴格控制公務接待經費,嚴格執行公務接待標準,有效控制和壓縮公務接待經費。

      第二十一條公共機構應當采取下列措施加強公務用車節能管理:

      (一)按照標準配備公務用車,優先選用低能耗、低污染和清潔能源型車輛,嚴格執行車輛報廢制度。

      (二)制定公務用車節能駕駛規范和單車油耗定額,實行“IC”卡定點加油、招投標車輛保險和定點維修制度,建立公務用車油耗臺賬,定期公布單車行駛里程和耗油量狀況,推行節油獎勵制度。

      (三)積極探索公務用車服務社會化改革,減少單獨或重復配車,集體活動提倡乘坐中巴或通行車,禁止非公務用車,鼓勵工作人員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機動交通工具出行。

      第二十二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將公共機構節能資金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用于支持節能監督管理體系建設、節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技術及產品的推廣應用、表彰獎勵等。

      第二十三條公共機構開展節能活動節約的費用,可以依照省上有關規定,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節能獎勵。

      第二十四條市、縣(區)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本級和下一級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監督檢查。監督檢查的內容包括:

      (一)年度節能目標和實施方案的制定、落實情況。

      (二)能源消費計量、監測和統計情況。

      (三)能源消耗定額執行情況。

      (四)節能管理規章制度建立情況。

      (五)能源管理崗位設置以及能源管理崗位責任制落實情況。

      (六)用能系統和設備節能運行情況。

      (七)公共機構人員編制執行情況。

      (八)年度經費預算執行及公務接待情況。

      (九)公務用車配備、使用和油耗等節能管理情況。

      (十)開展能源審計情況。

      (十一)開展節能宣傳教育情況。

      (十二)執行國家和省支持、限制或淘汰使用的用能產品、設備、設施及材料名錄的情況。

      (十三)新建建筑在設計、建設過程中執行節能標準,以及既有建筑在改造、裝修、加固時的節能措施落實情況。

      (十四)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節能監督檢查事項。

      對節能規章制度不健全、超過能源消耗定額使用能源情況嚴重的公共機構,應當進行重點監督檢查。公共機構應當配合節能監督檢查,如實說明有關情況,提供能源資源消耗相關資料和數據,不得拒絕、隱瞞。

      第二十五條公共機構違反規定用能造成能源浪費的,由本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下達節能整改意見書,公共機構應當按照整改意見書的要求進行整改,并將整改結果報告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對整改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六條公共機構應當配合節能監督檢查,如實說明有關情況,提供相關資料和數據,不得拒絕、阻礙。

      第二十七條公共機構的節能工作應當接受社會監督,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舉報公共機構浪費能源的行為。

      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設立舉報電話、信箱及專題網頁,接受社會公眾對公共機構浪費能源行為的舉報,會同有關部門對舉報事項及時調查處理,并將調查結果反饋給舉報人。

      第二十八條公共機構違反規定,使用能源超過能源消耗定額不能充分說明理由,接到整改意見書后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由有關機關對公共機構負責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造成能源嚴重浪費的,經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報請本級人民政府同意,由財政部門在安排該單位下一年度預算時壓縮其5%至10%的公用經費。

      第二十九條公共機構不執行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未按照國家有關強制采購或者優先采購的規定采購列入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中的產品、設備,或者采購國家明令淘汰的用能產品、設備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有關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并予以通報。

      第三十條從事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人員在公共機構節能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本辦法自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二條本辦法有效期為5年。

      第一條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提高公共機構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行政運行成本,發揮公共機構在全社會節能中的示范表率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省公共機構節能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市行政區域內的公共機構(不包括中央、省駐平的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公共機構,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財政性資金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

      第三條市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在市人民政府節能減排管理機構的指導下,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市的公共機構節能工作。

      縣(區)人民政府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在同級節能減排管理機構的指導下,負責本級公共機構節能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和監督下級公共機構節能工作。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系統主管部門在同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指導下,開展本系統內公共機構節能工作。

      第四條公共機構的節能工作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列為對公共機構及其負責人年度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未完成年度節能目標任務的,取消其年度評先評優資格,并予以通報。

      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制定本級公共機構節能考核評價辦法,定期進行能效公示,并會同有關部門對本級公共機構的節能工作進行年度考核評價。

      第五條縣(區)人民政府成立機關事務管理部門的,公共機構節能監督管理工作由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負責;尚未成立機關事務管理部門的,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由縣(區)人民政府辦公室負責。

      第六條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大力創建“節約型機關”,積極組織開展公共機構節能宣傳教育及崗位培訓,普及節能科學知識,定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能源緊缺體驗活動,增強公共機構工作人員的節能意識,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點油、一塊煤、一張紙做起,培養節能習慣。

      財政、編制部門要加強預算和編制管理,加強源頭控制和監督管理,著力降低公共機構運行成本。

      新聞媒體應加大對公共機構節能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輿論引導及監督作用。

      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支持節能技術開發,推廣和應用節能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加快淘汰高能耗產品、設備,發揮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學術團體在公共機構節能工作中的技術咨詢服務作用。

      第八條對在公共機構節能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市、縣(區)人民政府或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給予表彰獎勵。

      第九條市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全省公共機構節能中長期規劃、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節能專項規劃,制定全市公共機構節能中長期規劃和本級公共機構節能計劃,并報省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備案。

      縣(區)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全市公共機構節能中長期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公共機構節能中長期規劃和本級公共機構節能計劃,并報市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備案。

      第十條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按年度將規劃確定的節能目標和指標分解落實到本級公共機構。縣級公共機構節能規劃確定的節能目標和指標還應當按年度分解落實到鄉(鎮)、街道公共機構。

      公共機構應當根據本級公共機構節能中長期規劃和節能計劃,結合本單位用能特點和上年度用能狀況,制定年度節能目標和實施方案,并報本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備案。

      第十一條公共機構應當明確專人擔任節能聯絡員,負責收集、整理、傳遞節能工作信息,建立能耗統計臺賬,按照有關規定按時報送能源消耗統計情況,提出加強節能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節能聯絡員應當接受節能、統計等相關業務知識培訓。

      第十二條市、縣(區)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定期統計、公布本級公共機構能耗狀況,并將能耗統計匯總數據和數據分析報告報送上一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

      公共機構應當建立統計臺賬,定期向同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報送能耗統計匯總數據和數據分析報告,逐步實現對能源消耗狀況的實時監測。

      第十三條公共機構應當實行能源消費計量制度,區分用能種類、用能系統實行能源消費分戶、分類、分項計量,并定期對能源消費狀況進行監測分析,及時發現、糾正用能浪費現象。

      公共機構既有建筑應當結合節能改造計劃,逐步做到辦公用能與生活用能相分離,辦公用能與經營性業務用能相分離,獨立核算的上下級單位用能相分離,不相隸屬、合署辦公的公共機構間用能相分離。

      第十四條市、縣(區)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按照管理權限,依照上級制定公布的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和支出標準,根據不同行業、不同系統、不同地域公共機構能源消耗綜合水平和特點,制定、公布和調整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財政部門應當根據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標準。

      公共機構應當在能源消耗定額范圍內使用能源,定期進行能源消耗狀況分析,加強能源消耗支出管理;超過能源消耗定額使用能源的,應當向本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作出說明。

      第十五條市、縣(區)人民政府的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完善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優先將取得節能產品認證證書的產品、設備列入政府采購名錄。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中的產品、設備納入政府集中采購目錄。

      公共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強制采購或者優先采購的規定,采購列入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和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名錄中的產品、設備,嚴禁采購國家和省明令淘汰的用能產品、設備。

      第十六條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集中整合和優化配置公共機構辦公用房、辦公設施、設備等資源,提高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第十七條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級公共機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計劃,并組織實施。公共機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應當納入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并按照有關規定履行項目審批手續。

      公共機構新建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應當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建筑節能設計、施工、調試、竣工驗收等方面的規定和標準,優先采用節能效果顯著的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安裝和使用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逐步推進設計和建造超低能耗建筑和綠色建筑。公共機構既有建筑進行改建、裝修、加固時,應當同時考慮節能改造的內容,同步設計,同步施工。

      嚴禁以節能改造的名義改建、擴建辦公用房或者進行超標準裝修。

      第十八條公共機構應當積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節能服務機構進行節能診斷、設計、融資、改造和運行管理。

      公共機構采用和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的項目,應當于簽訂合同之日起30日內向同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備案。

      第十九條公共機構應當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加強信息化建設,推行網絡化辦公、無紙化辦公,合理控制會議數量與規模,建立健全電視電話會議、網絡視頻會議等系統,降低能源消耗。

      第二十條公共機構應當采取下列措施加強用能管理:

      (一)日常辦公應當加強用電設備的管理,建立巡視檢查制度,及時關閉用電設備,減少空調、計算機、復印機等用電設備的待機能耗;減少文件數量,減少使用一次性筆和紙杯,減少日常辦公紙張用量,提倡雙面打印,減少重復打印、復印次數,提高紙張利用率;開展廢舊電腦、打印機、電池、燈管等辦公用品的回收、循環利用。

      (二)空調系統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室內溫度控制的規定。配備中央空調智能溫控設備,使用空調期間,關閉門窗,防止冷氣泄漏,浪費能源,季節交換期間,少用空調,充分利用自然通風節能,改進運行管理,加強巡查和維護保養。公共機構所屬的禮堂、較大型會議室等場所應對中央空調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三)大力推進區域性集中供熱,建設熱電聯產項目,淘汰和限制燃煤供熱小鍋爐的使用。集中供熱的建筑應進行計量改造,加裝溫控設施,實行供熱分戶計量和按照用熱量計價收費;加強自行供熱系統運行管理,根據需要對燃煤、燃油、燃氣鍋爐進行節能檢測和改造,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電梯系統應當實行智能化控制,合理設置,辦公場所三樓(含三樓)停開乘客電梯,非高峰時段減少運行臺數,高層分段運行,短距離上下樓層不乘電梯,下班后和節假日控制使用電梯臺數和頻率,加強運行調節和維護保養。

      (五)景觀、路燈、樓宇照明系統,應當使用高效節能照明燈具,大力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燈,優化照明系統設計,改進電路控制方式,推廣應用智能化調控裝置,采用限時開啟、間隔開燈等方式改進電路控制,樓宇照明系統應當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節能,嚴格控制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裝飾用照明,加強照明系統的維護保養和巡查。

      (六)加強用水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經常對供水設施進行檢修,認真進行管網檢查,尤其要關注預埋管道使用情況,杜絕跑冒滴漏,避免出現“長流水”現象;在顯著位置設置節水提示標志,公布維修電話;大力推廣感應式節水龍頭和器具,在辦公區域放置盛水器具收集保潔用水。

      (七)注重綠化節約用水。提倡循環用水,綠地用水盡量使用雨水或再生水;推廣噴灌、微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禁止用自來水涌灌。

      (八)網絡機房、鍋爐房、食堂、開水間、配電室等部位的用能情況應當實行重點監測,進行科學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

      (九)嚴格控制公務接待經費,嚴格執行公務接待標準,有效控制和壓縮公務接待經費。

      第二十一條公共機構應當采取下列措施加強公務用車節能管理:

      (一)按照標準配備公務用車,優先選用低能耗、低污染和清潔能源型車輛,嚴格執行車輛報廢制度。

      (二)制定公務用車節能駕駛規范和單車油耗定額,實行“IC”卡定點加油、招投標車輛保險和定點維修制度,建立公務用車油耗臺賬,定期公布單車行駛里程和耗油量狀況,推行節油獎勵制度。

      (三)積極探索公務用車服務社會化改革,減少單獨或重復配車,集體活動提倡乘坐中巴或通行車,禁止非公務用車,鼓勵工作人員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機動交通工具出行。

      第二十二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將公共機構節能資金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用于支持節能監督管理體系建設、節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技術及產品的推廣應用、表彰獎勵等。

      第二十三條公共機構開展節能活動節約的費用,可以依照省上有關規定,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節能獎勵。

      第二十四條市、縣(區)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本級和下一級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監督檢查。監督檢查的內容包括:

      (一)年度節能目標和實施方案的制定、落實情況。

      (二)能源消費計量、監測和統計情況。

      (三)能源消耗定額執行情況。

      (四)節能管理規章制度建立情況。

      (五)能源管理崗位設置以及能源管理崗位責任制落實情況。

      (六)用能系統和設備節能運行情況。

      (七)公共機構人員編制執行情況。

      (八)年度經費預算執行及公務接待情況。

      (九)公務用車配備、使用和油耗等節能管理情況。

      (十)開展能源審計情況。

      (十一)開展節能宣傳教育情況。

      (十二)執行國家和省支持、限制或淘汰使用的用能產品、設備、設施及材料名錄的情況。

      (十三)新建建筑在設計、建設過程中執行節能標準,以及既有建筑在改造、裝修、加固時的節能措施落實情況。

      (十四)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節能監督檢查事項。

      對節能規章制度不健全、超過能源消耗定額使用能源情況嚴重的公共機構,應當進行重點監督檢查。公共機構應當配合節能監督檢查,如實說明有關情況,提供能源資源消耗相關資料和數據,不得拒絕、隱瞞。

      第二十五條公共機構違反規定用能造成能源浪費的,由本級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下達節能整改意見書,公共機構應當按照整改意見書的要求進行整改,并將整改結果報告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對整改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六條公共機構應當配合節能監督檢查,如實說明有關情況,提供相關資料和數據,不得拒絕、阻礙。

      第二十七條公共機構的節能工作應當接受社會監督,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舉報公共機構浪費能源的行為。

      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設立舉報電話、信箱及專題網頁,接受社會公眾對公共機構浪費能源行為的舉報,會同有關部門對舉報事項及時調查處理,并將調查結果反饋給舉報人。

      第二十八條公共機構違反規定,使用能源超過能源消耗定額不能充分說明理由,接到整改意見書后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由有關機關對公共機構負責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造成能源嚴重浪費的,經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報請本級人民政府同意,由財政部門在安排該單位下一年度預算時壓縮其5%至10%的公用經費。

      第二十九條公共機構不執行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未按照國家有關強制采購或者優先采購的規定采購列入節能產品、設備政府采購名錄中的產品、設備,或者采購國家明令淘汰的用能產品、設備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有關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并予以通報。

      第三十條從事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人員在公共機構節能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老阿姨毛片看爽爽 |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丝袜美腿亚洲综合第一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国产福利深夜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av|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桃花| 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妲| 色天天天综合网色天天| 久久亚洲精品情侣|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人妻|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老熟妇|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美女禁区a级全片免费观看| 九九热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85| 亚洲一二区制服无码中字| 国产午夜福利小视频合集 | 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免费观看 | 国产免费无遮挡吃奶视频| 99热精品毛片全部国产无缓冲|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中国女人高潮hd|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入口|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亚洲精品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a级黑人大硬长爽猛出猛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