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稅費改革和街鎮綜合配套改革情況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x街是全區政治、經濟、商貿、文化、科教的中心,全街版土面積99.28平方公里,有60個行政村,22個社區居委會,81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96501戶(其中:農業戶數18738戶),總人口27.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4萬人),總勞力65552個(其中農村勞動力29741個)。耕地面積63897畝(其中水田27794畝,旱地36103畝),2005年農民人均收入3958元。
一、落實農村政策
1、嚴格執行國家補貼政策。(1)全街2005年發放資金3240607元,其中面積直補,977626元,早稻糧種補貼25854元,中稻糧種補貼123435元,晚稻糧種補貼181006元。(2)發放退耕還林補貼資金34.7萬元,發放農機補貼資金12235元。具體工作按6個程序到位,一是工作專班到位,組建機關干部、財政干部、村干部三位一體的工作專班,進駐各組。二是認真宣傳政策到位,讓惠農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三是認真調查摸底到位,核定直補面積。四是張榜公布到位,接受群眾監督。五是發放現金到位,實行專戶專帳專人,管理封閉運行,確保了資金安全轉運和??顚S?。六是監督檢查到位,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嚴格按程序籌資籌勞。我街“一事一議”籌資均按規定程序操作,先是村組開代表大會形成決議,然后報街道審批,街道報區審批,未審批的村不準收“一事一議”資金,收取“一事一議”資金的村人平不得超過15元。我街由區審批“一事一議”有14個村,總金額是324408元,人平為13.9元。經過抽查,未發現擴大范圍和超標準收費現象,農業排澇水費我街均按卡上注明的金額收取,沒有超范圍、超標準收費現象。
3、加強轉移支付資金的管理使用。2005年,全街村級轉移支付總額99.4萬,其中區撥街74.9萬,24.5萬村支部書記的補貼工資由區財政局直接上卡發放。街發放部分包括村級一般干部報酬51.4萬,辦公經費23.2萬,道路建設費3000元;教育轉移支付足額到位;五保、低保資金按時足額發放。
二、落實減輕農民負擔的四項制度和監督機制
1、全面推行涉農稅收、價格和收費的“公示制”。全街嚴格執行上級政策,在各涉農部門、各村都進行了涉農稅收、價格和收費的公示,做到了涉農政策家喻戶曉,涉農收費公開透明,區物價局和街物價監督站定期對涉農收費部門檢查,街道不定期組織抽查,在最大限度內把黨的惠農政策送到千家萬戶。
2、堅決執行農村義務教育收費的“一費制”。全街有中小學生25563人,取消農業稅后,農村義務教育成為農村家庭開支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在當前農民收入水平還較低的情況下,農村義務教育收費備受關注。一為了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解除農民的后顧之憂,街黨工委、辦事處一直非常重視農村義務教育收費的“一費制”的貫徹執行,經常組織專班,檢查“一費制的落實情況,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違規現象。
3、繼續推行農村公費訂閱報刊費用的“限額制”。農村公費訂閱報刊費用不得超過人平1元的標準,全街已執行多年,目前絕大多數村只訂閱了黨報《人民日報》和《湖北日報》,遠遠低于人平1元的標準。
4、認真實行涉及加重農民負擔案件的“責任追究制”。規范涉農收費。對生豬屠宰、農民建房、計生、農村義務教育收費、公安部門收費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收費項目,對以上涉及的各部門,全街都作了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監督,沒有發現亂收費和搭車收費現象。也沒有發現強制性經營服務性收費。
5、堅持村務公開,穩步推進村級化債。全街村級財務統一由經管站實行業務“雙代管”,對村級財務、政務每季度在村、組進行公示、公開。2005年度,村級債務化解有新的進展,全街村級債務總額3156.57萬元,其中(普九1141.23萬元,村平負債78.9萬元,最高的村達到317.9萬元,最低的村15.1萬元),2005年,全街采用削減高息減債、劃轉債務降債、結對抵沖銷債和核實減債以及化緣還債等辦法,共化解村級債務89.5萬元。
6、鞏固稅費改革成果,發放農村政策監督卡18738本。認真處理群眾來信來訪,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
三、街鎮綜合配套改革順利推進。
1、街機關行政干部改革已經全面完成,行政干部改革前,在編在崗干部總數98人,其中班子成員34人(黨工委書記、人大聯絡處主任、街辦事處主任、政協聯絡處主任各1人,黨工委副書記6人,副主任8人,政協聯絡副主任、人大聯系處副主任各1人,委員9人,人武部部長1人,助理調研員4人),正科級干部26人,副科級干部29人,科員9人;改革后在編在崗干部總數60人,其中:班子成員22人[黨工委書記1人,辦事處主任、副書記共3人,副主任3人,委員2人,掛副主任7人(企業2人不占編制),調研員1人(不占編制),助理調研員5人(2人不占編制)],正科級干部16人,副科級干部13人,科員14人,本次改,革實際精減人數33人,其中落崗4人,到齡退養14人,提前退養15人。嚴格按規定的編制職位確定人員上崗,設立機構,對落崗人員嚴格按制度安置,非在編人員全部清退。
2、公益服務事業單位改革順利推進。全街原有事業編制單位11個,總人數126人,其中全額財政供給74人,差額供給41人,自收自支11人,目前已完成了人員摸底、資產核定、機構撤銷、新的服務中心確定(農業服務、計劃生育服務、文體廣播、村鎮服務、社會事務),養老保險測算基本就緒,下一步將嚴格按照改革的政策對公益性服務實行合同管理。
3、科學合理地推進教育改革,合理調整教育布局,撤并學校5所。
4、精減村干部,實行村兩委干部交叉任職,推行村干部兼組干部,精減村干部36人。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村級債務化解緩慢;二是農村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農村政策宣傳要進一步加強;四是農民增收措施力度要進一步加強。
五、主要體會
1、提高對中央、省、市、區1號文件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高度統一全街干部的思想,形成整體合力,堅決維護農民利益,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是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的基礎。
2、理解政策,把握政策,執行政策,是落實農村稅費改革工作的前提。
3、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深入宣傳黨的政策,廣泛發動群眾,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是做好農村稅費改革工作的重點。
4、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嚴明紀律,規范程序運作,強化責任,狠抓落實,是順利開展農村稅費改革工作的保證。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深入貫徹中央1號文件和省、市、區1號文件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以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研究新情況,采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不斷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為全面開創邾城街工作的新局面,躍上新臺階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