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鎮黨委先進事跡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省*市*鎮黨委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抓黨建、促發展、富百姓這條主線,瞄準打造“江北第一鎮”的奮斗目標,在發展農村經濟、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領群眾創業發展奔小康的實踐中,勇于開拓進取,創新創業創優,走出了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雙培雙帶”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新路子,有力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的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0年以來,鎮黨委先后被評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六好鄉鎮黨委”,同時榮獲全國文明先進村鎮、全國重點鎮、*省重點中心鎮等榮譽稱號,連續九年被評為“*市私個經濟發展十強鎮”。
黨建工作不斷創新,“雙培雙帶”全省推廣
近年來,鎮黨委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就是抓富民”的新理念,在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提高發展能力、造福一方百姓的實踐中,大膽探索,勇于創新,走出了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雙培雙帶”(把黨員培養成創業者,把創業者培養成黨員;黨員帶頭創業、黨員帶民創業)農村黨建工作新路子,開創了全鎮上下干部創事業、黨員創企業、群眾創家業的生動局面。“雙培雙帶”黨建工作經驗不僅成為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時也為蘇北和全省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抓黨建促發展提供了先進典范。*5年8月12日,《新華日報》以“培出先進性,帶出致富路”為題專門進行了報道,省委書記李源潮、副書記馮敏剛對*鎮黨建工作取得的經驗作出專門批示,并在全省推廣;同年10月18日,*市在該鎮專門召開學習推廣*“雙培雙帶”黨建工作現場會,*市委向全市發出了學習*“雙培雙帶”黨建工作經驗的號召。在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鎮的許多經驗做法多次被報道推廣,取得了廣泛的社會效應。*6年3月22日,省委書記李源潮來*視察時對*的黨建工作和經濟發展再度給予高度評價。
經濟總量不斷攀升,招商引資、民營經濟*領先
招商引資招大引強,與板材產業對接,實現板材產業的升級換代。近兩年來,全鎮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達17億元,招商引資新上億元以上項目達7個,千萬元以項目達15個,其中投資6.9億元的中國科技木業城、投資5.6億元的金鳳凰家具工業園等一批大型工業項目的落戶,為全鎮板材產業的升級換代、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和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與此同時,全鎮民營經濟在“雙培雙帶”的推動下,發展迅猛,勢頭強勁,形成了“一人帶一村、一村帶一鎮、一鎮帶全市”的輻射帶動效應。近兩年來,全鎮共新上企業520家,新上板材深加工生產線210條,工商戶達1萬余戶,形成了“人人當老板,個個創大業”的生動局面,私個企業數量居*市各鄉鎮之首。*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8億元,財政收入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00元,分別比*0年增長288%、387%、139%,并連續九年榮獲*市“私個經濟發展十強鎮”殊榮。
支柱產業不斷擴張,板材產業全國第一
通過“雙培雙帶”,全民創業,全鎮以板材加工業為主導的民營企業已發展到1600余家,有9家企業進入*市民營企業50強,*5年納稅超千萬元企業3家,納稅超500萬元以上企業5家。僅*6年1—4月份,全鎮就新上板材等各類企業132家,成為全市私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兩年來,全鎮共有10家企業獲得歐盟CE認證,有2家獲得*省著名品牌,有26家獲*省知名品牌,板材產業的發展規模、發展水平、產品質量、市場競爭力、板材產品出口量(出口量占全國的40%以上)均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已由原來一個蘇北的偏遠小鎮一躍發展成為馳名全國的板材研發、生產、銷售中心,堪稱“中國板材第一鎮”,享有“板材之都”的美譽。
城鎮建設不斷推進,榮獲全國文明先進村鎮
近年來,*鎮突出特色、突出亮點,招商引資建新城,經營城鎮建新城。*4年,邀請東南大學專家對城鎮建設進行規劃設計,多方籌集資金不斷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城區面貌不斷改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6年以來,該鎮又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加大了城鎮的開發建設力度,實施了旨在提高城鎮建設品位和建設水平的10大城建工程,并依托與市區較近的地緣優勢,積極實施與市區的對接融合。一個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蘇北現代化小城鎮面貌已逐步顯現在人們面前。近年來,在被國家確定為全國500家小城鎮改革試點鎮后,*鎮又先后榮獲全國重點鎮、全國新型示范小城鎮、*省重點中心鎮和全國文明先進村鎮等榮譽稱號。
廉政建設不斷加強,黨風正、民心齊,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和諧
鎮黨委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始終把執政為民作為第一要旨,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人民群眾最現實、最直接、最關心的工作抓好、抓細、抓實,切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近幾年來,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修筑道路110多萬平方米,使村村通上了水泥路;修建敬老院2座,使五保老人入院率達96%以上;全鎮有5萬多人吃上了干凈的自來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了95%以上,解決了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累計投入960余萬元對全鎮的草危房進行了改造,徹底解決了困難群眾“住房難”的問題。每個黨員干部都能嚴格要求自己,在作風建設上,按照黨員先進性的要求,約束自我,淡泊名利,做到襟懷坦白、光明磊落、清正廉潔。近幾年*的經濟快速發展,但卻沒有一個黨員掉隊或被金錢擊倒,大家心中想的是百姓,謀的是發展,干群關系融洽,社會發展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