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鎮黨委廉政建設總結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我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市“工業園區化、城鎮特色化、農業產業化和管理人性化”的發展戰略,團結和帶領全鎮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爭當山區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擦亮水泥、英石和旅游三塊品牌,力創教育強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勢推進項目落實,“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鎮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年,我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48.55億元,比年增長48%,其中農業總產值1.35億
近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我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市“工業園區化、城鎮特色化、農業產業化和管理人性化”的發展戰略,團結和帶領全鎮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爭當山區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擦亮水泥、英石和旅游三塊品牌,力創教育強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勢推進項目落實,“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鎮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年,我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48.55億元,比年增長48%,其中農業總產值1.35億元,工業總產值47.2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81億元,分別比年增長8%、57%、3.3%;工業總產值占英德市的40%,排名第一位。第三產業總產值1.72億元,比去年增長50%;鎮級財政收入24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99元,比06年增長10%,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年,我鎮各項工作進展順利,貫徹落實省“雙轉移”戰略,努力促進產業和勞動力轉移,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到6月份為止,我鎮固定資產投資達3.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約30%,其它經濟指標也有一定的增長。
過年,我鎮在招商引資促經濟、建設城鎮謀發展、抓好“三農”保穩定、創優服務見成效、做好工作求和諧等方面有許多新的亮點:
一、創新招商引資工作,為經濟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我鎮不斷創新招商引資工作,提高政府服務水平,改善投資環境,充分發揮自己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營造“洼地效應”,降低門檻,拉商搶資,項目洽談、簽約、建設和落實均取得了新的進展,為我鎮經濟發展創造了新的亮點。
除繼續幫扶和跟進投產落戶企業外,還加快推進在建項目的質量與速度,支持市重點工程項目臺泥鐵路專線的建設工作,協助完成樁號的鉆探和用地的征地補償,規劃完善工業園區。年引進了投資500萬元的農林汽修廠、投資300萬元的愈滿水電站、投資5000萬元的廣源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等項目。
年有簽約項目3個、在談項目3個、建成投產項目2個、即將投產項目3個,為實現全鎮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簽約項目有英德市堯順有機硅材料有限公司、英德市華生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中華英石園;在談項目有寶墩大道開發、寶墩湖旅游項目開發、新元素板業項目;已投產項目有英德市南都塑料有限公司、英德市美人行鞋業有限公司;即將投產的有金三角大酒店、奇洞溫泉第二期工程、行政服務中心辦公大樓。
二、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建設特色城鎮
我鎮高度重視小城鎮建設,努力打造富庶和諧、充滿活力的省“中心鎮”,創建和諧、文明、衛生、宜居、特色城鎮,提升城鎮品位。
1、加強墟鎮的綜合治理和建設力度:通過參觀和學習浛洸鎮中心城鎮開發模式及英德市環衛處的做法和經驗,我鎮出臺了相關中心城鎮管理措施和辦法,并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改。1、加強環衛工人隊伍建設。環衛工人工資由原來的10個增加到現在的24人;2、提高了環衛工人的工資待遇,由原來的每月300元提高到現在的500元;3、加大衛生死角的整治力度,堅決治理墟鎮街道、過境公路“臟、亂、差”和“亂停、亂擺、亂放、亂拉掛”現象;4、擴大宣傳,提高人民的環衛意識。在街道路口設置環衛宣傳廣告牌;5、在望河大街設置限載限速警示牌,嚴禁大型貨車進入街道;6、抓好大街小巷的“美化、綠化、亮化”工程。更新路燈50盞,4月份投資10多萬元更換了大街的綠化樹,使墟鎮街道變得干凈、整潔、亮麗。
2、認真抓好中心城鎮的開發與建設。鎮黨委、政府嚴格按照新修編的《望埠鎮2004—2020總體規劃》對城區建設實行以“一心四軸多片區”的城市發展框架進行開發,使城鎮建設有章可循,高起點、嚴要求地實施城鎮擴展戰略。寶墩大道開發,居民住宅區開發和正在建設中的“教師新村”,就是嚴格按照總體規劃實施擴張的一大舉措。
3、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墟鎮街道、給排水等配套設施建設。今年擬對舊英韶路路面及排水系統重新完善,對公園路部分住宅區的道路與排水設施進行完善,徹底解決中小、一中受洪水沖擊的的隱患。
三、重視“三農”工作,新農村建設取得實效
“三農”工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是一切工作的基礎,無工不富,無農不穩,我鎮向來重視“三農”工作,力促農村經濟發展,使農村不斷邁向和諧。
1、貫徹落實各項惠農政策。農民務農“零負擔”,落實種糧大戶和能繁母豬補貼政策,加大對“三農”亂收費整治,農民增收穩步提高。
2、大力發展效益農業和特色農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鼓勵和引導農民種優質、高產、高效經濟作物,走“三高農業”發展道路。“天農”、“溫氏”等農業龍頭企業“公司+基地+農戶”的養殖模式已基本形成,大力推廣養雞、養鴨、養豬,輻射帶動農民致富。青石村發展了8家養雞場,養豬大戶全鎮發展到58戶。種桑養蠶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壽江、蓮塘、橋新等村幾乎是家家戶戶種桑養蠶,年人均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沙糖桔種植面積已超過5000畝,其中掛果的有4000畝。桑椹基地、橄欖種植基地、莞邑養殖場、同心苗場等農業準龍頭企業繼續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穩步增收。年100%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達3萬元以上。
3、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全面實現通村道路硬底化。大力發展農業經濟,堅持規劃先行,創建文明生態新農村,以改水、改廁、改路、改氣、改灶、改房等“六改”為切入點,整治農村環境,改善村容村貌。年建好了蓮塘邱屋、劉屋兩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總戶數52戶。其中劉屋村22戶已搬遷入住。繼年完成青石、崩崗、崦山、壽江等通村公路改造后,通過多方努力,我鎮年再籌集資金100多萬元,鋪設了下塘、鶴坪、蓮塘、同心蓢頭等鄉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0公里,實現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目標。并擬對九麻塘、高梁等村進行規劃改造,將其建成新農村建設示范點。
4、關注民生,推動農村和諧。我鎮中小學生全部享受九年免費義務教育,農民負擔進一步減輕。低保工作做到應保盡保,去年全鎮400戶特困家庭全部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春節期間開展送溫暖慰問系列活動,對特困戶、“五保戶”、軍烈屬進行了慰問,使他們有米過年、有衣御寒,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建立健全勞動保障機制,認真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年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850人,通過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
建設教師安居工程,解決教師住房難。今年5月份,規劃建設“教師新村”安居工程,工程用地30多畝,以個人自愿集資為主,政府負責基礎設施、綠化等建設,平均成本價(毛坯房)660元/平方米。預計到12月份,八棟六層80套住房將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四、創優服務,各行業蓬勃發展
我鎮重視第三產業的發展,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引導第三產業健康發展。在溶洞溫泉度假村及海螺項目等大企業到我鎮落戶投產的影響下,我鎮的旅游度假、物流配送、物業管理、交通運輸、飯館酒樓、修理行業等各行業蓬勃發展。年全鎮個體工商經營戶達到1200戶,比去年增加了322戶,全年工商稅收108萬元,比年增長10%。溶洞溫泉第一期于年5月1日順利開業,到年底,接待游客達到30萬人次,收入600萬元。我鎮是“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英石文化經濟得到弘揚和發展,繁榮鎮域經濟,英石長廊由100多家石場組成,既是營銷場地,又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僅英石一項,每年可帶來8展
我鎮重視第三產業的發展,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引導第三產業健康發展。在溶洞溫泉度假村及海螺項目等大企業到我鎮落戶投產的影響下,我鎮的旅游度假、物流配送、物業管理、交通運輸、飯館酒樓、修理行業等各行業蓬勃發展。年全鎮個體工商經營戶達到1200戶,比去年增加了322戶,全年工商稅收108萬元,比年增長10%。溶洞溫泉第一期于年5月1日順利開業,到年底,接待游客達到30萬人次,收入600萬元。我鎮是“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英石文化經濟得到弘揚和發展,繁榮鎮域經濟,英石長廊由100多家石場組成,既是營銷場地,又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僅英石一項,每年可帶來8000萬元以上的收入。
五、組織捐款,支援災區人民抗震救災。
“5·12”地震,給災區人民造成極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我鎮積極支援災區人民抗震救災,組織了一系列募捐活動,召開鎮村干部職工、單位負責人捐獻會;各單位、村(居)按鎮黨的部署組織好本單位和對口范圍的募捐活動;鎮民政辦設立固定募捐點,逢墟日在街上設立臨時募捐點,接受社會各界捐款;鎮團委組織青年志愿者到街上派發宣傳資料,流動接受捐款;召開“情系災區奉獻愛心”抗震救災座談會,由于宣傳到位、組織及時、措施得力,充分激發了社會各界的愛國熱情,人們紛紛拿出實際行動奉獻愛心,共捐得款項44.5萬多元,善款已由上級民政部門轉付災區。
六、做好各項工作,促進社會和諧
認真按照上級文件及有關會議精神和要求,以人為本,推進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建設和諧望埠。1、堅決貫徹減輕農民負擔政策及惠農措施,抓好農田水利建設,引導農民進城務工,確保農民增產增收;2、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水平邁上新臺階,計生工作重心下移,“兩無”活動順利推進,人口計生率達88.24%,出生率控制在11.67‰,自然增長率6.97‰,保持低生育水平。年順利通過了省、市及英德的考核;3、廣泛動員農民、居民參加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超額完成市下達的任務,覆蓋率達到98%,居民醫保完成任務的53%;4、積極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年全鎮未發生流行性疫病;5、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對食品、藥品、危險品、飲食衛生和生產、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堅決遏制重大特大事故發生;6、鞏固殯葬改革成果,全年未發生土葬現象;7、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未發生重大山林火災;8、重視和加強司法信訪維穩工作,維社會持繁榮穩定。9、加強民兵武裝工作,順利完成年度征兵任務。10、加強信息化建設,搞好望埠信息網站的建設,形成我鎮對外交流與宣傳的平臺,擴大望埠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各部門立足本職,各司其責,各盡其責,積極開展自身工作,并支持配合政府做好各項中心工作,使政府的各項工作任務得以順利完成,促進社會穩定和諧。
七、創新制度、嚴明紀律,促進黨風廉政建設。
鎮黨委十分清醒地認識到,黨風廉政建設是關系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問題,是全黨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通過抓紀律、抓制度,認真抓好黨風廉政建設。
(一)嚴明各項紀律。堅持準時上下班制度和請假、休假制度,出臺了《干部職工崗位責任制》,堅決按章辦事,今年辭退了一名請假超期、長期不上班的干部;堅持實事求是,嚴禁弄虛作假,不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反對虛假浮夸、欺下瞞上;堅持任人唯賢,按《干部任用條例》辦事,反對“跑官、買官、要官”。
(二)抓好制度建設。1、堅持完善制度,一方面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另一方面不斷完善內部的廉政制度,如財務管理、政務公開、工程招標、接待制度等;2、堅持清正廉潔、嚴禁以權謀私。班子領導以身作則,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3、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重大事情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不搞一言堂、家長制;4、抓好學習,首先從黨委抓起,每季度組織學習一次,學習黨風廉政建設內容;其次是經常性組織黨員干部觀看電教片,使黨員干部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5、以“增強黨性觀念,推進科學發展”為主題,開展黨員干部紀律教育月活動,圍繞爭創“五個一流”,突出廉政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促進黨風明顯進步。
八、加強組織建設,為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1、完成村(居)“兩委”換屆。
按市的安排,我鎮從2月下旬開始,開始村(居)“兩委”換屆選舉。在準備工作充分、嚴密的前提下,經過精心組織,采取靈活方法,于4月底前基本按要求完成了村(居)“兩委”換屆選舉工作,59人當選為村(居)委員,選出村(居)支委委員53人,“兩委”交叉任職率96.2%,支書主任交叉任職率86.7%,順利產生新一屆村(居)“兩委”班子,并通過聘請計生專干為全部村(居)配備了女干部。
2、加強班子建設,選出鎮長。
我鎮重視抓好領導班子的自身建設,注重把優秀的、年輕有為的干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由于班子領導工作調動,我鎮鎮長職位空缺近一年,在上級的關心支持下,于年8月29日,勝利召開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鎮黨委副書記李啟章同志當選為第十四屆望埠鎮人民政府鎮長。
3、建立黨建工作責任制。第一,明確黨委工作責任,形成黨委書記親自抓,組織部門具體落實的工作局面。第二,明確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具體責任,建立農村黨支部任期目標責任制。
4、做好組織各項工作,為黨委正常開展工作提供保障。調整部分黨組織結構,新成立了奇洞溫泉黨支部。抓好黨員的發展。年初,制定黨員發展計劃,要求每個支部培養1—3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1名黨員。同時,在發展黨員過程中,嚴格執行“十六字”方針,保證發展黨員的數量和質量。
九、問題依然存在,工作任重道遠。
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經濟社會發展仍然存在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干部群眾思想觀念仍然滯后,沒有讓利客商、降低門檻招商引資的精神,缺乏大項目、大投資、大發展的氣魄,在支持項目發展上,部分群眾思想僵化,故意刁難;二是英坑公路路面破爛不堪,影響我鎮的招商引資,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三是發展工業項目的土地供給壓力增大,尤其是規劃建設中的黃田工業區幾乎全是山坡地,但卻屬于農田保護區;四是中心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要,城鎮發展步伐仍需加快;五是農村經濟發展整體滯后,農民增收壓力仍在擴大,“三農”工作任重道遠;六是維穩工作及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工作還有待今后進一步加強;七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力度還需加強,機關作風仍需改善。
今后,我們將面對困難,正視問題,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變被動為主動,化壓力為動力,扎實開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工作全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省十次黨代會精神,繼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振奮精神,為構建和諧富庶的望埠而努力奮斗!
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