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造林綠化建設方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綠滿造林綠化工程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為繼續深入貫徹實施“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建設,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圍繞建設生態文明示范縣和林業強縣目標,按照山上調結構提質量,山下擴綠化增總量的要求,以加強領導和增加投入為保障,以創新機制和模式為核心,堅定不移地推進以通道綠化、城鄉綠化和村屯綠化“三大戰役”為重點的“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提高國土綠化水平,促進強縣和北部灣經濟區新興城市建設。
二、基本原則
——堅持高位推進,落實責任。實行“一把手”抓造林綠化,逐級落實目標責任制,列入各級績效考評內容,層層抓好落實。各相關部門按照分工負責制,各司其責、各負其責。
——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合理安排預算,增加造林綠化投入。將造林綠化與產業發展相結合,以利益驅動引導社會各方面投入造林綠化。通過政府組織,發動全民參與造林綠化。
——堅持全面推進,重點實破。在全面推進造林綠化工作的同時,重點加強通道綠化、城鎮綠化、鄉村綠化三個薄弱環節,通過機制模式創新,采取最合適的模式解決綠化用地難題,力爭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
——堅持注重實效,興林富民。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堅持新造林與改造提升相結合,實行綠化、彩化、花化、香化相結合,打造優美的森林景觀。大力種植速生珍貴樹種、鄉土樹種和經濟林,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堅持依靠科技,提高質量。認真總結工程試點的經驗教訓,推廣大袋營養苗培育和使用生根粉、保水劑等先進實用造林綠化技術,切實提高造林綠化質量。根據不同樹種選擇最適宜的定植時間,提高造林成活率。
三、目標任務
2012年,在加強山上綠化的同時,繼續推進河道綠化、鄉鎮建設成區綠化和村屯綠化,實施“千萬珍貴樹種送農家”活動,加快身邊增綠步伐,提升綠化質量,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
具體任務為:
——河道綠化:計劃綠化郁江兩岸平朗鄉河段,綠化長度14公里(兩岸各7公里)。
——村屯綠化:計劃在20個重點村實施綠化美化。同時,在30個左右的村屯種植珍貴樹種20萬株。
——建成區綠化:計劃實施三個鄉鎮建成區綠化美化。
——山上綠化:計劃植樹造林2.7萬畝,包括荒山荒地造林、跡地更新和低產林改造。
——創建生態園林單位(小區):計劃建成一個生態園林單位(小區)。
四、重點工作
按照山上調結構,山下擴綠化思路,在全面推進山上植樹造林,調整樹種結構、加強森林經營、提高林分質量的同時,突出抓好山下的通道綠化、村屯綠化等薄弱環節,全面提升國土綠化整體水平。
(一)實施重點河道綠化
根據自治區落實的任務,今年重點建設郁江兩岸平朗鄉河段的兩岸綠化,通過補植珍貴樹種,彩葉樹種,開花樹種等,營造“彩色森林”,增加景觀效果,打造景色優美的綠色水道。
(二)創新村屯綠化理念
通過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移風易俗,樹立生態理念、綠化理念、致富理念、文化理念,把種樹當成風俗,自覺植樹造林,在村屯“四旁”大種果樹、珍貴樹,在綠化美化的同時,給后代留下“綠色財富”。結合城鄉風貌改造、名村名鎮和新農村建設,優先選擇主要通道兩側或風景旅游點、城鎮四周的村屯,以營造護路林、護村林、護宅林和村中小片綠地為重點,打造一批高標準綠化示范村屯,同時將造林綠化和群眾的利益緊密相結合起來,組織實施好“千萬珍貴樹種送農家”活動,優先安排給誠信計生戶種植,引導、扶持農民多種珍貴樹種,調動廣大群眾與綠化的積極性,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五、建設標準
(一)河道綠化標準
(1)綠化寬度。
河道兩側護岸林帶各寬3—5米。
(2)配置要求。
種植竹子或選擇適宜的鄉土樹種、珍貴樹種,打造各具特點的綠化走廊。原則上單側植樹不少于2排,其中1排以上的米徑3厘米以上、樹高2米以上的綠化大苗。種植竹子需用母竹造林。
(3)樹種選擇。
主要選擇竹子、榕樹、木棉、羊蹄甲、黃槐、果樹等,大力種植珍貴樹種,鄉土樹種。
(二)村屯綠化標準
(1)綠化范圍。
主要在村屯周圍、房前屋后、村道兩旁的宜綠化地,每村要求實施綠化面積5畝以上,或者種植米徑達3厘米以上、樹高2米以上的喬木綠化大苗300株以上。
(2)注重要求。
重點營造護路林、護村林、護宅林和村中小片綠地、休閑綠地。護路林要求每側種植1—2排,護村林要求種植2—3排,村中見縫插綠。實行喬灌搭配,多種樹少種草,減少管護難度。
(3)樹種選擇。
選擇柚木、降香黃檀、沉香、竹子、扁桃、玉蘭、榕樹、香樟、桂花、羊蹄甲、黃槐、荔枝、龍眼、芒果、木棉、天竺桂、紫薇、盤架子、重陽木、三角梅、龍船花、朱槿等。
(三)鄉鎮建成區綠化標準
(1)綠化范圍。
結合鄉鎮公共設施建設,在進鎮公路、環鎮主干道兩側、街道、單位庭院和居住區、公共綠地、風景區進行綠化。每個鄉鎮要求種植米徑達3厘米以上、樹高1.5米以上的喬木綠化大苗400株以上。
(2)配置要求。
重點綠化進鎮道路、環鎮主干道、街道和公共綠地,綠化選用鄉土樹種和果樹為主,因地制宜搭配少量花草、多層次立體綠化,使之美觀實用,兼具鄉村田園特色,形成帶、網、片、點相結合,層次多樣、結構合理、功能完備的綠化格局,基本建立總量適宜、分布均衡、植物多樣、特色鮮明坡度鄉鎮綠地系統,從而構建完整的城鎮森林生態體系。進鎮公路、環鎮主干道兩側2—3米寬進行植樹綠化,街道兩側各營造1排以上樹木。
(3)樹種選擇。
選擇柚木、降香黃檀、紫檀、沉香、竹子、扁桃、玉蘭、榕樹、香樟、桂花、羊蹄甲、黃槐、荔枝、龍眼、芒果、木棉、天竺桂、紫薇、盆架子、重陽木、三角梅、龍船花、朱槿等。
六、投資概算和補助標準
(一)投資概算
2012年工程建設總投資約2282萬元,其中建成區綠化45萬元,村屯綠化400萬元,河道綠化217萬元,山上綠化1620萬元。在建成區綠化、村屯綠化、河道綠化投資概算622萬元中,自治區財政補助230萬元,市財政補助268萬元,縣財政自籌164萬(從年度預算安排的“育林基金支出”中列支),山上綠化資金全部由社會籌措。
概算標準
(1)鄉鎮建成區綠化:15萬元/個。
(2)村屯綠化:20萬元/個。
(3)河道綠化:建設費及一年租金共15.5萬元/公里(單邊里程)。
(4)山上綠化:人工造林600元/畝。
(二)自治區擬定的補助標準
1.村屯綠化補助8萬元/村。
2.河道綠化補助5萬元/公里(單邊里程)。
(三)市擬定補助標準
1.建成區綠化補助10萬元/個。
2.村屯綠化補助8.4萬元/個。
3.河道綠化補助5萬元/公里(單邊里程)。
(四)縣財政自籌(從年度預算安排的“育林基金支出”中列支)補助標準
1.建成區綠化補助5萬元/個。
2.村屯綠化補助3.6萬元/個。
3.河道綠化補助5.5萬元/公里(單邊里程)。
七、進度安排
(一)落實用地階段:各鄉鎮各村屯要明確相應任務的地點,落實好綠化用地。
(二)動員部署階段:召開全縣“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工作會議,全面動員和部署2012年造林綠化工作。
(三)作業設計階段:在河道綠化、村屯綠化、鄉鎮建成區綠化落實綠化用地的基礎上,通過政府采購方式,確定作業設計單位,將綠化任務落實到具體地點。并報市林業局、林業廳審核批復。
(四)施工投標階段:作業設計經林業廳批復后,通過政府采購方式確定施工單位,明確施工內容,簽訂施工合同。
(五)施工種植階段:完成以上程序后,應抓緊時間利用春季雨水較多的時節加快進度,及時完成種植任務。
(六)施工檢查督查階段:施工期間,林業部門要派出技術人員到點檢查施工質量、苗木質量。施工完成后要清點數量進行自查,檢查工作完成情況并作初步的匯總總結。
(七)年終驗收階段:根據施工合同的約定,縣政府辦及相關單位對工程進行全面驗收,編寫驗收報告,并配合做好區、市的檢查驗收。
八、工作措施
(一)切實強化領導
造林綠化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負責、全社會參與的組織管理機制。各鄉鎮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的領導,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鄉鎮政府對“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建設全面負責,鄉鎮長為第一負責人,分管領導為主要負責人。要調整和落實“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人員。部門領導和鄉鎮領導要以身作則,帶頭參加“大種樹、優生態”和義務植樹等活動,帶動全社會積極參與造林綠化,縣委、縣政府將“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建設任務列入到年度績效考評范圍,對各鄉鎮和縣直相關部門進行考評。要逐級簽訂目標責任狀,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二)認真落實工作責任
1.綠化用地的落實
河道綠化、村屯綠化、鄉鎮建成區綠化、“千萬珍貴樹種送農家”活動的綠化用地,由項目所在鄉鎮政府和村委、經聯社、村民小組負責,具體由鄉鎮政府檢查督促,抓落實。綠化用地的責任單位為所在地方鄉鎮政府。
2.項目建設的落實
綠化建設項目的設計、施工等通過政府采購確定,由縣林業局組織相關材料送縣財政局,縣采購中心完成采購后,由縣林業局作為業主與中標單位簽訂施工合同。
3.項目施工的管理
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監督管理工作由林業部門、鄉鎮政府、村委會、村民小組組成的人員開展。
4.項目的驗收
由縣政府辦牽頭,聯合林業、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組成驗收組對建設項目進行驗收。
5.項目工程的考評
由縣政府辦組織考評。
6.“千萬珍貴樹種送農家活動”責任分工,為了保證珍貴樹種送到農戶手上并種植到位,特作如下要求:
①由縣林業局將樹苗組織調運回來
②各鄉鎮根據項目落實到村到戶的情況確定苗木數量,由各鄉鎮政府安排人員到縣林業指定地點領取樹苗,并出具收條。
③項目所在的村要安排人員到鄉鎮政府領取樹苗運回本村,并逐戶發給農民,簽字造冊。各鄉鎮政府必須派出工作人員全程監督。珍貴樹種必須發到項目村農民手上,不得改變項目地點、不能與其他綠化項目重疊。
④項目村農民領到樹苗,必須及時在村屯“四旁”種植,精心護理。不能將苗木送人、買賣。項目驗收時,要逐戶檢查種植地點、種植數量。
⑤種植管理的技術培訓工作由縣林業局和各鄉鎮林業站負責。
(三)多渠道籌措資金
堅持政府引導、多元投入的原則,通過“政府補、部門籌、企業引、社會集”多渠道籌措造林綠化資金?!熬G滿八桂”的重點項目資金(如:通道綠化、村屯綠化、建成區綠化)由區、市、縣三級政府籌措,列入財政預算,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帶動作用。山上造林工作所需的資金由社會籌集。生態園林建設由單位或小區籌集。鼓勵社會多方集資參與造林綠化工作。
(四)依法依規推進綠化項目建設
在推進“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從綠化用地的確定到作業設計單位的確定,項目的評審和項目施工單位的確定,項目的監督管理和項目的驗收,資金的使用,要依法依規進行。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要廉法奉公、勤儉節約,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
(五)加強督促檢查
繼續執行“工作督導、技術幫扶、加強檢查、嚴格執法、定期通報、考核評比”的造林綠化督查考評制度,要強化督查??h職效辦要成立督查考核組,不定期對項目執行督促檢查,并進行制度考核評比。林業部門要組成若干個工作小組,深入項目點檢查指導,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難題,推進項目建設。縣綠委辦要定期通報工程建設進度。
(六)廣泛宣傳動員
縣內新聞媒體要廣泛開展“綠滿八桂”造林綠化的宣傳報道,宣傳“綠滿八桂”的重要意義和目標任務,宣傳“綠滿八桂”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宣傳各鄉鎮各項目點的好經驗和好做法,增強社會公眾參與植樹造林活動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在全社會形成植綠、護綠、愛綠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