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鎮環境整頓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我縣以“五城聯創”為載體,深入開展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城鄉環境面貌發生了明顯好轉。但是,客觀審視我縣的城鄉環境衛生狀況,與世界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以及全省旅游業的龍頭地位相比還不匹配,與建設環境優美的國際旅游目的地的目標還有差距,為了盡快改變我縣城鄉“臟、亂、差”的局面,特制定年度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方案:
一、整治目標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要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國家5A級景區、省級文明和諧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為目標,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為目的,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通過深入、扎實、有效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達到城區潔凈有序,通道靚麗美觀,農村衛生整潔,從而進一步提升古城美譽度、提高全縣人民生活幸福指數。
二、整治重點及主要標準
今年全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重點是“一區兩河十線十四點”。“一區”,就是縣城區;“兩河”,就是惠濟河與柳根河城區段;“十線”,就是108國道、汾屯線、東夏線、平文線、平南線、平泰線、平孟線、平襄線、常東線、旅游路等10條重點交通干線;“十四點”,就是14個鄉鎮政府所在地。
(一)“一區”(縣城區)
重點是改善城市環境,實施“八項治理”。
(1)治理城區通道綠化(責任單位:園林局)。對城區主要通道的分車帶、綠化帶、公共綠地、廣場游園的綠化進行高標準更新、補植,管護、清潔。
(2)治理城市“小廣告”(責任單位:環衛局、城市管理局、工商局、公安局)。整治重點是旅游通道,永安街、中都路、順城路等“小廣告”泛濫區,在集中整治的基礎上,要保持長效。
(3)治理城鄉結合部(責任單位:環衛局、有關鄉村)。整治重點是縣城與南政鄉、岳壁鄉、中都鄉、洪善鎮等鄉鎮的城鄉結合部,要確保無暴露垃圾和衛生死角。
(4)治理亂擺亂放(責任單位:城市管理局、工商局、古城治安管理警察大隊)。對古城內主要旅游通道和新城區順城路、上下西關大街、環城路等交通干道兩側門店攤點的經營行為實施綜合治理,確保古城內外主要旅游通道和嚴管街內無占道經營、店外經營,次干道、背街小巷的夜市攤點、門面店鋪規范經營、秩序井然、衛生整潔。
(5)治理違法建設(責任單位:規劃局)。對影響市容市貌、群眾反映強烈的亂搭亂建等違法建筑物、構筑物實施專項治理,一經發現,要堅決依法拆除。
(6)治理廣告牌匾(責任單位:規劃局、工商局、城市管理局)。要對古城內外主要通道兩側的戶外廣告及店堂牌匾,對臨街主次干道兩側及小街小巷小區內的戶外廣告牌(燈箱、條幅)進行全面治理,對破損陳舊、有損城市形象的廣告牌匾實施拆除。同時,要強化對路燈、街道等公共廣告資源的管理,確保廣告設置規范、整潔有序。
(7)治理沿街門店(責任單位:工商局、愛衛辦、各社區)。要全面落實沿街門店“門前三包(包衛生、包秩序、包綠化)”責任制,調動市民維護城市環境衛生的積極性。
(8)治理交通秩序(責任單位:交警大隊、古城治安管理大隊、客運站)。要對外環路、康寧街、柳根路、曙光路、順城路及古城環城路等重點區域和主要旅游通道的交通秩序進行綜合治理,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規范公交車、出租車停車站點,完善城區交通指示標志、標識,刷新交通標線,設置交通安全公益廣告。對古城各城門及“干字街”實行嚴格封閉管理,禁止自行車、電瓶車在古城內干字街騎行,規范古城內電瓶車運營線路。
(二)“兩河”(柳根河和惠濟河城區段)
“兩河”治理是柳根河和惠濟河城區段的綜合治理,要與古城旅游長遠發展規劃緊密結合,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快速度推進。
今年重點實施惠濟河城區段河道綜合治理,搞好河道疏浚和堤防建設,配套建設河道兩側景觀工程(責任單位:水務局、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局)。
(三)“十線十四點”(10條國省縣鄉主要通道兩側和14個鄉鎮政府所在地)
對108國道、汾屯線、東夏線、平文線、平南線、平泰線、平孟線、平襄線、常東線、旅游路等10條重點交通干線兩側和14個鄉鎮政府所在地的環境實施綜合整治,有重點地選擇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實施高標準綜合整治,打造精品,輻射全縣。
1、108國道沿線環境綜合整治(責任單位:公路段、愛衛辦、農業委員會、園林局、林業局、工商局、沿線鄉鎮)。108國道是全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一級目標地段,必須進行大力整治,為全縣做出示范表率,重點實施“六項整治”:
(1)整治道路主體(責任單位:公路段)。確保路基穩定、邊坡順適、綠化協調美觀、標志標識和護欄設施齊備,努力創建通暢整潔、綠化美化、標識完善的公路交通環境。
(2)整治沿線墻面(責任單位:有關鄉鎮)。對108國道沿線100米以內的建筑物墻面統一色調,保持整潔。
(3)整治違章建筑(責任單位:有關鄉鎮)。拆除108國道兩側的違章、違法建筑,達到兩側無影響規劃、有礙路容的違章、違法建筑。
(4)整治環境衛生(責任單位:公路段、有關鄉鎮)。全面開展沿線環境衛生整治,保持兩側目擊范圍內的環境清潔、整齊,無煤堆、糞堆、柴草堆、雜物堆,垃圾入池、定時清運,無白色污染。
(5)整治沿線門店(責任單位:工商局、愛衛辦、有關鄉鎮)。對沿線兩側門店的經營行為實施專項治理,嚴格按照“門前三包”責任制的總體要求規范運行。
(6)整治沿線村莊(責任單位:有關鄉鎮)。108國道沿線兩側1公里范圍內的所有村莊,要配置垃圾池、垃圾填埋點,有充足的衛生基礎設施。確保村莊房前屋后、道路兩側無暴露垃圾(白色垃圾),無污水橫流,無亂堆、亂放雜物。村內主要道路兩側基本達到綠化、亮化、美化和硬化,無亂搭亂建。
2、其他九線及兩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責任單位:公路段、交通局、農業委員會、林業局、各鄉鎮)。要以108國道整治標準為樣板,要在其他九線兩側1公里范圍內確定70個村開展高標準“五有樣板村”建設,即:高標準實現有整潔有序的生產生活環境、有基本完備的環衛基礎設施、有相對固定的環衛保潔人員、有健全的長效管理制度、有行之有效的考核獎勵機制的目標。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抓環境衛生、抓園林綠化、抓村容村貌,建設環境優美、秩序優良、文明和諧的窗口和走廊。每個鄉鎮至少要高標準創建3個以上的市級衛生村。
3、十四點環境綜合整治(責任單位:各鄉鎮、農業委員會、林業局)。14個鄉鎮政府所在地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重中之重,必須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打造示范、建成樣板,并努力創建成市級衛生鄉鎮。
三、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制定方案、宣傳發動階段。各鄉鎮、各部門要認真制定工作方案、工作標準,召開動員會議,層層落實責任,深入宣傳發動。
第二階段:集中整治、掀起高潮階段。集中利用1個月時間,以108沿線和14個鄉鎮政府所在地為重點開展集中整治,在全縣掀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高潮。對照各項環境整治任務,開展階段性
檢查驗收,對存在問題和不足及時整改,確保在8月底前初見成效。
第三階段:全面推進、鞏固提升階段。按照工作方案和工作目標要求,全面推進“一區兩河十線十四點”的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鞏固整治成果,建立工作長效機制,保持長效運行。
第四階段:檢查驗收、總結評比階段。對全縣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展開回頭看,總結成功經驗,查找問題不足,進行年度總結評比、考核驗收。
四、組織領導
為確保全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順利開展,縣政府決定成立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組,領導組組成人員如下:
領導組下設綜合協調辦公室和城區、農村兩個環境綜合整治組,組成人員和主要職責任務如下:
(一)綜合協調辦公室
成員:領導組各成員單位負責人。
主要職責:牽頭負責協調全縣城鄉環境整治工作,具體負責省級衛生縣城及市級衛生鄉鎮、衛生村創建活動和日常工作。縣愛衛辦在綜合協調辦公室的統一領導下對全縣環境整治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組織人員進行考核、實施獎懲。
(二)城區環境綜合整治組
成員:領導組各成員單位負責人
主要職責:具體負責城區及環城地帶環境的綜合整治,加大對古城內及新城區主干道、主要旅游通道的整治力度,全力維護古城旅游、交通、治安秩序,及時制定出臺更加詳細的整治方案和考核細則,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對照標準開展整治。
(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組
主要職責:具體負責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繼續開展農村環境“創三優”活動,加大“兩河”治理力度,及時制定出臺詳細的整治方案和考核細則,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對照標準開展整治。
五、獎補措施
(一)考核辦法
1、鄉鎮每月自查制度。各鄉鎮每月對本轄區環境衛生進行檢查和考核,并于月底將檢查結果報送縣愛衛辦。
2、部門聯合檢查制度。愛衛辦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對城區和農村環境進行不定期檢查。檢查情況作為獎懲的重要依據。
3、鄉鎮觀摩檢查制度。每年組織兩次由各鄉鎮領導參加的工作檢查活動,采取無記名打分方式進行排名,檢查結果納入縣對鄉鎮年終考核成績。
4、其他情況。在各級檢查時被點名批評、被通報或轄區范圍因環境差而被各級媒體曝光等情況,在年終考核成績中要酌情扣減。
(二)獎補辦法
1、縣財政今年安排約200萬元資金,用于對各鄉鎮、村的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
2、基本補助標準。縣財政安排每個鄉鎮1萬元作為環境整治基本工作經費。其中,在各村村級管理費中切出5000元的基礎上,縣財政另外配套5000元用于村級環境整治的長效管理專項經費。
3、按照考核情況,進行排隊分類,實行以獎代補,第一類鄉鎮1個,獎勵10萬元;第二類鄉鎮3個,每個獎勵5萬元;第三類鄉鎮6個,每個獎勵2萬元。
4、在創衛工作中,獲得國家級衛生鄉鎮的獎勵10萬元、村獎勵1萬元;獲得省級衛生鄉鎮的獎勵0.8萬元、村獎勵0.5萬元;獲得市級衛生鄉鎮的獎勵0.5萬元、村獎勵0.2萬元。
5、對縣直各部門的獎勵,根據實際工作情況,部門力度大、方法多、措施得力、工作積極、承擔檢查任務重的,縣政府將評出環境整治突出單位1個,獎勵1萬元;評出環境整治優秀單位5個,各獎勵0.5萬元。
(三)資金管理及使用辦法
1、資金管理辦法。對農村環境整治的基本補助由縣財政設立專戶,按照規定時間及時撥付各鄉鎮(其中縣級5000元的配套資金由縣愛衛辦設立專戶,年底考核后撥付各村);對縣直各部門、鄉鎮年終考核獎補以及創衛鄉鎮、村的獎補資金年終由愛衛辦會同有關部門按考核結果提出意見,經縣分管領導審定后,予以發放。
2、資金使用范圍:農村環境衛生基本補助和獎勵資金的使用,要嚴格執行專款專用的原則,可以用于日常保潔、環衛設施維護、專項整治、環境衛生宣傳等方面支出。鄉鎮獎勵資金主要用于農村垃圾清運補助和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經費開支。縣直各部門的獎補資金,主要用于宣傳發動、突擊整治、日常辦公經費等。專項經費未用于環境整治的在下年度予以扣除。
六、具體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涉及面廣、點多、線長,難度大、易反彈。縣、鄉、村三級要在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領導組的統一領導下,統一思想、高度擺位,實施“一把手工程”,要著眼長遠、標本兼治,重在治本、長效運行。各鄉鎮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充分發揮鄉環衛所、村環衛站的作用,抓好本鄉鎮區域內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各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制定切實可行的城鄉環境整治實施細則,層層落實工作責任,確保整治取得成效。
2、加大輿論宣傳。電視、廣播、網站等媒體要積極搞好宣傳和引導工作,通過開辟專題、專欄等形式加強宣傳;鄉村要通過公示專欄、宣傳版面等多種載體,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以機關單位、社區、學校為重點,在全縣上下倡議開展“弘揚晉商精神、塑立名城形象”、“戶戶是景點、人人是形象”等文明創建活動。通過全方位、多形式、深層次的宣傳造勢,營造全民參與、全民動員、城鄉聯動、齊創共建的濃厚氛圍,推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3、強化督查力度。愛衛辦要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采取巡檢、明查、暗訪等方法,對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督導檢查,要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梳理和反饋,確保環境整治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縣效能辦要對工作消極應付、措施不力、行動遲緩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追究問責,嚴查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