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安監局開展中國夢活動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廣泛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的重大現實意義和迫切需要
習關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論述,深刻闡述了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重大意義。中國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為指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當前,我縣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加快轉變經濟方式的攻堅期、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期,保持良好的生產安全環境,實現安全與發展有機統一尤為重要,這就迫切需要用中國夢和省委、市委、縣委的戰略部署把全局干部職工的思想統一起來、力量凝聚起來,始終把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著力落實企業主體和政府安全監管責任,貫徹落實領導干部“一崗雙責”,激發全局干部職工切實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推動安全與發展有機統一緊密聯系起來,為“爭當率先崛起排頭兵、打造宜瀘兩地后花園”提供強大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領會習提出的中國夢的豐富內涵,緊密聯系我局實際,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用中國夢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大力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堅持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為建設美麗繁榮和諧()而努力奮斗。
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要達到以下目標要求:
一是思想進一步統一。引導全局黨員和干部群眾把思想統一到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和偉大中國夢上來,統一到團結一致、砥礪奮進的思想認識上來;統一到縣委“轉型增效”的工作主題和“四化并舉、全域奮進、轉型增效、實干為民”的工作基調上來;統一到“爭當率先崛起排頭兵、打造宜瀘兩地后花園”的奮斗目標上來。
二是力量進一步凝聚。引導黨員干部和職工深刻認識偉大中國夢的本質和內涵,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激勵以強大的精神支柱、扎實過硬的素質、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擔負起歷史責任,自覺做中國夢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引導黨員干部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創業上來,用到為民謀利、辦實事上來,使全局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聚成建設美麗繁榮和諧的強大正能量。
三是作風進一步轉變。引導全局黨員干部牢記宗旨、服務人民。發揚奮勇爭先、敢為善成的作風,發揚求真務實、埋頭苦干的作風,發揚聯系群眾、親民為民的作風,充分展示為民務實清廉的安監人形象,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帶動民風,帶頭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扎根群眾、扎根企業,扎實開展好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杜絕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形成團結和諧、奮發有為的良好風氣。
四是工作進一步推進。通過主題教育活動,切實把全局黨員干部的精氣神提振起來,把各方面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超常付出推動工作,以干不好工作就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的敬業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的戰略部署,結合自身實際,迅速行動起來,講實干、重實績、求實效,推動安全監管工作落到實處,著力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和隱患排查治理,著力提升安全生產科學技術和支撐保障水平,著力推動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努力形成經濟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穩定、整體形象更加美麗的生動局面。
三、主體教育活動的內容
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和習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深入學習關于中國夢的重要論述,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刻理解中國夢的重大意義、基本內涵、本質要求和實現路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以實現中國夢為牽引,緊緊圍繞縣委“轉型增效”的工作主題和“四化并舉、全域奮進、轉型增效、實干為民”的工作基調,實現“爭當率先崛起排頭兵、打造宜瀘兩地后花園”的奮斗目標,堅持安全發展、科學發展,緊密團結,齊心協力,奮力譜寫中國夢的篇章。
重點開展三個專題教育:
(一)開展“科學發展、加快發展”教育。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省第十次黨代會、市第四次黨代會、縣第十二次黨代會和即將召開的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深深刻領會省委、市委、縣委主要領導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導黨員干部充分認識發展不平衡、發展不足、發展水平不高的基本縣情,充分認識當前我縣面臨的多重機遇和擁有的多重優勢,充分認識科學發展是本質要求和根本路徑、加快發展是當務之急和民心所向,充分認識縣委確立“四化并舉、全域奮進、轉型增效、實干為民”工作基調和“爭當率先崛起排頭兵、打造宜瀘兩地后花園”發展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抓發展人人作貢獻的意識,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緊起來、急起來、干起來,奮力推進跨越發展。
(二)開展“團結和諧、維護穩定”教育。深入開展形勢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充分認識和諧穩定對建設美麗繁榮和諧()的極端重要性,引導干部職工多做有益于發展的事,多說團結鼓勁的話,不信謠、不傳謠、不盲從,更加自覺地堅守追求、顧全大局,營造團結和諧的思想基礎和良好輿論氛圍。凝聚“我為作貢獻、發展我光榮”的強大合力。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引導黨員干部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關系,努力構建和諧的生產安全環境。
(三)開展“抗震救災精神和感恩奮進”教育。廣泛開展學習“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取得的重大成就,學習抗擊“4·20”蘆山強烈地震、“4·25”地震取得的重大勝利成果,廣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省委、市委對抗震救災工作的正確領導、對災區人民的深切關懷,引導全縣人民充分認識我們黨的偉大光榮正確,充分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要在廣大黨員干部中開展感謝組織培養、感謝群眾信任、感謝同事支持的“三感謝”主題教育,重點宣講黨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和群眾工作法,讓干部明白權從何來、權如何用,讓廣大職工明白職從何來、職如何盡;要在廣大群眾中開展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社會的“三感恩”主題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牢固樹立“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的時代信念,把感恩奉獻精神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動力。
四、方法步驟
根據縣委安排,這次主題教育活動從2013年5月中旬開始,集中兩個月左右時間開展,到7月中旬基本結束。我局將結合工作實際,分學習討論、廣泛交流、總結提高三個階段開展主體教育活動,通過創新活動方式,爭取主題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一)學習討論,提高認識(5月中旬—6月上旬)。召開全局干部職工動員大會,主要領導要結合本單位黨員干部和職工思想實際親自作動員,圍繞“四個教育”專題,通過采取領導講座、集中輔導、實地參觀、中心組學習、個人自學等多種形式抓好學習,通過開好黨組織委員會、黨員大會、干部職工大會“三個會議”實現黨員、干部、職工全覆蓋。要圍繞中國夢教育,以支部(股室)為基礎,分層次、分專題開展集中討論和小組討論。開展討論要擬定討論題目,結合工作和思想實際,針對薄弱環節和模糊認識解疑釋惑、糾偏正形,逐級形成討論成果,調研成果要在本支部、本單位、本系統進行交流;黨員干部要圍繞主題教育活動做好“創優環境、轉變作風從我做起”公開承諾踐諾;普通職工要圍繞主題講認識、談體會。
(二)廣泛交流,深化理解(6月中旬—6月底)。要圍繞“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主題,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交流討論和主題實踐活動,解決突出問題。要深入開展“爭當率先崛起排頭兵、打造宜瀘兩地后花園,我做什么、怎么做”大討論活動,進一步統一黨員干部群眾思想認識,深刻剖析根源,理清工作思路,明確措施建議。進一步深化對中國夢和中國夢()篇的理解。要注意發現身邊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通過親身講、大家議、比著學等方式,進一步強化典型引路的正效應。
(三)建章立制,總結提高(7月上中旬)。認真總結主題教育活動的有效做法和辦法措施,加強對創新理念和創新機制的探索,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活動成果,通過主題教育活動使全局黨員干部既形成內化于心的精神成果,把“爭當率先崛起排頭兵、打造宜瀘兩地后花園”作為外化于行的自覺行動,建立抓教育、強隊伍的責任制,抓工作、促發展的制度成果,通過制度約束規范黨員干部言行,轉化為自覺行動,引導黨員干部和職工立足本職、干事創業。
五、加強組織領導
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是搞好安監隊伍建設,推動安全監管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要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結合工作實際,精心謀劃、精心組織、精心指導,切實把主題教育活動抓緊、抓細、抓出成效。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局機關成立主題教育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文件另行下發),在縣委指導組的指導下開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陳艷、易貞華同志負責各項具體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要按各自工作分工,分級分項抓好落實,確保主體教育活動認識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二)創新方式,增強效果。全局黨員干部要著眼于提高主體教育活動的成效,從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工作的實際出發,堅持進度服從質量,在教育活動方式方法上積極探索,創新教育活動方式,豐富學習內容,增強學習效果。
(三)統籌兼顧,有機銜接。當前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專項整治行動一個接一個,各分管領導和股室負責人要把安全監管工作與主體教育活動有機銜接起來。統籌安排好學習實踐活動各個階段和各個環節的工作,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和安全監管工作取得雙豐收。
(四)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堅持正確的輿論向導和利用各種方法途徑宣傳“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堅持科學發展、加快發展,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繼續弘揚“和諧奮進、志在超越”的精神,努力建設美麗繁榮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