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基層黨員群眾熱議解放思想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呂廷祥:
解放思想推動第三次創業
目前,全省上下正在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我認為這一活動非常必要,非常及時,對激勵全省人民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七”大精神,啟迪智慧,開拓創新,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將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人類社會是在不斷探索中發展的,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才能探索和開墾處女地,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才能早日跨過試驗區,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才能創新思維提前迸發異彩的新空間。我認為,解放思想是推動一切工作的總閥門,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新局面的法寶。過來的成績得益于思想不斷解放,完成新階段的使命,更需要在思想上有個新境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經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先后沖破了“兩個凡是”、姓資姓社與姓公姓私的束縛,為生產力的發展掃除了思想上的障礙,使國家得到盡快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了徹底改善,內在實力不斷強壯。
只有解放了思想,我們的事業才能又好又快的發展,我們的腳步才會更加鏗鏘有力。我們東留善固村的發展也證實了這一點。六十年代初,我們在老書記呂玉蘭領導下,經過開展“精、傻”之爭的大討論,使干部群眾,樹立了愛國家、愛集體、愛社會主義的新風尚,鄉親們植樹造林、鎖風固沙、平整土地、興修水利,雪花飄、風刺骨不喊一聲苦,手凍裂、腳流膿不說一聲疼,苦干三年初步改變了家鄉貧困狀況。改革開放后,我們又組織干部群眾開展了“穩”與“闖”大討論,使全村干部群眾思想進一步得到啟迪,在抓好農業的同時,兩委帶領村民大力興辦集體、個體企業,使全村走上了農、林、牧、副、工、商、運、服全面發展的新路子,過去的窮沙窩變成了林茂、糧豐、副興、民富的“全國文明村”。2005年,村黨委針對我村廣播有音,報紙有文,電視有人,個別人出現自滿情緒的現實,一方面組織干部群眾到華西村、南街村等先進單位參觀學習,一方面展開了“全縣學我們,我們怎么辦”大討論。之后,經廣大村民討論,村里制定了三次創業規劃,全村上下人人為經濟發展吶喊,個個為經濟發展拼搏,兩年引投資7000萬元,新上項目6個,是前40年全村經濟投入總量的3.5倍。
解放思想最活躍的動力是實踐,最根本的目的是發展。這次省號召解放思想大討論之后,我村結合黨的“十七”大精神,組織黨員、干部、群眾認真查找了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制定了實現三次創業規劃的年度計劃,三個月引進項目兩個,總投資4000萬元。大家決心,繼續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勤奮進取、大干十年實現“農村工業化、農民知識化、農業產業化、生活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經過多年實踐積累下來的十分寶貴的經驗。然而,解放思想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不可能一勞永逸。在當前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下,我省又一次提出了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這對于更好地凝聚我市廣大干部群眾的力量,抓住機遇,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市各界紛紛投入到這場大討論中,迸發出許多閃光的思想。
張順河:
將百泉建成現代化生態觀光園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解放思想不是無的放矢,更不能坐而論道。省委七屆三次全會提出,解放思想不能空泛地議論,不能停留在口頭上。
解放思想不是空喊口號,不是坐而論道,它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針對性很強的現實問題。離開現實空對空地談解放思想,不會有任何實際效果。只有在解放思想的過程中聯系實際,查找和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解放思想才會釋放出強大的生命力,才會體現出應有的價值。
我們把解放思想大討論很好地與我們村的實際相結合。邢臺曾被譽為泉城,百泉就是其中最大的泉,泉眼遍布、泉水清清。地處七里河南岸的百泉村歷史悠久,百泉湖北岸原有明末清初建的龍王廟,廟中曾有乾隆的題詞。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的確立以及市政府七里河改造工程的實施,我們作為七里河最大的鄰居和開發區最大的行政村,深深感到改變我們村落后面貌的最佳時機已經來臨。
抓住七里河改造的機遇,用長遠發展的思路將百泉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生態園觀光園區。我們先后開展了解放思想大討論、組織了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到先進地區進行參觀學習、請市委黨校教授講課、并出資30萬元請北京設計院專家對百泉村進行了長遠的規劃,相信不遠的將來,就會有一個嶄新的、秀美的百泉呈現在市民的面前。
趙超:
創新服務載體更好為民服務
在南長街辦事處黨委的安排和組織下,2個月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使我對今后社區工作的發展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次活動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橋東又好又快發展”為主題,通過深入討論如何轉變發展理念,進一步指出科學發展觀的主導地位;通過深入討論和思考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實踐探索科學發展的新路徑;通過深入討論和思考如何搞好深層次改革,進一步增強企業活力;通過深入討論和思考如何提高招商引資水平,進一步形成大開放的工作格局;通過深入討論和思考如何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為經濟建設提供強大動力;通過深入討論和思考如何加快和諧橋東建設,進一步解決好民生問題;通過深入討論和思考如何抓好城市建設和管理,進一步提升城區功能;通過深入討論和思考如何繁榮橋東文化,進一步促進廣大群眾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這八個方面的討論,有效地提升了我們的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解決了我們日常工作中視野不寬、思路不清、辦法不多等諸多問題,也讓我對今后的工作充滿了信心。通過這次解放思想大討論我認為今后的工作應當這樣做:
在為民服務方面,去年我們開展了“七彩連心”“暑假驛站”“親鄰行動”等活動,取得了一定成績。今年,我們將以“陽光萬家、魅力橋東”為主題,不斷創新服務載體,多渠道、多形式更好的為民服務。
在發展社區經濟方面,轉變以前主要靠上級撥款的觀念,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多渠道發展社區經濟,我們準備利用社區資源,與駐區單位共駐共建,發展社區有償服務,發展社區攤點等利用社區的網絡,在服務的同時發展社區經濟。
在和諧社區創建方面,加大對弱勢群體的幫扶力度,積極落實促進就業的各項政策,讓群眾感覺黨的溫暖,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社區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橋東區南長街辦事處軍休社區居委會主任
趙超
百泉村黨支部書記
路文生:
再改造500畝荒灘
6年來,中高村先后投資600多萬元,在大沙河畔改造出1800多畝防風林和1200多畝耕地,使村子徹底告別了靠天吃飯、黃沙漫天的舊模樣,使鄉親們的腰包鼓了起來,交通、灌溉、文化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作為一名農村基層黨員和村辦集體企業中高砂廠的負責人,我親身參與了這個過程,深切感受到所取得的成績和進步,都得益于思想的不斷解放。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才能形成新的思路,才能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才能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先行一步,才能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我們的治沙實踐證明,敢于打破舊的條條框框,敢于破舊立新、推陳出新,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正是創新,實現了思想解放的社會價值。所謂創新,就是干那些前人沒有干的事,想那些前人沒有想的事。人的思想要解放,首先他的內心世界要解放,也就是思想要創新。思想上有了創新意識,每想一件事,每做一件事,才會有開闊的視野,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要改變村子的落后面貌,要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必然要克服許多困難。治沙固沙、再造良田是造福當代、利在千秋的持續性工程,投入大,見效慢,也存在著許多需要克服的困難。但這既是發展的現實任務,又是解放思想的空間,更是加快發展的潛力所在。還是那句話:人的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我們今年正月初五就開工了,計劃通過改造讓500畝荒灘地變成良田,為村民持續增收打基礎。另外,投資6萬元在全村街道安裝路燈,讓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群眾。
張順河
快評
人人都需解放思想
□高敏
說起解放思想,很多人就覺得是老生常談。不錯,解放思想在我國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在我市也先后開展過多次討論。然而,這是不是就能說明我們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呢?
這些年來,雖然我們的思想與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解放,但也應該看到,多年來在廣大黨員干部中形成和存在的一些落后思想觀念,仍在影響著我市發展的步伐。
鄧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也就是說,解放思想就是通過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勇于沖破落后的傳統觀念的束縛,善于從實際出發,努力去開拓進取。然而,時代在不斷進步,形勢在不斷變化,因此,思想解放不能一勞永逸。
解放思想要與時俱進。解放思想是一個過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勞永逸。昨天思想解放了,不等于今天思想就不滯后了;今天觀念更新了,并不等于明天觀念就不落伍了,解放思想沒有止境。
解放思想要與時俱進。永不停息,解放思想也是變化思想,拒絕變化就是拒絕發展。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站得高,方能看得遠。在新的時期,只有使思想觀念不斷適應發展變化的各種形勢,從新的客觀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才能站在時代的前列,才能使各項事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提起解放思想,不少人認為那是領導干部的事。領導干部在解放思想中固然應當走在前列,但對于思想來說,每一個人都應當解放。
中國要進一步發展,就要喚醒人們的大腦財富,在江浙地區,人人都想成為老板,他們的創業意識很強。而在我們這樣的地區,創富意識較弱,要開發,要發展,就要有全民創富意識,為此,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深思,都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突破思維定勢、與時俱進、全民創業、積累財富,為邢臺的早日騰飛作出我們每一個人的貢獻。
魏永利:
在創業路上大膽試大膽闖
一個能進步的人肯定是有理想的人,一個能夠不斷進步的人肯定是有思想的人。思想是前進的動力,而解放思想就是動力源。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鼓舞。
以前我曾認為,干一番自己的事業,為的就是讓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我選擇了自主創業。但隨著業務的拓展和事業的發展,新的挑戰一個接一個,競爭是如此激烈,在頑強拼搏、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一個人畢竟只有一雙手、一雙腳,單憑自己拳打腳踢成不了大氣候,必須保持領先優勢,走在別人的前面,這才能夠生存下去,但要取得更大的發展,就必須不斷更新觀念和理念,也就是說,要放下包袱,讓思想的觸角伸得更遠。
“鐵飯碗”、“吃皇糧”已經是相對落后的觀念,以創業帶動就業,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本身就體現著以人為本的思想解放。從人的發展需要出發,定位發展目標、發展要求與發展道路,既能滿足人的物質需要,又能滿足人的精神需要;既有利于人的能力素質、心理素質的提高,也有利于人的個性發展與社會關系的豐富。
解放思想是具體的,體現在工作的方方面面;解放思想是實在的,體現在每個人的行動中。新時期、新形勢、新變化、新事物,既帶來了更多的機遇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我們一定要大膽試、大膽闖,讓創造思維和進取精神迸發出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