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經濟調查交流總結會領導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全市、全區縣域經濟觀摩交流會召開后,我們組織黨政代表團先后赴市各縣、區和中衛市進行了觀摩學習,學到了經驗,看到了差距,增強了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前兩天,我們組織全體縣級領導、各鄉鎮書記、鄉鎮長和縣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在縣內觀摩了19個鄉鎮和縣城49個點,涉及馬鈴薯種植、肉牛養殖、特色蔬菜、旱作節水農業、新農村建設、道路建設、計生站、學校、醫院等方方面面。這次觀摩會安排得很緊湊,大家看得也很認真,大家邊看邊想,邊看邊議,看別人,想自己,在對比中看自己的不足、在對比中找自己的差距,既增強了信心,也有了壓力,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剛才,4個部門、4個鄉鎮作了很好的交流發言,繼紅同志結合這次觀摩情況,對前八個月的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分析和總結,對后四個月的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很到位,很具體,很有針對性,我完全同意,請各鄉鎮、各部門(單位)結合工作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我到工作剛40天,可以說還沒有深入地調查研究,與分管領導、部門、鄉鎮的同志還沒有進行深入接觸,參加觀摩會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真實體驗了近幾年全縣科學發展的成果,所以在這兒我只能是講幾點感受,講幾點體會,對發現的不足再講幾點我個人的看法。
一、如何科學評價前8個月的工作
剛才,繼紅同志對這次觀摩作了很好的評價,充分肯定了取得的成績,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工作當中出現的不足,大家聽了也很受震撼。我作為一個外來者,可以說我是用外來者的眼光看大家前8個月的工作,大家工作干得很盡責,而且通過點上、面上的工作,延伸一下看近三年來科學發展取得的成效,也是一次感受科學發展的機會。總的感覺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縣域經濟發展勢頭好。歷屆縣委、政府班子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突出抓了特色優勢產業,實施項目帶動,著力改善民生,縣域經濟取得了長足進步。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都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二是工作思路和辦法好。各鄉(鎮)、各部門(單位)都能夠按照縣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安排部署,發揮各自優勢,細化工作措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招數,走出了發展的新路子。三是特色產業效益好。馬鈴薯、草畜、勞務、西芹等特色產業不斷壯大,成為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在農民收入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四是城鄉面貌好。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城鎮綜合服務功能和縣城品位明顯提升,縣城的柜架已經拉開。農業基礎設施條件、農村水利、生態環境、鄉村道路等基礎設施明顯改善。這不僅是我的感受,近段時間我接待外面來的同志大家都有感受,好幾年沒來的人,來一看都有豁然開朗、耳目一新的感覺,從直觀上來講,說明我們的基礎設施、城鄉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五是干部群眾精神狀態好。各級干部和群眾工作踏實,熱情高,比學趕幫超的競爭氛圍日益濃厚。普通群眾覺悟比干部高、思想認識比干部好,通過與群眾接觸,很多群眾對這幾年經濟發展和縣城的變化,談起來可以說喜形于色,感激之情寫在臉上。
這次觀摩對我啟發很大,我覺得有幾條經驗應該是值得我們堅持:一是旱作節水農業推動了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主要是水的問題,如何做好“水”的文章,是歷屆縣委、政府的難點問題,去年,我們通過學習鄰省旱作節水農業經驗,在自治區項目支持下,大手筆規劃,大規模實施,去秋今春完成覆膜23.8萬畝,這次觀摩涉及農業的22個點中覆膜種植占一半,火石寨、新營等鄉的地膜馬鈴薯,田坪、西灘、馬建、沙溝、震湖、紅耀、什字、偏城等鄉的地膜玉米示范點,馬鈴薯和玉米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一路走來,讓人振奮,我們成功地走出了一條抗旱增收的新路子。二是龍頭企業帶動了現代農業發展。華林公司和佳立公司兩個農字號企業通過土地合作社以土地流轉形式在我縣建立了特色蔬菜和馬鈴薯種薯繁育兩大基地,可以說是我縣土地流轉的一次革命,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起點,從而實現了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實現了農民增收。同時,“華林模式”在全區推廣,提升了我縣產業化發展品位。萬畝馬鈴薯繁育基地進一步奠定了我縣“中國馬鈴薯之鄉”的基礎。三是項目建設夯實了經濟發展基礎。全縣上下形成了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共識,我們這次觀摩的農村公路建設、廉租房建設、小流域綜合治理、縣城葫蘆河綜合整治、污水處理廠、迎賓大道、北山公園及新遷建的中學、二小、縣醫院等建設工程,還有我們前些年建成的西部引水工程、固西引水工程、縣城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等,近十年來投資了30多億元,有力地保障了全縣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四是優良的作風營造了干事創業的氛圍。圍繞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培育典型,是對各級干部執政能力的檢驗。這次觀摩的點,個個都凝聚了我們干部群眾的心血和汗水,個個都反映了我們的干部群眾創業創新、堅韌不拔的精神,敢為人先、敢想敢干的膽略,竭盡全力、苦干實干的拼勁。比如,葫蘆河縣城過境段綜合整治工程,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部門聯動、整合資金”的原則,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交通、林業、水利、國土等部門齊心協力,在不到2年的時間里,完成了5.38公里的綜合整治,開通了6公里濱河路,走進濱河路,寬80—130米的綠化休閑景觀帶給人以強烈的視角沖擊力,震撼人心,令人嘆服,可以說是創造了一個奇跡,不僅是生態景觀線、城市風景線,更是一條廣大干部群眾想大事、干大事、成大事的作風展示線。
總的來說,今年安排部署早,干部熱情高,群眾干勁大,工作措施實,全縣經濟總體形勢是好的。但通過觀摩,也看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一是縣域經濟雖然總體上發展進步了,但總量不大、水平不高、實力不強等問題仍然突出。在上半年幾項經濟指標中,除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在全市排在前面外,其他幾項主要經濟指標都排在后面,所以我們相比之下縣域經濟總量還是不大的。二是工作亮點不多,這次觀摩點,都是鄉鎮和部門今年的亮點,也是鄉鎮和部門的重點,但是真正能算得上是示范點的恐怕不多,一些鄉鎮和部門確確實實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培育了典型,工作效果顯著,但是有的點確實沒有達到示范效應,看的時候沒有看頭,講得時候也沒有講頭,工作一般化。三是工作創新不夠,一些鄉鎮和部門工作缺乏緊迫感、危機感、責任感,被動抓工作,主動性不強,辦法不多。我們在參加全區縣域經濟觀摩時,無論是在中衛還是其他縣(市、區),大家都是在看亮點當中總結經驗,在總結經驗當中謀劃明年的發展方向,而我們在觀摩當中,大多數同志都沒有講他們建的示范點起到了什么樣的典型,帶動農民增收了多少,明年像樣的規模點再搞幾個。大家都在觀望等待,這樣的話等誰來講,等待分管領導來講,等待部門負責同志來講,等待縣委、政府來定目標,定任務,被動調整產業結構,被動地抓工作,這也是我們在工作創新不足存在的一個問題。四是投資拉動的效果不明顯,農民增收幅度不大。我們每年新上項目多,投資額度大,比如有些鄉鎮新農村建設投資一千多萬,但吸納當地農民工務工的很少,拉動農民增收的效果不明顯,因為我們用的水泥、鋼筋、磚瓦等建筑材料都在臨近省份去買,務工的也是臨近省份的農民,這個問題大家要認真思考,包括我們在重大項目的實施上、縣城重點工程的建設上要引導本地農民工來打工增收。還有消費不旺的問題,我們有很多居民購買東西要到去買,也是制約我們經濟發展的問題,一定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如何抓住機遇加快縣域經濟發展,解決創新不足的問題
(一)在創新中搶抓發展機遇。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東部產業轉移步伐的加快和閩寧協作的縱深推進,自治區第四次工作會議的召開,全市發展戰略的轉型,都為我們加快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那么怎樣在創新中抓住機遇呢?實際上抓住機遇應該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衡量標準:一是抓項目。我到后,很少聽到項目投資部門來講有多少項目進入了自治區盤子,哪些項目還需要我和黃縣長去自治區爭取,哪些項目需要去跑北京,哪些項目我們擠入市的盤子還需要加快進度,我聽到的很少。衡量機遇抓住了沒有,首要的是抓住了項目沒有,抓了多少項目,自己抓了多少,部門聯合抓了多少,需要領導出面協調抓了多少。二是抓資金。今年所剩時間已經不多了,進帳的資金是多少,去年全縣進帳近14個億,今年需要進帳18個億,下一步我們還有哪些資金,還要做哪些大的項目規劃,所以我們要爭取資金,這方面如果沒有抓住,說明我們把政策沒有領會,把工作沒有抓好,把本子沒有做好,把人沒有找對,就沒有抓住機遇。三是抓招商。這方面要營造良好的環境,吸引更多的企業落戶我縣,年初定的招商任務是多少,現在完成了多少,東部產業轉移的機遇來了,福建掛職縣長也到任了,怎么配合來抓招商這個事情,這方面要深入思考。
(二)在創新中抓好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我們調整了多年,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認準的事情要堅定不移地干,絕不能含糊,哪些點覺得好,就要全力以赴地推進,擴大面積,實際上農業方面我們創出了很多路子,川道區怎么搞、山坡地怎么搞,西芹、葫蘿卜在哪個地方適合種,馬鈴薯怎樣做好三篇文章,提高單產和品質的問題,為什么有的畝產2000斤,有的畝產4000斤,怎樣發展種薯的問題,怎樣提高單價的問題,我們如果說把畝產由2000斤提高到4000斤,馬鈴薯種植面積是不是由現在的120萬畝擴大到240萬畝了,我們把市場做好了,單價由原來的1元賣到了2元,馬鈴薯產值實現了翻番,如果種薯面積擴大到10萬畝,種薯價格提高到10多元,種薯產業是不是做大了,所以我們要在這些方面要多思考。另外一方面,我覺得要調整結構,怎樣把產業的規劃、布局做好,做得越大越好,看起來大家是一個整體,做起來是一個布局,就是以一個產業帶帶動更多的產業園,比如山坡地,旱作節水農業可以做一個100萬畝的產業帶,然后一帶帶動10個或15個園區,一個鄉鎮做一個園區,捆綁起來形成規模,項目資金好爭取,對外講起來也很宏觀,算增收帳也有帳可算;對山下來講,川道區怎樣來形成一個100里產業帶,適合結構調整的產業是什么,要高起點、高品位、大氣魄地做好產業規劃,山區也好、川區也好,要主動打造產業帶,努力形成一帶帶多園、各具特色的現代農業格局。在結構調整上,縣委、政府定下來的,各鄉鎮要高度重視,扎實推進,絕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三)在創新中突出產業帶動。長期以來我縣走的是農業主導的路子,尤其是缺乏工業的帶動,民營經濟相對落后。多年來制約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是水的問題、交通的問題,我們要適應市經濟轉型這一要求,針對我縣發展格局,怎樣在工業經濟上有突破,所以我們在研究閩寧產業園的問題,怎樣搶抓閩寧合作的平臺。閩寧合作7年來,福建向投入了很多的資金,但閩寧合作真正發揮產業帶動作用的園區還較少,我們要爭取建設閩寧產業園,嚴把環保關,引進更多的企業落戶園區,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綠化、環保、低碳經濟。閩寧聯席會議召開期間,我們也考察了很多的福建企業,主動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機遇建設閩寧產業園,對我縣工業經濟、財政收入、農民增收方面將會起到一個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我們要著力打造以佳立公司為龍頭的10億元產值的馬鈴薯加工業集群,打造1億元產值的單家集清真牛羊肉加工業,以園區帶動我縣工業經濟上臺階。
(四)在創新中突出發展民營經濟。民營經濟在我縣發展慢,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毅來我縣觀摩縣域經濟時指出,像縣這樣一個有10萬人的縣城,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應該更足,應培育更多的本地化小老板,更多地吸引外面的企業來融入民營經濟發展當中。下一步縣委、政府要研究怎樣制定優惠政策加快民營經濟的發展。發展民營經濟首先要注重營造發展環境,最近大家看到芹菜銷售很旺的時候,有些不法分子進行擋車、壓價銷售等阻撓行為,我們及時召集公安、農牧等部門對不法分子進行了打擊,確保了群眾芹菜賣上好價錢。我們各級干部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創優法制環境、人文環境、創業環境,旗幟鮮明地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堅決破除妨礙民營經濟發展的思想障礙、體制障礙和機制障礙,采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以寬容的姿態鼓勵民營企業在我縣發展。另外要引入競爭機制,只有更多的企業來投資,包括我們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如果再有更高品位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那么我們的房產市場才有活力。
(五)在創新中推進城鎮化進程。我們縣城在起步階段,已拉開了框架,來我縣談房地產開發的,來縣城投資的企業越來越多,包括銀川的、還有外省的,他們都看到二線、三線的縣城今后的發展潛力很大,這是我們推進城鎮化進程的一個機遇。我覺得這個里面關鍵的環節,無論是對縣城也好、對小城鎮來講,抓規劃是第一位的,要高起點來做好縣城規劃,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縣城規劃當中標高是多少,哪個地方應該怎么建,不是說誰來看上哪個地方了想建什么就建什么,不能這樣干,我們這個小縣城是經不起折騰的,過去川區的一些縣城,人家地價升值了,也能折騰得起,我們折騰不起。今后縣城規劃要做成沙盤,縣城規劃包括各鄉鎮的規劃,規劃要找準定位,突出特色,比如火石寨要突出旅游的特色,將臺鄉要突出紅色的特色,要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個性,不要照搬照抄,建設部門一定要把好關,通過大家的努力,提升城鎮功能,促進農民向市民轉變,實現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統籌發展。
(六)在創新中打好生態移民攻堅戰。生態移民是一件大事,對我們來講,1350元以下的貧困群眾還有14.5萬人,不適宜居住群眾的還有6.1萬人,這是今后幾年的“硬骨頭”。自治區黨委、政府很重視,我們在縣域經濟觀摩期間,繼紅同志參加了市委劉小河書記、白尚成市長召集的生態移民會議,昨天晚上我縣又專門召開了生態移民會議,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政策的機遇,我們希望更多的群眾走出大山,去住到黃河金岸,去走到有水的地方去。這對我們今天在坐的干部來講是一種機遇意識,也是一種責任意識,我們更應當把生態移民看作一種機遇,更應該義無反顧地核對好數據,加快生態移民工作,而且要有好的思想準備,將數字核準了,我們需要搬遷的是6萬人,萬一自治區給我們3萬人的搬遷指標,剩下的要我們自己解決,那么作為各鄉鎮的書記和鄉鎮長是不是有辦法。從時間上來講,自治區要求的是5年,就像退耕還林一樣,我們要5年的活3年干,生態移民這項工作上一定要有這個思想,待自治區確定之后,我們給每個鄉鎮、涉及部門要交責任,哪些是政策上配套的,哪些是縣委、政府需要支持的。我們要鼓勵大家創新,要千方百計想辦法,畢竟大家在這個地方工作了很長時間,經驗都是在基層,生態移民方面怎樣制定一個獎勵機制,既要調動鄉鎮的積極性,也要調動搬遷群眾的積極性。
(七)在創新中打好提高人口素質的持久戰。我們是一個人口大縣,每年按計劃要出生8000人,要切實保證8000人的生育健康,大力提倡優生優育,注重提高人口素質。計劃生育工作各鄉鎮要高度重視,今天上午我們陪同姚主席調研了火石寨鄉的計劃生育,姚主席和計生委吳主任都給予了肯定,但是我們看的都是沿途的,到了貧窮偏僻的地方我們的計劃生育是個什么樣的,我在下鄉調研中有的年齡不大的育齡婦女也抱著幾個孩子,是不是我們還存在超生的問題。在計劃生育工作當中,我們一定要實事求是,絕對不能弄虛作假,在區市督查隊督查的時候,我們每次的計劃生育都是排在后面,說明我們還是工作問題,所以在這方面我們一定要引起注意,加大計劃生育工作力度。
三、如何轉變作風推動各項工作上臺階,解決活力不足的問題
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沒有解放思想的火花難有事業的燎原之勢。要堅持在履行職責中解放思想,要把承擔的職責當作事業來干,當黨委書記的就要像當黨委書記的,當局長的就要像當局長的,因為這是很崇高的事業,黨委書記承擔著致富一方老百姓的職責,要保一方平安,讓當地農民增收更快一點,社會更加和諧一點。如果你把黨委書記當做一種職業來干,那你的工作勁頭就是不足的,當職業來干,那就是寫作的就要寫好文章,教書的就要教好學生,當護士只管把針打好,當大夫的只管把病治好,當院長的只管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但作為黨委書記和部門負責人就不一樣,一定要把工作當事業來干,如果你當職業干,那會貽誤發展時機,耽誤老百姓的事業。60年代提拔干部的時候都想著怕耽誤了群眾的事業,現在提拔的干部都嫌自己的官小,這個位子沒坐穩老想著別的位子,剛剛提拔就想著再上一個臺階,這種思想能推動工作嗎?所以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通過實踐來檢驗干部,看你的群眾基礎、看你的執政能力、看你的領導水平。
二要轉變作風。作為山區的干部更應該振奮精神,我們的干部精神狀態都很好,更加的樸實,更加的厚道,這更有利于推動工作,狠抓落實。各級領導干部要履行職責,管好班子,帶好隊伍,樹立務實苦干的良好作風,對定下來的事,要立說立行,大膽地想,勇敢地試,堅決地干,不達目的不罷休,不為失敗找理由,只為成功想辦法。大力倡導勤政廉潔的作風,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落實招投標采購制度、工程預決算審核制度、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教育廣大干部群眾自覺遵守廉政規定,時刻做到警鐘長鳴。勤政廉潔很重要,對我們山區的干部更重要,要讓每個干部都能夠健康成長,這是我們黨委書記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一定要抓好班子,要切實做好村委會換屆的工作,確保換屆圓滿完成。大力倡導團結協作的作風。講團結是我們一把手的品質,班子團結是一把手的基本素養,一把手要帶頭維護班子的團結,班子不團結了首先要找一把手的問題,鄉鎮、部門的班子一定團結協作,鼓勵副職大膽工作,絕不能耽誤事業。
三要嚴明責任。責任問題我前面已經講到了,前幾天給大家發了《人民日報任仲平60篇》這本書,其中就有《論責任》的文章對我啟發很大,希望大家好好地讀一下,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要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有一種責任重于泰山的壓力感,增強落實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要進一步細化工作責任,今年的工作年初已經簽訂了責任書,縣級領導要對分管工作擔當起牽頭抓總的職責、抓組織領導,抓統籌協調;各鄉(鎮)、各部門(單位)要進行一次回頭看,看年初的責任目標完成了那些,那些任務還有較大差距,做到心中有底。對后四個月的工作要進一步分解細化,每項工作分解到各個責任人,明確完成時間,明確工作要求,做到個個有擔子,人人有任務。對于這次“大學習”活動,要結合“四大平臺”、“五比五看”等活動的開展,認真開展“大討論”活動,建議意見征求得怎么樣,要認真梳理研究解決。“千名干部下基層”活動的文件已經下發,請各鄉鎮召開會議安排,干部要真正深入鄉村,加強調查研究,組織開展大學習活動和當前8項農村重點工作。要加大宣傳報道,及時編發上報大學習活動信息,注重總結在大學習活動先進典型經驗,切實加強輿論引導。要嚴格責任追究,縣委、政府將嚴格考核,對工作成績突出的要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落實不力的,要及時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對工作嚴重失職,造成惡劣影響和后果的,要嚴肅追究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四強化督查。加強督查是推進工作的有效手段。縣委、政府這次大會召開后,將緊扣督查不放,堅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隊,一月一通報,重點督查干部的力量和工作的舉措、進度、質量及成效等,全方位督,督領導,督干部,督作風。具體來講,要做到“五盯”:一是要盯班子,看班子的合力強不強。要通過工作來看班子,看班子是不是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班子團結了、形成合力了,我們的工作就能上去。二是要盯干部,看干部的能力強不強。要堅持在實踐中檢驗干部,看那些干部在干,那些干部在涮。對那些不在位置上、不到狀態中的干部,一經發現我們會考慮進行組織處理。三是盯工作,看干工作的速度快不快。今年僅僅剩下4個月時間,希望大家不要翻著老黃歷,工作沒有起色,不要觀摩的時候大家看了很激動,回來的時候又不動。四是盯收入,看居民和農民收入增長大不大。從統計數據看,我縣居民、農民收入還相對較低。今年縣委、政府各分管領導要盯緊和盯好這件事,確保居民、農民收入有所增加。五是盯位次,看工作效果好不好。要看計劃生育指標完成的好不好,看勞務輸出人數實不實,看明年工作的思路清不清,而且年終的時候鄉鎮和部門要進行排位,看在全縣和全市范圍的排名。總體上我對大家的要求是“狀態要到第一位,工作要創第一流,競爭要奪第一名”的要求,要在全市目標責任考核中爭取取得好成績。各鄉(鎮)、各部門要按照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確定一個爭先進位的目標,敢于在全市爭第一,勇于奪全區、全市單項冠軍。
同志們,完成全年經濟工作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希望大家以大學習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中央和區市黨委的戰略部署上來,凝聚到縣委、政府的決策要求上來,大力弘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六盤山精神,人人爭當好漢,力爭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