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獎勵會議市長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召開全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表彰獎勵年度全國、全省、全市科技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獎勵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我市科技創新做出重要貢獻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就做好全市科技創新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把握機遇,切實增強加快科技創新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當前,世界正處在一個較為活躍的創新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科技競爭日趨激烈。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核心、提高綜合實力的關鍵支撐。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科技創新的任務十分繁重。近年來,全市上下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不斷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步伐,全市綜合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我市先后被科技部確定為全國技術創新工程區域試點城市、全國制造業信息化工程試點城市、全國科技特派員試點城市和國家先進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晉升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期間,我市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專利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集體、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國家科技計劃組織管理突出貢獻獎等一批國家級獎勵。年,全市爭取國列、省列科技項目69項,獲得無償資助9300多萬元,2項科技項目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取得科技成果208項,20項達到國際先進以上水平,13項成果榮獲省科技進步獎,84項成果獲得市科技進步獎,我市再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科技創新為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與省內兄弟市州相比,與關中—經濟區城市相比,我市科技發展還存在投入不足、科研開發機構實力不強、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相對滯后、科技人才嚴重不足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科技企業家人才匱乏等差距和問題,亟需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創新思路,強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市科技創新工作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和有利條件。關中—經濟區“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全國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戰略的實施,為我們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國家出臺的《關于新形勢下加強縣(市)科技工作的意見》和全國、全省科技工作會議提出的政策措施,為進一步加強基層科技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隨著“科教興市”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市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加快科技創新的規劃、政策和措施,為科技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科技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擺在全市發展的戰略核心位置,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大力加強自主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升級,以科技的大發展支撐引領全市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
二、突出重點,加快創新,為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重要一年。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科技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擴大和深化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全國、全球科技資源,組織實施“十大科技創新工程”,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創建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打造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和基地,切實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步伐。
一要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推進農村科技創新。推進農業科技進步與創新,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為進一步推進農業科技進步與創新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結合正在開展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引領農業轉型發展。要圍繞培育壯大畜牧、林果、蔬菜三大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大技術集成創新和推廣力度,加快推進航天育種基地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力爭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升格為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要深入開展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鼓勵科技特派員積極投身于“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帶領農民創辦、領辦、協辦科技型企業、科技服務實體、合作組織,建設一批科技特派員創業鏈,實現科技惠民進村入戶,促進新農村建設。要重點打造區域特色的綠色農產品品牌,培育和孵化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群,延伸農業產業鏈,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步伐。
二要圍繞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著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企業的創新能力決定著一個地方的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我市工業企業尤其是以機械制造、電工電器、電子信息為主的裝備制造業,取得了一批國際國內領先的科技創新成果,為培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基礎。各級、各部門要充分發揮優勢,大力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支持企業建立和充實研發中心,支持企業承擔國家和地區重大科技項目,提高核心競爭力。要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加強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建設,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創新創業孵化服務,廣泛帶動區域內關聯企業聚集發展。要加強產學研結合,開展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的產學研創新戰略聯盟攻關,研發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培育一批技術密集、產品附加值高、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帶動一批戰略新興產業興起,努力把我市建成西部裝備制造業聚集城市和國內重要的先進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三要圍繞增強科技創新活力,努力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建設創新型城市,必須有強大的科技和大批創新型人才。各級、各部門要大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推動發展的良好氛圍,積極探索新的科技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從制度上為廣大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提供廣闊的舞臺和空間,不斷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潛力和活力,帶動和促進科研成果、創新產品、創新人才的大量涌現。要加強與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大企業的院地院企合作,注重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特別是能沖擊國內和國際科技前沿的拔尖人才、領軍人才來我市進行科技創新創業活動。要圍繞我市特色優勢產業、重點學科領域,注重本土一線創新人才特別是中青年科研骨干人才的培養和鍛煉,著力培養一批學科鮮明、結構合理的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科技創新隊伍,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建功立業。
四要圍繞促進縣域科技進步,切實加強基層科技工作。縣區科技工作承擔著基層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的具體任務,是推動實現“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重要抓手。各縣區要以貫徹落實科技部《關于新形勢下加強縣(市)科技工作的意見》為契機,以提高縣域科技支撐能力為重點,進一步健全政府科技管理機構,引導科技、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向基層聚集,積極爭取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計劃,實施一批重點項目,推廣一批科技成果,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優勢特色產業,促進縣域特色產業發展和支柱產業優化升級。要加強蔬菜產業、林果產業、畜牧產業等縣區科技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建設,進一步發揮科技進步先進縣區、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在縣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轉化應用。秦州區要力爭升格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要建立多元化、社會化的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繼續完善農業科技專家大院、科技特派員等科技服務模式,引導科技人員深入農業一線,形成農村科技服務的長效機制,促進基層科技創新創業和服務能力提升。
五要圍繞提升全民科學素質,進一步加大科普工作力度。科學普及是建設創新型城市的一項基礎性工程。近年來,全市上下按照“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方針,積極搭建社會化科普平臺,普及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為建設創新型城市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強化科普工作,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堅持面向社會公眾,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主題活動,推動科普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加強在重大疾病、自然災害等突發公眾事件中的科學普及,引導群眾尊重科學、相信科學、運用科學,讓科技進步的成果惠及群眾,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明顯提升,為全面建設創新型城市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努力營造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事關全局,任務艱巨,必須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要把科技創新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認真落實科技進步責任制,及時研究解決科技創新和科技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切實做到目標明確、責任清晰、措施得力、考核到位,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形成全社會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二要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戰略性投資,省上要求各市州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經費必須達到國家法定增長比例。各級政府要按照省上要求,進一步加大科學技術經費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體系,實現科技投入穩步增長。
三要搞好科技服務。加強科技服務是提高區域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各級科技部門要結合科技發展需求,進一步開拓服務領域,增強服務手段,提升服務效能。要加快科技孵化器培育,建立技術服務中介網絡,發展科技咨詢服務機構,壯大科技中介服務業,逐步形成功能多元化、服務社會化、發展產業化的科技服務支撐體系。
四要營造創新環境。各級、各部門要大力宣傳創新政策、創新典型、創新成果、創新人才,廣泛開展群眾性、基礎性、社會性科普活動,形成崇尚科學、尊重創造、鼓勵創新的科技創新環境。要在全社會培育創新意識,大力發展創新文化,努力使崇尚創新、支持創新、追求創新真正轉化為城市精神,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
同志們,科技創新是引領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撐,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希望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各條戰線的科技工作者繼續發揚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開拓進取,真抓實干,奮力開創我市科技工作新局面,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