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創新發展會議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天,縣政府召開全縣民政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市民政工作會議精神,部署2009年全縣民政工作。剛才,縣民政局副局長惠強同志傳達了全市民政工作會議精神;局長高興同志對今年我縣民政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請同志們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再談三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民政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民政工作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事關黨的執政基礎,是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基本職責。
(一)做好民政工作,是加快經濟建設步伐的需要。民政工作直接為人民群眾服務,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的重要方面。新的形勢發展拓展了民政工作的內涵和范圍,尤其是在經濟轉型升級階段,要求我們立足于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從更高起點、更高層次上去思考和做好民政工作,為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做好民政工作,是維護社會穩定大局的需要。民政工作作為社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協調利益、化解矛盾、維護公平正義的責任。在加快發展時期,民政工作在化解社會矛盾的過程中職責將更加重要,任務將更加繁重,作用將更加突出。因此,我們要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民政工作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重要基礎作用。
(三)做好民政工作,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迫切要求。民政工作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民心,是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心頭的橋梁和紐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的主要方面。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更加重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更加重視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民政工作的力度在不斷加大。民政部門作為主管社會行政事務的職能部門,有助于政府進一步轉變職能,加強和規范社會管理。
因此,各鎮及民政部門要從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高度,進一步提高對民政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民政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尤其是民政工作者要從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高度,切實增強做好民政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全力推進民政各項工作的落實。
民政工作涉及面廣、事務繁雜,且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息息相關,起著“上為國家分憂,下為百姓解愁”的作用。各鎮和民政部門一定要結合我縣實際,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機制,準確把握民政工作的重點難點,認真履行好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的重要職責;要把群眾滿意當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一)要把注重民生作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對城鄉困難群眾的救助工作和特殊群體的待遇問題高度重視,非常關心。城鄉低保不斷擴面,標準不斷提高;“五保”供養已基本實現應保盡保,敬老院改造建設有序進行;連續多年幫助水災全倒戶重建家園;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補助標準達到省、市提出的要求,城鄉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縣還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弱勢群體,他們的基本生活、生產仍存在著較大的困難。面對群眾存在的困難,各鎮應積極為民排憂解難,多深入群眾,知民意、察民情、解民困,把關注民生工作進一步做細、做實。
一是做好社會救助工作。今年,縣政府擬設立低保工作專門管理機構,加強對低保工作的管理,確保低保、五保實現應保盡保。按照上級政策要求,逐步提高五保供養標準和農村低保對象的救助水平,保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并全面落實好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努力解決困難群眾“看病難”問題。各鎮要全面完成敬老院的上等級改造任務,加強敬老院的規范管理。同時,汛期到來時,要立足于防大災、救大災,以救災應急準備為重點,進一步健全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健全“橫向到部門、縱向到鎮村”的救災應急預案管理網絡。加強救災物資儲備,加強對救災款物使用的管理和監督,確保救災款物真正用在災民身上。一旦發生災情,要以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為根本,認真做好轉移安置、恢復重建、生活救助等各項工作。
二是加強殯葬管理工作。去年我縣殯改工作有了一定進步,但和兄弟縣區相比,仍然處于落后位置。按上級要求,今年我縣遺體火化率要達90%以上。因此,我們要在鞏固去年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落實“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指揮,領導班子成員包片、鎮干包村、村干包村民小組,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推進殯改工作的發展,重點仍然是提高火化率和抓好鎮、村公益性生態墓地建設。同時,要抓好“二道二區”歷史舊墳的綠化遮擋工作。
(二)要把創新理念作為民政工作的關鍵抓手。隨著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加強,民政工作必須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不斷提高民政工作的規范化、法制化水平,建立健全基層服務組織網絡,形成綜合性、多功能、一體化的基層民政服務機制。要推動民政行為人性化,用“以人為本”的理念來認識和規范民政思想意識、價值取向、政策法規和民政行為。
一是創新雙擁工作機制。要全面落實好各項雙擁優撫安置政策,把雙擁模范縣創建工作常規化,進一步完善優待撫恤制度,建立優待撫恤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不斷提高撫恤補助水平。要繼續高度重視涉軍群體的維穩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積極穩妥處理涉軍群體的上訪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力求從根本上解決復退軍人的上訪問題。同時,要努力做好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解決退役士兵的后顧之憂,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二是加強基層民主政治權利。要抓好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規范化建設,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村民自治水平。要積極探索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把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與發展農村經濟緊密結合起來,使之相互促進,確保村中事由村民民主決定,確保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和最終的受益權得到落實。
三是加強社區建設。隨著人口流動加快,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涌入縣城或圩鎮,城鎮社會治安、社會救助、老人服務、外來人口管理等問題日益尖銳化,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各鎮要以建設“六好”平安和諧社區為目標,分類指導,逐步推進,切實提高社區建設的整體水平。要認真落實總書記“把為人民服務作為社區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要求,特別注意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社區服務上下功夫,做到社區基礎設施與城鎮建設同步規劃、同步改造、同步建設,推動社區服務向產業化發展,努力打造一批服務品牌。
四是做好行政區劃設置工作。去年,市委建華書記到我縣調研時提出要充分利用河紫高速公路的帶動效應,整合紫城、附城、烏石三鎮,擴大縣城范圍,科學定位縣城發展方向,做大做強縣城。上個星期,市政府組織調研組對我縣行政區劃設置進行了專題調研,要求我縣盡快拿出方案。縣民政部門和有關鎮要高度重視,深入調研,結合實際,盡快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上報縣委、縣政府。
五是推動民政事業社會化。要動員、鼓勵、扶持、吸引社會力量,融納社會資金,大力發展慈善捐贈事業,從而加快實現民政資金由靠政府單一投入向社會多元化投入轉變,民政對象由特定對象向公眾對象轉變。
三、加強領導,為民政工作提供堅強保障
民政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群眾性很強的工作。要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政工作,關鍵是要在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下,凝聚全社會力量,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為民政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一)要把民政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中,民政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各鎮要切實加強對民政工作的領導,關心和重視民政工作。要把民政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一研究、統一部署、統一督促檢查,促進民政事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要逐步加大對民政事業的投入,為民政事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財力、物力保障。主要領導要及時研究民政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幫助民政部門解決實際問題,為民政部門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特別是要加強基層民政工作力量,落實好鎮民政工作人員。平時要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特別是深入到困難多、問題多、矛盾多的地方,傾聽群眾的呼聲,關心群眾的疾苦,檢查扶貧幫困各項措施的落實,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切實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二)要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民政部門要始終把維護民利、解決民生、落實民權放在首位,不斷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精心謀劃民政工作。要為黨委和政府當好參謀,適時提出相關民政事業發展的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創造性的建議。同時,民政部門要積極主動與有關部門進行協調和溝通,爭取有關部門對民政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三)要加強民政干部隊伍建設。民政工作直接服務于人民群眾,特別是與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黨和政府的愛民之情、親民之意、為民之舉,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民政工作來體現的,是通過民政工作者來實現的。民政部門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進一步提高民政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干事創業能力,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民政工作隊伍。全縣民政干部要加強政策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做到勤奮敬業,串百家門、解百家愁、暖百家心。要發揚奉獻精神,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盡心盡力為群眾解難事,一心一意為群眾做好事,使民政干部真正成為群眾感情上的貼心人、呼聲上的代言人、權益上的維護人。
同志們,今年我縣民政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已十分明確,關鍵是要認真抓好落實。我相信,我縣的民政工作在各鎮的重視支持下,一定能夠上下同心、真抓實干,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我縣的民政工作一定能夠開創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