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強化城鄉創新總結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年工作回顧
20*年,是本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一年來,在中共*縣委的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推進富民強縣、打造溫泉名城、構建和諧家園”的工作主題,大力實施“工業強縣、開放興縣、生態立縣、旅游富縣”的發展戰略,搶抓機遇,振奮精神,團結實干,較好地完成了縣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
(一)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認真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努力破解要素制約,全縣經濟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全年實現生產總值83.8億元,比上年增長16.3%,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300美元;財政總收入12億元,增長34.8%;地方財政收入6.27億元,增長38.1%。狠抓工業項目投入,加快工業企業建設,強化新老“三率”督查,優化發展環境,推動了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30億元,增長35.1%;工業增加值43.4億元,增長18.7%。規模企業不斷增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488家,新增73家,產值達到183.5億元,增長32.6%,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45家,新增12家。工業發展后勁進一步增強,完成限額以上工業投資25.4億元,投放工業用地2719畝,園區基礎設施投入9481萬元。制定和完善了農業扶持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促進了農業經濟平穩發展。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2億元,增長6.4%。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糧食播種面積24.7萬畝,糧食總產量8.9萬噸。建成萬畝工廠化育秧基地,推廣超級稻3萬畝。加強旅游配套建設,加大旅游宣傳促銷力度,促進了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全年接待游客118.6萬人次,旅游收入8.9億元,分別增長25.1%和26.2%。金融業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不斷增強。金融機構存款余額83.8億元,增長15.9%;貸款余額74.05億元,增長31.9%。房地產業出現回暖。商品房銷售額8.1億元,增長12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5億元,增長16.8%。交通運輸、郵政、通訊、保險、中介服務等社會服務業得到較快發展。
(二)發展質量實現新提升。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調整經濟結構,三次產業發展更趨協調。第三產業增加值達27.4億元,增長17.9%,高于全縣生產總值增幅1.6個百分點。工業經濟快中見好,經濟質量進一步提升。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規模以上企業平均產值達3760萬元,增長10.5%。產業集群不斷壯大,五金機械、汽摩及配件、文旅休閑用品三大優勢產業產值增長37.8%,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77%。推進企業自主創新,新認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級高新技術產品4只,實現了我縣省級高新技術產品零的突破。全年完成技改投入6.2億元,實現新產品產值14.1億元,增長46.9%。品牌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共獲得中國馳名商標5只、中國名牌產品1只、國家免檢產品1只、省著名商標5只、省名牌產品9只,申報注冊國際商標120只。節能減排完成預期目標,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預計下降4.01%,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6%。高效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畜禽養殖、茶葉、水果、毛竹等產業效益明顯。
(三)城鄉面貌發生新變化。以“項目推進年”活動為載體,加大項目投入,統籌城鄉發展,城鄉建設展現新風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1億元,增長14.5%。交通條件進一步改善。樊嶺隧道和十白線*段二期建成通車,柳四線改造工程路基全面完成,山赤線改造工程開工,農村公路新建和改造81.9公里。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開展縣域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污水處理廠投入試運行,垃圾填埋場、環城西路改造、*路北段和環城南路延伸工程全面完成,完成棲霞花苑三期安置房建設和江山新村一路拆遷,對城區主要街道和“四橋兩岸一塔”實施了亮化。城市管理進一步加強,通過了省級文明縣城驗收。電網建設實現新跨越。220千伏溫泉變和110千伏郭浦變建成投運,完成110千伏東皋變和柳城變、35千伏茭道變和徐村變增容改造,110千伏華賢變開工建設。投入7000余萬元資金,全面推進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大力實施清泉工程,按照“兩年基本解決、三年全面實現”的總體目標,完成政府性投資5280萬元,解決和改善了93個村5.3萬人的飲用水安全問題。加強源口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整治,完成清溪口水庫至壺山水廠管網連接工程,農業綜合開發、千庫保安等項目進展順利,建設農田水利工程217個,完成土地整理4.3萬畝,改造中低產田1.27萬畝。新啟動73個村的村莊整治和24個村的生態村建設,累計受益人口達11.1萬余人,通過了省級生態縣驗收。深化下山脫貧工作,啟動柳城下山脫貧小區建設,三角店下山脫貧小區建設進展順利。全年有400戶、1200人實施了下山搬遷。加大旅游開發投入力度,全年共投入3.6億元。實施清水灣改造、唐風溫泉改造、牛頭山森林公園開發等一批旅游項目,香格里拉大酒店、*旅游集散中心等投入運營,旅游接待能力進一步提升。成功舉辦了第二屆中國*溫泉節,*溫泉旅游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
(四)民生事業有了新改善。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財政用于社會保障、就業、民政等民生事業的支出增長30%。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有了新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47元,增長15.3%;農民人均純收入5472元,增長12.8%;城鄉居民儲蓄余額39.24億元,增長9.3%;新增城鎮就業221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04%。啟動了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全年完成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13475人,實現轉移就業7138人。大力引導發展家庭工業,全縣新增家庭工廠325家,從業人員1515人,實現產值4481萬元。來料加工穩步增長,加工費收入達1.94億元,增長22%。積極開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工作,全縣共有3346人參保。養老保險凈增擴面人數5990人,職工醫療保險人數增加3368人,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參保人數均有較大幅度增長。提高了低保標準,全縣有2865戶,4632人享有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實行了城鎮廉租房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不斷推進,全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27.47萬人,參合率為95.7%。全縣12個欠發達鄉鎮如期完成省欠發達地區奔小康工程,欠發達地區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五)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重視社會事業建設,全年財政用于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的支出達4.6億元,占財政支出的51.6%;新增財力用于社會事業的比重達67.1%。全面啟動省級科技強縣創建工作,列入省級以上科技項目38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專利授權量597件,增長116.3%,被列為省首批“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縣”。進一步改善教育基礎設施條件。縣職校擴建和實驗中學遷建工程進展順利,全縣竣工校舍面積1.47萬平方米,在建校舍面積11.48萬平方米,13所學校通過省標準化學校評定。全縣18個鄉鎮(街道)已全部通過省、市級教育強鄉(鎮)驗收,其中省級16個。農村中小學“四項工程”順利完成。積極實施新農村文化建設十項工程,新建鄉鎮文化站5個,3個鄉鎮創建省級“東海文化明珠”工程。組織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和縣鄉兩級文藝百花會等群眾性文化活動。扎實開展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全縣行政村有線電視通村率98%以上。開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綜合試點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制定了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發展規劃。開展計劃生育專項整治,計生工作質量不斷提高。深入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食品安全綜合評價結果位居全市前列。“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加強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穩定。信訪、外事、人防、僑務、民族宗教、地方志工作和檔案、統計、氣象等事業都取得了新進展。
(六)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步伐,10個鄉鎮實現“鄉財縣管”。加強政府性投資項目管理。全面完成鄉鎮“三定”工作。努力拓展政策空間,進一步營造政策優勢,制定出臺了新一輪工業經濟發展政策和家庭工業、農業產業化等扶持政策。努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約,全年征收土地2375.6畝。認真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全面推行工業用地招、拍、掛制度,全年完成86宗、2267.4畝工業用地的招拍掛工作。組織參加西洽會、浙洽會和赴溫州開展招商活動,招商選資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927萬美元,引進內資9.*億元,實現外貿自營進出口7.7億美元,增長68.9%。
(七)政府自身建設得到新加強。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堅持重大事項向人大報告和向政協通報制度,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強化以人為本理念,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服務能力有了新提高。行政服務中心建設不斷加強,全年辦理行政審批事項71萬件,增長36.5%。“平安*”建設繼續引向深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制逐步完善。執法監察、效能監察和審計工作得到新加強。深入開展機關涉企部門民主評議、群眾滿意基層站所評選和“兩創”大討論活動,廣大干部創業富民、創新強縣的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懲防體系逐步健全,廉政建設得到鞏固和加強。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政府形象有了新的提升。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縣人民在中共*縣委的堅強領導下,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真抓實干、團結奮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在各個領域辛勤勞動的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向給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監督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等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武部隊官兵、政法干警、離退休老同志,以及關心支持*發展的各級領導和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產業層次還比較低,企業效益下滑,工業經濟運行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仍然較大,節能減排任務艱巨;要素制約問題比較突出,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不高;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改善民生的壓力不斷加大;低收入群眾增收難度增大,統籌區域發展任務艱巨;政府工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和差距。這些問題和困難,我們將高度重視,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中醫院、博物館、老年活動中心三項工程由于選址問題,明招路延伸工程由于政策處理問題,沒有完成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