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庫支付中心總結及安排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在縣局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國庫科、支付中心的關心指導下,我支付中心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若干意見》及省、市、縣《實施意見》,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大局,應對挑戰,攻艱克難,堅持現代國庫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扎實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按照省廳“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目標,不斷強化國庫管理職能,提升財政國庫管理水平。為積極穩妥地推進我縣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根據《縣人民政府批轉縣財政局、人行將樂支行關于縣縣本級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將政[2009]29號),我縣的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工作于年月份啟動,7家試點單位的國庫集中支付工作已于年月日正式上線運行。
一、年工作總結
(一)選定試點單位及銀行
1、經過充分研究,選擇了7個單位為試點單位,分別是:縣教育局、縣實驗小學、縣第四中學、縣環境衛生管理站、縣殘疾人聯合會、縣水土保持試驗站、縣財政局。
2、經中國人民銀行將樂支行資格審核,選擇了中國工商銀行將樂支行為第一家我縣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的金融機構。
(二)硬、軟件采購及網絡構建成功
1、通過政府采購中心,對改革所需的硬軟件設備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招投標,硬軟件設備從安裝到調試完畢僅用了10天時間。
2、我縣的國庫集中支付系統采用了北京方正春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的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系統v2.1版(地市版),在政務網的基礎上,建立了以財政數據交換中心為核心,人民銀行、銀行及預算單位網絡為輔的大平臺,從而保證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順利運行。
(三)制定和各項國庫集中支付配套制度
制定并下發了各項配套制度,分別是《縣縣級單位國庫集中支付暫行辦法》(將財2009[70]號)、《縣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會計核算暫行辦法》(將財2009[101]號)、《縣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用款計劃年終結余處理暫行規定》(將財2009[163]號);以及與人民銀行協發的《縣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資金銀行支付清算暫行辦法》(將人銀[2009]35號),為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四)試運行情況良好,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1、2009年支付中心國庫集中支付230筆,撥付金額556.47萬元(其中財政直接支付15筆,支出104.08萬元,占總撥付資金18.7%;財政授權支付215筆,支出424.32萬元,占總撥付資金76.25%;年終結轉指標28.07萬元,占總撥付資金5.05%),退款筆數6筆,占支付筆數的2.61%。
2、制定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環節、人員分工、分月用款計劃和審核流程。支付中心吸收市國庫支付中心和兄弟縣市支付中心的經驗,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及我局歷年撥付流程,制定了適合我縣使用的各環節流程圖(已上墻),對各環節操作人員的崗位分工也做出具體要求,經實踐,基本能滿足我縣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工作的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還將依照方便單位用款、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則,做出相應的調整。
3、嚴格把好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轉單位同戶名賬戶資金的審批關。為了解決目前國庫支付系統中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不能托收的問題,試點單位繼續保留基本戶,用于同城特約單位的社保金、醫保金的托收,為避免預算單位將零余額賬戶資金轉入單位基本賬戶,支付中心對托收資金逐筆進行審核,杜絕了財政資金游離于財政監督的現象。
4、做好實施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宣傳與解釋工作,保證改革順利進行。一是為了讓預算單位更好地了解實施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工作,支付中心與工商銀行將樂支行共同舉辦了第一次聯席會,邀請試點的預算單位負責人和財務人員及人行工作人員參與座談,以座談會的形式介紹集中支付工作改革的基本情況和下一步將要開展的工作,并了解了各單位財務的基本情況,統一了思想,為集中支付試點單位正式上線運行掃清了障礙。二是認真細致的做好財政與單位、財政與銀行、單位與銀行、財政與電信、單位與電信之間工作的協調,及時解決集中支付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三是通過財政信息網公開我縣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各項制度和業務流程,讓更多的人能夠通過互聯網了解我縣集中支付工作的實施情況。
二、年工作計劃
縣本級國庫集中支付工作是我縣在財政改革中的一項新的嘗試,是對財政資金的賬戶設置和收支繳撥方式的根本性變革,運行后,我們也發現了各種各樣新的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慢慢的了解到實施縣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工作是一項十分龐大和復雜的系統工程,而且涉及到改變傳統觀念,擺脫舊的管理方式的束縛,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完全掌握的,是需要一個適應和接受過程的。這項工作我縣擬用3-5年的時間在全縣鋪開,今年是第二年,除了鞏固已實施的7個預算單位的支付工作外,我們還將擴大預算單位范圍、增加銀行,并將部分單位的預算外資金納入支付系統,這些是今年國庫集中支付中心的工作重點。
(一)為加快改革進度,推進改革向縱深發展,今年擴點工作首先考慮將項目資金大、財政供養人員較多的單位納入集中支付擴點單位,初步擬定了20家單位為今年納入擴點的單位,供參考。
1、行政股所屬撥款單位中,公檢法系統供養人員與財政資金較集中,此次擬擴點單位為:縣公安局、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縣人民檢察院、縣人民法院。
2、教科文股所屬撥款單位中,教育系統財政供養人員龐大,項目投入較大,除縣實驗小學和縣第四中學2009年已納入、縣職業中專學校暫不納入外,在縣城的所有中小學校將全面推開。另有縣計生局縣廣電局因項目較多,也將同時納入改革范圍。此次擴點單位有:縣第一中學、縣實驗幼兒園、縣機關托兒所、縣城關中心小學、縣水南小學、縣水南中學、縣人口和計劃生育局、縣廣播電視事業局。
3、農業股所屬撥款單位中將項目資金量比重較大的縣農業局本級和縣水利局納入擴點單位。
4、經建股所屬撥款單位中將項目資金量大的縣交通局、縣建設局本級、縣城建監察大隊納入擴點單位。
5、社保股所屬撥款單位中將三個項目資金多的主管局納入,分別是:縣民政局、縣衛生局本級、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本級。
(二)擴大銀行,促進銀行提高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在2009年試點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將樂支行的基礎上,我們將把中國建設銀行將樂支行、中國農業銀行將樂支行一起加入銀行序列。本次擬擴點的20家預算單位的銀行基本賬戶均開設在此三家銀行,所以將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納入銀行能更好地加強財政與銀行、銀行與單位之間的聯系。
(三)規范財政直接支付項目報批程序和擴大支付比例,加強對基礎建設項目和行政事業專項的直接支付監管。一是對不符合項目要求、未按規定報送直接支付書面材料的直接支付事項不予辦理。二是嚴格審核單位用款計劃,對用款計劃中符合直接支付范疇的事項申請授權支付類型的指標予以退回。三是對按進度撥款的直接支付重點項目嚴格把關,對直接支付計劃下達后60天未申請支付的指標予以收回。
(四)建立全面的對賬制度,在認真處理各項賬務的基礎上,加強對賬工作,定期、及時地與人民銀行、銀行、預算單位核對賬務,對預算執行、資金支付、資金清算、財政決算中的重大事項組織調查。
(五)提高預、決算分析水平,更好地為領導決策服務。運用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軟件對財政數據進行分析,加強財政與經濟聯系的分析,全面剖析、把握資金的走向,關注資金的使用效率,全面定位財政工作,發現問題,查找原因,提出對策,為領導決策做好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