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醫療救助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既是我局領導班子實現新老交替的一年,也是民政事業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在這一年里,我局著眼于充分發揮在構建海島和諧社會中的重要基礎性作用,不斷強化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核心理念,切實履行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的核心職責,堅持創新舉措抓落實,重視基層打基礎,改善民生求實效,轉變作風樹形象,各項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和明顯成效。
一、加強城鄉社會救助工作
制定出臺《*市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市貧困群體醫療救助實施辦法》,進一步健全改善民生長效機制。推進低保制度規范化建設,做到應保盡保、按標施保。*年,城鎮低保標準為250--300元/人·月,農村低保標準為150--170元/人·月,全市共有低保對象7910戶12963人,共支出低保金1894.91萬元;努力提高低保補差額度,城鎮月人均補差達到156.28元,農村月人均補差達到114.54元,分別比*年底提高29.29元和19.40元,增長幅度為23.1%和20.4%。積極做好困難群眾物價補貼發放工作,努力確保困難群眾不因物價上漲降低生活標準,全年共發放城鄉低保對象物價補貼263.9萬元。繼續實施分層分類救助,全市共有低保邊緣家庭1219戶,3012人,發放助困金225.9萬元。加強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力度,全市共籌集醫療救助專項資金473萬元,年人均籌資額達到4.8元。全市共救助3151人次,支出醫療救助金625.76萬元,較*年增加142萬元。舉辦全市敬老院、福利院院長培訓班,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全市五保對象集中供養998人,集中供養率為95.59%,支出集中供養經費611.6萬元;城鎮“三無”人員集中供養98人,集中供養率100%,支出集中供養經費70.56萬元。做好自然災害救助工作,積極抓好“韋帕”和“羅莎”臺風期間預防和救災工作,建立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加強救災物資儲備庫、物資儲備點建設,新建市級救災物資儲備庫1個,縣區級物資儲備庫3個,鄉鎮(街道)物資儲備點3個,共儲備棉被1730條,衣物2300件,靴子330雙。全面啟動避災工程建設項目,全年建設市級避災中心3個,縣(區)避災中心(點)9個,同時,做好春荒、冬令救助工作。加強社會救助平臺建設,全面啟用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管理系統軟件,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困難群眾基本信息和救助信息電子臺帳。全年共錄入困難群眾救助信息14萬余條次。漁農村危房改造進展順利,改造完成587戶,超過預期目標。開展“千名機關干部結對幫扶活動”,全市共有結對幫扶對象4575對,發放慰問金550萬元。成功召開*首屆慈善大會,制定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慈善事業的意見》,積極開展各類慈善救助,全市慈善救助17000人次,發放救助金1160萬元。加強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共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1171人次,支出救助金80萬元。
二、加強社會福利事業建設
深化鞏固城市社區“3587”工程建設成果,并向漁農村新社區延伸,16個新社區基本完成達標任務。指導*縣開展第二輪老齡工作先進縣(區)創建評比活動,制定了創建活動工作規劃。舉辦由80余名漁農村老年人協會骨干參加的培訓班,促進基層老年人協會規范化建設,全市累積達標327個,較去年增加50個。積極推進社會福利機構建設,新建、改建定海區福利院、*縣福利院,新增床位200余張。實施“兒童福利機構建設藍天計劃”,做好市兒童福利院建設的前期工作。目前市兒童福利院已完成選址征地、規劃設計、土地平整等工作。出臺《*市關于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為下一步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提供了政策保障。深入開展居家養老試點工作,在去年開展試點的基礎上,新增定海桔南社區、普陀大蒲灣社區和*育才社區為新的試點社區,現全市共有居家養老試點9個。加強漁農村老年活動室建設,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城鄉社區(村、居)老年活動室管理的意見》,籌集資金119萬元,對14家漁農村新社區老年活動室進行了改擴建。至此,全市182個漁農村新社區老年活動室全部完成改擴建任務。堅持擴點鋪面和宣傳造勢并舉,努力擴大銷量,全市福利彩票銷量突破1億元大關,增幅達145%,增幅列全省第一。加強福利企業的安全生產、工資發放等的檢查,確保殘疾職工的合法權益。全市福利企業現有殘疾職工安置1566人,其中本年度新安置殘疾職工85人。
三、完善城鄉社區建設平臺
努力做好城市社區辦公用房的調查摸底工作,在定海四個街道召開城市社區工作服務用房現場辦公會,加強分類指導,著實解決社區工作服務用房問題。出臺《關于扎實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意見》,明確城市和諧社區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認真做好定海區干石覽鎮、普陀區桃花鎮、*縣岱東鎮、*縣五龍鄉等4個鄉鎮的村級換屆試點工作,為*年全面開展村級換屆選舉試點積累經驗。目前,試點鄉鎮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已圓滿結束。深入開展社(村)務公開,對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明確要求的事項以及漁農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重點、焦點、難點等問題,做到及時全面、準確地公開,提高公開的質量和透明度。完善民主管理,進一步健全社區民主議事協商制度、民主評議社區(村)干部工作制度,初步形成群眾對社區(村)干部年度工作評議和上級工作考核相結合、民主評議結果與村干部報酬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截止到*年底,全市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達到77.3%。
四、加大社會組織的培育管理力度
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推進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快推進行業協會改革,圓滿完成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的各項工作任務。全市48家行業協會實現了人員分離、機構分設和財務獨立,行業協會與政府機關的關系進一步理順,行業協會布局更加合理,民間性、自主性的特征更加明顯,自主辦會的格局基本形成。認真做好民間組織的培育、發展工作。全市新登記成立社會團體23家,民辦非企業單位6家。目前,全市共有民間組織680家,其中民辦非企業110家。加強民間組織管理,全年對515家民間組織進行年檢,參檢率96%。深入開展“民間組織服務漁農村小康社區建設”活動,市網吧行業協會開展了“百臺電視贈百戶家庭”活動,普陀博凱文化學校開展了資助貧困學生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進一步提高了行業組織的社會影響力。
五、著力提高雙擁優撫安置工作水平
成功舉辦中國*首屆雙擁文化節系列活動,邀請國內30個雙擁模范城代表和一批軍隊重要領導與會,有效地提高了*的雙擁文化品位和知名度。積極協調省軍區、市委、市政府領導參加建軍80周年慶祝及慰問活動,進一步濃厚了我市擁軍氛圍,充分展現了*人民的雙擁情懷。協同市委宣傳部等單位開展推薦評選擁軍優屬、擁政愛民“雙十佳”先進個人和情系國防“十佳”好家庭活動。積極開展軍警民共建社會主義新漁農村小康社區活動。著眼于維護軍政軍民團結的大好局面,妥善處理易引起軍地糾紛事件18起。起草《*市擁軍優屬若干規定》,已完成征求意見工作,*年初可望出臺。制定《*市軍人撫恤優待實施辦法》,切實落實各項優撫優待政策,做好建國以來歷次參戰人員普查工作,確認189名參戰人員可享受生活補助,共發放生活補助近20萬元。全年共發放重點優撫對象優撫金737萬元,同比增長18.9%,發放慰問金及實物160余萬元。在全市范圍內對部隊退役人員中部分患精神病者進行調查核實,完成對16名符合條件的退役士兵精神病患者的補評殘工作。城鄉義務兵家庭的優待金得到全面落實,全市共發放優待金489.9萬元,比上年增加99.3萬元。做好安置接收工作,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414人,義務兵自謀職業率達97.2%,發放自謀職業補助金235萬元。努力完成軍隊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和軍隊離退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已接收退休、退職職工88人,軍隊離退休干部17人。堅持深入排查、重點防控、著力化解,使全市復員退伍軍人總體上保持了穩定,全年無一復員退伍軍人到北京、杭州上訪,繼續保持了零進京零進省記錄。
六、加強專項社會事務管理
全面啟動市殯儀館改擴建工程,現已完成項目規劃選址、館區建設用地預審、項目環評和可行性報告編制、安置地塊土地征用、拆遷房屋丈量、確權登記等工作。不斷推動遺體火化和擴面工作,完成定海區環南街道八個住人島嶼和普陀區東極鎮遺體火化擴面,至此,*縣、普陀區實現全境火化。全市共火化遺體5964具,較去年增長9.5%。加快推進生態墓地建設,泗礁本島生態墓阿會坑陵塔基本完成陵塔主體工程建設和陵塔內部裝修、格位裝飾工作,相關附屬工程年底也可完工,大洋山火化殯儀館已經公開招投標,黃龍火化殯儀館進入選址、聽證階段。目前全市已建有生態墓地129處,骨灰堂45處,全市生態墓地覆蓋率達91.2%。根據市政府出臺的《大陸連島工程及本島主干道墳墓整治實施方案》,加快“二沿五區”墳墓整治。落實編制、人員、經費,實質性啟動成立殯葬執法大隊。全年治理墳墓9000多座,墳墓整治理率達95%。做好市殯儀館收費項目及標準調整。嚴格執行骨灰跟蹤考核制度,對12起違法安葬現象進行嚴肅處理。從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出發,調整定海、普陀兩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將毛竹山村劃歸臨城街道管理,普陀區撤銷佛渡鄉建制,并入六橫鎮管理轄,朱家尖鎮、展茅鎮分別撤鎮設街道辦事處。自此,全市鄉鎮總數從35個減少到32個,街道總數從9個增加到11個。建立行政區域界線管理制度,建立《行政區域邊界糾紛調處應急預案》,以制度帶動平安界線建設工作。以編制城市地名規劃、完善城鄉地名標牌設置工作和網上電子地圖為重點,繼續深入實施地名公共服務工程。全年辦理國內結婚登記7275對,離婚登記2099對,補發婚姻證件2472本,出具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10409份,辦理收養登記131件;涉港澳臺結婚登記358對,離婚登記42對,補發婚姻證件5本,涉臺收養登記2件。組織實施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直補資金發放工作,做好扶持名單復查確認,向1911名移民發放補助資金57.3萬元。草擬《*市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規劃》,開展小型水庫移民扶持工作調研。
七、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
我局堅持將作風建設作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樹立民政新形象的重要工作來抓。一是加強學習,提高認識。組織干部開展作風建設大討論,暢談學習體會。局副科以上領導干部共撰寫學習體會文章近40余篇,2名局領導還在局理論中心組學習及局務會議上談了學習體會。二是加強調研,強化整改。5名局領導分塊帶隊深入到四個縣(區)及臨城街道走訪低保家庭、重點優撫對象、敬老院等,廣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對調研中了解到的問題認真梳理,分類整改,立說立行。目前,人民群眾反映的大部分問題都以得到有效整改。三是督促檢查,確保實效。周密部署,做到每個階段、每項活動前有計劃,中有檢查,后有總結。建立局行風監督員隊伍,明確行風監督員的權利義務,強化外部制約。在殯儀館、婚姻登記窗口、救助站、軍休所、公墓經營部等基層窗口單位開展行風評議,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四是義務助老,樹立形象。組織局機關35歲以下的20名干部職工以義工形式到定海桔南社區為5名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安慰、衛生打掃等服務,已開展活動60余次,群眾反映良好。
八、強化黨風廉政、干部隊伍等的建設
成功召開全市民政會議,進一步提高了民政影響力,營造了關注民政,改善民生的良好環境。修訂完善局機關規章制度,重點對局機關財務制度進行了修訂,新制定了節能降耗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有力地促進了機關內部管理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做到領導重視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制度執行到位,監督檢查到位,有效地促進我局民政業務工作與黨風廉政建設的齊頭并進,共同發展。12月7日,市紀委檢查組對我局貫徹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得到了充分肯定。加強民政干部隊伍建設,局領導班子順利實現新老交替,班子結構進一步優化。在7名班子成員中,有5名是新進的,其中3名班子成員是局內部提拔上來的。民政事業后備力量進一步充實,市管后備干部達到4名。加強信息宣傳工作,省廳信息98分、市委黨務信息110分、市政府政務信息103分,均超額完成考核指標任務。做好規范性文件清理,共清理本局規范文件26件,其中,保留11件,修改2件,廢止13件。辦理議提案31件,其中主辦件17件,完全滿意率為94.2%。高度重視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的問題,全年共辦各類理信訪案件67件,全部依法受理,按期辦結。審批辦證完成350件。經濟創收取得較好成績,全年共完成萬元。另外,計財、衛生、人才、工青婦、文書檔案等工作也取得重大進展。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和省廳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體民政干部職工團結奮進,勤奮工作的結果。
在看到民政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一是有的民生政策還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工作力度還有待加大,如部分縣(區)的醫療救助資金還沒有達到省廳要求;二是基礎性工作還比較薄弱,對民政服務對象的情況還掌握不夠詳細和準確,鄉鎮民政力量還顯不足;三是全市民政干部隊伍的能力狀況、思維方式、工作觀念還不能適應現代形勢發展的需要;四是民政系統信息化、現代化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還需要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