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人才管理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農業局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意見》,根據昌人才發〔20*〕1號關于印發《*縣20*年人才工作要點》的通知要求,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我縣煙草、茶葉、甘蔗、核桃等支柱產業,以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重點,切實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20*年,我縣農業方面實用人才總量4.97萬人,占勞動力總數26%,占農業人口16%。其中:掌握一定科學技術在農作物及經濟作物栽培中達到一定水平及規模的種植業大戶0.8萬戶,種植能手2萬人;農產品加工包括碾米、磨面、粉碎、蔬菜、干果、野生菌、經營茶葉粗精加工0.45萬戶,經營能手1.35萬人;農機操作能手0.3萬人,農機維修200人,合計農機具操作能手0.32萬人;中醫中藥、土木建筑、竹編、石刻、獸醫、文化文藝類人才1.3萬人。農業局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推進人才強縣戰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得到穩步推進,人才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F將我局今年的人才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統一思想、加強領導。為了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明確任務、推動工作,我局組織全體機關干部集體學習了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加強人才工作等有關文件材料,特別是學習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新理論,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把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納入工作的重要內容,在縣人才領導小組領導下,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加強領導,增加投入,建立培養人才的長效機制,營造人才成長的優良環境,做到不拘一格,人才輩出。
(二)深入了解人才狀況,不斷改進人才工作
我局十分重視人才工作,倡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不斷加強科技隊伍建設,穩定科技隊伍。年初分別召開組織人事部門干部、各二級單位主要領導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全局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狀況進行調查摸底。努力塑造一支政治堅定、結構合理、政績突出的黨政領導干部隊伍,培養造就一支奮發有為、業務精通、素質較高的機關干部隊伍,鍛煉提高一批心系農民、無私奉獻的基層干部隊伍,為我局開展農業和農村工作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持和組織保證。
(三)抓好科技培訓和人才培養
1、抓好科技進村入戶工作
全縣農業系統共抽調38名農業科技人員,分別進駐17個村,完成科技樣板2580畝,其中糧食樣板1480畝、豐產茶園樣板550畝、蠶桑新植樣板100畝、稻魚工程示范350畝,水稻精量栽培50畝,甘蔗樣板50畝,輻射帶動1.2萬戶5.4萬人。科技人員及時制定工作計劃、組織農戶集中培訓,傳授農業科技知識。共辦黑板報125期,發放科技宣傳資料2.75萬份,召開科技培訓會186次,培訓農民3.25萬人次。
2、以實施陽光工程為抓手充分整合各種培訓資源
按照產業發展和用人單位的需要,縣勞促會協同縣扶貧辦、縣人事勞動局、縣職教中心完成技能培訓4萬人。
3、縣農經站負責在柯街鎮松林村和漭水鎮共裕村實施兩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項目,在翁堵和茍街兩個鄉鎮建立兩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培養致富帶頭人1萬人。
4、農業局人事科按上級下達指標和要求,認真做好“國貼”、“省突”、“省貼”人才選拔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一是人才自身觀念存在安于現狀、創新不夠。表現為科技人員領頭創業的氛圍不濃。二是農技推廣服務的方法不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制約科技興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表現為一些地方在開展農技推廣中只重視品種更新和技術更新,忽視了科技興農工作中主要服務對象—農民的科技素質的提高。三是經費投入仍然不足。近年來我縣高度重視科技興農工作,不斷加大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投入,但由于財政比較困難,經費的不足,制約科技興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三、下年人才工作計劃
(一)學校培訓
通過農廣校培訓,發放綠色證書1400人;農業機械學校培訓拖拉機及其他農機操作能手250人。
(二)科技進村入戶培訓
選派本系統思想好、業務精、事業心強的科技人員深入基層,送科技下鄉,實施科技幫扶,培訓農民3.5萬人次。
(三)實施項目培訓
繼續抓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每村至少培訓15天90學時,現場指導至少15次,每村至少培訓50人。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四個長效機制和云南省十八項、*縣十六項基層黨建工作制度和縣委十一個基層黨建工作文件精神,鞏固和擴大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構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在新的起點上深入推進“雙目標”管理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根據縣委組織部《關于做好20*年度“雙目標”管理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于6月14日至26日在10個支部和131名黨員中認真開展了此項工作,現就工作開展情況作如下簡要小結。
一、加強學習,明確評議目標要求
在“雙目標”管理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中,我們首先是原文組織廣大黨員學習縣委組織部《關于做好20*年度“雙目標”管理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的通知》。第二是在支部目標管理上結合各支部實際,著重圍繞經濟建設(包括社會發展規劃、糧食總產量、人均純收入、安全生產、經濟效益、服務“三農”等),黨的建設(包括縣委下發的基層黨建工作文件、黨員發展、黨組織建設等)。精神文明建設(包括黨員的思想教育、科技知識培訓、主人翁精神、優質服務、民主觀念等)。第三是在黨員“目標”管理上,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層次黨員的特點和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形成的黨員保持先進性具體標準(包括事業心、責任感、敬業精神、廉潔自律等)。
二、認真開展支部目標測評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
“雙目標”管理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我局各支部分別于6月14日至26日,共分五個階段進行。即:(學習教育、自我評價、民主評議、組織考察、總結經驗)。評議中始終堅持三基原則:即:(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民主公開、堅持公平公正等)。評議內容緊緊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一是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圍繞部門發展的計劃目標,真抓實干、求真務實、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三農”獻計出力。二是以黨員先進性具體要求大討論形成的標準、“五好五帶頭”目標,即(領導班子好、帶頭學習講政治;隊伍素質好、帶頭干事謀發展;制度建設好、帶頭建設佳績;工作業績好、帶頭服務比奉獻;群眾反映好、帶頭自律樹形象),認真開展檢查對比,黨員干部還圍繞是否創造性的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是否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疾苦,艱苦奮斗,自覺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開展評議。三是學習和貫徹執行《黨章》、《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及其它黨內法規、正確行使黨員的權利和履行黨員義務、廉潔自律、克已奉公、在廉政建設方面起表率作用。四是對照新時期共產黨員應具備的能力和標準,講真理,不講面子;講原則,不講人際關系;講奉獻,不計個人得失。認真查找自己存在不足方面的思想根源,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各支部從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廉潔自律、本單位工作五個方面進行量化考核。支部和黨員個人分別寫出了年度工作小結,在今年考核評議的基礎上制定出了下一年度的目標責任制。
三、考核結果
此次“雙目標”管理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農業黨委共有10個支部參加,考評率100%,黨員總數132人,其中正式黨員131人、預備黨員1人,參評黨員132人占總數的100%,黨員培訓730人,其中:縣機關工委培訓9人。支部培訓721人。累計天數57天,培訓非黨4人,轉正4人。新發展黨員1人,實行目標管理的黨支部10個,實行目標管理的黨員131人。支部目標中好的有10個,黨員目標考核80分以上的128人,60—79分3人。被局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4個,受局黨委表彰的優秀共產黨員27人。此次“雙目標”管理和民主評議黨員農業局黨委無后進支部和不合格黨員。
“雙目標”管理是根據《黨章》規定提出來的,是加強黨支部和黨員管理的有效方法,也是做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基礎。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執政地位和進行黨員教育的一項嚴肅工作,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局一是將緊跟時代步伐,把建設“學習型、創新型、高效型、廉潔型、節約型、規范型、開放型和諧型”作為機關“雙目標”管理主要目標。努力做到部署工作有新思路、開展活動有新載體、落實任務有新舉措、自身建設有新要求、推動工作有新亮點、促進發展有新成效;二是適應新要求,建立“雙目標”管理新格局。以建立統一有序、寬領域、開放型的機關“目標”管理和民主評議黨員格局為重點,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深入實際,廣聚民智、制度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規劃;三是圍繞新形勢、確立責任目標新重點。堅持把黨委、支部關心關注的黨建工作、組織建設、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等作為工作重點,做到“工作目標圍繞‘中心’確定,思路圍繞‘中心’謀劃、措施圍繞‘中心’制定,成效圍繞‘中心’考核”;四是豐富工作內涵,創新“雙目標”管理實踐活動。開展“比學習,創一流素質,比工作,創一流業績”活動。解決“門難進、事難辦、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不良風氣,努力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服務,全面實行黨員公開承諾制,讓黨員成為改進作風、解決問題的帶頭人,成為為民服務,為民謀利的帶頭人,成為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帶頭人,為黨的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