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發展金融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關于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強化金融服務,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進全市經濟社會事業平穩較快發展,根據《市政府關于加快南京金融業發展的意見》(寧政發〔*〕148號)精神,現提出2009年全市金融工作要點如下:
一、全力做好金融服務工作,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健全金融工作協調機制。完善市政府與金融機構、金融機構與在寧企業的交流和合作機制,根據內容和專題,不定期舉辦經濟形勢、金融形勢、金融政策和產品會等活動,促進金融機構投融資活動的開展。
(二)加強各項政策引導和服務工作。積極落實市政府促進金融業發展的各項配套政策和優惠獎勵措施,引導和扶持金融機構健康快速發展。抓住“長三角金融一體化”的發展機遇期,促進金融機構開展區域內金融機構之間資金管理、技術、信息和金融產品等領域的合作。
二、加快農村金融體系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金融服務
(三)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加快推進市區、江寧、浦口和六合四家農信社的改革重組進程,力爭在上半年完成農村商業銀行的各項籌建工作。
(四)加快推進小額貸款組織的組建工作。確保上半年在全市七個涉農郊縣各組建一家農村小額貸款公司。力爭在三季度通過擴大試點范圍實現農村小額貸款組織對全市各區縣的全覆蓋。對條件較好的區縣可適當增加小額貸款公司的數量,對運作規范、運營較好的小額貸款公司積極推動其改組成村鎮銀行或社區銀行。
(五)進一步深化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在繼續保持水稻、小麥、油菜、奶牛、能繁母豬等已試點的種養殖業實現應保盡保的基礎上,逐步開展農機具、林木、蔬菜大棚、育肥豬、肉雞等特色農業、高效農業和設施農業保險試點。
三、突出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加強企業融資服務工作
(六)積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總量。及時向駐寧金融機構通報、介紹南京市產業發展規劃、經濟結構調整方向,以及省、市政府重點鼓勵和支持的行業和企業,引導金融機構通過優化金融資源配置,促進我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力爭2009年全市新增貸款突破1200億元。
(七)加強重大項目的投融資管理。積極會同各投資主體,加強對市政府確定的年度政府投資項目的前期研究和策劃,提出投融資方案,切實推進協調、督促落實重大投融資活動。
(八)深入開展全方位的銀政企合作。及時掌握和提供各類企業特別是重大項目以及中小企業的各類資金需求,建立和不斷補充完善重點項目和優勢企業名錄,主動邀請金融機構提前介入項目的評估論證和幫助研究融資方案,并通過銀企洽談會、融資對接會等多種形式搭建平臺,搞好銀企對接,提高貸款落實到位率。
四、促進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不斷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九)積極鼓勵上市公司多種形式再融資。加快對現有上市公司的現狀和發展規劃的研究,制定并實施上市企業發展計劃。鼓勵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通過配股、增發和發行債券等多種形式進行再融資;支持和鼓勵上市公司積極進行資產重組,充分利用“殼資源”,實現上市公司與新興產業發展雙贏。
(十)大力推進企業多渠道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加強企業境內外上市的引導、扶持和培育工作,建立50家重點擬上市企業培育儲備庫,實行分類指導和全程跟蹤服務,抓住創業板推出機遇,力爭全年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5家以上。
(十一)積極鼓勵企業利用債券融資。積極推進南鋼、交通集團、城建集團、河西國資集團開展債券融資工作,力爭全年通過債券融資60億元。
(十二)爭取中央國債份額。積極組織項目申報,在保障性安居住房、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及生態建設工程等領域爭取國債規模。
(十三)積極申報代辦股權轉讓系統。做好南京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申報代辦股權轉讓系統試點園區工作,爭取成為試點城市,為非上市公司融資提供新的平臺。
五、加強政策性融資服務體系建設,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十四)繼續加大信用擔保體系扶持力度。進一步強化政策引導力度,加大對擔保機構的代償損失補償,提高對擔保機構的業務補貼標準。力爭全市注冊資金超過8000萬元、具備爭取國家和省各項政策支持基本條件的擔保機構數量達到6—8家,全年擔保融資總額確保突破百億元大關,并力爭較去年增長50%、達到120億元。
(十五)加快推動創業投資體系建設。制定并出臺《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通過引導基金的運作吸引和支持國內外投資業績突出、基金募集能力強、管理經驗成熟的品牌創業投資企業或管理團隊在南京發起設立新的創業投資企業,投向我市高成長型中小企業。鼓勵各區縣和開發區根據區域發展的實際需要,設立本地區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或創業投資機構。
六、加快地方金融機構的發展,引導地方金融機構做大做強
(十六)加快南京銀行跨區域發展步伐。進一步優化南京銀行股權結構,繼續推動南京銀行在北京等國內中心城市設立分支機構,盡快實現全國性戰略布局。
(十七)加快推進南京證券的上市工作。抓緊做好上市各項工作,加快推進上市進程。
(十八)大力支持南證期貨的快速發展。積極創造條件,支持南證期貨與本土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的對接,在業務開展上取得新的突破。
(十九)加快紫金控股的發展步伐。積極推進南京銀行、南京證券股權劃撥工作;加快引進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完善紫金控股的股權結構,提升管理能力和發展水平。
(二十)加快信托公司重組進程。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切實推進信托公司重組工作,力爭獲得銀監會批復。
(二十一)積極推動地方保險公司的籌建工作。加快研究地方保險公司的設立方案,力爭在設立上取得突破。
(二十二)進一步提升投融資平臺融資發展能力。通過國有資產劃轉、專項資金撥付、特許經營權、土地儲備運營以及資本運作等方式,進一步推動各投融資平臺充分拓寬投融資渠道,提升投融資功能。
七、加快金融改革開放,積極打造區域金融中心
(二十三)加快河西金融集聚區建設。充分發揮河西金融集聚區發展專項扶持政策的效用,不斷做好對入住河西CBD金融機構的政策扶持工作;進一步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及擬在寧發展金融機構的聯系,積極推動擬在我市發展的金融機構加快審批進程。
(二十四)加大金融招商力度。進一步加大金融招商的力度,組織不同層次的金融招商活動,繼續加快吸引國內外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托公司、投資銀行、基金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及分支機構進入河西金融集聚區。
(二十五)積極開展保險創新試驗區創建工作。進一步加強與中國保監會的聯系,深入開展各項創建活動,爭取保險業改革發展的相關政策在南京先行先試。
八、切實維護金融安全穩定,加強金融生態建設
(二十六)加強對金融運行的分析監測和監管。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危機動態,加強經濟金融運行分析研究,加強對各類擔保公司及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區縣政府要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的溝通聯系,研究制訂應急預案,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協力防范和處置各種金融風險。
(二十七)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各區縣、各部門要在保護銀行債權、防止逃廢銀行債務、處置抵貸資產、合法有序進行破產清算等方面營造有利環境。深入開展“誠信南京”建設與清理亂集資工作,按照有疏有堵的原則,為金融改革創造良好條件,促進全市金融產業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