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局惠農政策發展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是實施“*”規劃的第二年,也是站在更高起點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一年,做好本年各項工作,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機遇,攻堅克難,銳意進取,以農業為基礎,以商貿、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為動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生態農業,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教育和各項社會事業,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努力建設“和諧*”。重點抓好以下各項工作:
(一)做好“三農”工作,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加大惠農政策落實。充分利用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契機,跳出農業抓農業,提高農村工作水平和質量。搶抓國家支持農業的政策機遇,抓緊編制申報農業發展項目,積極爭取小潤河綜合開發治理項目,發展綜合養殖。加固何郢、趙崗防洪保莊圩,改造趙崗排澇站,完善農田水利基礎配套設施。加大農田保護力度,繼續實施“老宅基復墾”工程。
2、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按照新農村建設規劃,積極爭取資金,加快實施,整體推進,擴大集鎮規模2.5平方公里,城鎮居民將達10000人居住經商辦企業,繁榮市場,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環境。實施項工程:(1)以*街為軸心,在潁紅公路以北,建設*大道,將苗莊等路邊的9個自然村、2100口居民遷到居住兼營商貿的住宅小區,可擴大集鎮規模05平方公里,節約土地238畝。(2)以*大道為軸心向東拓展0.5平方公里,建大新中心小區,逐步撤并原大新村的李宅,農科村的劉宅等自然莊,使之連片發展。(3)以105國道為軸心向西拓展500米建教育大道,將原*村的*莊、丁樓村的陳新莊、韓大村的韓大莊等自然莊逐步整體遷移,成為集經商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新區。4、將*大道向北延伸350米,將原韓大、農科村的其他自然莊整體搬遷進入,建成農工商貿和居住為一體的新區。目前,新區商住樓和街道的道路正在建設中,年底可見雛形。5、在*新村以東200米原*中學(該校已遷至*集)舊址建企業園區,并在*新村以西陳新莊用老宅還田建家禽、家畜養殖區。6、對離*集較遠整合規劃的6個中心村,以經濟條件較好,且已連片的村宅為中心,將撤并零星村莊,按新農村綜合服務功能完善的標準,進行歸并整治建設,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
3、加快推廣農業產業化。推廣良種良法,擴大經濟作物面積,發展特色、高產、高效農業和“訂單農業”生產,分區域連片種植,實行一村一業、一村一品規模生產。大力發展畜牧水產養殖業,加強畜禽防疫工作,抓好現有6000余畝可養水面和精養魚塘1000畝利用率,引進資金和技術向社會招租和發包,提高科技養魚的水平。繼續實施農田林網和“三邊”、“兩荒”造林,采取租賃、股份合作等形式,支持沿小潤河灣的低湖洼地3000畝營造速生經濟林。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扶持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
4、提高勞務輸出質量。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實施新型農民培訓工程,按照勞動力市場取向,做好富余勞動力就業服務和指導工作,擴大“訂單培訓”和“定向培訓”,增加智力型、技能型輸出比例,發展勞務經濟。加強對輸出人員的法律服務援助,積極支持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
(二)抓好財政收入,提高財政保障能力
1、加大組織征收力度。積極培植稅源,依法加大車稅、屠宰稅、個人所得稅、耕地占用稅、契稅征收力度,強化征管措施,堵塞跑冒滴漏,做到應收盡收,確保實現財政收入完成預算目標。落實稅收目標責任制,加強非稅收入統管,防止體外循環,全面實行收支“兩條線”和“兩公開一監督”的民主理財辦法,降低財政風險,增加鎮村收支平衡能力。
2、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認真落實鄉財縣管和村財鄉管改革措施,集中財力保工資、保社保、保運轉、保法定支出,擠出資金加大對公益事業和經濟發展的投入,提高財政保障能力,消化歷史欠帳。
(三)堅持以人為本,建設“和諧*”
1、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深入開展創建文明城鎮、文明行業和文明村活動。實施科教、文體、法律、衛生進村入戶活動,完善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使農民參合率達90%以上,強化流行病和人畜共患疾病預防控制措施,不斷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加快*文化廣場和老海小學項目建設,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成果,推進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擴大有線電視覆蓋面。建立社會救助體系,落實“五保戶”供養政策。大力支持婦女兒童、殘疾人和老年人事業。強化計生國策教育,大力推進計劃生育綜合改革,加大計劃生育經費投入,完善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切實穩定低生育水平,著力解決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問題,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加強生態環保工作,依法保護耕地,扎實推進殯葬改革,提倡移風易俗。
2、全面優化發展環境。認真貫徹執行《行政許可法》,加強行政審批服務,所有公共服務項目一律進入便民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公開審批。進一步完善行政審批的項目、依據、內容、條件、程序、時限和收費標準“七公開”制度,實行“陽光行政”和“一站式”服務。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加大食品和藥品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強裝強卸、強買強賣、欺行霸市、坑蒙拐騙等擾亂市場行為。加強誠信建設,嚴厲打擊各種欺詐和失信違法行為,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寬松的環境,努力營造全鎮上下親商、安商、富商的招商引資氛圍,實施外向型全民招商辦企業,圍繞本鎮農副產品深加工和特色資源辦工業。
3、努力維護社會穩定。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繼續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全面落實各項安全生產措施,嚴格安全執法,及時排查并消除事故隱患,堅決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進一步加強信訪工作,暢通信訪渠道,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切實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做好國防動員和雙擁工作,支持民兵預備役建設,努力構建“和諧*”。
(四)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打造人民滿意政府
1、提高行政執行能力。堅持民主決策,注重集中民智,充分調動廣大群眾謀發展、促發展、大發展的積極性。堅持從基礎做起,忠于職守,盡職盡責,真正為群眾多干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為*跨越式發展多做一些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加強政務督查,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制定政府工作績效目標考核辦法,強化目標考核和考核結果的運用,嚴肅追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敷衍塞責、消極應付等影響行政執行力的行為,確保政令暢通和工作落實。
2、提高為民服務能力。認真抓好按照“為民、務實、創新”的三大要求,加強調查研究,遵循客觀規律,大力弘揚求真務實之風,言必信、行必果,不張揚、埋頭干,爭先進、創一流。堅持用創新的思路、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探索發展的新路子。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加強行政效能監察,認真開展政風行風評議活動,堅決糾正并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3、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依法行政綱要,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堅持重大事項聽證制度和重要決策前的群眾評議制度,優化政府決策規則和程序。主動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和群眾監督,鞏固和擴大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實行政務公開。深入開展“五五”普法活動,加強法律援助,提高全體公民法治理念。加大《公務員法》宣傳和貫徹力度,依法規范公務員隊伍建設和管理。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和落實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與預防腐敗體系,教育廣大公務員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廉潔從政、執政為民的能力。大力倡導勤儉節約,堅決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樹立勤政、廉政、為民、務實的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