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財政管理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鄉鎮財政作為聯結城鄉、聯系群眾的紐帶和橋梁,是當前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省鄉鎮財政建立20多年來,為鞏固基層政權、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年取消農業稅后,我省鄉鎮財政工作任務和職能有了較大調整,但當前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按照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逐步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財政體系的要求,為適應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和財政規范管理的需要,充分發揮鄉鎮財政職能作用,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省財政廳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財政管理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分析了我省當前鄉鎮財政狀況,主要有以“保工資、保運轉”為主的“吃飯型”、稍有余力為農村社會事業提供保障的“發展型”和積極培植財源促進經濟增長的“建設型”等類型的鄉鎮財政。提出新形勢下鄉鎮財政的工作任務和要求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適應落實黨和政府農村政策的要求,適應鄉鎮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圍繞發展經濟、管理社會事務和提供公共服務的現實要求,切實加強鄉鎮財政管理工作,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充分發揮職能作用。
對加強鄉鎮財政管理工作,《指導意見》提出了四個方面的措施和要求。一、完善財政預算管理,做好農村公共服務。合理編制鄉鎮財政收支預算,切實增強預算的約束力,依法加強收入征管,切實加強財政支出管理,完善縣鄉財政體制,深化“鄉財縣管”財政管理方式改革,切實加強鄉鎮債務管理。二、認真落實惠農政策,建立服務工作新機制。建立惠農資金補助對象管理新機制,進一步完善財政補貼農民資金“一卡通”發放機制,拓展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積極為中小企業和農民提供政策及財務服務,不斷創新服務機制和形式。三、強化財政監督職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積極履行對專項資金的監督職能,完善對專項資金的監督機制,規范村級財務監管方式,加強對鄉鎮財務和資產的監管,配合做好農民負擔監管工作。四、加強機構隊伍建設,提高鄉鎮財政管理水平。合理設置鄉鎮財政機構,進一步明確鄉鎮財政機構管理體制,切實加強鄉鎮財政人員管理,加大對鄉鎮財政人員的培訓,切實解決鄉鎮財政辦公條件,加大宣傳力度,全面開展“創建人民滿意的基層站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