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保局打擊環境違法行為行動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貫徹落實國家六部委聯合召開的“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切實維護廣大群眾權益,打擊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損害群眾利益的環境違法行為,按照國家六部委、省政府以及*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在前兩年環保專項行動的基礎上,繼續深入開展維護群眾權益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專項行動。現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貫徹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維護群眾環境權益為目標,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為手段,依法查處、打擊各種環境違法行為。
二、目標和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六部委聯合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和省環保專項行動聯席會議精神,根據《*市維護群眾權益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部署,以水泥、火電、造紙、電鍍、印染等為重點行業,重點查處未批先建、違法排污、治理不力、行政干預等典型案件。通過開展打擊環境違法專項行動,查處一批典型的環保違法案件,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糾正一批行政干預、阻撓環境執法的行為,處分一批違紀政紀的責任者,確保各項環保法律、法規得到貫徹落實,重大環保違法行為明顯減少,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得到維護,環保部門行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環境監督管理能力得到明顯加強。努力實現重點監管企業穩定達標排放率和環保“三同時”執行合格率達到90%以上、基層政府違反國家環保法律法規的政策措施基本得到糾正、群眾反復投訴的環境污染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的工作目標。
三、具體任務和工作重點
(一)嚴肅查處生態環境敏感區域的各種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重點開展對飲用水源保護區、準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的污染項目和跨邊界環境污染的執法檢查,清除各種威脅飲用水源水質、生態環境安全的隱患。
(二)堅決查處“未批先建”或者“三同時”不到位、違法生產和違法排污的環境違法行為。重點對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新建項目執行環評制度、“三同時”制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確保重污染行業按省統一規劃、統一布點的要求進行建設,尤其要防止污染型產業向山區轉移。對檢查發現的違反國家產業政策的“十五小”、“新五小”企業以及設備簡陋、污染嚴重的企業,要依法予以關閉。
(三)嚴厲打擊閑置或不正常使用污染物處理設施、偷排或超標排放污染物的行為。重點開展對電鍍、造紙、印染、制革、化工等行業污染治理設施的執法檢查;要加大對火電、水泥、化工等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對污染物排放超標的,要嚴格依法進行處罰;嚴肅查處上級部門掛牌督辦(例如址山鎮廢銅材生產企業的廢氣污染)、群眾反映強烈、影響社會穩定或長期得不到解決的突出環境問題。
(四)集中整治城市噪聲污染和大氣污染。環保、公安、工商等部門要充分協調,對嚴重影響群眾生活的噪聲、揚塵、異味、餐飲業油煙等問題要進行集中整治。
(五)嚴肅查處違法收集、貯存、運輸、轉移、處理、處置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放射性廢物等行為。重點開展對電鍍生產企業的廢渣、污泥、退鍍液,線路板生產企業的廢腐蝕液、污泥,二次電池生產企業的廢渣、廢料,化工生產企業的廢涂料、廢油漆、廢有機溶劑、廢農藥等工業危險廢物以及醫療廢物處置情況和閑置放射源的專項檢查。
(六)加大對環境保護行政責任的追究力度和環保執法稽查工作力度。要進一步清理地方政府出臺的有悖于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政策和規定。重點解決環保行政違法行為,尤其是對環境違法行為不處理或處理不力,以及在排污費征收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對造成環境污染事故、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環境違法行為,除要追究違法企業的法律責任外,還要追究企業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對整治不力、拖而不決、行政干預或者行政不作為,嚴重影響黨群關系或社會穩定的,要按省紀委、監察廳《關于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行為黨紀政紀處分的暫行規定》,給予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追究有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切實做到“四個不放過”:對違法情節沒有查清的不放過;對整改措施沒有落實到位的不放過;對責任者沒有處理到位的不放過;對該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而沒有移送的不放過。
四、組織形式和分工
我市成立由市環保局、發展和改革局、經貿局、監察局、司法局、衛生局、資產辦、工商局、安全監管局、質監局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市環保局負責日常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指派1名業務股室領導擔任專項行動聯絡員。各部門要加強聯動,合力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同時要各司其職,落實責任和任務,具體分工如下:
環保局要切實履行統一監管職責,加大對污染源監督執法力度,提出本地重點污染源名單,協調相關部門共同開展各項專項檢查;督促各種環境違法案件的查處、移交和移送等制度的落實情況;按照專項行動信息管理的要求,定期上報和通報專項行動的進展情況;組織新聞媒體跟蹤報道,公布查處情況。
發展和改革局負責監督檢大建設項目布局、治污保潔工程和重點環保工程項目建設情況。
經貿局負責檢查推行清潔生產審核、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廢料回收生產技術和污染排放全過程控制的情況。
資產辦負責做好政府責令限期治理以及關、停、并、轉的國有企業的污染防治工作,并督促其任務的完成。
監察局負責督促各有關主管部門組織專項行動和依法開展執法檢查,依據《關于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行為黨紀政紀處分的暫行規定》,追究違紀違法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司法局負責組織環保法制的宣傳與教育活動。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開展專項行動的重要意義;要加強對各類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法制宣傳教育,增強依法經營、保護環境意識;要加強環境警示教育,加大典型環境違法案件曝光力度,以案說法;要充分發揮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作用,為群眾依法維護環境權益提供法律幫助,為開展專項行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衛生局負責對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活動的監督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協助執行政府對違法的企業下達的取締關閉決定,依法注銷或吊銷其營業執照;對無照經營的不法企業依法取締;負責協助做好政府責令限期治理的個體、私營企業污染防治工作。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要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管,促使企業完善安全生產條件,以防止或減少因生產安全事故引發的環境污染。
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依法查處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產品等假冒偽劣產品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危險化學品產品質量安全違法行為。
五、時間安排
(一)組織部署階段(20*年7月上旬)
建立專項行動組織機構,并結合本地實際,確定工作重點;制定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并上報*市環保局。
(二)自查自糾階段(20*年7月中下旬)
按照制定的工作方案,全面開展打擊環境違法專項行動。針對本地存在的突出問題,尤其是對20*年、20*年“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中曝光的問題要逐一跟進,進行自查自糾。對群眾反映強烈、影響社會穩定或長期得不到解決的突出環境問題實行掛牌督辦,提出整治意見和解決時限。自查自糾和掛牌督辦環境問題的情況于7月10日前報*市環保局。
(三)監督落實階段(20*年7月一9月)
對檢查發現的環境問題要依法進行處理,并認真落實整治措施,務求取得實效。
(四)整改總結提高階段(20*年9月一10月)
對專項行動工作總結上報,建立和完善企業環境行為自我約束機制和環境保護公眾監督機制,推行企業環境行為定期公布制度、企業環境審計制度和環境保護有獎舉報制度;加強環境執法能力建設,建立保障環境執法的投入機制。專項行動工作總結和環保專項行動三年工作總結于9月25日前報*市環保局。
六、信息調度
要按照上級對專項行動信息管理的要求,定期上報和通報專項行動的進展情況。市環保局負責專項行動信息的報送,明確報送負責人、信息聯絡員,按上級部門的要求報送行動信息。
市環保局信息聯絡員:*
聯系電話*
傳真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