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文化局文化古村落保護規劃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歷史文化底蘊豐厚,保存有眾多具有悠久歷史和濃郁地方特色、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和建筑藝術價值的文化古村落。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文化大省和市委、市政府關于著力打造“文化名市”、“南國旅游休閑之都—廣東*”的要求,切實做好我市文化古村落的保護規劃和開發利用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將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與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建設“文化名市”和“旅游經濟強市”、豐富千里旅游畫廊文化內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努力推進文化古村落的挖掘、整理、保護和傳承工作。以科學規劃為基礎,充分發揮文化古村落的民族風情與自然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文化保護與開發利用的新路子,進一步發展壯大文化產業。
二、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的目標、內容
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的主要目標。從文化傳承、建筑藝術、生活形態、生態文化等方面對我市古村落的歷史文化內涵加以保護并使之得到合理的利用。在文化古村落得到有效搶救、挖掘、保護和傳承的基礎上,達到人與人和睦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步發展。
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的主要內容。1、物質文化遺產方面。主要是:文化古村落具有特色的整體空間環境和風貌;傳統的街巷格局和形態;具有文物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建筑(構筑)物、石刻、近現代優秀建筑等;地下文物埋藏區;河道水系、地貌遺跡、古樹名木等。2、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主要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傳統戲曲、傳統工藝、傳統產業、民風民俗等。
三、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的主要任務和步驟
(一)主要任務。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的組織領導,把文化古村落的保護利用與建設“文化名市”、“旅游經濟強市”相結合,積極做好文化古村落的規劃建設、項目論證和招商引資工作,開發一批歷史文化內涵濃厚、旅游價值較高的文化古村落。要充分利用正在開展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大對文化古村落的保護利用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積極發掘、搶救、保護和利用我市文化古村落寶貴的文化資源,徹底摸清我市文化古村落的類型、分布和特點,確定和公布一批文化古村落文物保護單位,確保文化古村落得到有效的搶救和保護,確保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繼承和發展。
(二)工作步驟。
1、*年,建立健全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的組織機構,完成全市文化古村落的普查,建立全市文化古村落的保護檔案資料,制定文化古村落的保護規劃、保護制度、保護措施和相關規定。推出3至4個集文脈尋蹤、鄉情野趣、生態休閑和紅色傳承于一體的文化旅游示范景區。
2、2010年前,完成申報國家級、省級文化古村落的資料準備、報送工作,力爭我市有10個以上文化古村落成為國家級或省級文化古村落。完成文化古村落保護建設規劃的編著。完成文化古村落的搶救性保護工作。完成攝錄、印制和編撰集人文景觀、自然風光、傳統建筑、民間藝術、民俗風情、民間傳統工藝等于一體的《*文化古村落》電視宣傳片、光碟、畫冊、文化遺產集成叢書。選擇10個以上有特色、有規模、保存較為完整,具有較高旅游開發價值的文化古村落,通過招商引資來整合開發,合理配置各種旅游服務設施,打造*文化古村落旅游產業品牌。
3、2012年前,按照文化古村落保護規劃,完成文化古村落保護性建設,公布一批*市歷史文化古村落。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態文明村建設,通過科學規劃、有效保護、合理利用、改善交通、美化環境、合理配置各類旅游服務設施,完成所有文化古村落的歷史文化與旅游結合的建設,進一步提升*千里文化古村落的旅游畫廊的歷史文化內涵。
四、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的組織機構
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建設局、市交通局、市文廣新局、市法制局、市城鄉規劃局、市旅游發展局、市文聯等單位有關領導為成員的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文廣新局,負責日常工作。各縣(市、區)政府和有文化古村落的鄉鎮政府要參照市的做法,成立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的領導。
五、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
市委宣傳部: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對文化古村落的宣傳推介力度。組織有關部門完成《*歷史文化古村落》電視宣傳片、光碟、畫冊、文化遺產集成叢書的攝錄、印制和編撰工作。組織人員深入挖掘文化古村落的歷史文化內涵,將文化古村落的歷史人物、歷史建筑和歷史故事編成節目串詞和旅游解說詞。
市發改局:根據文化古村落保護、建設、旅游開發規劃及相關申報項目,負責編制文化古村落各種項目的投資計劃,并積極申報。
市財政局:組織落實本級文化古村落保護經費,做好資金的管理工作。
市國土資源局:負責制定文化古村落村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監管文化古村落村莊控制地帶內的土地使用,禁止在文化古村落控制地帶內審批建設用地。
市建設局:制定文化古村落內建筑變動申報制度,禁止在文化古村落內修建與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不相匹配的建筑物。指導文化古村落村容村貌的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市交通局:組織完成對文化古村落道路的規劃和建設,特別是要重點扶持有旅游開發建設項目的村鎮。
市文廣新局:結合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完成對全市文化古村落的拉網式勘查、調研,通過勘查、調研,建立全市文化古村落的檔案資料和電子數據庫。配合宣傳、文聯部門,完成《*文化古村落》電視宣傳片、光碟、畫冊、文化遺產集成叢書的攝錄、印制和編撰工作。協助旅游部門提出旅游開發項目的可行性方案。會同城鄉規劃部門對我市文化古村落進行分析研究,提出申報省級、國家級文化古村落具體名單,做好申報資料的收集整理、上報工作,完成古村落的保護建設規劃,確定一批市級文化古村落名單報市政府。會同法制部門,草擬有關文化古村落保護和利用的規范性文件。定期組織專家、學者召開研討會,提出文化古村落整體保護設想。制定重要的單體文物古跡保護維修方案,會同有關部門完成文化古村落的搶救性維修和按規劃完成所有文化古村落的保護建設。
市法制局:會同有關部門完成對市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的制度建設。
市城鄉規劃局:做好文化古村落現狀的調查,配合旅游、文化部門搞好文化古村落開發項目的保護利用長遠規劃。會同文化部門做好文化古村落的保護規劃工作,編制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整體規劃。會同文化部門提出申報省級、國家級文化古村落具體名單和做好上報材料的準備工作。會同文化部門確定一批市級文化古村落報市政府。
市旅游發展局:組織做好文化古村落的資源調查,提出開發利用的可行性方案,制定全市文化古村落旅游開發利用工作規劃并組織項目招商,抓好文化古村落旅游景區建設。協助宣傳部門編寫文化古村落的歷史人物、歷史建筑和歷史故事的旅游解說詞,打造*文化古村落旅游品牌。
市文聯:配合文化部門做好文化古村落的搶救工作。配合宣傳、文化部門完成文化古村落的歷史人物、歷史建筑和歷史故事叢書的編撰工作。
六、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保護文化古村落對保護有悠久歷史、有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對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有著重要意義。加強對文化古村落的開發利用,是維護民族文化多樣性,促進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基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利用文化古村落這種獨特的資源發展旅游業和相關文化產業,促進經濟建設,構建和諧社會。
(二)加強領導,密切配合。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將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列入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建設的總體規劃。建立健全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及時研究解決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各職能部門要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職責分明、運轉協調的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各部門的主觀能動作用,共同推進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各項工作的扎實開展。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各級宣傳文化部門及新聞媒體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和現有的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網絡等多種途徑加強對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的宣傳推介,深入廣泛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營造一個“愛護文化遺產可敬,破壞文化遺產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切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的意識。
(四)加強制度建設,依法保護利用。要抓緊制定完善保護利用文化古村落的制度體系,通過制定并實施地方性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措施,為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五)加大經費投入,確保工作順利。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業,各級政府要建立以政府保護為主的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機制,將文化古村落保護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安排資金專項用于對文化古村落的規劃設計、村容村貌整治和文物單體維修,確保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