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商局四化建設交流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按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提出的大力推進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設的要求,*分局企業科深入推進企業登記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創新,以構建長效監管機制為重點,努力實現監管領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監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細轉變,監管方法由突擊性、專項性治理向日常規范監管轉變,監管手段由傳統向現代化轉變。
一、完善企業監管制度,推進工作制度化,進一步完善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制度、經濟戶口管理制度和企業屬地監管制度
一是創新信用分類監管,推動信用體系建設。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的要求,企業科從自身職能出發,創新監管手段和方法,從*年開始,相繼制定了《關于實行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對企業進行監管的《企業信用分類監管辦法》、《企業信用信息記錄辦法》、《企業信用信息披露辦法》和《企業信用等級認定辦法》等四個具體操作辦法,真正做到對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到位,使企業信用建設上了新臺階。
二是創新經濟戶口管理,強化企業屬地監管。經濟戶口管理是推動市場主體信用建設的載體,是工商所對企業屬地監管的基礎性工程。分局于*年*月份制定了《企業經濟戶口管理辦法》和《企業屬地監督管理辦法》,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做到以企業經濟戶口管理和信用分類監管為依托,加大市場巡查力度,對轄區內的企業進行日常監管。
三是建立企業聯絡制度,加強企業登記指導。為進一步轉變工作職能,積極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分局始終加強對國有企業、重點企業的登記指導,幫助企業辦實事、解難題,及時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積極倡導建立企業工商聯絡員制度,今年擬制定下發《*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局企業工商聯絡員管理辦法》,通過企業工商聯絡員經常性地進行溝通、協調,主動掌握企業的需求及有關情況,密切了工商部門與企業的聯系,更好地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四是全面推行行政指導,建立企業預警機制。為進一步適應依法行政和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強化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服務意識,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促進經濟和諧健康發展,分局全面推行行政指導,明確行政指導的意義和作用,要成立分局全面推行行政指導領導小組,制定《行政勸導制度》、《行政提醒制度》、《行政預警制度》、《行政建議制度》《責令改正制度》《行政溝通制度》等,通過各項制度的落實,及時指導企業合法經營,防止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發生,依法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二、規范注冊登記行為,推進工作規范化,進一步規范登記文書,切實提高登記管理和服務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規范企業登記行為,營造良好準入環境。近年來,分局認真執行企業登記管理的《公司法》、《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統一的登記標準、登記程序和登記要求,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公正的準入環境。凡是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的行業和經營項目,都應予以登記,凡是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一律停止執行。
二是嚴格登記文書統一,確保材料規范有效。登記文書是企業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進行登記注冊時所提供的重要材料之一,分局登記注冊科室嚴格登記文書的統一規范,堅決按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制定的《內資企業登記表格和內資企業登記申請提交材料規范》的規定進行登記,確保登記注冊(設立、變更、注銷等)時提交的各種材料規范有效。
三是健全企業檔案數據,做好日?;A工作。從*年開始,分局加強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數據質量和聯網應用工作的推廣,統一了思想認識,明確了職責,制定下發了《*分局加強數據質量建設提升聯網應用水平實施方案》、《*分局企業信用分類監管聯網數據管理辦法》、《*分局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數據定期檢查制度》和《*分局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數據錄入規范》等制度,認真做好日常基礎工作,按照“誰登記、誰錄入,誰錄入、誰負責”的原則,通過企業數據檔案的修改、補錄、規范,使數據達到完整性、準確性、一致性。
三、嚴格登記管理程序,推進工作程序化,進一步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辦理登記注冊,嚴把市場主體準入行為
一是嚴格注冊登記程序,完善各項工作業務。分局按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下發的《企業登記程序規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和《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管理規定》執行,嚴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的條件和程序執行,注重“一寬一嚴”,嚴把前置行政許可項目審批關,對企業注冊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的登記申請,按照登記程序,嚴格進行登記審查監督檢查。
二是明確登記職責權限,規范網上操作流程。全面推行“一審一核”制度,減少內部審批環節,明確審查、核準人員的職權和責任,加快信息化建設,規范企業登記管理自動化系統,大力推進網上年檢和企業登記,把企業登記管理法規規定的條件、統一的登記標準、統一的登記程序、統一的登記要求納入自動化系統,增強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登記效率,確保企業登記管理工作做到依法、規范、高效。
四、突出重點依法行政,推進工作法制化,進一步加強對重點企業依法監管,嚴格執法程序和規范執法行為合法有效
一是嚴把市場主體準入,突出重點依法行政。
按照分局制定下發的《企業屬地監督管理辦法》和分局《*年度目標管理責任指標》的要求,突出重點依法行政,嚴把市場主體準入行為,在企業登記管理中,大力支持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新型行業的發展,發現涉及產能過剩、技術落后、破壞資源、污染環境的,要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防止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的企業進入市場;切實做好小磚窯、小煤窯、小礦山、小作坊的清理整頓工作,依法做好相關企業的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和吊銷營業執照工作,積極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服務。
二是加強重點行業監管,堅決取締無照經營。發揮基層工商所對企業實行屬地監管職能作用,對從事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非煤礦企業、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食品、藥品、網吧、交通運輸、公眾聚集場所經營等重點企業,實行重點督察;按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規定,繼續開展查處無照經營行為專項行動,加大對重點行業、食品行業、高危行業的清理規范主體準入資格的力度,加大工商所對企業進行日常檢查的力度,切實加強對企業的有效監督和管理,營造良好的市場主體準入環境。
三是嚴格登記審查監督,強化執法監督評價。分局加強企業登記“窗口”建設,配備了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好的人員到登記服務大廳;加強首辦責任制,強化執法監督,通過工作考核、社會評價、司法監督和紀檢監察,防止登記人員行政不作為和行政亂作為的行為發生,促進了勤政廉政,切實保障了企業登記管理人員能依法行政,履行法定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