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索強縣富民之路工作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實施全民招商。積極實施“全民招商”戰略。加強與周邊地區經濟技術協作,強化項目帶動。按照實施“全民招商、借力發展”工作思路。加強與省發展很行、有色金屬集團、省投資公司合作。加大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為重點招商區域的上門招商力度,積極尋求新的戰略伙伴。不斷創新招商方式,大張旗鼓地開展投資環境整治和全民招商活動,力爭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的大企業、大財團、大公司入駐,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資金流向,為發展增添強勁動力。按照“全力以赴抓項目、擴大投資保增長”要求,站在更高的層次、更大的范圍、更新的角度,對全縣資源和產業現狀進行再認識,特別是對本地資源的蘊藏、市場前景、加工的技術條件和產業承載能力都要有比較準確的把握。突出抓好丹江蓮花臺電站、20萬噸甲醇汽油等一批在建項目;啟動建設縣城“四條大道、四個片區”建設、工業園區道路建設、金絲峽旅游產業示范區等一批重點項目;做好商鄖高速公路、--山陽--寧陜高速公路、三門峽--鐵路途經等一批重大項目爭取工作;抓好釩鐵、氮化釩、釩電池等一批重大戰略項目策劃工作,為“十二五”重點項目建設奠基蓄勢。
做強旅游品牌。優化經濟結構、壯大經濟實力的支柱產業。集中精力做強以金絲峽為重點的生態游,活躍一方經濟。堅持把旅游產業作為提升對外形象、增強招商效能。按照串珠連線的總體布局和“打造大景區、形成大容量、產生大影響、突出大特色”總體要求。做活以任家溝為重點的鄉村游,做優以泉茗生態觀光區為重點的觀光游,做大以丹江蓮花臺電站開發為重點的山水游,做精以闖王寨為重點的人文游,做靚以趙川前坡嶺為重點的紅色游,努力構筑旅游發展大框架。按照“國內一流,國際知名”要求,根據提升規劃,加快融資步伐,著力解決資金難、發展慢的問題,加快金絲峽養生主題打造和提升項目建設,著重搞好金絲峽門戶區建設,形成太吉河一江兩岸新景觀,同時組織實施好靈官殿索道、金絲峽劇院、旅游客運站、地質廣場、生態停車場、栗園山莊、南山門污水處理和山地小火車、水晶天橋、垂直電梯、山地高爾夫建設,創建金絲峽5A級旅游景區和世界地質公園。完成太吉河丹江漂流擴建工程,完善、提升任家溝鄉村游建設,推進泉茗生態觀光區、玉皇山、上蒼坊、闖王寨開發建設,構建路景相聯、串點成線、迂回便捷的兩日游”三日游”旅游專線。按照“高端策劃,高層營銷,高效運作,高額回報”宣傳推介思路,以節慶活動為載體,以客源地宣傳為重點,以主流媒體宣傳為手段,積極參加省內外旅游博覽會、旅交會等活動,深挖周邊大中城市客源市場潛力,大力開拓省會城市客源市場,加強與周邊知名景區的推介協作和客源共享,并聘請國際國內一流知名旅游專家和專業咨詢公司進行創意策劃和形象宣傳,進一步擴大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深入開展景區創A賓館創星、旅行社創強、導游創佳、農家樂創優等“五創”活動,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圍繞旅游發展六要素,深度開發一批旅游紀念品、工藝品、營養保健品、地方食品和土特產品,創建一批星級賓館,扶持發展一批星級農家樂、旅游商品專賣店,策劃、創作、包裝一批具有地方文化韻味的旅游文化產品,注冊一批旅游商品商標,創建一批知名旅游商品品牌,逐步把打造成為人的第二生活區、中國的生態旅游勝地、秦嶺最佳旅游目的地、世界游客的度假樂園,力爭年接待游客力爭達到2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5億元。
建設四大園區。加快推進縣城循環經濟核心區、生態科技產業園區、金絲峽旅游示范區、丹南礦業園區“四大園區”建設。城市核心區生產總值達到10億元,推動跨越發展。按照打造“山水園林式宜居城市、全省循環經濟示范區、全省現代農業和新興產業聚集區、西部釩業基地”戰略定位和“集約化發展、園區化承載、一體化服務”要求。打造全縣經濟發展核心區、全市特色產業發展區、全省循環經濟示范區、西部生態科技新興區、全國生態旅游品牌區。力爭通過5年努力。生態科技產業園區生產總值達到7億元,金絲峽旅游示范區年接待游客120萬人、生產總值達5億元,丹南礦業園區生產總值達20億元;四大園區”經濟總量占縣域經濟總量的70%以上,入園企業總數占全縣企業總數的70%以上,園區內企業上繳稅金占全縣地方財政收入的70%以上,園區內企業總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發展以硅、水晶、鉻加工等為重點的新能源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墻體材料等現代材料工業,積極引導和支持東正化工公司、中劍公司、寶光公司等礦產深加工龍頭企業在發展下游礦產品上下功夫,著力培育與資源優勢相匹配的復合型產業體系,引導企業走相互配套、專業協作、相互依存之路。加快發展以電子、生物柴油、生物疫苗、硅釩電池等高新技術產業,引進化工材料、新型復合材料、特種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新興材料制造工業,建設高新技術和新興能源產業基地。發展壯大農業優勢產業,按照標準化、規模化、商品化、產業化的要求,重點抓好百萬頭生豬、千萬只蛋雞和核桃、板栗、茶葉、油桐、油茶等5個20萬畝產業基地建設,擴大產業規模,建設陜南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鼓勵和扶持振宇九陽電子公司、商洛益華絨繡工藝品有限公司、愛特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永利牧業公司、茶葉聯營公司、朝陽金絲源公司、豪迪油脂公司、秦東集團等科技型、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型、農副產品加工型和出口創匯型企業發展,創響一批綠色食品、絨繡工藝、水晶制品、高科技新能源制品等特色品牌。力爭到2015年,全縣有2個外匯出口過億元企業、5個年銷售收入過2億元、10個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骨干龍頭企業,省級名牌產品達10個以上,國家級名牌產品達3個以上。
打造五個。人居最佳。加大縣城“四條大道、四個片區”建設力度,加快城鎮化進程。圍繞“區域最美。產業最強”建設目標。進一步完善建制鎮“五化”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著力打造“五個”即綠色、水韻、不夜、文化、健康。力爭到2015年,縣城面積由現在8.6平方公里擴大到15平方公里,縣城人口由現在4.8萬人擴大到8萬人,打造宜居宜業山水園林式旅游縣城和第二生活區。要緊緊抓住省上支持富水省級重點鎮和清油河陜南百強鎮建設的機遇,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增強集鎮活力,發揮輻射作用;進一步完善太吉河、試馬、梁家灣、白浪、趙川等重點鎮的五化”建設,努力將全縣所有的建制鎮都建設成為明星小城鎮。力爭到2015年,把建成出豫入陜第一鎮”把清油河建成5000人口以上的商貿重鎮,建成3000人口以上的特色產業示范鎮,把趙川、白浪、梁家灣建成邊貿強鎮,把太吉河建成全省旅游名鎮。進一步完善“三橫一縱、兩大迂回”公路交通主骨架,抓好商鄖路升級改造、312國道過境路“二改一”縣城客運站遷建等項目工作,做好三門峽-鐵路規劃建設、西南鐵路復線建設的配合工作,建成國省道相連接、結構合理的路網體系,2015年基本實現通縣公路高速化、通鄉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等級化。加快水電路視訊等工程建設,努力破解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為實現重點突破搭建起良好平臺。同時以完善新農村建設布局和“三大流域”新村開發規劃為重點,編制完善50-100個新村規劃,全面完成鄉鎮所在地村改居,加大城鎮擴容力度,擴大城鎮聚集效應,重點將公共資源、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城市文明、精神文明五個方面向農村滲透、延伸和覆蓋,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