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省農村公路的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但是在農村公路不斷增長的同時,養護工作嚴重滯后的問題也日益突出,而養護資金短缺是造成養護工作滯后的關鍵因素。目前,國家對公路建設、養護投入主要傾斜于國道、省道,而農村公路的建設、養護投入則得不到保障。目前,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來源主要是五小車輛養路費,而農村公路養護經費基本上沒有。
二、原因分析
(一)農村稅費改革對農村公路的養護產生了不利影響。國家實施農村稅費改革后,取消了對公路的“民辦公助”、“民工建勤”政策,因此,對農村公路的養護產生了消極影響。同時,農村實行稅費改革在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也減少了政府的財政收入,而財政支出未變,使農村公路建設、養護方面的財政投入甚微。
(二)農村公路技術提高和設施完善對養護資金的需求增加。目前,國內各地都在大力開展農村公路建設,特別是一些地區將鎮與鎮之間、鎮村之間的砂石路改造成瀝青路和水泥路后,更加提高了養護成本,使原本養護資金短缺的現狀雪上加霜。
(三)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沒有穩定來源。一方面,由于農村公路的建設資金和養護資金相對短缺,有些地方為了大干公路建設,占用養護資金來彌補建設資金的短缺,而且擠占的比重相對較大。另一方面,部分地方財政對公路建設和養護投資基本不落實,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資金主要靠國家和省級補助。
三、對策建議
(一)應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的投資。(1)確定各級政府提供的財政資金等資源的渠道、比例和數額,并合理分配使用。(2)地方各級政府應積極向交通部、省交通廳爭取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二)各地方政府應做好宣傳工作,鼓勵農民和沿線的機關單位參與到農村公路的建設和養護中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三)建立農村公路養護基金。(1)農村公路的養護資金從養路費中切塊解決,其中20%以上用于農村公路的養護。(2)地方財政轉移支付,省里再給予適當的資金配套,從而把養護資金固定下來。通過對境內高等級公路建安營業稅實行市級統征,再由財政中列支,作為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的資金。
(四)制定和完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使用管理制度。按照規范來源、足額安排、專戶存儲、專款專用、確保效益、接受監督的原則,制定和完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使用管理制度,使有限的養護資金發揮應有的作用。一是要解決好按規定安排落實養護資金;二是要杜絕建設資金對養護資金的占用,省縣道路養護經費和鄉道養護專項補助必須用于道路養護,不得私自占用、挪用,做到專款專用;三是要確保資金合理使用,防止浪費以及違規使用和腐敗;四是要加強資金使用監督,定期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并向同級人大報告或向社會公布。
(五)降低農村公路的養護成本。一要提高養護工人的素質水平。目前,從事農村公路養護的工人多為農民工,沒有經過養路技術的培訓,對公路的知識了解不多,不懂得技術規范和養護技術的要求,特別是對于那些養護技術含量高的公路,不經過培訓和技術指導,不能進行正常的養護作業。二要根據本地區農村公路的技術等級、路面結構形式等特點,制定相應的養護技術標準,推廣應用公路養護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降低養護成本,發揮養護資金效益。三要降低原材料的使用成本。
(六)改革和完善農村公路的養護機制
(1)實行管養分開,徹底消除“吃飯財政”的問題。對現行的養護體制進行改革,明確養護主體,主體與養護作業分離,實行管養分開,事企分開,逐步形成“政府監督、行業管理、主體負責、養護企業自檢”四級質量管理保證體系,并精簡機構,轉變機制,提高效率,建立起與現行體制相適應的公路養護管理體制。
(2)建養并重、協調發展。目前,農村公路普遍存在只建不養、重建輕養的問題。要對養護工作重新定位,正確認識養護和農村公路發展的關系,從而解決養護資金不落實的問題。
(3)積極探索建立和健全專業養護和群眾養護相結合、長年養護和季節性養護、流動性養護相結合的制度。積極推行和完善多種形式的養護承包責任制制度,將公路的養護項目落實到人并運用科學的檢查制度和考核辦法,將報酬與養護的數量和質量掛鉤,避免常修常壞這一惡性循環,減少資金浪費,保證公路的質量。
(4)完善制度、嚴格獎懲
建立公路養護、工程管理、評價辦法和檢查制度,減少管理中的人為因素,提高管理和決策水平。同時,公路養護管理工作要作為對各級政府考核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