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強民主管理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決定性因素。搞好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是一項具有偉大戰略意義的工程,任重而道遠。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干部群眾法制意識、民主管理意識不斷增強,黨風、政風和干部作風明顯轉變,農村基層社會政治穩定。但是,當前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具體表現在:
1、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基礎薄弱。一是農村基層對黨風廉政教育重視不夠。對黨風廉政建設缺乏足夠認識,認為黨風廉政建設是“軟指標”,沒有擺在應有的位置,缺乏具體辦法和有效措施。二是基層干部對黨紀法規缺泛學習,法紀意識不強等。
2、工作作風不實,一些地方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不正,部分鄉村干部,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一些基層干部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矛盾糾紛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不及時,不按章辦事,推諉扯皮,虛報浮夸、打牌賭博、酗酒滋事、跑官要官“走讀”等現象時有發生。
3、基層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和村民議事制度不健全,民主集中制執行不好。鄉村一級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規范,執行不力。政務、村務公開多數流于形式,涉及經濟和重大事項的不及時公開或假公開。
4、農村黨員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的狀況十分突出,部分老黨員自我發展能力差,生活較為貧困,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難以發揮作用。全鄉共有黨員4*人,占全鄉總人口的1。3%,35歲以下1*人,僅占黨員總數的25%,55歲以上134人,其中60歲以上就有112人,占28%,小學以下文化程度177人,占44%,在面對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要求下,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已存在一些不適應。
5、部分群眾法制觀念淡薄,自私自利嚴重,違法占地占路建房現象比較嚴重。
為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切實解決存在的問題,為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證。
1、加強自身修養,教育廣大黨員以黨章為標尺,時刻不忘應有形象和神圣職責,講究人格,注重品德,珍惜名譽,愛惜形象,使自己的言和行與黨章的要求和黨員的標準相一致。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經常反思、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看有沒有與黨章要求不一致的地方,有沒有違背黨章的地方,開展自我批評,自我解剖,找出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從而不斷提高完善自己。時時刻刻以黨章的要求、他人的教訓警示自己,防止沉湎于個人得失,鞭策看書,不斷激發履行黨章所賦予職責的使命感、責任感和自豪感,做到自強不息,奮發向上。要處理好自律和他律的關系,自覺接受監督,增強法治意識,堅持依法辦事。
2、切實開展“八榮八辱”教育活動,要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為重點,推進廉政文化進機關、進學校、進家庭、進企業、進農村。“八榮八辱“的社會主義榮辱風內容深涵,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當今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深刻而形象地體現敢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對于匡正社會風氣,幫助現代青年樹立正確的”三觀“有著積極的作用,它像一面鏡子,映照清風,交貨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要引導廣大群眾明辨是非、區分善惡、分清美丑,使廉潔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崇尚”八榮“、鄙視“八辱”的道德風尚。
3、緊緊把握好加強村黨支部建設這個關鍵,發展狀大黨員隊伍,優化黨員結構,達到“五好”目標。首先是要建設一個好領導班子,尤其是要選好黨(總)支部書記,才能夠團結帶領群眾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充分利用好即將進行約村級換屆選舉這一契機,按照“優化班子結構、強化整體功能”的原則,選好配強農村黨支部領導班子,尤其要創新選拔機制,拓寬選拔渠道,把那些政治強、懂經濟、善開拓、有闖勁、德才兼備的優秀年輕黨員選拔進領導班子,再把那些理想信念堅定,公道正派,有開拓精神,有魄力,有膽識,能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人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其次是培養鍛煉有潛質的年輕黨員隊伍,充分發揮其助手和后備軍作用。發展狀大黨員隊伍,要認真貫徹“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要圍繞加強在生產第一線發展黨員的工作,,重視培養和吸引青年和婦女中的優秀分子入黨這個重點來進行,并按照黨章規定的程序去辦理。要建立健全農村黨組織,注意總結和推廣做好壯大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和發展青年入黨工作的經驗。還要加強對共青團組織的領導,幫助共青團切實加強農村團的基層組織建設,為做好“推優”工作和加強在青年中發展黨員工作奠定基礎,使共青團員成為黨組織發展青年黨員的主要來源。再次是圍繞黨支部“六有”建設加強黨員教育陣地建設。新黨員入黨后,加強黨性鍛煉是關鍵,要讓他們盡快理解和掌握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堅定為黨的事業奮斗不止的決心。而基層黨校是黨員教育的主要陣地,現已成為培訓農民黨員和農村基層干部必不可少的重要場所。
4、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要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僅要告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而且要靠一支具有良好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的素質過硬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因此,首先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素質,要注重黨風廉政建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筑牢基層黨員干部抿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夯實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基礎,促進基層干部改進作風,使他們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真正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帶頭人,從而進一步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5、強化監督,在“三公開、一管理、一監督”上下功夫。一是要在鄉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基層站所辦事公開上下功夫。二是在加強農村財務管理上下功夫。把加強農村財務管理作為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重點,針對目前財務管理中的漏洞和出現的腐敗問題,加強管理,強化審計,建立健全民主理財制度,規范財務收支程序。三是在加強對鄉、村干部的監督考核上下功夫。要進一步完善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擴大群眾民主評議面,真正使組織檢查考核收到實效。
6、,堅持執政為民,不斷夯實村黨支部的群眾基礎。村黨支部直接面向群眾,能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村級黨支部執政能力強弱的直接體現。為此,農村黨支部必須增強執政為民的意識,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一心一意幫助群眾致富,想方設法為群眾排憂解難。要對村黨支部支委班子繼續深入開展“兩個務必”的教育,真正從思想上解決好“為群眾”和“靠群眾”的問題,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使其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的精神,在感情上心系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腳踏實地為群眾謀利益。繼續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財務公開、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人,促進農村工作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