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設安全生產示范鄉工作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西山瑤族鄉是全縣唯一的少數人民族鄉,與西山國有林場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特殊管理體制。全鄉總面積為127.0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分別與廣東連州市瑤安鄉,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的漿洞瑤族鄉及本縣的武源鄉、花塘鄉、城關鎮、武水鎮、雙溪鄉交界。鄉政府距縣城14.5公里,有西公路與之相通,全鄉轄6個村委會,36個自然村,總人口2238人,其中瑤族同胞856人,全鄉地處山區,山高林密,風景秀麗,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西山霽雪”乃八景之一;境內各種國家一二級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素有“湘南植物博物館”的美稱;2010年12月18日成功申報了“綠谷國家森林公園”,成為全縣唯一一家國家級旅游休閑勝地;轄區范圍內企業及點項目較多,其中小型水力發電站10家,桶裝純凈水廠2家,大型客貨運輸車22輛,摩托車200余輛,在建縣重點項目4個。
2011年,我鄉創建“市級安全生產示范鄉鎮”在縣委、縣政府及縣安委會的領導下,堅持和諧發展,豎立服務理念,認真貫徹(國發23號)文件及市文件精神,以及縣政府、縣安監局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有關指示精神,并結合我鄉安全生產工作的實際情況,以求真務實的態度開展了以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宣傳教育、隱患整改、基礎設施建設等為主的創建市級“安全生產示范鄉鎮”活動,為不斷深化“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不斷強化責任意識,以創建為平臺,以打非治違為抓手,以宣傳教育為推手,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實現了安全生產零事故,為我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一、加強領導,強化責任
一是強化政府監管責任。基層安全生產工作頭緒多,任務重,我鄉從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大局出發,高度重視安全生產,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把抓領導,領導抓放在安全工作首位,加強組織建設,強化安全責任,根據創建“安全生產示范鄉鎮”的要求,及時調整充實了安委會成員,黨委書記負總責,鎮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協管領導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同時,各村也成立了安全生產小組,落實了安全協管員,使我鄉建立起了黨政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安辦人員日常抓,相關部門配合抓的安全工作長效機制。在此基礎上,鄉里通過定期不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做到安全工作提前安排布置,提前檢查整改,鄉財政落實了安全工作經費,對安全生產方面的各項合理經費一律實行實報實銷,并且做到車輛優先服務于安全生產工作的調度,做到機構、人員、裝備、經費“四到位”為全鄉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堅決落實一崗雙責、以及屬地管理和行業歸口管理的原則,明確了各副職領導、各村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做到層層簽訂責任書,落實安全責任,把安全生產的各項具體要求落實到企業業主和各類操作人員頭上。明確責任的基礎上強化安全生產目標管理,真正做到安全生產責任到人,在全鄉形成了專管成線,群管成網的安全生產管理網絡,為做好全鄉安全生達標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由于我鄉企業呈數量多,分布廣,規模小的特點,大部分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相對比較低,企業的安全主體責任得不到落實和有效實施,這就會產生事故隱患,以至于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一是加強安全知識培訓,不斷督促企業提高的現場安全管理水平。對企業法人和安全負責人進行必要的特種作業、安全知識的培訓3次,提高了企業現場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知識水平。二是加大行政執法力度,認真貫徹特種作業、安全法律責任追究制度。對特種作業單位要加大監察、執法力度,發現隱患責令企業立即進行整改。三是加強協作,形成合力,營造一個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我鄉聯合安監、質監、建設,行政執法等相關主管部門密切配合,制定相應的分工協作方案,建立完善的關系制度和信息互通制度,及時溝通情況,研究和解決存在的安全問題。同時,借助各類媒體加強安全工作的宣傳,努力營造一個“大安全”的社會氛圍。四是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經費、安全生產保證金和保險金60萬元。
二、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為了理順安全監督管理體制,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規章制被盡快建立起目標明確、約束到位、有效監管、激勵有力的一整套規范易行且能確保安全長治久安的長效機制。今年全鄉共設立各種規章制度8種,重新制定全鄉及重點企業、單位行業、重點部位的事故救援預案2種,使我鄉的安全工作生產監督管理向正正規化、科學化、合理化發展,提高了我鄉安全生產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三、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識
群眾是安全生產的實踐者和落實者,努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意識和素質,是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基礎,也是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我鄉緊密結合鄉和農村實際,突出特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開展富有實效的宣傳活動。今年共懸掛橫幅8條,警示標語50余條,組織觀看安全生產電影600人次,發放安全生產資料600余份向群眾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普及安全生產常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自覺做到:不從事沒有安全保障的工作,不乘坐沒有安全保障的車輛,不進入沒有安全保障的場所,讓安全成為習慣,讓習慣融入安全,讓安全生產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做到隱患天天查,警鐘時進敲,在全社會形成“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濃厚氛圍。
四、排查隱患、強力整改
鄉政府始終把開展專項整治、排查事故隱患、改善安全生產條件作為重要工作。堅持每旬一小查,每一季度必須進行一次拉網式排查,并建立了排查隱患及整治臺帳。今年結合實際重點開展了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森林防火、水力發電站、學校和山地災害防治等幾個方面的專項整治,時時抓、隨時查,加強經常性監督檢查和日常管理,用鐵的紀律、鐵的心腸、鐵的手腕重拳出擊,徹底根除安全隱患。加大查處力度,對那些不重視安全工作、檢查不到位,整改不力的人和事,不手軟、不留情進行從嚴處理。今年共開展拉網式大檢查三次,做到旬重點檢查一次,檢查企業6次,檢查食品衛生3次,檢查農村及林區森林防火32次,檢查山地災害6次。消除安全隱患6個,有效防范和遏制了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是抓好企業安全。我鄉部分企業規模小,技術裝備落后,安全生產基本條件和管理水平低狀況,針對此情部況,鄉安辦認真對照《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從嚴要求,指導企業建立健全安生產規章制度,落實安全事故防范措施,遏制事故發生。二是抓好農村機動車安全。隨著經濟發展,農村的農用車、三輪車和摩托車不斷增多,且有大部分無證駕駛,農用車載客、超速超載現象時有發生,極易引發交通事故。為此,對轄區內的機動車輛全面進行普查登記,配合有關部門抓好機動車的源頭管理。到目前為止,全鄉無一例安全生產事故,為全鄉人民群眾營造了良好的生產、生活及交通安全環境。三是抓好農村及林區森林消防工作。我鄉按照上級關于建立消防工作防火墻的通知要求,投入65萬余元修復33.5公里防火線,防火林帶購買了森林防火消防器材,為確保人們群眾生命財產和國家森林資源安全構筑了一道堅實的防火墻,各自然村也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完善了防火池塘,大力改善了農村消防安全條件,大力提高公民群眾的消防意識和技能,全年沒有農村及林區森林火災事故發生。從而確保了全鄉(場)連續31年無重大火災事故發生。三是抓好學校安全。對學校校舍、圍墻、通道、體育設施、食品衛生等安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存在事故隱患的,迅速采取措施,認真整改,嚴禁以保障學生安全為前提,嚴禁組織學生參加有危險性的勞動。同時在學校普遍開設安全常識教育課,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和應急防范能力。
五、長效機制、科學發展
隨著我鄉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救援預案的建立健全,標志著我鄉安全生產管理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事故救援等的建立健全、規范上墻,使我鄉安全工作從計劃、組只實施、檢查整改、總結反饋信息的各個環節有了明確規定和要求;對事故發生后,從報告現場施救、善后處理等環節有了事先的準備,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制可依、有制必依、執法必嚴、違章必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進一步向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邁進,從而使我鄉“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的落實得以真正體現。
六、存在的幾點問題
1、由于各企業、行業、重點部位的生產技術、管理水平層次不等,使得我鄉在安全生產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確保我鄉安全生產更上一層樓;
2、由于安全監督管理基礎差、資金少、與現代安全監督管理的總體要求相比還有差距;
3、部分人員思想滯后,放松學習和了解安全還不具有駕馭安全工作總體形勢和分析處理安全生產問題的能力。
七、年工作思路
一是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督促各部門和各村緊緊抓住本地區、本部區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環節,將市級“安全生產示范鄉鎮”工作作為統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
二是進一步加大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力度。加強事故問責制度、告誡制度的執行力度,強化各部門及各村的責任意識。
三是狠抓我鄉市級“安全生產示范鄉鎮”工作,強化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地位。進一步摸清轄區內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對重大危險源和事故隱患實行跟蹤復查制度,督促企業增加安全生產投入、改善作業條件和安全設施、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四是嚴格執法,加大預防工作力度。嚴格執行各項法律法規,把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確立的各項制度和原則作為安全生產監管的重點,加大預防性處罰力度,依法查處各類事故和事故隱患。
五是進一步強化我鄉市級“安全生產示范鄉鎮”宣傳教育和培訓,增強全民安全生產意識。圍繞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以及國家的方針政策,開展宣傳教育,延伸“安全生產月”活動效果,把宣傳內容寓于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中,使之起到啟迪、警示和教育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