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民現金收支分析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據全縣80戶農村住戶調查資料顯示:年第三季度縣農民家庭人均現金收入7218.78元,同比增加1987.77元,增長38%;人均現金支出6181.34元,同比增加1402.76元,增長29%。
一、農民家庭現金收入的情況
農民家庭現金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和轉移性收入。
(一)工資性收入。年第三季度,農民家庭人均工資性收入為2590.01元,同比增加780.8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3個百分點,占農民現金收入比重的34.76%。主要增長原因表現在:1、本地勞務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主要得益于縣搶抓西咸經濟一體化,深入推進和西咸新區建設的歷史機遇,同時西安市實施工業振興計劃,二環內工業企業加快向周邊轉移,為縣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有利條件,必將對縣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2、外出務工收入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外出務工收入依然是縣農民工資性增收的主體。其中在企業組織中勞動取得收入301.82元;人均在本鄉地域內勞動得到收入870.67元;外出從業得到收入1417.52元,是工資性收入的三大組成部分。工資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外出務工人數增加。二是外出務工工資性水平較上年有一定幅度的上漲。據調查所知:今年僅在縣基建隊的技術工人每天收入在90-100元,土工每天收入在70元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的增加。
(二)家庭經營收入。三季度,人均家庭經營現金收入為4045元,同比增加836.95元,上升26.1%,占農民家庭現金收入比重的61%,。主要增長原因:1、蔬菜收入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加之物價的普遍上漲,以及節日期間銷量的增加,有效帶動了農民收入的增加;農產品的出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4.9元,增幅17.4%,且市場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為農民期內現金收入增加了份額;2、今年三季度出售牛奶、雞蛋、毛豬價格高于去年,據調查,三季度牛奶綜合平均出售價格6元/公斤,雞蛋8.4元/公斤,毛豬15元/公斤,同比增幅較大。3、家庭自主創業及經營的范圍擴大,比較明顯的鄉鎮有涇干、永樂等;同時農村批零貿易業的收入有了明顯的增長,主要體現在口鎮等鄉鎮,批零貿易的收入相對平時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隨著縣縣級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以及西咸一體化的歷史機遇,個體機械經營相對來說還存在一定的增長空間,也可能成為日后農民增收的又一新的亮點。
(三)轉移性收入。由于民俗風情,結婚人數增多和春節期間走親訪友而影響,一季度,人均轉移性現金收入230.35元,同比增加29.04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82.2%。
二、農民家庭現金支出的情況
農民家庭現金支出包括生產費用支出、生活消費支出、財產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四大部分。
(一)生產費用支出。三季度,人均生產費用2611.84元,同比增加163.2元,上升6.7%。其中,家庭經營費用支出1996.36元,同比增加141.57元,增長7.6%;購置生產性固定資產支出611.4元,同比增加17.55元,增長3%。
(二)生活消費支出。三季度,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387.67元,同比增加1139.87元,增長50.7%。其中,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和用品、交通通訊、文化教育、醫療保健和其它等八大類消費,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44.1%、8.1%、23.2%、45.5%、135.4%、81.4%、72.9%和26.1%。
(三)轉移性支出。三季度,人均轉移性支出181.82元,同比增加99.68元,增長121.4%。這部分增加主要得益于政策性收入明顯增加,比如中央下發糧食直補、良種補貼款等政策補助。
(四)非消費性支出。三季度,人均非消費性支出1077.42元,同比增加696.65元,增長183%,有了較大幅度的變化。
三、農民家庭現金收入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縣農民外出就業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
據調查,由于市場競爭力增強,農民缺乏相應的技能培訓,農民外出務工的選擇范圍較小,除了體力活外幾乎沒有其他的就業渠道,當前,仍有一部分農民工閑在家,沒有明確的打工去向。
(二)農業生產投資成本加大,加重農民生產負擔。
今年一季度,化肥及其他農業生產成本加大,如每袋百斤尿素98.00元,同比增加13.0元,上漲15.3%,每百斤復合肥140.00元,同比增加10.0元,上漲7.7%,另外,生產用水、生產雇工、農用種子等費用與上年同期相比,也呈小幅上漲趨勢。農業生產投資加大,加重了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負擔,必然使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受挫。
四、增加農民收入的建議
(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返鄉農民工在轄區內就業創造機遇。
一是大力發展地方經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解決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問題,實現以產業促就業,解決城鄉一體化中的回鄉農民工再就業難題;二是積極鼓勵返鄉農民工在本地創業,憑借他們多年在外打工積累的技術、資金等優勢,各級政府應積極引導他們,出臺并給予他們一定的優惠政策,領辦、創辦企業實體,實施創業帶動就業,帶動一方農民致富。
(二)扶持二、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在市場經濟杠桿的調節下,縣委縣政府為了提高農民收入,進一步加強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鼓勵和支持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方向轉移。根據各鄉的地理環境,因勢制宜,涇干鎮在縣城中心,重點發展住宿、餐飲、批發零售貿易業等家庭個體經營,蔣路、白王和口鎮等并部沿山鄉鎮重點發展農戶上山采運石頭、購車跑運輸等,方式想方設法增加農民收入。
(三)制定并積極出臺對農副產品的價格保護措施,保證農業生產順利健康發展。
農副產品的價格對農民增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農業大縣,對主要農副產品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護價格措施,提高農民種植農產品的積極性,避免“谷賤傷農”則是縣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