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十七大心得深刻認識和理解科學發展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導讀: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進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成果。
黨的十七大報告從理論層面分析了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關系,概括了科學發展觀在理論方面的地位及其理論意義;從實踐層面分析了科學發展觀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關系,概括了科學發展觀在實踐方面的地位及其實踐價值。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對其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地位以及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的作用,有準確、深刻的認識和把握。
科學發展觀是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在當代中國發展問題上的創造性運用,是在進一步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的同時,對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的創造性回答。科學發展觀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全面準確地把握其內涵。
黨的十七大報告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了四個方面的根本要求,即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這四個方面的根本要求,涵蓋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所需要的政治保證、社會保證、動力保證、組織保證,要深刻理解、準確把握。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進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成果,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科學發展觀是在進一步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的同時,對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問題的創造性回答
黨的十七大報告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的四個方面的根本要求,涵蓋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所需要的政治保證、社會保證、動力保證、組織保證
北京大學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
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并且對科學發展觀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系統、深刻的闡述。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進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成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首先要對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科學內涵和根本要求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
科學發展觀是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在當代中國發展問題上的創造性運用,是在進一步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的同時,對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問題的創造性回答。科學發展觀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全面準確地把握其內涵。
“第一要義是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開宗明義地強調了發展的重要性,揭示和概括了發展在科學發展觀全部內容中的首要地位,指明了發展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理解和貫徹科學發展觀必須抓住的首要一環。
其一,發展是第一位的,是絕對的。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科學發展觀是關于如何發展的思想和觀念,是為發展服務的,離開發展就無所謂科學發展觀。
在理解、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住發展這個第一要義,不能把它的地位和作用降低。
其二,鄧小平同志所說的“發展才是硬道理”,一語道破了發展的絕對性、永恒性和對于中國的極端重要性;同志所說的“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高度概括了發展在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地位。這些思想都同“第一要義”有密切關系。對發展這個“硬道理”、“第一要務”和“第一要義”到什么時候都要堅持,決不能含糊。
其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要實現更好更快地發展,而不是否定發展、不要發展、磨滅發展的鋒芒、阻礙發展的腳步。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堅持發展“第一要義”與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系,通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科學發展。
“核心是以人為本”,從核心目標、核心內容、核心價值三個方面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本質。
同志曾經對“以人為本”的內涵作過精辟闡釋,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依據這個闡釋來理解“核心是以人為本”,其至少包括三層含義:
---以人為本成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目標。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科學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也是科學發展觀終極的、核心的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始終不渝地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不斷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以人為本構成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科學發展觀內涵豐富,核心內容是以人為本,也就是把實現、維護、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謀求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體現到改善民生上。這個核心內容影響和制約著科學發展觀中的其他內容,其他內容都是圍繞這個核心內容來展開的。
---以人為本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價值。我們黨之所以要提出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要把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到發展當中去。離開以人為本的“發展”,不是我們所需要的發展。
“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這句話回答了什么是科學發展,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和實現標準是什么等問題。“全面協調可持續”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只有堅持這些基本要求,才能避免發展中的片面性和發展的失調、失衡、不可持續,從而實現科學發展。
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全面進步。
協調發展,就是要促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之間協調發展,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整體性思維和整體性方法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維方法,這種思維方法運用于解決發展問題,就是“統籌兼顧”。這個方法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了“全國一盤棋”的整體思想,表明了在實現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進行宏觀調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思想,這些思想在《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中都有具體的體現和精辟的闡述。
統籌兼顧,就是要從整體的角度把握構成這個整體的各個局部以及這些局部之間的相互聯系,在謀求發展時統一考慮這些局部的實際情況和要求,兼顧到各個局部和每個局部的各個方面,從而形成能夠代表各個局部要求的整體發展合力和共同價值取向,使各個局部在實現整體發展中各得其所。
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綜合考慮我國發展的全局,提出“五個統籌”的發展戰略思想和布局,就是統籌兼顧我國城市與農村的發展,東西南北中不同區域的發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發展,人與自然的發展,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得出的結果。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不但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科學內涵,而且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了四個方面的根本要求。
第一,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政治保證。黨的十七大報告對“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內涵和意義作了新的和更加深入的闡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第二,要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需要和諧的社會保證,沒有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就難以實現科學發展。要緊緊抓住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第三,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離不開改革開放這個活力源泉。要通過改革開放促進科學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全面提高開放水平。改革開放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動力保證。
第四,要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在于黨,在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站在完成黨執政興國使命的高度,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體現到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落實到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更好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證。
這四個方面的根本要求,涵蓋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所需要的政治保證、社會保證、動力保證、組織保證,要深刻理解、準確把握,結合實際、扎實推進。(執筆人趙存生)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在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提出來的。黨的十六大以后,面對新世紀新階段的國際國內形勢,針對我國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進程中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決策。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對其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地位以及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的作用,有準確、深刻的認識和把握。
首先,黨的十七大報告從理論層面分析了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關系,概括了科學發展觀在理論方面的地位及其理論意義。一是從發展思想的角度,指出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二是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角度,指出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三是從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角度,指出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這樣概括,深刻具體地揭示了科學發展觀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地位以及它與這個理論體系中其他科學理論的內在聯系。
其次,黨的十七大報告從實踐層面分析了科學發展觀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關系,概括了科學發展觀在實踐方面的地位及其實踐價值。黨的十七大報告先是指明了科學發展觀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義,指出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針,然后擴展開來,進一步指明了它對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指出科學發展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這些概括言簡意賅、準確到位、內涵深刻,我們要認真深入地學習和理解,以提高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