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媒體村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針,嚴格落實貧困村幫扶責任,以鞏固“村出列、戶脫貧”成果為重點,發揮好單位職能優勢,持續鞏固脫貧成效。
二、基本情況
全村37個村民小組,現有1067戶、3778人,總耕地面積1820.4畝。2016年,該村順利完成村出列目標任務。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超18萬元。目前,村集體蘄艾、丑橘種植初具規模。
三、幫扶舉措
(一)積極協調配合。堅持包村幫扶工作力度不減、標準不降,與鄉黨委政府、村“兩委”班子、駐村扶貧工作隊密切溝通聯席,及時收集村情民意,尤其是疫情對貧困村產業、就業、項目實施等方面的影響,既當好聯絡員,又當好服務員,結合村級實際需求,為貧困村辦好事、辦實事。
(二)推動產業發展。堅持以產業發展為重點,立足村集體蘄艾、丑橘種植產業,幫助村主導產業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探索找準脫貧增收的路子,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貧困戶穩步增收。同時,依托海豚云省級平臺搭建的“省農產品綠色通道”,適時幫助貧困戶解決農副產品銷售問題,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
(三)營造發展氛圍。發揮中心豐富的媒資平臺優勢,大力宣傳貧困村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喜人成效,積極培樹勤勞致富貧困戶典型,為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組織一線記者深入貧困村,將鏡頭聚焦蘄艾、丑橘等特色產業基地,加大特色農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擴大該村特色農產品對外影響力。
(四)做好社會幫扶。利用新聞宣傳工作優勢,對該村突患重大疾病、突發家庭意外的貧困家庭,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報道,多方協調社會組織、愛心人士等幫扶力量,增強幫扶工作合力,幫助貧困家庭走出困境、不返貧。
四、工作保障
【關鍵詞】多媒體;提高;作文;教學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借助多媒體聲、圖、文并茂的效果,我把多媒體引入了農村作文教學中,把學生帶進了一個有聲有色的習作世界,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不再怕寫作文。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我覺得多媒體技術給農村作文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妙處。
1.運用多媒體可以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有了興趣,做事者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在觀察中,自然敷衍了事,有“眼”無“心”,走馬觀花地看了一圈,在大腦中留下的表象只是輪廓而已,有時可能根本沒有什么印象,以致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到作文時,自然是腦中空空,沒有內容可寫。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借助多媒體直觀、生動、新異的畫面,悅耳的聲音,以生動具體的形式動態地展示與作文要求相關的情境,向學生提供逼真的感知材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寫作,從而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如:
在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習作,要求學生介紹自己家鄉的一處景物。農村孩子每天都踏著自己家鄉的美景上學,可是他們卻對家鄉的美景熟視無睹,沒有進行認真仔細的觀察,又怎能寫出家鄉的美來呢。于是,我把平時拍攝到的家鄉的美麗景色,制成了多媒體課件,將農村的美麗景色在學生眼前一一再現,并配以優美的音樂。面對優美的音樂和自己熟知的家鄉美景,學生們興趣盎然,情緒高漲,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去求知,去發現,去創新;促使他們進行情感的表達、流露和交流,有了不吐不快的感受。作文由苦差事轉變為學生的情感交流和需要,學生從“要我寫”轉化為“我要寫”。這樣,家鄉的美景由學生的筆下寫出來,學生無比歡快,并且產生了濃厚的寫作興趣,有了寫作興趣,就不怕寫不好作文了。
2.借助多媒體加強習作訓練。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小學生剛剛接觸作文,尤其是農村的學生,社會知識面窄,詞匯積累少,寫出的文章詞不達意,有時甚至不知道寫什么,這就給平時的習作訓練造成了“教師怕教,學生怕寫”的局面。為解決這一問題,我一改平時對學生大談作文的意義、作文的重要性之類的抽象道理,而巧妙地借助多媒體直觀、形象,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等優勢,將多媒體手段運用到習作訓練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消除學生的懼怕心理,讓學生有所說,有所寫。如:在教學《秋天的果園》作文課上,對于“秋天的果園”,可以說大部分農村孩子不是很熟悉,要想把秋天的果園的特色寫出來,是何其之難呀。為此,我將秋天果園里果實成熟的情景、人們豐收的情景制作成幻燈片,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并引導學生一一觀察,在學生觀察每種水果時,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思考:用什么樣的形容詞來形容水里的形狀、顏色、味道,它像什么,用什么詞語來比喻更恰當,更新穎,更能吸引讀者??粗骞馐乃粗麍@里人們一片豐收的情景,秋天的果園的特點便一覽無疑,學生也不愁寫不出好文章啦。
3.借助多媒體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談起寫作文,許多孩子都感到茫然無措,他們常常對我說:我不會寫,我不知道寫什么,這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說的話:若要創作,第一需觀察,對于任何事物,必須觀察準確透徹才好下筆。只有讓學生用心去觀察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學生才會有話可說,有情可發。葉圣陶也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币簿褪钦f要讓學生走入生活,去說去寫生活,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這樣才會使學生感到習作是有實用的東西,從而對作文產生好感,產生趣味,同時利用習作這個載體,去解讀生活。但是農村的孩子一般都很羨慕城市生活,喜歡城市生活的霓虹閃爍,高樓林立,公園里的鳥語花香,游樂場里歡聲笑語。他們忽略了農村美麗的自然風光,忽略了身邊發生的日常小事,忘記了與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場景,與媽媽一起耕作的勞動場景,還有我們習以為常的風土人情……為了讓學生明白“生活即語文,生活即習作”,我把平時拍攝到的“孩子們課間做的游戲”、“班中的生活、學習”、“農村里的娶新娘”、“田野里農民伯伯的豐收”等學生熟悉的場景,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看,讓他們知道,我們身邊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我們所熟悉的人,都是我們寫作的素材,從而激發其自主地去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生活經驗多了,素材多了,作文題村也就更寬、更廣、更有新意了。
4.借助多媒體優化作文講評途徑。
作文的指導、批改、講評、修改共同構成小學作文教學一個完整的過程,它們是相互作用、緊密相聯的。然而,在以往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著重指導與批改,輕講評與修改的現象。這種“輕視”直接導致了作文教學勞而無功,收效甚微。究其主要原因是:其一,教師認為作文講評課太難上,不知從何下手;教師平時教學任務重,批作文又太花時間,少有時間講評;其二,受傳統作文教學定勢的影響,對于提高作文講評的有效性缺乏思考與實踐,少數教師雖有時也進行講評,但形式多限于讀幾篇優秀作文,提幾點注意點,效果并不好。而多媒體計算機則為作文講評構建了一個開放性的教學環境,省時省力,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作文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展示學生的作品,師生共同進行修改講評,學生一目了然,再加上“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對于自己的文章學生總是找不出問題所在,而對于別人的文章總能 慧眼識珠,很快發現問題所在了。通過多媒體進行作文互評,雙向交流,學生便可從同伴的作文中取長實短,從而大大提高作文的講評質量,不斷提高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隊長不批,農田不離?!闭f的是幾十年前生產隊大唿隆時,人被管得緊,一個農村勞動力,不經生產隊長批準,得天天困在地里干活。爺爺雖是守紀公民,卻有離譜的時候,且長而久之,每年端午節(晴天)期間,總要破了這個規矩,無論隊長批與不批,爺爺都會脫離集體勞動,跑到門前小河里去一天,直至八十幾歲高齡。
爺爺嗜魚,嗜一種門前小溪河里的全花魚。
門前的小溪河叫艾家河,小巧得有味,它發端于上游幾十里的大山谷,一個叫三岔溪的去處,在諸多溪河中,它不出名,且過于獨立王國。說它獨立,真是獨立得可以,猶如閻錫山的山西鐵路,軌窄,他地的列車都進入不了。從小溪河的源頭到注入長江,遠不過五十公里,常年水流大不過一到兩個流量(下雨除外),就這五十公里,分成兩段,下游十公里,親密長江,上游四十公里,拒絕長江。
淙淙清流從三岔溪行來,一路蕩蕩悠悠,平平緩緩。河面是一種山里的寬闊平展,蜿蜒曲折,徐,很有紳士君子風范。將到盡頭,已能看到奔涌的長江了,小溪河一改平靜悠閑,在一個叫倒巴溪的地方,突然飛瀉而下,斷而成瀑,一道百余丈高的絕壁橫空出世。在下相望,疑似銀河落水。
懸崖斷壁,溯江而上的水生動物被阻絕了,望水興嘆,上游獨立王國就此形成。
造物主偉大在于無所不能,隔了飛瀑絕壁的上游小溪河并不孤單,上游河段水族們依然繁盛,仍不乏魚蝦蟹鱉之類。
小河里的魚肯定是獨立進化而來的,至少有一些品種是,比如全花,我這么認為。我生平到過不少的大江小河,再沒見過與之相同的。全花的成魚長不過十幾公分,重莫過二三兩,色青黑,紅藍相間的網狀花紋布滿全身,非常漂亮。全花魚不單美麗,其味道更是極其鮮美,特別是每年端午時節繁殖的時候,其味絕美。端午節時,爺爺“大逆不道,敢悖于生產隊長,全壞在好這口上。
愛魚,善漁者,爺爺,且漁得悠閑,這是我見過最為悠閑的漁者。他捕魚時用小網,不貪不竭,每年最多只到小溪河里去捕撈一兩次,都在五月端午期間。爺爺捕魚不僅帶自制的魚網,還要帶小爐灶小銅鍋,帶油鹽醬醋,帶蔥白生姜,帶用頭年秋季大青菜腌制的鹽菜細絲和老燒酒。
小溪河山陰水涼,盡管是大夏天,也只能近午入水。小溪河離家有一公里開外的路程,爺起得早,下河不早,準備家什,一段路途,到河邊也就十點鐘多了。來到河里,爺爺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撒網捕魚,而是看水情,選了全花魚群出沒頻繁且河灘平緩的地段,放了什物,揀了石塊,在河灘上支起爐灶,再進到樹林里拾掇些柴禾晾曬。
接下來是抽旱煙,抽過旱煙,已近晌午時分,爺爺這才去布網。網是兩張,一張布到小河的下段,這是一張死網,待魚自投的。還有一張活網,爺爺再從上游散開,一頭我牽了,一頭爺爺牽了,至上而下,徐徐圍蓋,直到兩張網會合。
兩張網會合,必有很多收獲,蝦,蟹,魚等。魚有白鳊,烏斑,燒火佬、全花等,爺爺一一告訴我。一只只,一尾尾死死卡在細密的網眼里,饞眼喜人。爺爺挑剔,從不濫殺,從網上一一取了白鳊,烏斑,燒火佬之類放生,單取了紅藍網狀花紋的全花放入鱉簍。
一網就足夠了,數數,幾十來尾。收獲再豐,爺爺也不再布網,而是提了鱉簍到河灘走向架好的爐灶邊。生火、燒鍋、煎油、刺魚、下料。油鹽醬醋,蔥白生姜辣椒粉,一一到位,小銅鍋哧哧嘶叫,亂吐白氣,最后壓上鹽菜絲,添一兩勺潔凈的溪水,減火緩燜,十來分鐘后,一鍋腌菜燜全花魚成了。
沒有坐椅,選一方干凈的石頭,爺爺坐上去,杯子里斟滿酒。鍋蓋揭開,魚躺在鹽菜中,挑一尾稍大的,爺爺遞給我。吃!
微酸。鹽菜味兒。辣。蔥、姜、花椒,辣椒味兒。鮮香微辛,全花魚味兒。是,不是,不全是,妙在是與不是之間。舌尖而至,至舌根,浸入五臟六腑,透出暖流,發至全身。五月端午,天悶熱,細密的汗從發際、額頭、面頰、背部浸而出,渾身通透舒服。
重新夾起一尾,丟入自己嘴里,和著老燒酒,閉目咽下,入喉。喉結鼓起滑動。一尾、兩尾、三尾……爺爺視我不在,怡然如癡,緩而有至,既夜。
網影游移于陽光下,魚骨亂飛于沙石中。天上的飛鳥聞香醉了,山里的走獸聞香醉了,河里的魚蝦也聞香醉了,不是酒,是端午時節鹽菜燜全花魚,只有我沒醉,呆呆地站在爐灶邊,饞得涎流及地,待等明年。
蕩秋千
蕩秋千,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已傳承了千年。沒想,蕩秋千一詞還有他說:中秋時節泥鰍燉南瓜絲兒,成了一道別致的鄉間美食。流行于下堡坪高山水鄉。
剛入伙(參加工作)那會兒,吃飯大食堂,陳谷爛米,菜一鍋煮,時間久了,叫你一點兒胃口都沒有,尤其是夏季,實難下咽,肚皮空空,一個暑期過去,我瘦了十幾斤,人笑骨瘦如柴。
總算熬過了最熱的一段。
除劫三伏,處暑白露,暑氣裉盡。一日中秋,領導安排下鄉,時間一周,我去下堡坪,名曰搶種搶收,群眾那兒去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磨礪鍛煉,實則是給我們這些剛從學校畢業的青仔殺殺青。
殺青不怕,我血里就是小鄉巴佬,還怕吃二遍苦不成。
到了下堡坪,還再下一次鄉,進到楊柳池村里,住一朱姓農民家,人稱老朱。
老朱不老,年不過三十,嘴有髭須,故而得名。老朱是農民兼獸醫,不僅務農,而且走村串戶為人劁豬騸牛牲畜瞧病,踏百家門,吃百家飯,人不賴,好吃。
[關鍵詞] 弱勢群體;媒介話語權;
【中圖分類號】 D42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10-211-1
一、農村弱勢群體的涵義及其發展
弱勢群體,是社會中一些生活困難、能力不足或被邊緣化、受到社會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稱。據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研究報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會》的計算,如果將城鄉貧困人口、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失業和下崗職工、殘疾人、災難中的求助者、農民工等各類處于弱勢地位的人口總匯,再扣出彼此重疊的部分,中國的弱勢群體大約有1.4億至1.8億人,大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1%至14%,而且繼續呈上升趨勢。人數的增加,使得農村弱勢群體的結構趨于復雜化,除了農村貧困農民,生理殘疾,喪失勞動力的群體,還有農村大學生,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還有當前問題特別突出的失地農民、貧困的拆遷戶和水庫移民等。
二、農村弱勢群體媒介話語權的缺失
(一)農村弱勢群體的媒介話語權現狀
1.媒介接觸現狀。筆者在華亭縣東華鎮西關村,馬峽鎮的劉店村和山寨鄉的新莊村進行問卷調查。華亭縣位于甘肅省東部、關山東麓,地處陜、甘、寧三省(區)交匯處,煤炭資源豐富,是一座工業型城市。選取的這三個村子代表了經濟水平高、中、低三個檔。隨機發放問卷150份,回收問卷104份,其中有效問卷為86份。問卷的主要人群是20至40歲的農民,因為這個年齡段的農民自我意識強烈,對事物的認識更能代表他們這個群體。
調查發現,有46%的受訪者最常使用的媒介是電視,其次是廣播。這種現象是由于很多因素造成的:(1)農村地理位置相對城市都比較偏遠,雜志在傳遞過程中耗時更長,這就造成了信息傳遞的延遲;(2)雜志與電視相比,對于受眾的要求要更高一些,雜志對受眾的文化程度、閱讀時的專注程度都有較高的要求,但是電視對受眾的要求則沒有這么嚴格,生活在農村的受眾更為適合。調查的受訪者使用媒介的階段一般在晚上,其次是早上。中午的接觸率最低。這與農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并且,受眾的年齡構成也出現了一些差異:接觸媒介時間2-5小時的受眾,最多的是10-20歲和40-50歲的人群,20-30歲的中青年接觸時間最少。
2.媒介地位。(1)農村弱勢群體經濟上的貧困化,他們的收入與城鎮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使得農村弱勢群體喪失了應有的社會地位和基本權利。(2)農村的媒介資源不足,他們在現實社會中無論是從信息資源享用,或是受眾接受反饋能力上都無法與城市受眾相比較。(3)農民作為大眾傳媒中的弱勢群體,居住區域分散,沒有穩定的媒體消費習慣和消費支出;居住環境相對封閉,信息變動較少。(4)文化素質較低,缺乏參與意識,久而久之就成為被現代社會遺忘得角落。
3.媒介觀念。從受眾的媒介動機分析中可以看出:43%的受訪者媒介接觸動機是娛樂,23%的受訪者媒介接觸動機是打發時間?!爸貖蕵?,輕信息”的傾向很突出。有21%的受訪者關注農業節目,可見受訪者對農業節目也有一定的需求。但是,目前涉農節目不能有效滿足農民收視的目的性需求,存在信息滯后,不切實際的缺點。
(二)農村弱勢群體媒介話語權缺失的原因
1.農村弱勢群體自身的原因。農村弱勢群體中的大部分人教育程度偏低,對教育的重視度不高,對時事新聞、社會新聞、法律知識的了解都很欠缺,人際交往的范圍也比較小。加之農村弱勢群體受到傳統習俗影響和約束,心理較為脆弱,自卑和安于現狀,這嚴重抑制了農村弱勢群體主動表達的積極性,直接導致了他們不能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去表達自己的意愿,成為沉默的大多數。
2.媒介的原因。傳媒在追求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農村弱勢群體的媒介話語需求得不到重視。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利潤最大化原則促使媒介必須關注銷售額、收聽率、收視率等。傳媒通過吸引廣告來賺錢,但廣告投放不是盲目的,不具備消費能力和消費沖動的讀者不會受廣告的影響,也就成了無效受眾。因此,賦閑在家的下崗工人、消費能力低的農民,就成了媒介忽視的人群。
三、改善農村弱勢群體的媒介話語權的建議
(一)提高農村弱勢群體的受教育程度。加強對農村法律知識的普及,提高城市中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程度,給他們更多的求學機會和途徑。
(二)輿論環境建設。反映農村弱勢群體的呼聲和意愿,需要強有力的社會輿論。加強輿論建設,營造一種輿論氛圍,使大眾媒介與社會輿論之間形成互動。
(三)加強新聞工作者職責。新聞工作者需要深入農村弱勢群體之中,努力架起聯系農村弱勢群體和愛心人士之間的橋梁,在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促進社會穩定方面發揮其積極的作用。
(四)媒介建立公平的話語表達平臺。伴隨著社會民主政治和經濟文明的不斷發展,政府和媒介都有義務為農村弱勢群體創造話語表達的機會和平臺,讓農村弱勢群體自主表達其利益訴求,加強農村文化建設,開設農家書屋、電子閱覽室,為農村弱勢群體提供更多種類的媒介。
參考文獻:
[1]吳飛.傳媒批判力[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3.
[2]李林.法治社會與弱勢群體的人權保障[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2005,12:275.
[3]張偉杰.中國弱勢群體研究[M].長春出版社.2003,78.
[4]崔衛國.教育的經濟學分析[M].長春: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03).
[關鍵詞]煤炭企業 洗煤質量管理 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F25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24-0085-01
一、當前我國煤炭企業洗煤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1、首選“毛煤”質量不過關
煤炭從井下運輸到地面之后叫“毛煤”,這種“毛煤”含有大量的“煤矸石”,所以要經過初次選矸,現在大多數煤炭企業在這個選矸過程中幾乎是人工操作,許多人都懷著出工不出力就拿工資的心情去工作,那么這個環節的煤炭質量控制就可想而知了,此結果是經過首選之后進入洗煤廠的原煤質量不達標,最終影響著洗煤效率和質量。
2、原煤入選過程不規范
現在許多煤炭企業為了完成所謂的硬指標,不是集中檢修設備,而是在每日上午進行粗略的設備維護,之后在一個半工作日內連續生產,并且是超負荷的生產,因為要將半天的檢修時間奪回來,這樣做的后果就是精煤回收率降低,同時也大大地影響了洗煤質量,但入洗數量卻大大增加,硬指標超額完成了,企業乃至國家受損了。
3、洗煤時間縮短,洗煤過程不徹底
在當今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在時間就是效率的概念下,在上邊半天檢修,一天半的短時間內大量入洗的情況下,使原煤得不到徹底入選,各種洗滌產品還沒有得到充分分離的情況下,就將產品放倉,這樣的結果是各個產品的灰分不正常,回收率也不正常,各個品種彼此相混,如洗末里含精煤,洗矸里含洗末,最終影響整體洗煤效果。
4、煤質的取樣過程不把關
取樣是對煤質檢測的關鍵一步,現在大多數煤炭企業都是人工取樣,這里就出現有許多人為了省事、省時、省力而走馬觀花不負責的工作態度,更有甚至取一回煤樣就用兩三天,這樣的取樣不但沒有對煤質起到監督作用,反而掩蓋了煤炭的真正質量,為企業帶來負能量。這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應該引起煤炭企業的注意。
5、化驗室檢測人員業務素質低下
在煤炭企業安全第一的理念下,煤炭的生產安全成為集團領導主抓的重要環節,但卻忽略了煤炭洗煤質量---企業占據市場的第一關,經常把一些專業不勝任的人員、業務素質低下的人員放入化驗室工作,他們看到的是工作的清閑,沒有看到責任的重大和專業能力的勝任。這樣的人員出具的數據質量后果可想而知,更談不上煤炭洗煤質量的控制。
二、針對當前我國煤炭企業洗煤質量管理出現問題應采取的措施
1、強化煤炭首選關
煤炭首選是把好煤炭質量的第一關,各個煤炭企業應該狠抓這一關。首先嚴格崗位責任制,并將此制度落實到人;其次實行計件工資,防止“大鍋飯”的滋生和蔓延;再有將上述措施與職工的獎金掛鉤,充分發揮職工的能動性;最后提倡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使用機器選煤。這樣提高選煤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洗煤質量,更節約了工時成本,并能為煤質檢驗的其他環節打下良好的基礎。
2、均勻入選原煤,合理安排生產
煤炭行業是周而復始的循環作業,但是機器是需要檢修和維護的,這是人之常情,所以企業應該合理地安排時間進行大修、危檢工作,這也是煤炭企業的重要環節,如開展節假日的大檢修活動。這樣即合理地避免了安全隱患因素的發生,同時也避免了每日耽誤生產的粗略維護,更避免了入選不均勻而帶來洗煤效率低下,煤質檢測不過關的現象,這種看似影響生產實為提高效率的舉措應該值得有關煤炭企業學習。
3、尊重客觀規律,確保原煤入選過程充分有效
首先應杜絕粗放式入洗行為。因為這種入洗方式不但影響著洗煤質量,更損害機器設備,這種看似完成上級下達的硬指標實際上以損害企業的利益乃至煤炭行業的利益為代價,這種大投入小產出的案例在實際工作中屢見不鮮,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其次確保原煤的入洗時間,杜絕省時省事的短期入洗行為。最后嚴格獎懲有關責任人及相關人員,做到“誰的責任誰負責”并一查到底,絕不手軟。
4、引進設備,提倡自動化取樣
凡是在尊重客觀條件下應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取樣工作也如此。首先應加大力度對取樣人員的崗位責任制教育,嚴把取樣關,并對主觀責任者嚴懲不貸,同時對有條件的煤炭企業應加大該項設備的投入,主張人工取樣與機器取樣相結合的方式,并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這樣才能合理有效地減少誤差,并將誤差控制在可承受范圍之內。
5、加大相關人員的業務素質教育,確保原始數據的真實性
煤炭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最終應該通過統計數據來反映,所以數據的真實與否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和方向,原始數據是統計數據的第一首資料,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企業應將業務素質強,工作經驗豐富有責任心的人員安排在此崗位,對于新手和業務素質差的人員應強化其專業學習,同時也應采取相關的措施督促其業務水平的提升,這樣才能把好煤炭質量檢測統計數據的第一關。
三、結語
總之,企業想生存發展靠的是產品質量和信譽等因素,產品質量是企業占領市場,提高競爭力的最主要因素。在當今經濟走向低迷,煤炭市場疲軟的情況下,煤炭質量更是煤炭企業走出低谷,打入國際市場的主要因素,所以煤炭企業應充分抓好洗煤質量管理,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打下結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