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ede8e"></wbr><bdo id="ede8e"><var id="ede8e"><optgroup id="ede8e"></optgroup></var></bdo>
    1. <sub id="ede8e"></sub>
    2. <sub id="ede8e"></sub>
    3.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2018年亚洲欧美在线v,国产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国产在线亚州精品内射,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
      首頁 > 文章中心 > 節能減排效益

      節能減排效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節能減排效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節能減排效益

      節能減排效益范文第1篇

      為了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陜西省2006年12月頒布《陜西省節約能源條例》、對節能管理,有效開發能源,合理使用能源作出了規定。2007年1日開始施行《陜西省建筑節能條例》為加強建筑節能管理,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節約型社會建設提供了法律依據。2008年制定了《關于加強農村建筑建材節能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2008年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對建筑節能工作作了周密部署,提出了開展建筑節能工作的指導思想。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健全節能減排的相關政策體系,使得我省節能減排工作呈現出良好局面。據陜西省發展改革委近日披露,2007年,陜西省實現生產總值5369.85億元。經初步核算,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約6600萬噸標準煤,較上年增長10.5%。全省萬元GDP能耗比2006年下降4.5%,萬元GDP能耗降到1.36噸標準煤,保持了下降的良好勢頭。當前,我省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但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進一步推進我省建筑領域節能減排工作。

      重點抓好新建建筑執行節能設計標準

      開展建筑節能工作首先應下大力氣抓好新建建筑全面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根據2005-2007年全國建筑節能專項檢查結果,2007年1—10月份全國城鎮新建建筑在設計階段執行節能標準的比例為97%,施工階段執行節能標準的比例為71%;2006年,符合建筑節能設計要求的項目達到總項目的95.7%,施工階段合格率降到了53.8%;而2005年的檢查,只有20%新建建筑達到圖審通過的設計標準。三年的指標顯示:新建建筑節能設計執行率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施工階段執行建筑節能50%的合格率仍然較低,存在“節能建筑”不“節能”的局面。目前我國正處于住宅建設的高峰期,世界銀行報告認為:2000-2020年是中國民用建筑發展鼎盛期的中后期;預計2004-2020年全國每年新增建筑量約18—20億m2,全國每年新增城鎮住宅量10億m2,預測到2020年民用建筑保有量的一半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從我省的情況看,“十五”期間,我省商品房屋竣工面積3228萬平方米,年平均增長速度11%。按此增長幅度進行測算,“十一五”我省新增商品房屋約3600萬平方米。從三年的全國建筑節能專項檢查結果看我省整體情況較好,但省內欠發達地區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還是存在的。如果不抓好新建建筑的節能工作,再加上大量的既有建筑,這將使建筑能耗的增長速度大大高于建筑規模的增長速度,從而使我省目前的能源緊張狀況進一步惡化。

      把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作為我省建筑節能的突破口。

      我省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面積約630萬平方米,主要集中在西安。根據2007年我院“陜西省政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運行狀況及能效評估調研”對西安、寶雞、榆林、延安、漢中五城市和省政府機關的21個政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進行的能耗狀況調查結果顯示,辦公建筑單位面積年耗電量為30—70kWh,商業建筑單位面積年耗電量為100—200kwh。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面積建筑占民用建筑的比例雖然不大,但單位能耗遠遠高于一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在我省民用建筑總能耗中占有很大比重。具有單位面積能耗高;同類型建筑物之間存在2倍以上較大差異的特點。為什么我國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普遍具有高能耗的特點?首先,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在設計上片面追求形式“新、奇、特”,忽視建筑功能,造成能源和資源的浪費。其次是管理上太粗放。因為是公用建筑,使用者會有意或無意忽視能耗的責任問題。第三是運行中不適當。大型公共建筑的風機跟水泵的電耗占采暖空調電耗的50%-70%,根本原因在于選型不當,存在“大馬拉小車”的現象。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建立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使大型公共建筑按節能運行方式運行,即通常所言的無成本節能改造。據專家測算,大型公共建筑存在大約30%以上的節能空間,節能潛力大。同時,我國大型公共建筑與住宅建筑相比,產權和系統相對單一,節能工作開展相對容易實現。此外,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在國民生活中往往承擔著主要的社會服務功能,建筑節能行為社會影響大,能對全社會產生示范和帶動,具有極強的標向作用。因此,以大型公共建筑的節能運行管理和節能改造作為我省建筑節能的突破口,通過摸索、總結出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經驗、模式,帶動全省既有建筑的節能工作是可行而必要的。

      農村住宅建筑節能,不容忽視

      在近幾年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村莊建設量逐步加大。通過我院對“陜甘寧青四省村鎮建筑節能及改善市內熱環境關鍵技術研究”課題調研,我們發現農村現有住宅建設在規劃、設計方面存在盲點,節能問題更無從談起,多數農村住宅不能滿足《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要求的最低水平,存在耗能高、室內熱環境舒適度差的特點。據統計,我省農村既有建筑住宅面積54009萬平方米,其中:混合結構18410萬平方米,占34%;磚木結構22373萬平方米,占41%;其他結構(土草房、窯洞)13226萬平方米,占25%。圍護結構墻體普遍以粘土實心磚為主,門窗主要采用木制門窗,屋面普遍較單薄,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整體性能差,熱量散失快。在冬季平均室溫普遍只有10℃左右,與城市16℃-20℃的平均室溫有明顯差距。而農村建筑單位能耗高達30-40公斤標準煤,為城市建筑單位能耗的1.5-2倍,每年我省農村建筑能耗約1620-2160萬噸標煤。如果現在不開始注重農村住宅的建筑節能普及,將會直接加劇能源危機,給我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障礙。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就三農問題做出了重要決策,其中也將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作為農村發展的一項重要目標任務提了出來。因此,在近幾年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新建農村住宅的規劃、設計、節能技術的應用及其推廣就顯得愈來愈重要了。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建設處于粗放式發展狀態。由于觀念、認識、技術力量等多方面原因,在建設中還存在村莊布局與建筑形態缺少品質與特色,千村一面現象;基礎設施建設盲目套搬城市模式,村內道路過寬,路燈過高過密,建廣場、追求大草坪;重形式、輕功能,重體量、輕質量等問題。因此,科學規劃是村莊建設的前提和基礎。設計是規劃意圖的實現,是完善功能、提高效果,增加安全、改善舒適性,提高投資效益,提升建筑品質的唯一途徑。農村住宅的規劃、設計、建設和能耗問題不容忽視。制定規劃應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統籌兼顧,充分考慮農村經濟與城鎮化的未來發展。要把“節能省地”的理念貫穿于規劃、設計、房屋與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與綠化建設的全過程,這直接關系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要因地制宜,彰顯特色。例如在我省陜北和關中地區的生土建筑已有悠久的歷史,主要表現形式為窯洞建筑和土坯屋,具有就地取材、造價低廉、建設和維修簡便、節約能源、能較好保護環境等特點。要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建筑中的應用。鼓勵農民使用太陽能熱水器。要因地制宜開發并推廣農村所需節能型建筑材料。在陜北和關中地區應發揮粘土資源豐富的優勢,生產高性能的空心磚和多孔磚,在陜南地區利用當地的砂石資源發展自保溫混凝土砌塊。積極推廣太陽能、沼氣、秸稈氣、中水與雨水等再生資源在建筑中的應用。若農村既有建筑逐步通過節能改造,全部達到節能30%-50%的要求,我省每年可節約486-1080萬噸標煤;農村新建建筑每年竣工面積約1500萬平方米,按節能30%-50%的要求建設,每年又可節約18-30萬噸標煤。我省的農村住宅節能大有可為。

      節能減排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節能減排是一個系統工程,主要包含節能和減排兩個重要方面,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節能是我們當前工作應抓住的重點,減排也不可掉以輕心,要做到兩手并抓。尤其是對一天生活污水量達到1000噸左右的小城鎮,在經濟條件許可(具備)情況下均應建設污水處理廠,不能將未經處理達標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一天生活污水量不足1000噸的小城鎮不具備建設污水處理廠條件的,可進行生態處理的方法(如利用污水池種植植物等)將水沉淀過濾、生態凈化后達標排放。具備條件的城鎮,對生活垃圾均應設置集中填埋廠,我省大中型城市還應對垃圾分類收集,回收利用(再生重復利用、垃圾發電等)。隨著城市建設、城中村改造,建筑垃圾的量也愈來愈大,對土地資源的占用等都應針對此開展相應的研究工作,使建筑垃圾得到充分的再次利用(如生產新型建筑材料,以及在建筑地基處理、交通道路建設中利用)。

      建立建筑節能的技術支撐體系

      要充分發揮我省科技的優勢,探索院校、科研單位、企業之間優勢互補、成果轉換的科研攻關和科技創新的模式,完善創新體系鏈。盡快建立陜西省建筑節能重點實驗室、陜西省建筑節能技術中心、,依此為依托大力開發節能減排新技術、新產品,積極推進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重點發展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成套技術,加大對外墻外保溫等相關問題的研究解決力度,發展隔熱保溫、輕質高強、環保利廢、節能節地的新型墻體材料。加大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力度,重點做好太陽能、地源熱泵、熱電冷三聯供技術以及沼氣和風能的推廣應用。建立陜西省建筑能效測評機構,加快建筑節能檢測技術、節能產品的檢測技術的研發工作。

      加大投入力度,推廣示范項目

      要加大我省節能投入力度,重點支持節能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和示范項目,節能減排新技術新產品產業化、規模化推廣應用項目,鼓勵淘汰落后的高耗能設備、落后生產能力項目,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項目,以及節能標準體系,能源監測能力及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示范帶動,以點帶面,帶動全省節能減排工作的發展。

      節能減排效益范文第2篇

      關鍵詞:增強型復合絕緣子;陶瓷粉;節能減排;經濟效益

      1.前言

      我國電網使用復合絕緣子起步較晚。90年代初,為遏制我國華東、華北、東北等污閃多發地區的大面積污閃事故發生,復合絕緣子被大量引入電網[1]。21世紀,隨著電網的不斷擴大和機組的調整,復合絕緣子使用比例不斷上升。

      根據電網的安全協議規定,每隔一段時間會更換一批陶瓷絕緣子這樣就產生了大量的陶瓷絕緣子的堆積、廢棄,導致無法處理而堆積在城郊或公路兩旁,侵占土地,幾萬公頃的土地被它們侵吞。

      2.增強型復合絕緣子制造所帶來的減排效果

      固體廢物是指人類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產生的,在一定時間和地點無法利用而被丟棄的污染環境的固體、半固體廢棄物質。而廢舊的陶瓷絕緣子就是屬于固體廢物的一種。

      截止2006年10月,各地區陶瓷絕緣子使用情況。

      每年以6%的速度增長,截止2013年陶瓷絕緣子的使用量將超過4700000支,以每只陶瓷絕緣子的體積1計算,回收陶瓷絕緣子所增加的不可降解固體廢物的空間達到4700000,大大增加了可利用耕地面積。

      3.增強型復合絕緣子的經濟效益

      傳統復合絕緣子

      制備硅橡膠絕緣子材料的基本配方及其價格為:

      可知制成煉膠的平均成本Q1=19元/千克,而又根據各種耐壓等級的硅橡膠價格略有差異,成品膠按電壓等級分:500kv的25元/公斤,110-220kv的22元/公斤,35kv及以下的18元/公斤。

      增強型復合絕緣子

      制備增強型硅橡膠絕緣子材料的基本配方及其價格為:

      每噸公里的運費為0.5元左右(電廠運費價格),則每噸的平均價格大約為250元;每噸陶瓷加工成1800目陶瓷粉所需價格4800元,則每噸成品陶瓷粉價格約在5元/Kg。

      顯然Q1>Q2;由表1計算得2013年的目標回收陶瓷絕緣子的數量為4700000支,每年可盈利19270000;只考慮30%的市場份額,每年節能減排所得經濟效益合計為5700000元。若以建造廠址一次性投入10000000元,年投資回報率為57%,投資回收期為1.75年。

      4.總結

      綜上所述,增強型復合絕緣子不僅僅能增加了對固體廢物陶瓷絕緣子回收利用,也減少了固體廢物對耕地的侵占,而且大大的降低了制作復合絕緣子的成本,具有極大的經濟效益。(作者單位:華北電力大學)

      參考文獻

      節能減排效益范文第3篇

      關鍵詞:防滲墻工程 節能減排 增效 泥漿

      一、工程概況

      某水電站反調節位于小浪底水利樞紐16km。是一座以反調節為主,結合發電,兼顧供水,灌溉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庫設計總庫容1.62億m3,土石壩段最大壩高20.2m,電站壩段最大壩高51.5m,電站裝機容量140MW,灌溉農田面積113.8萬畝。為二等大型工程。

      水庫建成后由于壩下一定區域的地下水位在經歷最高水庫蓄水位下尚未最后穩定,為避免在水庫蓄到正常水位134.0m時對周邊村莊、城市的影響,擬采取防滲墻等工程措施控制左、右岸壩下一定范圍內的地下水位抬升,消除對居民房屋威脅,避免造成灘地浸沒。

      防滲工程位于大壩左、右兩岸,左岸設計防滲軸線長為1400m,右岸設計軸線長為1600m。A標及其補充施工合同防滲左岸為570m、右岸為670m。后經業主批準,左岸軸線延長至1040m,右岸延長至856m。

      二、項目策劃

      在工程設計初始階段,設計方決定在工程運行中的節能減排和提高效能方面進行研究工作,在工程設計策劃階段根據工程量大小、工程地質結構特點、設備性能及其投入數量、防滲軸線長度以及施工現場用地面積和周邊環境等多方面進行詳細的論證與規劃,對減排增效方案進行了詳細的工藝策劃和成本估算。

      (1)清渣工藝改進。在以往的防滲墻施工中,排渣多采用人工方式,即清孔清出的泥漿倒在倒漿平臺上,人工沖洗泥渣等進入排漿溝內,沖洗泥漿使廢渣在排漿內沉淀,人工清出排漿溝內的廢渣,再用裝載機鏟運至棄渣場。

      這種排漿清渣工藝,需要大量的清渣工人,目前現階段我國工地工人收入并不高,且大量存在著工資被拖欠的問題,因此每天清渣投入成本開銷并不大,同時也造成了清渣工作的苦難。由于是使用人工清渣排漿,所以排漿工作段的工作面不會很大,而排漿溝斷面的小面積又決定了排漿的速度慢、效率低,因此漿液很少能回收利用,造成漿液的浪費。

      為了處理好漿液回收再利用的問題,工程中決定加大排漿溝的斷面尺寸,并采用小型挖掘設備進行排漿清渣,以彌補人工排漿的不足。

      (2)泥漿工藝改進。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后的防滲墻施工中多采用膨潤土泥漿。優點在于制作工藝簡便、成本投入低,這種膨潤土可以直接加入清水(無污染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攪拌后制成漿液,漿液置于膨化池中經過較短時間膨化反應后即可用于施工作業中,或防滲墻施工中。如果采用黏土和混合料制漿工藝則費時費力,且工序復雜,造成施工進度的延緩。

      施工時如果采用膨潤土漿,則工程成本較大;如采取黏土漿液,則制漿工序復雜,投入成本也較大。我們考慮到本工程所處的地質情況大致是較不密實、坍塌可能性較大砂卵石層,防滲墻施工工藝采用“鉆劈法”,泥漿選用“邊鉆邊加”方式直接加入黏土,適量加水(或膨潤土漿)和增粘劑,在造孔過程中自行形成泥漿。

      這種方式,形成的泥漿較濃稠,方便堵塞孔隙率較多的地層透水通道,而且由于漿液黏度大,較容易在鉆孔周邊形成厚實的泥皮,厚實的泥皮防止地層掉塊、地層漏漿塌孔等方面可起到較好的作用。

      (3)成本分析。通常以上兩項和其他相關分析,本工程可節約成本增加效益約在300萬左右。

      三、項目實施

      1、施工布置。

      構筑排漿溝時坡度不能過大,且應盡量防止廢渣隨漿液流入沉淀池,但坡度也不能太小,以避免稀釋后的漿液在排漿溝內積存太多,從而使稀釋后的漿液能自由流出排漿溝進入沉淀池內,而大部分的廢渣則沉淀在排漿溝內。

      排漿溝的出漿口不宜過多,也就是說,每條排漿溝要有一定的長度,便于漿液中的廢渣在漿液未排除漿溝前,能有足夠的時間沉淀。

      泥漿沉淀池采用分級形式,一級沉淀池的作用是分離出在排漿溝中沒有沉淀分離出來的較細顆粒的廢渣,廢渣清運至棄渣場,漿液以自流或泵送方式進入二級沉淀池。

      進入二級沉淀池的泥漿和含砂已經很少了,因此二級沉淀池其實就是泥漿回收池,以泵送方式抽送至泥漿攪拌站,加入膨潤土等制備新鮮漿液。多余的泥漿以自流方式注入廢漿池。

      進入廢漿池中的泥漿時很稀的漿液,再用泵送方式送到施工機組做沖洗等施工用水。少用地的同時,也減少了環保的投入。

      2、減排工藝。

      防滲墻多采用鉆劈法施工工藝,后期局部槽段采用兩鉆一抓法施工。槽段開鉆時現行在導向槽內填入0.5m厚的干粘土,用沖擊鉆機干鉆進入砂卵石層,這樣可以擠密導墻底部的砂卵石層,最大可能地方志導墻底部漏漿和塌孔。

      開孔過后,向槽孔內加入適量黏土,同時加入適量的膨潤土泥漿,進行鉆孔。在鉆孔的過程中,原則上每有進尺便要加入少量黏土,黏土的加入就采用“少填多加”方式,即每次加入的黏土量較少,而加入的次數應隨進尺加深而頻繁較密,以使黏土在槽孔鉆進的過程中能較充分地膨化形成泥漿,鉆孔時泥漿的密度應不小于1.6g/cm3,黏度應不小于25s。

      鉆孔過程中,多用黏土,少用或不用膨潤土漿。

      鉆孔過程中的情況,也應采用“少清多次”的方式,即每次不要清得太多,能保證鉆孔的正常進行就好,而清孔的次數隨進尺的加深而增加。這樣的清孔方式,由于泥漿的密度較大,可以保證地層少發生甚至不坍塌,而黏土漿也能在孔壁上形成較厚實的泥皮,防止地層滲漏。

      槽孔形成后的清孔,無論采用抽筒法,還是采用反循環法,都不會對已形成的泥皮層造成大的破壞。這時的情況應采用回收的、符合標準的粘土漿(或黏土膨潤土混合漿液)置換槽孔內較濃的泥漿,直到滿足要求為止。

      鉆孔過程中清孔抽出的泥漿濃度較大,用清水沖洗(或者說是稀釋)后,泥漿沿著排漿溝自流進入一級沉淀池內,進行再沉淀后,就可回收利用,加入少量膨潤土制備成新鮮的混合泥漿,混合泥漿的三項指標符合要求的部分抽送到泥漿站的儲漿池,用于成槽后的清孔用漿。混合漿不能滿足規范要求的部分,則直接抽送到鉆孔機組,用于鉆孔用漿。

      3、廢渣清除。

      右岸防滲墻施工中,為了加強環保的保障力度和最大限度地減少成本投入,項目部經過過探索改進,對清渣工藝進行了大的調整,主要措施有:

      (1)加大供水壓力,使沖洗泥漿的水柱能對泥漿較深層進行翻攪,從而最大限度地稀釋離析漿液和廢渣。

      (2)配備足夠的水管,幾乎等距離布置在施工軸線上,使每根水管噴出來的水柱能有一定量的重疊范圍,不讓漿溝有沖不到的死角。

      節能減排效益范文第4篇

      選取了北京、江蘇、山東、遼寧、寧夏等5個省份,對其各自在節能減排工作上的主要措施進行分析。其中,北京、江蘇屬于低能耗區域,山東、遼寧屬于中度能耗區域,寧夏屬于高能耗區域。通過對5省份節能減排工作分析,可以比較清晰的看到,各省圍繞節能減排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北京市。“十一五”以來,北京市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第三產業比重持續上升,2011年北京市第三產業增加值12363.1億元,比2010年增長8.7%,三次產業比重由2010年的0.9∶24∶75.1變化為0.8∶23.1∶76.1,低消耗低排放的綠色經濟特征初步顯現;突出抓好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實施百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推進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和企業的退出及落后生產能力的淘汰,累計推動180多家“三高”企業退出,首鋼石景山廠區鋼鐵主流程、焦化廠、化工二廠等搬遷調整或全面停產;實施一批工業、交通場站、重點用能大戶節能改造工程,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抓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新建居住建筑嚴格實行75%的節能設計標準,落實節能減排全民行動計劃,引導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江蘇省。江蘇省通過產業轉型升級,從源頭上抑制較高的能源消費剛性增長勢頭,第二產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約為一、三產業的5倍,力爭2015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4∶48∶48;遏制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耗能增長偏快勢頭,推進煤電“上大壓小”、提高能源轉化效率,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突出加強鋼鐵、水泥、石油、化工、造紙、紡織等六大高載(耗)能制造行業的能耗控制,提高能源準入門檻,推進淘汰落后產能,開展重點節能工程,限制過度用能;推廣節能環保型交通工具,優化運力結構,使用替代燃料。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領域的規模化應用,逐步實施建筑用能定額管理,開展能源統計、能效公示和能源審計,發揮節能示范和導向作用。3.1.3山東省。山東省著力調整產業結構,糧食總產達到4335.7萬t,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萬億元以上,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4429億元,2010年,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9.1∶54.3∶36.6;推進結構性減排。加快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生產結構,大幅度提高服務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和新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加強行業綜合治理,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加速高消耗、高污染企業退出市場,通過優化結構,從根本上實現總量減排;拓寬工程減排領域,支持節能環保技術開發和產業發展,逐步提高工業污染物排放、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等收費標準,推進排污權交易試點,實行政府綠色采購,鼓勵社會綠色消費。遼寧省。遼寧省把工業結構優化升級作為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和調整產業結構的重點,全面實施工業“五項工程”,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產業集聚發展,培育一批年產值超千億元的工業產業集群,全面提高工業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全面開展遼河、大小凌河流域生態環境集中整治,禁止河道濫采濫挖、濫建濫排,全面恢復河灘地生態,實現水質狀況進一步改善;完善大伙房、觀音閣等水庫上游生態補償機制,加大遼河三角洲濕地保護和海洋污染防治力度。寧夏。寧夏高耗能產業主要集中在電解鋁、鈦合金、電石、碳化硅行業,節能減排重點在工業,難點在節能。嚴把高耗能項目準入關,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進一步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加強建筑節能和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切實降降將過高的工業能耗;對鐵合金、電石、碳化硅等高耗能行業啟動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政策,對部分高耗能行業限產、停產,對屬于國家明令淘汰目錄的產品產能組織提前淘汰,立即關停;全區電石年產量將嚴格控制在244萬t以內,鈦合金年產量控制在84萬t以內,對能耗增速大于增加值增速的地市和行業企業實施限產,嚴格控制能耗增長。

      北京市。北京市能源利用率位于全國首位,萬元GDP的能耗由2005年的0.792t標準煤明顯下降,年均下降26.59%,下降幅度位居全國首位,絕對值全國最低,是全國唯一連續5年完成年度目標的省級地區;北京市能源結構優質低碳化調整成效顯著,煤炭消費比重大幅降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開發總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高達3.2%。能源結構調整對碳排放強度下降貢獻約11%。江蘇省。江蘇省在穩定煤炭生產、增加煤電供應的同時,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力度,優化能源結構。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728.6萬kW,加快大容量、高參數、低排放發電機組建設步伐,60萬kW及以上機組占比由“十五”末的12.8%提高到46.2%。燃煤電站供電煤耗由350g下降到322g,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3g。125MW以上燃煤機組(總容量4318萬kW)納入在線監控,系統投運率由2006年的60.2%升至97.9%,脫硫效率由51.4%升至93.4%,平均排放濃度由952mg降至130mg,全省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費由2005年0.923t降至2010年0.734t,累計下降20.45%,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計削減13.4萬t。全省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分別占75.44%、15.52%、3.54%和5.5%;可再生能源占3%。到“十一五”末,非煤發電裝機并網規模達到1024萬kW,5年凈增700萬kW,占全省發電裝機的比重由7%升至15.9%;太陽能光熱利用建筑面積達到6887萬m2。電力消費結構繼續優化,服務業和居民用電占比上升。山東省。山東省實施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強化低碳理念,逐步實現能源結構、生產方式及生活消費低碳化。廣泛推進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及淺層地溫能等新能源利用,推進太陽能光熱利用與建筑一體化。限制高能耗產業發展,嚴格執行差別電價制度,加快重大節能技術產業化,推進重點耗能行業和年能耗2000t標準煤以上企業的節能降耗,在各類工業園區推廣熱電聯產和余熱余壓余氣利用。大力推進建筑節能,城市、縣城新建民用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達到98%以上。制定能源計量行政法規和技術法規,完善節能產品檢測體系。強化企業節能管理創新,完善能源管理師制度,構建能源管理體系。貫徹能源效率標準,對家電產品和照明產品實施強制性能效標識管理,鼓勵推廣使用高效節能產品。遼寧省。遼寧省穩步推進核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建設,發展智能電網,努力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體系。“十二五”期間,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400萬kW以上。寧夏。寧夏進一步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廣泛開展農村沼氣綜合利用,鼓勵低碳產品消費。北京市。北京市2007年出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管理辦法》,2010年制定《北京市節能減排獎勵暫行辦法》,在國家發改委將節能目標分解到各地后,北京市發改委與各個企業分別簽訂《企業節能目標責任書》;成立市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北京市林業碳匯工作辦公室等機構,加強計量、統計、標準、監測、監察“五位一體”節能基礎能力建設;利用新技術推動節能,發揮節能低碳創新服務平臺作用,積極推廣清潔煤等成熟減排技術,推進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工程,推廣陽光校園、沼氣聯供、垃圾填埋氣發電應用,支持電動汽車在公交、環衛、物流等領域的應用,推廣二級及以上能效產品,實施淘汰白熾燈行動計劃。加大資金投入,全力推進節能重點工程,政府機構率先啟動節能改造工程,加大推廣高效照明產品力度,累計推廣節能燈3200只,在全國率先實現居民家庭、公共機構綠色照明推廣工作的基本覆蓋。江蘇省。江蘇省出臺《江蘇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排監測和工作預警實施辦法》,對減排工程實施緩慢、減排設施運行不正常的地區和單位,依照規定及時預警,開展應急控制;加強脫硫脫硝項目管理,確保新上燃煤電廠100%配套建設脫硫設施,推動既有燃煤電廠和熱電企業加快脫硫設施改造步伐,實現100%脫硫,對脫硫設施投運率達不到國家規定標準的燃煤電廠和熱電企業,及時扣減脫硫電價;“十一五”以來,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建成投產,核電、風電等新型發電機組陸續投運;特高壓電網裝備快速發展,電網自動化控制水平進一步提高。3MW雙饋式海上風機設備實現批量生產,2.5MW直驅式海上風電機組研制成功并順利下線,風力發電機、高速齒輪箱、回轉支承等關鍵部件產量占全國50%,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光伏制造領域,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產量分別占全國的50%和70%,形成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山東省。山東省推動循環經濟示范工程建設。制定和實施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圍繞資源節約、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產業鏈接等技術開發應用等重點領域,總結推廣30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建設一批示范工程,組織實施100個重大項目,大力推廣100家循環經濟試點經驗,建立30個生態工業園區,積極發展機動車零部件、工程機械、礦山設備、輪胎、機床等再制造產業。遼寧省。遼寧省大力推廣地源、污水源、海水源等供暖新技術,以及清潔燃料開發使用,啟動實施鄉鎮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十二五”時期,遼寧將繼續依托重點節能、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資源再生利用等工程,重點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循環經濟等關鍵技術和裝備及環保材料與藥劑,加快建設大連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靜脈產業類)、遼寧(鐵嶺)靜脈產業、沈陽、大連、鞍山節能環保成套裝備、沈陽靜脈產業、大連綠色低碳環保、遼寧(丹東)環保、朝陽節能環保除塵設備、鐵嶺開原循環經濟、盤錦市環保等產業基地。寧夏。寧夏建立并實施了節能降耗預警機制,根據自治區出臺的《2010年節能降耗預警調控方案》,2010年寧夏不再審批、核準、備案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和產能過剩行業擴大產能項目,未通過環評、節能審查和土地預審的項目一律不得開工建設,新建、改(擴)建的“兩高”項目今年內不得試產、投產。

      提高節能減排效率的建議

      節能減排效益范文第5篇

      一、主要做法

      (一)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制和考核問責制。每半年公布一次各縣(市)區能耗情況,每季度公布一次重點企業能耗情況,明確節能工作責任人,建立考核獎懲制度。

      (二)加快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對新建、改建、擴建、搬遷的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節能評估和審查,將節能評估審查作為工業項目審批、核準和開工建設的前置性條件,從源頭上控制能耗的增長。

      (三)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十一五”以來,取締了水口山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32臺燒結鍋、衡陽市恒立水泥廠等落后工藝及生產線,關停了57家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不能實現達標排放的冶煉化工企業。對全市造紙企業污染進行了集中專項整治。

      (四)加強能耗限額標準監督檢查。按照有關要求,對照已的相關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實行地毯式檢查。對超能耗限額的產品和企業,將實行懲罰性電價;特別對超過限額標準一倍以上的,比照淘汰類電價加價標準執行。

      (五)強化重點企業節能管理。建立重點用能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和工業節能預警體系。開展季度工業節能形勢分析,對工業能耗上升比較明顯的縣市和企業,及時啟動預警體系,督促落實整改措施。

      (六)加快節能技術創新和推廣。積極推進企業自主創新和產學研聯合,集中力量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節能關鍵技術、成套裝備和工藝流程。

      (七)依法加大節能監管力度。認真落實《節約能源法》、《清潔生產促進法》和省里出臺的地方性法規,抓好能源監測和節能執法隊伍建設,加大節能監察執法力度,依法嚴肅查處各種節能違法行為,使節能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軌道。

      二、主要成效

      (一)萬元GDP綜合能耗逐年下降。2009年衡陽市萬元GDP綜合能耗較上一年下降5.1%,超額完成5%的下降目標。“十一五”前四年萬元GDP綜合能耗累計降低進度節能目標完成80.15%,其中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分別較上一年下降2.27%、4.62%、5.49%、5.1%,在全省排名保持在先進行列。

      (二)落后產能淘汰力度加大。“十一五”前四年,衡陽市關停和淘汰落后產能項目102個,其中淘汰有色冶煉企業15家;鋼鐵行業基本淘汰了1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爐和15噸以下的小轉爐;完成了20座水泥機立窯的拆除,淘汰落后產能238.6萬噸;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170萬噸;造紙行業關停了24家企業,淘汰落后產能13.6萬噸;銅冶煉實際淘汰3萬噸;鋅冶煉實際淘汰4萬噸。

      (三)新技術產品推廣應用率提高。累計完成高效照明產品推廣任務38.9萬支。累計改造燃煤工業鍋爐110余臺,應用循環流化床鍋爐100余臺。推廣節能空調器12000余臺,節能冰箱8700臺,年節約用電達1.2億千瓦時以上。在建設生物質能發電項目1個,裝機6萬千瓦,年發電量3.2億千瓦時。水電總裝機容量約為28.5萬千瓦,水能資源正進一步開發,擬建設水電站二座,新增裝機容量約為15萬千瓦。全市戶用沼氣池共計6000座,年產沼氣217萬立方米。太陽能熱水器的總集熱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

      (四)廢舊資源循環利用率提高。近四年,我市經認定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值突破40億元,年均增長35%,利用固體廢棄物469.5萬噸,年均增長37%。到2009年,礦產資源總回收率與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率在2006年的基礎上各提高5個百分點,分別達到35%和4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0%,其中粉煤灰綜合利用率達到70%,煤矸石達到62%。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59%,木材綜合利用率已提高到60%左右。

      (五)污染物排放量逐年減少。(具體情況見下表)

      三、存在問題

      (一)能耗結構調整難度大。衡陽市三次產業占比中,工業占比較重,而重工業在規模工業增加值中占比達70以上%,這種結構分布提高了整個能源消費量,而且短時間內難以轉變。衡陽市能源消耗中占主導地位的主要是原煤和電力,其中原煤占的比例達60%,電力占比達33%,其他能源品種加總也不過7%。煤炭的大量直接消費,不僅造成了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而且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增加了企業和地方政府環保的投入。如衡鋼原料系統自去年三月投產,耒陽電廠增發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80%,導致2010年一季度,全市萬元GDP綜合能耗出現了不降反升的狀況,萬元GDP綜合能耗同比上升2.82%,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上升4.49%。

      (二)節能減排任務艱巨。衡陽市能源消費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冶煉、采礦和電力等“三高”行業企業。這些行業不僅能源消耗量大,而且是國家環保重點限制類行業,但是這類企業在衡陽市的經濟中又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如2009年這類企業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0%,利稅總額的55%。為了保持衡陽市經濟平穩發展,必然要花更大氣力加大節能減排力度。

      (三)排污項目整治難度較大。由于眾多企業缺少技改資金,節能減排技術得不到推廣,再加之工業加快發展,因而近年來衡陽市排污情況形勢較為嚴峻,容易反復,項目治理情況不容樂觀。

      (四)新能源技術利用率偏低。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替代能源等技術的開發相對滯后,節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術的應用還不廣泛。

      四、幾點建議

      (一)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控制高耗能行業的過快增長,既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是做好節能降耗目標的關鍵。在新建項目的審批上,要從源頭上嚴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項目,提高節能環保市場準入門檻,嚴格執行新建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項目核準程序。

      (二)開發利用優質能源。提高優質能源使用比例,要大力推廣使用天然氣、液化氣、水電等清潔能源,以促使能源產品換代升級,從而使能源消費結構有一個大的改變。

      (三)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一方面要做好“加法”,加快發展,優化結構;另一方面,還要做好“減法”,置換發展,提高質量。加快推進鋼鐵、有色、水泥、煤炭等傳統行業技術進步,做大做強優勢骨干企業,大力發展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高新技術產業,從而達到調整產業結構、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四)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重點抓好關鍵技術開發和節能降耗產業化示范工作,從重大節能工程、節水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改造入手,重點開展燃煤工業鍋爐改造、熱電聯產、余熱余能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三廢”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重大技術改造和創新,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國家要出臺鼓勵先進節能環保技術設備進口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大財政對節能環保項目的傾斜力度,同時,采取一定的獎勵措施,提高企業節能減排意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国产一区精品在线免费看| 水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18| 丁香五月婷激情综合第九色| 国产最大的福利精品自拍|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日韩| 色一情一乱一区二区三区码| 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66 |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 国产91色综合久久高清| 免费99视频| 国产日产精品系列|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波多野结衣久久一区二区| 亚欧洲乱码视频在线专区|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天堂区| 国产粉嫩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天美传媒性色av高清|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98| 97欧美精品系列一区二区| 桃花岛亚洲成在人线AV| 麻豆国产传媒精品视频|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天天澡日日澡狠狠欧美老妇 | 日本久久一区二区免高清| 婷婷丁香五月深爱憿情网| 成人午夜免费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MV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亚洲一线二线三线品牌精华液久久久|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国产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欧美丰满熟妇乱XXXXX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