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家務勞動的收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參與家務勞動的學習和練習是一種動手鍛煉,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手眼協調、模仿能力。
2.孩子在學習和摸索家務勞動的過程中,觀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了鍛煉,比如,做飯就像做實驗,整個嘗試的過程就是一解決問題的思考的過程。
3.孩子能夠在做家務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他從中獲得的自我效能感絕對不亞于背出一首唐詩,關鍵在于父母如何引導。
4.擅長做家務的孩子,會有更多的同理心,與人交往中會有更多的“共情”能力,并且也更會照顧人。
TIPS:共做家務,美好親子時光
我們都知道,讓孩子學做家務能讓他早早掌握一些基本生活技能,為日后自理能力的掌握打下基礎,還能鍛煉他的動手能力,增加動腦機會,拓展想象力。
除此之外,家長與孩子共同做家務,本身就是一種親密而快樂的親子時光,無形中能增進親子感情。全家人一起勞動,偶爾聊聊天,偶爾互相幫助或者提出意見,彼此都能收獲快樂。而且,父母會發現勞動時更容易溝通了,孩子變得能干懂事了。孩子則在完成任務后產生一種成就感,他也能明白爸爸媽媽平日里操持家務有多辛苦。
另外,孩子通過家務勞動,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忙做。從而塑造了他勤勞的品質,培養了責任意識,對于凝聚全家的向心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如果孩子不愛做家務,父母如何引導?
不同于成人對于家務的認知,在孩子的眼里,家務就像是游戲,如果能正確地“get”到做家務的技能并獲得家長的認可,簡直就像打怪通關一樣有趣。所以在孩子接觸家務勞動之初,最重要的是家長的正確引導,主要在于兩方面:
別輕易打擊
孩子對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心,只要家長給他一個機會去嘗試,他就能從中獲得樂趣,并樂此不疲地去嘗試。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是在“添亂”,不僅做不好,還增添了收拾的麻煩,所以會阻止孩子嘗試自己動手。其實這是在剝奪他們獲取自理生活的能力。家長要給孩子不斷“試錯”的機會,只有不斷嘗試,孩子才能獲得自理和家務的能力。
別胡亂誘導
有些家長會用給孩子酬勞來誘導他做家務,比如當孩子做了額外的、或過重的家務勞動時,就適當給予一些金錢激勵。但需要指出的是,日常的家務最好不要與物質金錢獎勵掛鉤,因為你要讓他明白,家務是家庭中每個人都應該承擔的責任。這個過程中,注重的是合理的引導而非金錢的誘導,否則以后一旦不給予“強化物”,孩子做家務的行為會消退。在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家長耐心的陪伴和言語鼓勵才是最有意義,也是最好的“強化物”。
孩子學做家務,要用心,也要有耐心
設計家務學習計劃表
首先,父母要花點心意,可以給孩子設計一個家務學習計劃表,孩子對家務的學習其實也有自己的興趣和規劃,比如有些孩子更喜歡做整理工作,有些則想先學會燒一個簡單的菜等,每一位家長都可以通過與孩子商量,一同制定家務工作的計劃表。當孩子學會或完成其中一項的時候,可以在計劃表上打勾或劃去,這樣每一次的進步或成就都是直觀可見的,能讓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自我效能感。
做一位“懶”家長
其次,學習是一條充滿挫折的道路,孩子學做家務也同樣如此,即使滿懷信心,孩子和家長也都用心、努力了,但結果也有可能是孩子在幫倒忙。此時,父母的態度會怎么樣呢? “我家孩子做什么感覺都是越幫越忙,每次都要大人返工,還不如我一手一腳把事情做了呢。”這幾乎是所有樂于為孩子“代勞”的父母們一致的想法,這類家長往往自己很勤快,性子急,當看到孩子笨手笨腳地嘗試做家務,就會忍不住搶過來說“還是我來吧”。
其實,“懶”家長才能養出勤快的孩子。比如,我就是這樣一位“懶”媽媽,在我家樂姐3歲的時候,無論她玩具攤得有多凌亂,玩好之后必須自己整理好;在上幼兒園之前,她幾乎也學會了自己穿襪子、鞋子,晾開的衣服收回來后,她要自己疊好,無論我多么趕時間,我也不會催促她或是為她代勞。
以讓她整理她自己的玩具架為例,一般來說,我會用一種啟發和引導的方法去激勵她不斷嘗試“這幾本不太看的書,我們是否放到最上面去比較好”“故事書和雜志分開放,放完我們數一數收齊了多少本雜志吧”……
所以,這其中的“懶”并不是不管不問,而是給予足夠的耐心去讓孩子嘗試,不插手代勞,但全程陪伴,并且家長要在這個過程中陪孩子一起挖掘出做家務的樂趣和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才是最好的激勵。
對于家務勞動后的感想
星期六星期天,我正好沒有事情做,于是就無聊之極地就拿起掃把,認認真真地掃起了地板。
剛開始覺得挺有意思,因為不常掃地,所以很新鮮,于是就賣力到處打掃,好像要把灰塵都消滅掉才罷休。我發現干活好像沒那么累,希望這種感覺久一點,省老媽又說我半途而廢,這樣就又要挨批了。
可惜好景不長,還沒干完一半,我就已經癱倒在旁邊床上了。掃帚也隨手扔在了一邊,人都累死了,哪還管它怎么樣。
但是不干又不行,真是,現在有些后悔,干嘛自己沒事找事呀!天哪,搬起石頭砸自己腳都沒那么砸。真是倒霉!抱怨完了,地總是要掃,加油!
經過好長時間堅持奮斗,本人終于完成了掃地這個光輝而艱巨任務,萬歲。不過,剛一慶祝,我腰就被狠狠地扭了一下,可憐呀!雖然這次勞動很累,但是我也知道了所有勞動都是會付出代價,所以我們應該珍惜他人勞動成果,不應該隨意破壞。而且我還明白了老媽平時辛苦,要多多幫忙才是。
對于家務勞動后的感想
周六,我早早的醒了。躺在床上,回憶著老師說的話“回家以后,一定要幫爸媽做家務事,報答爸媽平時為我們做的事。”我繼續回憶母親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辛苦。
我想了想,母親平時又要上班,下午回來做家務,還要為我輔導,多么辛苦啊。我一定要幫她做一件事,讓母親周末好好休息一下。
我想,我還是先把衛生打掃干凈吧。便高高興興來到洗手間,拿拖把在水里打濕,等水少點兒了,我拿著拖把來到書房,看見爸爸在玩兒電腦,心里十分想玩,可又一想,一定要讓母親周末休息一下,就努力不讓自己看電腦,只在一旁拖地,可有禁不住去看,我急急忙忙拖好書房,逃命一般的出來了。
接下來我來到母親的房間,為了讓母親的房間非常干凈,我特地在拖把上放了洗衣粉,在母親的房間里瘋狂地拖來拖去。出了一身大汗,終于拖完了。我一看地板是花的,高興勁一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十分灰心。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想了許久又開始拖了,這次我聰明點兒了,順著地板的紋路細細的慢慢拖,拖了沒多久,豆大的汗珠從腦門上流下,可我一點也沒覺的累,反而覺得開心,我稍作休息又開始拖了,過了沒多久我把母親的房間拖完了。
我看著閃閃發光,一塵不染的地板,十分開心,我突然看見有香水的瓶子,于是我拿起香水在母親的房間里噴了幾下,房間里頓時香氣四溢。我心想,母親看見自己的房間是那么干凈,那樣清香,心情也會十分好吧。
母親下班回來,進屋一看,本來一臉的疲憊,現在全沒了,變得就像天使一樣春風滿面。原來母親的心也容易被兒子的一小點兒的“成就”滿足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我這作兒子的心里樂開了花。
爸媽的愛是偉大的,他們一直在為了我們操勞。以前是我們小,還不懂的孝敬爸媽,可現在。我們應該去孝敬爸媽,報答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哎。我這才發現幫母親做事的感覺真好啊!
對于家務勞動后的感想
今年寒假,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幫助我的父母做了許多的家務。
每天早晨,吃過早飯,我和母親就分工,開始了一天的家務。母親整理廚房,我整理房間。將整個房間打掃一遍,直到沒有灰塵。有時候我們也換角色,每天都這樣感覺很是開心,也很充實。
放假這段時間下了多次雪,由于父親上班,因此掃雪的重任就落在了我和母親的身上。畢竟母親已經五十歲的人了,體力明顯不如以前,掃雪的時候,我讓母親用鍬,而我則是將雪從院子里運到外面。這樣母親可以省很多的力氣。
從這些小事上面我也看出了,母親老了,頭上也有了許多白發,不再是當年的那個渾身氣力的母親了。看著母親的皺紋,我的心酸了,多想現在就能給母親最好的生活,不再讓她受苦了,為了我上學。母親沒有買過新衣服,更沒有說想吃什么就買什么,她將錢都攢了起來,就是能讓我在學校不用那么緊張。我想也只有父母會為兒女想得如此周到吧。
我還有一年的時間就要工作了,這也意味著,母親不用再為心了。
當我放假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得的證書和獎狀都拿給母親,母親看了,笑了。我知道這個笑代表著她的女兒沒有給她丟臉。我沒有讓她操心。
點擊進入:全國中小學生2017寒假安全教育平臺
寒假致家長一封信
尊敬的家長:
您好!
衷心感謝您一直以來對學校工作的關心與支持!為確保您的孩子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實踐、有益的寒假,現就假期如何教育孩子提出如下建議:
一、制定計劃,完成學業
一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適合孩子特點的寒假計劃,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學習生活的計劃性、自覺性,引領孩子健康、有益、快樂地度過假期,還可以增強家長對孩子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所以請家長朋友們近兩天一定要指導孩子制定好假期學習、生活計劃,科學安排寒假的學習、鍛煉、娛樂等活動,如體育鍛煉、書面作業、課外閱讀、家務勞動、社會實踐、串門拜訪等。可將計劃貼在醒目的位置,引導孩子自覺實施。家長要盡到監管職責,多鼓勵少批評,多指導少懲罰。
二、加強教育,防患未然
假期中教育孩子注意安全。要防煤氣中毒、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火災、防觸電、防拐騙、防鞭炮炸傷、防食物中毒等,同時教育孩子節日游玩時在公共場所謹防擁擠踩踏事故的發生。不讓孩子進網吧、游戲廳等場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長多關注孩子的去向以及交往的朋友。
三、孝親感恩,文明過年
“百善孝為先”,請您利用春節走親訪友之際,加強對孩子孝道教育,引導孩子感恩父母、感恩親友、感恩社會。教育孩子對自己的壓歲錢要科學管理,合理消費。指導孩子適當參加家務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如打掃房間、洗衣洗碗、收集春聯等,讓他們懂得體貼父母,增強適應社會的本領。
四、加強交流,成為摯友
家長要加強和孩子的交流,做孩子成長道路上可信賴的朋友,讓您的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學會正確處理成長道路上的困難和挫折,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各位家長,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相信孩子在您的正確引導下,一定能合理地制定作息時間,讓孩子們在您濃濃的親情滋潤下,惜福感恩度寒假,快樂平安過春節,以飽滿的精神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衷心祝愿家長朋友們闔家幸福、工作順心、萬事如意!祝愿可愛的孩子們身心健康、快樂學習、天天進步!
心里很愧疚。比如說有時候好不容易玩電腦玩得起勁的時候,媽媽又在忙了,我不得不狠心扔下我的電腦幫媽媽做事。有時我在看電視時,她總是在我眼前晃來晃去,所以我又要扔下電視和媽媽共同忙碌。覺得媽媽總是沒事找事做,她總是閑不住。不過,做這些我也有很多的收獲,做這些很鍛煉我的耐心,我的性格是那種只有三分鐘的熱情的那種,做什么事情是剛開始的時候熱情飽滿,百分百的投入其中,但是慢慢的就開始厭倦了,做起事情來總是馬馬虎虎的。媽媽什么也不會說把我做的不好的繼續從做一遍,這個時候我的心里就會微微刺痛,有一些不舒服。可能是因為我一年到頭都不怎么在家的原因,媽媽也總是不讓,一道這個時候我的熱度又燃起來啦。我不僅僅是學會了怎么做事,還學會了怎么做人,周圍的人都很喜歡媽媽,我覺得這就是媽媽的魅力所在了,媽媽的性子很急,人也很直率,有時也不免得罪很多人,但是媽媽是非很分明的,她不會因為別人不喜歡她,而在別人需要幫助是置之不理,不會因為和自己關系很好,而在對與錯的時候兒偏袒某一方,我覺得這一點對我很受用因為我總是很難在這方面處理好與朋友的關系。媽媽很孝順,這是人人皆知的,她照顧家人無微不至,同時又體貼。這種體貼讓我們更愛她。在父母眼里我們總是孩子,我們總習慣在父母的照顧下成長,卻不知如何面對將來獨立的生活。但是,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用我們的暑假生活來好好體驗一下——簡單的生活是否簡單。于是,我們便有了當家長的想法。在家里做家長的一周里我學會了很多,學會了做飯。做飯我不擅長可是為了以后餓不死自己我還是決定在這個學習中學做幾道菜。經過長期的觀摩和記錄我學習的第一道菜是西紅柿炒雞蛋,本來信心十足的我認為炒這道菜非常簡單可是沒想到第一次就失敗了,在極度的痛苦和郁悶中我進行了第二次的嘗試,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次要非常小心,根據記錄和以前的經驗,終于完成了。可是一嘗..算了還是從做吧。看來做菜真的不是我想得那么簡單,所以凡事都要從最基本的做起。那就先從摘菜洗菜切菜,做起。別說這些東西看似很容易也讓我受益匪淺,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以前根本就不知道土豆皮是怎樣弄去的現在做起來就很得心應手了。所以任何事物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只有通過時間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同時在學習的最后為父母做上了一桌午餐。從吃過早飯后,我帶著“大孩子們”看電視、打牌,平平安安地度過了幾個小時。可轉眼又快11點了,我便匆匆忙忙去菜場買菜。在人聲鼎沸、琳瑯滿目的菜場里轉悠了20來分鐘,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后,我買了菜便又匆匆忙忙趕回家去做午飯了。午飯由我掌勺,我弄得手忙腳亂。但父母對我的午餐還是比較滿意的。我不僅學會了做飯還學會了做家務。做家務勞動確實累,可是能讓我們在勞動中實踐,體驗父母的辛苦;
而且能培養我們不怕臟,不怕累的良好精神。所以,“多做家務,多多易善”拖地板。一開始,我也不想選擇拖地板的。可是,由于我們家的衛生間里馬桶壞了,水潑了一地;
沒辦法,我只得拿起拖把,小心翼翼地拖起地板。我先拿來一個小桶,在里面灌滿水,把拖把放在里面浸濕;
接著,我把拖把絞干,直到水不流出來為止。然后,我就兩手握住拖把,細細地掃起地板。我拖地板是按順序拖的。我先從左往右,依次拖了一次。然后再從上到下又拖了一次。由于拖把太沉了,我的手開始麻木,覺得特別酸,頭發里開始夾雜著汗水。之后,我把拖把浸在手里,呵,還真臟,灰塵都沉入水底,面上浮現出淡淡的灰色。我把拖把放在水里攪了一下,再拿起來把拖把絞干。最后,我又再次按著順序拖了一下地板,確定干凈后,再把小桶和拖把洗干凈放回原處。等地板干后,相信還會跟以前一樣,一塵不染,煥然一新的!從拖地板中我再次體會到了父母做家務勞動的辛苦、艱難。我握緊拳頭,下定決心,一定要多幫父母分擔家務勞動,讓父母過得輕松、快樂一些!大家也一定要記住啊,“家務勞動,人人有份!”平時從里到外的衣服都是老媽幫著打理的我還學會了洗衣服,剛開始自己洗衣服洗得興奮,什么衣服都往洗衣機里塞,恨不得把身上穿著的衣服也脫下來放進洗衣機洗一洗。結果把我心愛的衣服染色了,哎!心痛!這是一個具有很多教訓意義的家務事故!!但后來吃一塹長一智,我明白了很多。1·要把不同色系的衣物分開洗;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努力把作文基本功訓練滲透到學生生活中去,而不是局限在一周兩節的作文課內,不囿于老師命題學生做的習慣做法;努力讓作文回到學生生活中,成為學生生活中的必需;努力為學生展現生活情境,提供作文題材,提供語言描述的對象,激發他們的作文動機,以此體現生活是語言的源泉。
一、校園生活的教育性――記錄多彩的童年
豐富多彩的活動,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朝氣蓬勃的學習生活,充滿童情、童趣的生活情景,具有個性的、天真活潑的同伴……而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這些孩子們熟悉而又倍感親切的校園生活,每天陪伴著孩子。校園生活蘊涵了豐富的教育因素,為孩子們描摹多彩童年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在作文訓練的安排上,除了讓學生描述可愛的校園,慈愛的老師,好學上進、熱心助人的同學,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外,教師還應注意把作文訓練同各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寓作文訓練于其他學科教學之中,讓作文成為各科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既提高學生各科學習的積極性,又激發學生“想說出來”的欲望,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和愛好。
譬如,作文課上可創設科學課的實驗教學情境。以小實驗“燒魚”為訓練過程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激發學生興趣,提出觀察要求:“同學們很喜歡做科學小實驗,今天我們在作文課上也做一個小實驗。老師做實驗時,你們要認真看、認真聽、仔細想。實驗完了,要請同學們告訴我,這個小實驗可以取怎樣一個名字?需要哪些實驗器具?老師是怎么做實驗的?在老師做實驗的時候,你看到什么變化?從這個小實驗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第二步:向學生介紹實驗所用器具和材料;
第三步:教師演示實驗,指導學生觀察試管里的水和小金魚有什么變化。實驗結束,引導學生具體敘述剛才看到的情況;
第四步:教師再次實驗,學生一邊看,同桌或四人小組可以輕聲說說。實驗結束,請學生回憶實驗全過程,把老師是怎么準備的、如何做實驗的、試管里的火和小金魚有何變化等連起來敘述。先同桌互說,再四人小組交流,最后指名說說,師生共同評述、修改,最后寫下來。下面是其中的一個片段:
……
張老師“哧”的一聲擦著了火柴,小心翼翼地點燃酒精燈,并把酒精燈移到了靠近試管底部三分之一處。
我兩眼緊盯著試管,注意地看著小金魚的動靜。看著一閃一閃的火焰,我真為小金魚捏了一把汗。一分鐘,二分鐘,三分鐘過去了,試管開始冒氣泡了,慢慢地,試管上端的水沸騰了。再看看底部,小金魚卻若無其事,小嘴一張一合,正悠閑地游著。
……
正當我們嘰嘰喳喳吵個不停時,張老師揭開了謎底。原來一個小小的實驗還有這么深刻的科學道理。我暗暗下定決心,我要認真學習,以后去攻克科學上的難關。
可見,作文教學和各科教學有機結合,既提高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興趣,又能激發學生勤于觀察、樂于表達的興趣,更好地發揮校園生活的教育性。
二、家庭生活的情趣性――展現幸福的生活
家庭生活以其朝夕相處的親人,充滿溫馨的真情,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充滿了情與趣的幸福時刻……家庭生活更為學生所熟悉。學生面對的是親人,經歷的是日常事物,事情雖小但都能給學生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一切都是美好而令人難以忘懷的。家庭生活的豐富性,為孩子們寫出家庭生活的情趣性提供了保障。
作文訓練前,教師可預先布置任務:向家長學習一種家務勞動,要求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獨自完成,并把自己的勞動經過與體會向爸爸媽媽說說,最后用作文的形式把它記錄下來。在同學間賽一賽,誰做得最好,收獲最大。有了明確的要求,同學們都能向父母請教,認真觀察家務勞動過程,虛心學習,不放過每一次的實踐機會,有的學會了洗衣服,有的學會了做菜,有的學會了整理房間,有的學會了買東西……大家學會了很多家務勞動,交流起來滔滔不絕,都感到學會一種勞動是很愉快的。結合作文的訓練要求,都能把家務勞動的情趣記錄在自己的作文本上,保存在自己的記憶里,保留下童年幸福生活的瞬間。有一位同學整理房間后是這樣感嘆的:“今天的勞動雖然累得我腰酸背疼,但是我看到了一塵不染的地面、光亮的桌子、整齊的床鋪,心中依然充滿了歡樂,回想起爸爸媽媽勞累了一天還要整理房間,他們真是太辛苦了,今后我要多做家務,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通過做與寫相結合的訓練,學生受益匪淺,在真正體會家庭生活的幸福與溫馨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寫作的能力。
三、自然生活的審美性――抒發獨特的感受
自然生活廣闊而富有美感,萬物競生的生機勃勃的畫面,四季變幻的萬千姿態和神秘奇異的景象,一切都是那么美麗和迷人,它給孩子們帶來美的享受、生活的歡樂和智慧的啟迪。教師在進行作文訓練時,緊緊圍繞自然生活的審美性,給孩子們以美的熏陶,給孩子以美的享受,讓孩子們在自然生活中感受到美是無處不在的。
在進行描述自然生活的作文訓練中,筆者努力嘗試“發現美――描述美――想像美――創造美――感受美”的作文教學和訓練的模式,把學生帶進大自然,讓學生在自然生活中去發現美、感受美,從而使自然生活美和語言文字美得到和諧的統一。《秋天的田野》《門前的小河》《雪地美景》《上學路上》等等都是描寫孩子們多彩童年的好題材――學生熟悉的生活、學生喜歡的生活。充滿生活情趣的自然生活,更能調動學生寫好作文的自覺能動性。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生的觀察生活、欣賞美的水平逐步提高。引導學生在自然生活中,發現美的形象,描述美的表現,進入美的想象活動,創造想象中新的美的形象,抒發愛美的激情,表達美的理念,正是我們在自然生活中進行作文訓練始終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