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ede8e"></wbr><bdo id="ede8e"><var id="ede8e"><optgroup id="ede8e"></optgroup></var></bdo>
    1. <sub id="ede8e"></sub>
    2. <sub id="ede8e"></sub>
    3.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2018年亚洲欧美在线v,国产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国产在线亚州精品内射,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
      首頁 > 文章中心 > 老年護理基礎知識

      老年護理基礎知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年護理基礎知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老年護理基礎知識

      老年護理基礎知識范文第1篇

      [關鍵詞] 高血壓;護理措施;體會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09)06(b)-144-01

      年老本身就是病殘和死亡的重要因素,合并高血壓更使患者處于較高的危險狀態。有研究證明,對老年人高血壓進行積極的降壓治療,預防并發癥的成功率要高于中年人。為此,在臨床工作中筆者加大了對住院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2005年1月~2008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壓患者300例,均符合WHO高血壓診斷標準。其中,男208例,女92例;年齡38~86歲,平均56.7歲。住院期間根據患者掌握高血壓知識、經濟狀況、個體差異開展護理措施。

      2 護理方式

      2.1 詳細的入院評估

      患者入院24 h內責任護士及時對患者進行詳細的入院評估,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經濟收入等一般情況,以及掌握高血壓的基礎知識、病因知識、癥狀知識、危害知識和治病知識。除進行必要的體檢外,著重了解患者的生活、飲食習慣、工作壓力及家庭社會環境。

      2.2 循環式教育

      責任護士每天至少與患者接觸1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要求患者控制各種危險因素(包括戒煙、低鹽、合理飲食、經常運動等),以及向患者介紹高血壓的基礎知識,即血壓的正常范圍,高血壓的主要癥狀、危險因素、使用的藥物及堅持服藥的重要性。

      2.3 提供有關宣教資料

      向患者與家屬發放高血壓健康知識小冊子,使他們盡快掌握高血壓的健康知識,加深對高血壓病的認識。

      3 護理內容

      3.1 心理指導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目前雖然不能根治,但病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教育患者與家屬正確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控制的特點,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情,避免激動,做到心平氣和,生活要有規律,勞逸結合。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堅持合理治療,使病情長期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是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從而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3.2 飲食指導

      教育患者要有合理的膳食結構, ①低鹽,每日限制鈉鹽攝入量,每日鈉鹽控制在5 g以下。②補充鈣和鉀鹽,多食水果,每日食新鮮蔬菜400~500 g,每日補充鈣400 mg,鉀1 000 mg左右。③減少脂肪攝入,忌食油炸食物和動物內臟,脂肪量應控制在總熱量的25%以下,適當補充魚蛋白。④戒煙。

      3.3 藥物治療指導

      ①提高服藥的依從性:一旦確診為高血壓,要長期堅持服藥,且從不間斷,而且服用降壓藥時,要嚴格按照醫生要求每日服藥的次數、劑量、時間服藥,不宜隨便停藥、改藥或增減藥物,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②注意各種藥物的副作用,特別要注意預防性低血壓,從臥位(如睡覺)或蹲位(如入廁)起立時,動作應緩慢,以防止腦部供血不足而發生意外。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首次服用降壓藥物時,應注意補足血容量、低劑量及臥床。

      4 討論

      高血壓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其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預后等方面均有特殊性。因此,臨床工作中要反復強化健康教育,提高老年患者對自身疾病的重視程度,配合治療和護理。健康教育后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明顯高于健康教育前,患者能自覺戒煙忌酒,注意運動,血壓控制良好。

      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率較低,主要與患者服用降壓藥物的依從性有關。筆者的調查也有類似情況,追究治療不依從的原因,為患者未理解服藥依從性的重要性。另外,有些高血壓患者認為血壓一旦降至正常后,就沒有必要繼續服藥。針對這些原因,要反復向患者講解按時、按量服藥的重要性,以及自行停藥的危害等。通過健康教育,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得到明顯提高,血壓均能控制在正常范圍。

      治療老年人高血壓的同時,開展健康教育意義重大。能使患者重視疾病,提高服藥依從性,建立積極向上的健康信念,從而提高老年人高血壓的治療、控制率,改善其生活質量。

      通過對高血壓患者實施一系列有效的護理措施,使其改變不良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基本掌握有關高血壓的基礎知識與自我保健知識,減少了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護理措施不僅能使高血壓患者在住院期間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血壓得到控制,而且出院后也能堅持接受治療,定期到專科門診復診,大大提高了高血壓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性和治療的依從性,從而達到堅持長期服藥,促進病情穩定,控制血壓,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其致殘、致死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志誠.改善飲食營養習慣預防慢性病[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2,(2):11.

      [2]葉曉青,劉雅玲,陳維清.高血壓患者有關該病知識、信念及其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1998,33(11):624-626.

      老年護理基礎知識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心血管;冠心病;內科護理;誘發因素;預防對策

      在臨床當中,冠心病的發病原因至今尚未有一個清晰的解釋,目前較多的認為和體內的脂質代謝紊亂有著一定的相關性。在臨床冠心病發病危險因素當中,主要是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以及吸煙;其次則是糖尿病,肥胖以及神經精神方面的因素;再者為一些無法改變的因素,比如家族遺傳史、性別(男性)、年齡等[1、2]。本文對我院137例臨床冠心病患者的誘發因素進行了相關分析,并對其予以了有針對性的臨床預防措施,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將具體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9年3月~2010年7月我院137例臨床冠心病住院患者,男79例,女58例,年齡41~82歲,平均67歲。其中125例患者有心絞痛病史,43例患者有心肌梗塞病史。

      1.2方法

      對137例臨床冠心病患者的誘發因素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并予以針對性的臨床預防措施, 重點對患者進行疾病基礎知識、日常飲食、心理調護、規律運動、合理服用藥物等相關方面健康教育。

      1.3誘因分析

      1.3.1運動量的突增及情緒的變化:多數患者在發病前出現過較為急速的運動或者是情緒的波動,從而進一步引發了相關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1.3.2氣候的多變:問卷結果顯示,天氣的較大變化往往對許多老年人的戶外活動以及血液循環造成了一定影響,從而使得疾病的發生率有所增加,;

      1.3.3本組患者中75例(54.7%)體重超標,61例(44.5%)糖尿病,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血脂、血糖等相關因素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著一定的相關性。

      1.4預防措施[3、4]

      1.4.1疾病基礎知識教育:認真向患者講解臨床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的預防疾病的主動性;

      1.4.2合理調整日常飲食: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酸、低鹽飲食,適當補充VitC、B、E;

      1.4.3積極心理調護:幫助患者樹立平和樂觀的心態,及時有效的調節心理平衡;

      1.4.4的良好運行;

      1.4.5合理服用藥物:積極遵醫囑服用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相關疾病的藥物,有效的控制臨床各項相關性指標。

      2結果

      通過對患者實行有效的臨床預防措施以及相關的內科護理,患者的醫療保健知識以及自我保健的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疾病的臨床復發頻率有了較為明顯的減少,患者的愈后康復有了較好的改善,同時也增強了護士的責任心,形成了較為和諧的醫患氛圍。

      3討論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最大疾病之一。依據相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飲食習慣和臨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著較為密切的相關性,平素喜食高脂肪及高膽固醇等食物的人群,其心血管病的發生率通常比較高。運動量的突增及氣候的多變在心血管疾病誘發因素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因而加強臨床心血管內科的護理質量及管理對于提高臨床療效有著積極的意義。心血管疾病護理質量也已經逐漸受到了臨床醫護人員的普遍重視。提高心血管科臨床護士的管理水平及服務質量已是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的關鍵所在[5]。

      本文通過分析心血管疾病當中冠心病的臨床發病的誘因,并就其預防措施及內科護理體會做出相應的總結得出,對冠心病患者實施正確健康的教育,及時的實行有效的預防措施,對于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減少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復發率,最大限度的降低臨床死亡率以及更好的提高心血管患者的生活質量,都有著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臨床借鑒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慧霞,馬淑芳. 心血管疾病一般護理體會 [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15):236-237.

      [2] 鄭軍,洪波,張世范,徐迪輝,楊俊峰,孟輝,高明,林勤燕,唐娜. 硝酸甘油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護理體會 [J],內蒙古中醫藥,2010,(1):70-72.[3] 劉延鳳. 淺談心血管疾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體會 [J],中國醫藥指南,2009,8(25):168-169.

      老年護理基礎知識范文第3篇

      糖尿病病程遷延,長期患病可引起多器官損害,導致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的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缺陷及衰竭,時刻威脅著患者的健康,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1]。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預計2010年將達到14%,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2]。2型糖尿病的有效控制依賴于患者長期良好的自我護理。但在臨床工作中發現,由于自我護理的長期性、復雜性,患者的依從性常常不夠理想。為了強化患者的自護行為,提高其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讓患者掌握疾病相關知識,學會自我管理方法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和關鍵[3]。

      1 臨床資料

      2007年2月~2008年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均符合1999年WHO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38~85歲,平均61.5歲,病程2~9年,胰島素治療者11例,有合并癥者5例。通過查閱病歷、問卷調查、溝通交流等方法收集資料,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糖尿病知識的掌握程度、飲食控制狀況、遵醫囑用藥情況以及對注射胰島素的態度、對低血糖反應的預防與處理能力、自我監測能力及患者家屬的相關疾病知識與照顧患者的能力等。

      2 護理指導

      2.1 健康教育 糖尿病教育是一切治療的基礎[4],據統計,接受過相關教育的糖尿病患者較少,老年患者僅為28%[5]。因此,對患者進行糖尿病基本知識、飲食、運動、藥物療法等系統健康教育尤為重要。

      2.2 心理疏導 糖尿病病程長,目前仍然不能徹底根治,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因而導致70%的患者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悲觀失望,甚至抗拒治療等情緒。護士應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及時糾正患者認識上的誤區,為患者提供強有力的心理支持,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3 飲食指導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必要的飲食指導,使患者充分認識飲食治療的重要性,主動自覺地控制飲食,掌握每日需攝入的總熱量及飲食量、主副食的搭配及三餐的合理比例,必須定時、定量進餐,不可隨意加減,適當限制鈉鹽的攝入,少食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2.4 運動指導 根據患者年齡、性別、體型、飲食習慣、勞動強度等情況,制定具體的運動項目、運動頻率、運動強度和運動量[6],需特別注意的是,運動鍛煉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貴在堅持。步行是老年人最安全、最易堅持的首選運動方式,一般在飯后1 h 左右運動最為合適。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患者堅持運動,2~3次/d,20~30 min/次。

      2.5 足部護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讓患者接受有關足部護理以及預防糖尿病足的健康指導是十分重要的。指導患者堅持每日用40°C以下的溫水洗泡雙腳,一般時間為5~10 min,不要赤腳行走,穿著柔軟透氣的鞋襪,以免異物損傷足部皮膚。同時,要養成每天檢查足部的習慣,一旦發現有磨傷、水皰、感染等要及時處理。

      2.6 使用胰島素的指導 臨床中對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外源性胰島素替代治療已越來越普及。本組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11例,出院后仍需注射胰島素者5例。通過護士的講解指導、操作示范,本組患者及家屬基本掌握了注射胰島素的方法、藥物注射單位的計算、注射時間的安排以及注射部位的選擇和更換等。教會患者或家屬用試紙或血糖儀定時測尿糖、血糖。

      2.7 低血糖的預防和處理 告知患者低血糖的特殊癥狀(如頭暈、心慌、乏力、出冷汗、手足或嘴唇麻木等)和防治知識。最易出現低血糖的時間是在注射胰島素后2~4 h,囑患者身邊常備一些糖果和餅干等含糖食品,以便在出現低血糖癥狀時迅速服用。經指導,本組患者基本掌握了相關知識,住院期間均未發生低血糖。

      3 結果

      實施護理指導后,患者及家屬的糖尿病知識水平和患者自我行為管理能力增強。通過問卷調查,本組患者28例能夠掌握糖尿病基礎知識、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27例能夠積極控制飲食;26例能夠堅持每日適當運動;25例能夠堅持每日進行足部檢查和護理;29例能夠按要求服藥、知曉低血糖的癥狀及如何預防和處理;28例能夠主動監測血糖、尿糖;11例胰島素治療者9例能夠掌握注射方法和技巧;患者家屬絕大部分能夠掌握糖尿病基礎知識、技能和防治方法,并協助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本組患者在住院期間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

      通過對2型糖尿病患者及家屬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指導和健康教育,增強了患者對糖尿病的正確認識,自我行為管理能力不斷提高,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自護行為,有利于充分發揮患者在護理活動中的作用,使患者在醫療活動中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逐步實現良好的自我護理。同時,患者家屬的積極支持、協助和配合,對糖尿病患者實施自護行為、控制疾病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敏麗.慢性病護理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20.

      2 國秀娣,成琦.老年糖尿病的護理.護士進修雜志,1996,11(8):2930.

      3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編寫組.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4.210.

      4 陳家偉.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6,4(2):5152.

      老年護理基礎知識范文第4篇

      1 開灤總醫院趙各莊醫院 2 河北聯合大學附屬醫院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 要】目的:觀察優質護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間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368 名冠心病患者,年齡在60-80 歲之間,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給予冠心病常規護理,試驗組給予常規護理及優質護理。結果:試驗組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住院時間及再住院次數較對照組均明顯減少。結論:優質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有臨床收益。

      關鍵詞 老年冠心病患者;臨床;護理

      我國是世界上擁有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 也是老齡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老齡化和慢性病化相伴隨,尤其是在65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中,慢性病患病率高,常見的健康問題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脂代謝紊亂,阿爾茨海默病,慢性肺心病,帕金森病等[1]。大量研究結果表明老年護理護士對老年人的健康相關結局有深遠的影響,如可以改善病人的不良用藥情況[2],減少病人重復入院率[3],降低國家的醫療花費[4] 等。優質護理是護理模式的新型體現[5],作者選用老年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優質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用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4年12 月之間收住院的368 名60 歲-80 歲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的心電圖、心臟彩超、冠脈造影等指標均符合冠心病的標準,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中男性患者90 例,女性94 例,平均年齡73.3 ± 1.8 歲;試驗組男性患者96 例,女性88 例,平均年齡71.3 ± 1.1 歲。兩組患者在文化程度、患病程度及基礎疾病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冠心病常規護理,試驗組患者在冠心病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具體如下:

      1.2.1 常規護理

      為患者介紹管床醫生及護士,了解患者癥狀;為患者提供安靜、溫馨、干凈的病房環境,定時開窗通風,調節舒適的室內溫度,每日進行床鋪和病房濕掃,確保床鋪干凈整潔,定期用紫外線消毒病房;詢問患者的飲食、睡眠、排便及病情轉變情況,必要時協助患者進行翻身、拍背、排痰,指導正確咳嗽;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飲食方案,囑托患者進食一些低熱量、低鹽、低脂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等粗纖維食物,以避免患者發生便秘;觀察患者的心率、血壓、體溫等變化。

      1.2.2 健康教育

      研究結果顯示[6],老年人對護理服務需求的優先順序為教育護理,心理護理,治療護理和軀體護理。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向患者講解冠心病的基礎知識、預防方法、誘發因素等,使患者對自己的疾病有全面、客觀的了解,減輕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心理,并教育患者犯病時正確的處理方法,日常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適當的體育鍛煉,健康的飲食。

      1.2.3 心理護理

      語言[7] 行為是心理治療和心理護理的重要手段,微笑是臉部表情最突出的體態語言,微笑會使患者倍感親切,消除不安心理,能緩解患者的情緒,在與患者交談過程必需學會禮貌語言。研究結果顯示[8],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并有益于患者病情好轉,所以要求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微笑與心理護理,減輕患者陌生、孤獨感,增加患者與護理人員的親切感,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1.2.4 舒適護理

      每周為患者修剪指、趾甲、洗頭、洗澡,協助患者更換衣物,調節舒適的室內溫度。

      1.2.5 患者安全護理

      護理人員要按時巡視病房,查看患者護欄,外出檢查患者應有護工陪同。

      1.3 觀察指標

      心絞痛發作次數( 次/ 周/ 人),住院天數(天/ 人),再住院數(次/ 人)。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t 檢驗,P <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給予優質護理的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每周發作次數、住院天數、再住院次數較常規護理組明顯減少。

      3 討論

      冠心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近年發病率逐漸增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發病率、住院率、死亡率明顯高于青年人及中年人,在藥物或冠脈支架植入術等治療的基礎上,對該類病人提供優質護理亦起到了重要作用[9,10],作者通過試驗觀察到為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優質護理可明顯減少患者心絞痛發作的次數,縮短住院時間,并降低再次住院可能;同時優質護理可減輕患者的主觀感受、心理負擔,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并能正確服用藥物[11]。

      因此,護理人員不僅要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性護理,還要具備多學科知識和技能,包括倫理學、心理學、溝通技能,并注意儀表儀態,同時要指導老年人學會預防應對冠心病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保持健康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Malone M L, Danto-Nocton E S.Improving the hospital care ofnursing facility residents.[J].Ann Longterm Care.2004,12(5);42-49.

      [2]Mahoney DF,Ladd E.More than aprescriber: gerontological nursepractitioners&acute;perspectives onprescribing and pharmaceuticalm a r k e t i n g . G e r i a t r N u r s , 2 0 1 0(31):17-27.

      [3]Enguidanos S.From hospital tohome:a brief nurse practitioner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r v u l n e r a b l eolder adults.J Gerontol Nurs,2012,38(3):40-50

      [4] 于放. 美國老年護理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 中國護理管理,2011,11(4):9-12.

      老年護理基礎知識范文第5篇

      [中圖分類號] R6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8(a)-0145-02

      隨著人口的老年化加快,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越來越多,臨床多數是采用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白內障手術治療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只有少部分才需要全身麻醉,其中多數是高齡老年人,且合并有較多的基礎疾病;由于年齡大,血壓高,或長期血糖控制、飲食限制等原因,術中不易配合,需要全身麻醉下才能手術,故做好針對性的護理非常重要。該文選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患者擬探析在老年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全麻術中應用針對性護理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均為該院接收的70例老年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經過常規眼科檢查、視力檢查、裂隙燈等檢查確診為白內障;實施血糖監測并參照WHO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確診為糖尿病;裸眼視力0.05),對比性強。

      1.2 方法

      研究對象均實施全麻下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基礎護理及術前訪視,安排同一名?o理人員進行健康宣教,解答患者對手術的相關疑問。然后應用胰島素來控制患者血糖指標,合理搭配飲食,給予運動干預與指導。術前3 d指導患者使用抗生素滴眼治療,術前采取相關眼藥水散瞳,術后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實驗組為針對性護理:①心理干預:術前由護理人員針對不同心理問題的患者給予心理疏導與寬慰,讓患者認識到消極心理會影響到眼壓與血糖指標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不良心理會影響病情及手術效果,了解患者心理感受及狀態,按照患者個性特點及家庭背景、社會背景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心理安慰,指導患者保持良好心態配合手術治療[2]。②血糖護理:在患者圍手術期嚴密監測血糖狀況,告知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向患者介紹糖尿病疾病基礎知識、血糖控制方法,嚴格按醫囑給予患者藥物控制血糖,并指導患者通過飲食、運動控制血糖,避免低血糖出現;控制患者術前空腹血糖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血糖情況,用同一型號血糖儀和同一品牌的血糖試紙采集兩組患者術前1 d、麻醉誘導前5 min、手術開始后15 min、術后氣管拔管后30 min的血糖值;術后3 d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②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焦慮及抑郁情況[5],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均由患者自評分,每項共20道題,SAS評分>50分表示焦慮,SDS評分>53分表示抑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通過SPSS 18.0統計學軟件給予處理,均數±標準差來(x±s)表示,用t檢驗做組間比較。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血糖分析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血糖值分析,詳見表1、表2。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分析

      實驗組SAS與SDS評分遠比對照組低(P

      3 討論

      當前人口老齡化不斷深化,白內障合并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長,對患者的生活與身心帶來不良影響。白內障超聲乳化是臨床治療白內障的常用方法,老年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耐受性較差,且術前常因擔憂手術效果及預后而出現負面情緒,影響手術過程。因此臨床常需對部分特殊患者實施全身麻醉。但需注意的是,全麻會影響血糖的波動,因此術前控制血糖,并對患者當前情況進行正確評估、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血糖等指標變化,合理使用麻醉藥,非常重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国产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欧美 | 亚洲色在线v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免费看| 日韩av日韩av在线| 资源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观| 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 日本免费观看mv免费版视频网站| 丝袜美腿诱惑之亚洲综合网 | 国产成人综合色就色综合| 亚洲精品日本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 扒开双腿猛进入喷水高潮叫声| 一区二区丝袜美腿视频| 亚洲国产青草衣衣一二三区| 午夜av高清在线观看|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另类|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820175|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动漫| 亚洲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之道高清乱码少妇 | 久久夜色精品亚洲国产av| 国产99青青成人A在线| 亚洲暴爽av天天爽日日碰| 亚洲精品综合网二三区| 午夜欧美日韩在线视频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色av免费看|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无码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有码视频| 久久五月丁香合缴情网| 国内熟女中文字幕第一页| 久久毛片少妇高潮|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亚洲精品一二三中文字幕| 久草热久草热线频97精品| 亚洲av激情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