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ede8e"></wbr><bdo id="ede8e"><var id="ede8e"><optgroup id="ede8e"></optgroup></var></bdo>
    1. <sub id="ede8e"></sub>
    2. <sub id="ede8e"></sub>
    3.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2018年亚洲欧美在线v,国产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国产在线亚州精品内射,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
      首頁 > 文章中心 >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范文第1篇

      關鍵詞:農村生活垃圾;垃圾處理;垃圾成分;環保意識;生態模式

      中圖分類號:X7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2)24-0105-03

      隨著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的提高,農村生活垃圾產量不斷增加,組分日益復雜,現有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已無法滿足新農村建設的需要,農村生活垃圾已經成為我省乃至全國面臨的重大問題。因此,加強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對策的研究已成為新時期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山東省農村生活垃圾產量及組分調查

      本次研究選取了靠近內陸地區的濟南市槐蔭區26個行政村和沿海城市青島市黃島區29個行政村進行調研。對調查區域村莊的在校大學生進行統一培訓,生活垃圾產量及組分調查于2011年7月份和12月份進行。具體調查方式為由調查員詢問調查村的負責人,填寫該村的垃圾來源、種類、數量、清運和處理方式等,選取自家和抽樣該村其他生活水平差異較大的9家作為具體調查對象,每天每戶發放4個垃圾袋,分別用于盛裝草木、灰渣、其他(廚余、塑料、塑膠、金屬、玻璃、木竹、危險廢物),將24h內產生的全部生活垃圾按上述類別裝入袋內。由調查員負責稱重并記錄。

      據統計,濟南市槐蔭區26個行政村生活垃圾日產量合計29.721t,整個槐蔭區農村生活垃圾日產量98.992t,平均每人每天0.81kg,青島市黃島區29個行政村生活垃圾日產量合計32.659t,整個黃島區農村生活垃圾日產量165.825t,平均每人每天0.993kg。

      濟南市槐蔭區農村生活垃圾組成成分見表1,青島市黃島區農村生活垃圾組成成分見表2:

      從表1和表2中的數據可以看出,不同農村區域生活垃圾組分是有區別的,相同農村區域不同季節的生活垃圾組分也是有區別的。槐蔭區生活垃圾中有機類組分含量占26%~28%,無機類組分含量占58%~63%,黃島區生活垃圾中有機類組分含量占34%~38%,無機類組分含量占50%~57%,塑料和紙類的含量也比槐蔭區多。

      從兩個地區的垃圾組分來看,生活垃圾中有機類組分含量占26%~38%,無機類組分含量占58%~63%,其他組分含量基本穩定在10%~12%之間。

      青島市黃島區農村基本上可以作為山東省高收入、高消費農村區域的代表,而濟南市槐蔭區農村可以代表山東省中下游收入和消費農村區域群體。筆者對兩個地區農村生活垃圾組分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山東省農村地區生活垃圾組分的一個整體狀況。

      2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

      2.1 農村居民垃圾危害意識低下

      農村生活垃圾之所以隨意傾倒,一方面是農村居民傳統的生活習慣,養成了生活垃圾房前屋后隨意傾倒的處理方式;另一方面是由于農村居民對垃圾造成環境嚴重危害的認識不足,缺乏環境保護的主動意識,給垃圾治理帶來了難度。

      2.2 垃圾成分日益復雜多樣化

      過去農村生活垃圾主要以易腐爛降解的菜葉、瓜皮為主,有機物含量高,用堆肥農用方式基本可以解決農村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問題。但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鎮化的發展,農村生活垃圾如塑料、碎玻璃、石棉瓦等不可降解成分大量增加,這些垃圾被隨意地傾倒在田間地頭、道路兩旁,垃圾占用土地、影響作物的生長、損害農民的身體健康,對大氣和土壤環境也產生了相當大的污染,嚴重影響了農村正常的生活生產秩序。

      2.3 基礎設施不健全

      基礎設施建設是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的基本物質前提。長期以來,農村公共財政政策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重視生產性投入,對農村的公共環境衛生的投入少,導致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基礎設施匱乏,管理也很不規范。我們發現,有的農村甚至沒有統一收集垃圾的垃圾池,只好就地簡單堆放,有的農村垃圾集中投放點較少,且距離村民居住點較遠,為垃圾的集中收集帶來了困難。據統計,2008年,山東省環保類基礎設施中,使用潔凈燃料的比率為62%,生活垃圾處理率卻僅為22.9%。

      2.4 無專項法律制度

      關于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的防治,目前國內尚無專門的立法,關于農村環境保護也沒有專門的國家立法。根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49條規定,應由地方性法規規定農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具體辦法,但是目前多數省市并沒有制定相應的地方性法規,由此導致農村地區固體廢棄物垃圾的處理無法可依,有些鄉鎮政府自行了一些防治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的規定,但卻違背了污染治理的基本規律。

      2.5 資金嚴重欠缺

      垃圾處理資金籌措十分困難。在農村垃圾收運及處理的每一個環節上都需要資金的大力和長期投入,如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及垃圾運輸設備的購建、保潔人員的費用、垃圾無害化處理場的建設等。而目前,農村垃圾處理資金保障機制還未建立,還未形成一套分配合理、行之有效地農村垃圾處理資金分擔機制。

      3 對策研究

      3.1 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環保意識

      進行廣泛的宣傳發動,號召廣大農村群眾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己任,改善生活環境,促進生態環境平衡和農業持續發展。同時,發揮新聞媒介的作用,通過加大環保宣傳教育力度,提高農民環保意識,營造出一種人人宣傳、個個參與的管理氛圍,減少生活垃圾污染的發生和擴散。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范文第2篇

      關鍵詞:綠汁江;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X79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0-0081-04

      1 引言

      綠汁江位于易門縣西南部的綠汁鎮內,與楚雄、祿豐兩地毗鄰。綠汁江屬紅河水系,屬元江右岸一級支流,發源于楚雄州武定縣貓街鎮干沙溝村西麓,由北向南流經祿豐、雙柏、易門、峨山、新平等縣后匯入元江[1]。綠汁江流域徑流面積8600 km2,河流長294 km,流域水力資源蘊藏量豐富。隨著當地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農民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各種生活垃圾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綠汁鎮農村生活垃圾不僅影響了村容村貌,更嚴重的是污染農村生活環境和綠汁江的水質和生態,威脅著江下游居民的生活環境。當前,如何處置垃圾已成為當下的一個難題。因此,如何妥善處理農村生活垃圾,已成為綠汁江周邊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2 綠汁鎮農村生活垃圾的特點與分類

      2.1 綠汁鎮農村生活垃圾的特點

      綠汁鎮位于云南綠汁江邊,由于所處地理位置特殊,20世紀末該鎮是銅礦開采的主要礦區之一,當年有“小香港”之稱,礦產開采完后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隨著政府對綠汁江水質及生態保護越來越重視,作為江邊小鎮,其農村生活垃圾對綠汁江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綠汁鎮農村生活垃圾有如下特點:

      (1)生活垃圾距離江面近。鎮所在農村居民小組如木廠、綠汁、朋苴等行政村產生的生活垃圾距離綠汁江最近,部分村組甚至將垃圾直接投入江中,部分垃圾由于各種原因滯留于江邊,雨水天垃圾滲水進入綠汁江。

      (2)山區垃圾未做合理處置。距離綠汁江較遠的村組,如者拉、龍格利、臘品、木廠、竹子等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分布廣泛且村組地處高海拔山區,而該區域雨季降水量大,80%的降水都匯入到綠汁江。村組生活垃圾由于運輸成本受限,隨意處置垃圾,雨季降水讓隨意處置的垃圾副產物一并流入綠汁江。

      (3) 難降解塑料、農藥瓶及農藥包裝物占主導。烤煙、果蔬生產遺留大量廢棄有毒有害垃圾,這類垃圾隨著時間推移很難降解。

      2.2 綠汁鎮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

      我國多數農村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類[2],根據綠汁鎮環境中心統計結果得出綠汁鎮農村生活垃圾有如下分類,如表1所示。

      3.1 對綠汁江水質的影響

      (1)由于綠汁鎮農村生活垃圾分布范圍廣,各村委會所處地勢高,農村垃圾處理方式簡單,雨季降水量大,大量堆積深山的各類垃圾滲濾液都隨著雨水一并流入綠汁江。

      (2)垃圾滲濾液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酸堿性有機污染物并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成為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病原微生物三位一體的污染源[3]。由于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所以各村組的生活垃圾對綠汁江水質有較大的影響,如BOD5、NH3-N、水體總硬度、總大腸桿菌數及各種重金屬[4]等指標都會發生變化。

      3.2 對綠汁江生態環境的影響

      生活在綠汁江周邊的農村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由于運輸距離遠、處理成本高、各村組生活垃圾管理制度不完善,從而部分散亂生活垃圾直接投入江中,對江下游居民造成一定影響,同時綠汁江生態系統也受到影響。

      4 綠汁鎮農村生活垃圾產生和處理現狀

      4.1 產生特征

      據綠汁鎮環境中心統計數據可知,綠汁鎮農村居民人均生活垃圾產生率與中國西南地區農村人均垃圾產生率0.68 kg/(人?d)[5]相近,其垃圾產生率約為0.70 kg/(人?d),其中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包裝垃圾、無機垃圾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0%、30%、5%、15%、40%。

      根據綠汁鎮環境中心2016年的初略統計數據,統計得出綠汁鎮各行政村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數量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見,各行政村生活垃圾的產生數量與人口成正比,其中餐廚垃圾與無機垃圾占總垃圾的比重最大,有害垃圾所占比重最小;根據各行政村具體情況,餐廚垃圾、可回收垃圾及無機垃圾各村可以自行處理,對環境影響較大的有害垃圾和包裝垃圾需要集中處理。

      4.2 處理現狀

      根據綠汁鎮環境中心2016年的統計數據,綠汁鎮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如表3所示。

      由表3得出綠汁鎮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大體相似,離鄉鎮較近的行政村處理的方式較為合理,偏遠高寒山區行政村處理垃圾的方式較為隨意。

      5 綠汁鎮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選擇

      5.1 綠汁鎮農村生活垃圾可選處理模式

      符合綠汁鎮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模式,經實地調查及查閱文獻有“全集中”、“村鎮縣協同1”、“村鎮縣協同2”模式[6~8]。

      5.1.1 “全集中”模式

      “全集中”既是各村組收集、鎮運輸、縣處理[9]。該模式的特征是村收集-鎮運輸-縣(市)處理;鄉鎮的功能是負責收集該區劃的垃圾并轉運垃圾至縣(市)垃圾處理場;“全集中”也是中國目前應用最廣的農村垃圾處理模式,在縣(市)的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達到一定水平時可以滿足農村垃圾的無害化處理要求。通過收集、運輸、處理的程序把該縣(市)作為一個獨立的垃圾處理體系,為了方便獲得最終的規模處理效應,該模式的處理方式一般為衛生填埋和焚燒,無害化達標率較高。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范文第3篇

      一、北京市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農村生活垃圾是指在農村日常生活中或為農村日常生活提供服務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

      (一)農村生活垃圾成分

      根據北京市環境衛生設計科學研究所檢測的農村地區生活垃圾物理成分(見表1)可以看出,農村生活垃圾以廚余垃圾和灰土為主,二者含量之和介于75.6%―88.3%之間。近年農村地區生活垃圾成分變化較大,廚余垃圾含量和含水率增長較為明顯,紙類和塑料含量逐步提高,灰土含量有了大幅度下降,2014年的灰土含量比2010年下降了約36.8%,其他組分變化不顯著。

      分析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一是農村的家禽飼養逐漸減少,廚余垃圾利用率降低,致使大量廚余垃圾進入生活垃圾,這也是導致生活垃圾含水率增長的主要原因;二是農村燃料結構有了較大改變,較多的農村地區由燃煤改為燃氣,農民居民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表現為生活垃圾中灰土含量大幅度下降。

      對比表1和表2可知,農村生活垃圾的廚余垃圾含量和含水率正在逐漸提高,依這種趨勢發展,預計未來幾年會更加趨近于城區生活垃圾的物理成分;同時農村生活垃圾中灰土含量還是遠高于城區,而紙類和塑料則遠低于城區。

      (二)農村地區生活垃圾產生量

      據調查,農村地區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為0.86kg/d,表3是北京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區2009―2014年的生活垃圾產生量,2014年生活垃圾總量為251.78萬噸,人均約0.80kg/d,略低于全國平均值。

      2009―2012年間,北京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區生活垃圾年產生量變化不大,但2013―2014年有大幅度增加,同比增長了6.62%和13.8%。除人口增長因素外,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農村地區生活垃圾收集率的提高和非正規垃圾填埋場的治理。

      (三)農村地區生活垃圾收運及處理方式

      1994年以前,北京市城市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地區屬于農村范圍,當時的垃圾處理方式主要以簡易填埋為主。1994年建成第一座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阿蘇衛生活垃圾填埋場,開始改變簡易填埋的方式。截至到目前,北京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區共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19座,設計處理能力14791噸/日,包括12座填埋場,6座綜合處理廠和1座焚燒廠。目前,收運的農村生活垃圾基本都能進入無害化處理設施進行處理,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以上。

      北京市農村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兩種收運及處理模式。一種是“壓縮轉運”模式,收運流程為“村收集鎮轉運區(縣)處理”,通過建設鎮(鄉)壓縮式轉運站,轉運站前端配備中小型收集運輸車到各村巡回收集垃圾,運送到轉運站壓縮后,再由轉運車運送到區(縣)垃圾處理設施進行集中處理。另一種是“直運”模式,收運流程為“村收集區(縣)運輸區縣處理”,即不建設鎮(鄉)一級的壓縮式轉運站,代之由每村建設一座垃圾收集站(或垃圾房、收集點),收集生活垃圾,存滿后由區(縣)環衛部門運送至區(縣)垃圾處理設施處理。

      二、北京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產生量大、成分復雜、再利用率較低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北京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農村生活垃圾產生量不斷增加。2014年同比增長了13.8%(見表3),超過了城鄉垃圾產生量增長的平均值。同時,農村生活垃圾的成分發生了較大變化,生活垃圾成分以有機物成分(廚余)為主,玻璃、塑料、金屬等可回收物質的比例相對不大,并且隨著農村的發展和建設,農村地區垃圾成分與城市地區垃圾成分趨近,無機物含量尤其是灰渣含量大幅降低,廚余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增加對原有的“戶分類、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的農村垃圾治理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新的要求。農村生活垃圾成分的變化決定了前端的分類模式、中端的收運方式和后端的處理技術,農村生活垃圾物理成分的復雜多樣性增加了收運和處理的難度。

      (二)投入不足,設施老化,專業化水平低

      北京農村的垃圾收集車、村級中轉站和轉運車輛的配備標準主要是依據《北京市新農村“五項基礎設施”建設規劃》(2009年―2012年),由于缺乏后續資金投入,現有設施嚴重老化,且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流動人口占比的增加,部分行政村垃圾桶缺失或損壞嚴重,垃圾房(箱)的數量過少,服務半徑超出國家或地方標準,垃圾收集車數量少,未達到相關排放標準,且存在垃圾遺撒現象,造成“二次污染”。同樣由于資金投入不足,農村地區保潔員配備標準參差不齊,管理松散,專業化程度較低。轉移支付給區縣的農村垃圾處理經費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和政策保障,各級行政部門的認識不到位,不能做到專款專用,雖然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標準在不斷提高,但財政的支持力度不能同步, 加大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難度,對于財力薄弱的區(縣)、鎮(鄉)和行政村表現尤其突出。

      (三)體制不順,規劃缺失,責任制難落實

      農村生活垃圾管理體制不順。部分區(縣)由農委主管,部分區(縣)由市政市容委主管,還有些區(縣)農村垃圾收運體系建設由市政市容委主管,保潔員隊伍和清掃保潔則由農委負責。這種交叉管理的模式容易造成權責不清,不利于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的統籌管理。在建設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體系上,沒有制定涉及市、區(縣)、鎮(鄉)、行政村四級管理機構的整體規劃,缺乏統籌考慮各方面因素和體系中的各個環節。農村廚余垃圾和灰土就地消納設施建設標準偏低,存在造成二次污染的風險。農村生活垃圾管理缺乏相應的考核機制,有些區(縣)收運未做到全覆蓋,部分生活垃圾未進入正規終端處理設施。

      三、北京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對策

      北京農村地區既是首都區域發展的空間和載體,又是首都堅實的生態屏障,農村環境狀況的好壞不僅關系到農村居民的健康,也關系到每個北京人的切身利益。農村垃圾治理工作要以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破除城鄉垃圾管理二元結構,加大農村地區生活垃圾治理投入,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

      (一)因地制宜,建立運行高效的垃圾處理體系

      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設施共建,服務共享”的原則,制定北京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規劃,打破現有區(縣)、鎮(鄉)、行政村等行政區域的限制,建立跨區域的“收集―運輸―處理”垃圾物流體系,利用市場調控功能,優化配置垃圾處理資源,集約環衛運行成本,提高環境治理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因地制宜,科學布局,形成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相結合、就近處理與區域處理相結合的設施設備布局。針對平原、山區人口分布情況,合理安排垃圾收運處理技術路線,人口相對集中的平原地區,將生活垃圾全部運到區(縣)終端設施進行處理;人口相對分散的山區,建設區域性垃圾處理設施,盡可能采取就地處置的方式進行處理。

      針對當前垃圾處理技術與農村經濟發展狀況,農村垃圾中廚余垃圾和灰土就地處理技術的選擇應具備四個條件:一是技術成熟可靠,污染可控;二是處理設施簡單,易于維護;三是投資運行成本低,性價比高;四是最終產品的資源化和排放的無害化。

      (二)統籌兼顧,構建運轉協調的垃圾管理體系

      從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出發,統一協調,明確分工,建立和完善農村垃圾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市、區(縣)、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四級垃圾管理機制。市級主管部門統籌規劃,負責全市治理工作的指導、督促和檢查,制定地方性法規、政策、標準及考核辦法。各區(縣)、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逐級明確各部門職責和任務,安排專人負責,建立長效管理的組織保障體系。環境衛生行業管理部門將城鄉統籌工作納入日常管理,明確負責農村環境衛生的管理機構,保障足夠的基層管理和作業人員編制。農村工作部門發揮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優勢,作好群眾工作,配合行業部門共同實現管理目標。

      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費用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保障農村地區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費用的公共支出。垃圾收集、運輸、中轉站設施設備的建設,采取總體打包、整體立項,通過固定資產投資渠道籌措建設資金;農村生活垃圾日常管理運行經費由屬地政府負責解決,統籌使用市級財政轉移支付的專項資金。

      (三)著眼長效,形成多元參與的垃圾治理體系

      建設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體系需要村民個人、村集體、社會單位和政府共同發揮作用。村規民約在農村事務管理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破壞環境,人人愛護環境,自覺參與垃圾分類,規范投放垃圾,不以私利接納外來垃圾,需要發揮農村基層組織的能動作用,以良好的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鼓勵村民自籌,以個人或集體的方式參與清掃保潔、收集運輸的市場化運作,也可以通過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引入社會資金,參與生活垃圾收運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推行村莊保潔和垃圾清運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的支持政策,采取公開競標、整區縣打包委托經營等方式選擇專業的保潔隊伍或環衛公司。

      研究制定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以獎促治政策,發揮政府資金的引領作用,以獎勵換取機制,以獎勵促進自覺,以獎勵培養習慣。對于治理效果好的村莊,樹立標桿,政府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專門用于生活垃圾治理和村莊環境改善,使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各方認識到環境也是生產力,環境也能帶來經濟效益。把資金用在前端的污染防控,而不是把資金用在末端的污染治理。避免形成“村民挖坑賣土、收垃圾填坑掙錢、政府非正規治理埋單”的惡性循環,而是形成“村民愛護環境、環境產生收益、收益投入環境”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李穎,許少華.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現狀及對策[J]. 市政技術,2007(7):62-63.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范文第4篇

      [關鍵詞]垃圾圍村生態文明經濟建設和諧發展

      中圖分類號:X5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41-0391-01

      一、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一)垃圾的堆放位置

      1.統計地區常見的垃圾堆放位置如下:墻角、道路邊角處、閑置的空地、土溝、土坑里等;

      2.這些地方之所以會成為垃圾堆放位置在于這些地方離居住的地方近。垃圾堆放在這些地方比較顯眼,成了農村“牛皮鮮”,嚴重損害了村容村貌,阻礙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農村垃圾的種類及成分

      農村垃圾分類建立在"兩桶一袋''基礎上,即一個漚肥垃圾桶、一個焚燒垃圾桶、一個廢品回收袋,實行農戶家所有垃圾源頭分類,具體分成五大類:l、漚肥垃圾:就是指易腐爛有機垃圾,如菜葉(根)、剩菜剩飯、瓜皮果殼、樹葉、人畜糞便、動物內臟、動物尸體等。處理模式為:主要是漚肥和產沼氣。建設漚肥窖或沼氣池。2、建筑垃圾:主要是建筑施工中產生的廢土、廢磚、廢石以及廢陶瓷和煤渣等。處理模式為:可采取集中堆放、然后按指定地點填埋。可全部用于本村莊和農戶的填塘平地、修道鋪路。3、回收可利用垃圾:主要指廢泡沫、廢塑料、廢橡膠、廢玻璃、廢電器、廢銅爛鐵等。處理模式為:以供銷社系統牽頭負責,采取市場運作,建立縣、鄉、村、組網絡,合理布局廢舊品收購網點,做到應收盡收。廢舊品回收網點每月定期收購廢品,并把廢品收購的時間、收購目錄和價格進行公示。4、封存垃圾:主要指回收不可利用垃圾,如:廢電池、廢農藥瓶、廢日光燈管等;處理方式:實行定點封存,由供銷部門統一集中收集,環保部門參與集中封存處理。5、焚燒垃圾:不能回收利用的廢品、雜物、破衣爛鞋臟棉等。處理方式:建立不同類型、不同大小的焚燒爐進行集中或分散焚燒,由保潔員收集,然后由垃圾清運車統一清運到大型焚燒爐焚燒;另一種是偏遠的中心村也可建小型焚燒爐,偏遠的村落由農戶在菜園里自行焚燒后填埋。

      (三)農村垃圾的常規處理

      1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運狀況

      農村生活垃圾的手機、運輸是指將農戶家中的生活垃圾收集后,運輸到垃圾處理場的過程。村莊生活垃圾的收集主要是采用配備垃圾屋、垃圾池、垃圾箱等防水,但是目前垃圾屋、垃圾池或垃圾箱的配置不僅數量不足,布局也不合理,給農戶生活垃圾的投放帶來一定困難,生活垃圾在房屋前后堆放的現象十分普遍;同時,由于農村經濟條件的限制,保潔員配備數量較少且工資較低。在農村連片調查過程中,山西省農村保潔員工資為100-300/月,全國絕大部分低于600元/月,遠低于城市保潔員的工資水平,使得保潔員對垃圾收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垃圾得不到及時清運,垃圾屋、垃圾池或垃圾箱中垃圾溢出滿的現象普遍,成為新污染源。在垃圾清運方面,垃圾運輸的設備機械化和密閉化程度較低,以農用平板車和三輪車居多,運輸過程中由于車輛密閉性差,垃圾中的灰塵和滲濾液體沿著道路滴灑,加劇了農村環境臟、亂、差的局面。

      二、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增強環保意識

      首先,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及其領導亟需轉變觀念,切實將農村垃圾污染治理作為當前新農村建設、生態文明村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環節和任務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納入更為重要的議事日程。

      其次,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媒體形式開展對農村垃圾分類、處理方式的宣傳,通過村民大會等多種形式,宣傳關于農村環境整治的目的、做法,讓群眾了解農村垃圾治理所得到的好處。引導廣大民眾自覺保護生態和環境,以形成良好的環境衛生和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生活、消費習慣,以弘揚生態文明,發展生態文化。開展環境保護知識和技能培訓,廣泛聽取農民群眾對涉及自身利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的意見與需求,尊重農民群眾環境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維護農民群眾的環境權益。

      2.完善法律、法規建設

      一方面,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法》作為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從其內容結構來看,明顯偏重于工業污染防治和城市環境保護,有關農村資源利用和保護、生態保護方面的內容所占的比例較小。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垃圾污染問題以及防治農村環境污染、改善和保護農村環境,就必須大力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立法工作,做到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加大資金投資

      我國農村垃圾處理在資金投入和基礎建設方面十分薄弱,地方政府在環保工作中沒有設立相應的農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的專項資金,要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改善農村的環境質量,就必須加大上級政府的財政投入力度。

      4.建立、健全垃圾處理體系

      我國城市中基本上都建立了相對顯著的垃圾處理體系,但在農村垃圾處理體系方面的建設還十分薄弱。因此,要做好垃圾的處理,要對垃圾進行源頭分類,建立合適的垃圾分類模式。對建筑垃圾和爐渣等無機垃圾可實行鋪路或簡單填埋,其次,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變賣,可降解垃圾用于堆糞,有害垃圾集中回收統一處理,其他垃圾統一送至垃圾填埋場衛生填埋,最終實現垃圾處理的無害化。

      結語

      農村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是建設新農村的必然要求。要實現農村環境的改善和生活垃圾的最終無害化處理,在思想認識、經濟發展方式、法律法規的建設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從法律上進行保障,資金上給予支持,思想認識上加以重視,運行機制上加以研究,處理技術上加以創新,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潘志坤,我國生活垃圾治理對策研究[A]環境衛生工程,2013.6,510635.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范文第5篇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池建設工程項目的主管單位為由縣市政管理,主要承擔著項目建議、環評、申報立項、招標、制度管理等職能職責。該項目于2014年9月19日縣發展和改革局對我局上報的《關于對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配套設施建設工程項目立項的請示》下達了立項批復,2015年3月13日縣財政局對我局上報的《關于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程項目進行財政預算評審的函》達工程預算投資最高限價的批復。

      該項目嚴格按照:一是項目實施前要求項目實施單位報送項目建議書、項目可研報告、項目立項批復、項目年度投資計劃等文件,了解項目具體資金情況,據此安排資金使用撥付計劃。二是項目實施過程中要求項目單位報送項目招投標文件、項目開工許可證、項目施工及設備采購合同等相關文件。經審核后,根據施工單位提出的付款申請、項目監理單位的付款證書、項目建設業主簽證相關文件,按工程進度撥付項目資金。撥付項目資金時財政部門必須預留工程款20%的資金,待項目竣工決算批復后再行撥付。對重點建設項目,還將匯同項目實施單位的主管部門及建設和環境保護、發展和改革、監察、審計等部門到項目實施現場實地查勘、確認后才予以撥付資金。三是項目實施完成后:要求項目建設單位及時做好項目的竣工財務決算工作。并根據經審計的項目竣工財務決算予以撥付20%項目預留資金。四是對項目竣工決算批復仍然堅持“先審核后批復”的原則,項目建設單位在通過相關部門的竣工驗收后,向財政部門提出要求進行竣工決算的申請,財政部門將竣工決算相關資料收集齊全簽收后,交由中介機構進行審計,并根據中介機構的審計報告予以決算批復。

      (二)項目績效目標

      1、項目建設具體地點與內容、規模

      一是瀘橋鎮:改建7個垃圾收集房、新建3個垃圾收集房、配備一輛3噸側掛式垃圾車;二是新建15個垃圾收集房、配備一輛3噸側掛式垃圾車;三是興隆鎮新建15個垃圾收集池、配備一輛微型廂自卸垃圾收運;四是加郡鄉新建15個垃圾收集池、配備一輛微型廂自卸垃圾收運;五是得妥鄉新建15個垃圾收集池、配備一輛微型廂自卸垃圾收運;六是德威鄉新建10個垃圾收集池、配備一輛微型廂自卸垃圾收運;七是杵坭鄉新安裝30個小型成品垃圾房、配備一輛微型廂自卸垃圾收運;八是改建4個垃圾收集房、新建設10個垃圾收集池、配備一輛微型廂自卸垃圾收運。

      2、項目可行性

      近年來隨著人口和經濟的發展,縣城市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但縣的環衛處理設施已遠遠落后于建設的發展。近幾年來,現狀的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帶來了一定負面效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隨處堆填垃圾散發臭味,滋生蚊蠅和鼠類,傳播疾病。臨時填墊的垃圾未有任何防治措施,露天堆放,造成大氣、水體、土壤污染,特別是夏季,臭氣熏天、蚊蠅孳生,污水橫流,嚴重影響了環境衛生和群眾身體健康。

      (2)安全性差。垃圾堆層在靜風、高溫等不良條件下產生的ch4等易燃易爆氣體,可能會引起事故。

      (3)污染大氣。就地燃燒垃圾,產生飛灰和有害氣體,污染大氣,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健康。

      工程建設必要性如下:

      (1)建設該項目是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需要

      是歷史名城,1935年5月中國工農驚險奇絕的飛奪橋使聞名于世,氣候宜人,旅游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且市場容量大,是州東部地區商貿中心和關外各縣及、青海部分地區的供應基地,也是藏族自治州主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和旅游景區,被譽為“州東大門”。但垃圾處理一直是得不到有效解決,無序堆放的垃圾嚴重影響了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旅游業的發展。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配套設施建設工程的建設可以很好地解決該縣的社會生態環保問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環保意識和衛生意識的增強,對隨處亂倒垃圾現象極為反感,為改變城鎮面貌,塑造環衛形象,必須要盡快實施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配套設施建設工程。

      (2)由于無環保的垃圾消納場所,為能妥善處理每天產生的農村生活垃圾,實施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配套設施建設工程是縣政府的當務之急。

      (3)建設該項目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目前,縣把改善居住環境作為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臟亂的環境衛生條件嚴重的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制約了經濟的發展。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配套設施建設工程的建設不僅可以改善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而且改善了整個地區的旅游環境,提高旅游業的吸引力,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且有力的推進了縣城市建設的發展。

      (4)實施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配套設施建設工程是為了減少垃圾清運過程的運輸費用。將各收集點的生活垃圾利用收運車集中起來,再繼續運往垃圾填埋場,可提高生活垃圾的單次運輸處理量,節約運輸成本。

      (三)項目自評步驟及方法。

      1、檢查專卷收集的資料

      檢查專卷中項目的可研、立項、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實施管理辦法、招投標、施工及設備采購合同、開工許可證、工程結算書、竣工驗收報告、竣工財務決算等資料,并以此作為項目評審的依據。

      2、對所收集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進行審查。

      對項目的批復,特別是涉及項目投資變化的追加批復。與計劃部門配合,對其合規性、真實性進行審核。對項目的竣工驗收報告要求必須要有計劃、建設、監察等部門的簽章。對項目的結算、決算,要求必須經有資質的中介機構或審計部門審計。

      3、現場踏勘

      由業主管單位會同財政、門發展和改革、建設和環保、監察、審計以及主管部門一起到項目實施現場踏勘,對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并對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廣泛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根據項目實施單位報送的項目實施管理辦法,檢查其落實情況。并重點檢查其資金有無挪用、擠占情況。檢查其財務核算是否健全、會計基礎工作是否規范。

      4、項目實施單位的自評意見

      根據相關部門現場勘察提出的意見建議,要求項目建設單位形成項目實施自評意見。

      5、填制績效評價表

      根據收集的相關資料,認真計算項目績效評價各項指標;根據發展和改革、建設和環保、監察、審計等部門意見及項目實施單位自評意見,認真填列附件中項目績效評價表。并存入專卷保管。

      二、項目實施及管理情況

      2014年9月19日縣發展和改革局對我局上報的《關于對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配套設施建設工程項目立項的請示》下達了立項批復,2015年3月13日縣財政局對我局上報的《關于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程項目進行財政預算評審的函》下達工程預算投資最高限價的批復。2015年4月13日組織施工申請人進行了施工單位比選工作,確定中宇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為施工單位。該工程在2015年4月25日進行項目圖紙繪審及技術交底后,于4月27日進行了施工,目前工程進展順利,已經完成了垃圾收集房(池)的土建部分建設,環衛設施設備正購買之中。

      該項目資金及時到位,并按照資金開支范圍、標準及支付進度合規合法進行使用。

      三、目標完成情況

      (一)目標完成任務量

      已經建成加郡鄉15個、得妥鄉15個、興隆鎮17個、德威鄉10個、田壩鄉10個垃圾處理池,完成冷磧鎮15個、10個垃圾收集房。因建設規劃調整,增加了得妥鄉2個垃圾處理池,現已建設完備。經初步驗收,垃圾收集房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現施工單位對墻體、門、屋頂等進行修飾。另外,施工單位已將環衛設施購買到位,待安裝。

      (二)目標完成質量

      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池建設工程項目嚴格按照招投標項目管理程序進行的,施工現場由監理單位負責具體工程項目建設質量,質量完成符合要求。

      (三)目標完成進度

      今年由于雨水多,給施工造成一定難度,工程進度存在緩慢現象,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要求。

      四、項目預期效益

      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池的實施,將極大地改善縣農村生活垃圾隨處亂丟和無序處理的現象,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還可以為當地提供相應的就業機會,節省垃圾運輸費用,并且有利于提高國民素質和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社會效益顯著。

      五、存在的問題及建議意見

      (一)存在的問題

      1、目前縣農村生活垃圾由于未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周圍環境已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解決縣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和處置問題已迫在眉睫。

      2、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配套設施建設工程的實施,將徹底改變原有的堆放方式,防止蚊蠅孳生,控制疾病傳播,使農村環境面貌得到大幅度改善,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生活居住環境。

      (二)建議意見

      1、嚴禁當地的醫院垃圾、生物危險品和其它有毒有害及含腐蝕性垃圾進入垃圾處理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妇乱子视频在播放| 悠悠人体艺术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一区二区三个区|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高清dvd碟片 生活片| 视频专区熟女人妻第二页|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av|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久久| 久久99日韩国产精品久久99|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吉川爱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成人av在线资源| 亚洲AV乱码毛片在线播放| 色综合一本到久久亚洲91| 韩国无码AV片午夜福利|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SM捆绑调教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亚洲国产美国产综合一区|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四季| 热久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人妻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亚洲自在精品网久久一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亚洲最大在线精品| 自拍偷拍另类三级三色四色|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大| 亚洲精品久久麻豆蜜桃| 中文字幕亚洲国产精品| 人妻聚色窝窝人体WWW一区 | 老司机精品成人无码AV| 深夜免费av在线观看| 亚洲首页一区任你躁xxxxx|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日韩激情| 狠狠色噜噜狠狠亚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