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媒體運營前途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有時我不上心,是因為覺得自己就是個小人物。粉絲那么少,我做的這些不會有人知道,也沒有多大影響,誰會看得那么仔細,總覺得錯一兩個字也沒什么關系。”Mark說。接手公司微信以來,粉絲增長緩慢,閱讀量也難得到提升,每天找文章—排文章—發文章,日日重復,Mark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里。
微信公眾號粉絲數據by劉建亮
Mark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根據劉建亮的調查結果顯示,64.37%微信公號粉絲在1萬以下,76.15%的公眾號運營者工資在5000以下。新媒體編輯這個新興崗位,目前在工作范疇、薪資待遇等各方面都處于探索的未定階段,因此存在待遇良莠不齊、兩極分化的現象。
但這并不代表新媒體編輯就是個沒有前途的職位。根據Lagou提供的真實薪資數據,新媒體編輯一職的應屆生平均薪資為3569元/月,1-3年工作經驗的平均薪資為6651元/月,3-5年為10787元/月。
在拉勾網上的新媒體運營職位(部分)
這里的薪資是全國所有大大小小公司的平均數,在一些重視新媒體運營的企業,一個普通的新媒體編輯年薪可達30W以上。萬達曾公開招聘新媒體編輯,只要2年以上新媒體經驗,年薪超過30W。
Mark所做的推送微信只是基礎工作,操作熟練之后,他還可以協助推廣、制作傳播計劃、與其他部門對接、撰寫原創內容等一系列工作。他的提升空間還很大。
不同企業新媒體編輯的發展前景和收入存在較大差距,他們所做工作可能截然不同。
Lagou對比了兩家公司新媒體編輯的工作內容——壹讀的Lean和月薪3000以下的Arron。Lean先后在報社、騰訊做過編輯,一年前跳到壹讀專門負責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用一天的日常工作和節奏作對比,他們有明顯的差異。
Lagou發現,不少新媒體編輯的工作僅限于微博微信、段子雞湯,互聯網時代常上網的人多少都有點網感,這樣的新媒體編輯可替代性太強。
一個優秀的新媒體編輯,需要集整合、編輯、創新、推廣、傳播能力為一身,業務涉及線上線下,掌握全方面的技能。這樣,你在做新媒體過程中所學到的編輯、推廣、運營能力,可以移植到任何其他平臺和崗位上去。
那么,怎樣才能做一個優秀的新媒體編輯?
標題
在每天層出不窮的新聞中,迅速抓住熱點,進行全面的信息收集,并根據自己的產品需求、受眾特點來包裝這個熱點,挨熱點的同時又要傳達出自己的平臺的價值觀,也就是小博所說“要做有調性的微信號”,才能留住粉絲。
有很強的整合能力
作為新媒體編輯,大多數情況下整合編輯要多于原創,快速全面地搜集材料,判別資料的真假與優劣,從眾多紛雜的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爆點,整理出最吸引眼球的部分,達到出其不意引人注目的效果。
有一定的文采
對新媒體來說,文采不是最重要的,可能有時一個有看點的標題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文采是基本的需求。你運營的新媒體是什么風格,什么水準,直接由你的文采決定。
對產品和用戶有理解
要想吸引粉絲,留住粉絲,首先要了解用戶的需求。在這之前,明確自己的產品受眾是什么,對自己的產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思考產品對于用戶的價值,基于此,再考慮用戶的心理、愛好、特征,不斷改善自己的產品。
懂傳播,會推廣
怎樣能漲粉,什么標題能引爆朋友圈,什么樣的傳播形式最有效,都需要新媒體編輯去了解、摸索。
新媒體編輯還需要會排版、PS、設計、H5,最好還要能視頻剪輯、前端代碼編輯等一系列技術能力。當你可以獨自制定傳播計劃,負責公司的線上傳播,甚至能組團隊帶人的時候,你離30w就不遠了。
新聞集團副總裁讓·那瑞賽提說過:“當30%~60%的觀眾現在都在移動端看新聞時,新媒體編輯的角色地位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里,企業對新媒體編輯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對優秀新媒體編輯的渴求尤甚。
Lagou提供幾點建議
?1.慎重選擇平臺你到什么樣的平臺做新媒體,它的企業文化、平臺價值觀等,會直接影響你個人的價值觀和格調。選擇平臺,就是選擇一種價值觀。
?2.多學習,多創新移動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跟不上腳步就只能落得被動。沉下心來學習,不斷通過別人的成功案例來改造自己的內容,不斷創新,才是立足之道。
?3.不要只做一個執行者在工作中要有自己的想法,做出屬于自己風格的東西。在工作中形成的運營思維模式,換到其他行業同樣受用。
?4.團隊很關鍵新媒體絕不是一個人能做好的事,找到靠譜的團隊,一起作戰,才是做好事的前提。
攜程旅游微商公眾號頁面微媒體配圖
OTA玩轉旅游微商,老大哥并非第一人
攜程于今年5月就提出“十萬微店計劃”,目的是打造旅游行業首個微信社交電商平臺。在此之前,“微店風”其實已經在旅游行業悄然刮起一陣。
早在2015年2月3日,途牛旅游網就向外正式宣布推出“途牛掌柜”公測版。只要微信用戶關注其公眾號——掌上途牛,提出開店申請并通過審核后就可以成為“途牛掌柜”,眾信旅游緊接著也宣布上線“掌上店鋪”。
小編按照途牛開店要求關注了其微信公眾號“途牛掌柜”,點擊“開店”,驗證注冊,通過審核后就成為了一名“途牛掌柜”。掌柜可從商城挑選喜歡的產品上架到微店,游客成功付款,途牛將根據掌柜的銷售總額,回饋店主旅游金。和途牛掌柜一樣,攜程微店也是同樣簡單的操作方式,不過增加了輸入“身份證號”一項。
“途牛掌柜”創建店鋪頁面微媒體配圖
創建后的店鋪頁面微媒體配圖
此次攜程“十萬微店計劃”里,幾乎完全取消了門檻。只要有手機,用手機和身份證號在“攜程微商”里注冊賬號,就可以開始售賣攜程商城里的海量產品。同時攜程微店還給店主們提供百分百個性化定制功能,產品隨你選,風格任你搭。只要你分享到微信和朋友圈,只要用戶通過你微店鏈接成功付款,就能獲得的2%—3%的返利。
旅游微商,迷霧中的旅游業新玩法
OTA大佬開始玩轉“旅游微商”,究竟是為什么?是因為社交類媒體來勢洶洶,想分享微信營銷這塊大蛋糕?還是在線旅游價格戰、酒店預定戰場暫時平息,尋求新的利潤來源?微店如此低門檻,轉戰微信的攜程如何對這些店主的實際情況進行監督把控?如果說微商店主只是作為一個宣傳銷售渠道存在,那么由這些店主微店里銷售出去的產品品質、安全等問題是否全部由攜程承擔?對于旅行社等供應商而言,若是將自己的產品上架到攜程微商商城,微店店主轉發銷售這些產品,若產品存在任何問題,是否會出現供應商、攜程微店、微店店主三者之間無法分清的責權問題?
最為重要的是,旅游微商應該如何定位?微商也是商,店主為旅游者提供了旅游服務,但微店店主和攜程并沒有簽署任何條款。店主與攜程之間是否存在實際的“雇傭關系”?如果存在,那么這些店主是否應該也屬于旅游從業人員?
旅游微商成新歡,前途是否光明?
一如外交政治領域頻頻上演的悲喜劇,網絡通信設備兩大巨頭――思科系統公司和北方電訊網絡公司亦于近日冰釋前嫌,結為盟友。
日前兩位總裁通過媒體表達了各自立場。約翰?錢伯斯表示他欣賞這樣的合作,比爾?歐文斯亦表達了同樣的態度。兩總裁于近期加拿大通信業會議后舉行了會面。盡管未簽署正式協議,但會晤表現出的意向足以令業內人士、分析家和網絡設備使用者議論紛紛。
“雙方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全球競爭力研究學會創始人,曾擔任過兩家公司咨詢顧問的杰伊?德賽評論道。
該種利益在顧客鏈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作為全球領先的互聯網設備制造商,思科70%的客戶為大企業和政府機構,而北方電訊在與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的緊密關系方面獨領。與此同時,兩家都還擁有一定量的共同客戶。
產品方面,思科的主打產品路由器、網絡協議通信設備和其網絡安全軟件領域的豐富經驗對北方電訊遠途光纖和移動設備產品組合是有力的補充。
在關鍵性的高管位置上,兩家公司各有千秋。坐落在安大略省賓頓市的北電被認為在國際業務運營方面小有領先,而在其弱勢的市場推廣方面,它可以從圣荷西的思科總部那里得到經驗。兩位CEO也各有其獨特一面:錢伯斯被看作典型的“喋喋不休的南方佬”,一個熱衷于電視節目和商品展示會,以其外傾性格頻頻扮演行業代言人角色的領導者,而歐文斯則顯得含蓄與持重。
另據推測,該合作可能還有另外一層深意。由于近期北方電訊傳出會計舞弊行為,歐文斯欲借此機會澄清公司內部財務制度的疏漏,留住那些因財務風波牽連欲一走了之的管理人員。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客戶關系的改善也許不是這位總裁關注的首要問題。
德賽表示,就整個行業來講,設備制造商將過多精力用于個人產品(寬帶網、移動終端、IP,VoIP、網絡安全產品)的研發,而對協助降低客戶成本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投入不足。
德賽稱供應商應具備前瞻性,能看到用戶在組網、電話通訊和無線業務方面五年內的發展態勢,在此基礎上提供用戶綜合解決方案。對自己目前無能力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應通過業務合作從其他廠商那里獲取競爭優勢。
下一步該如何走?觀察家們期望的結果是:由思科、北電在產品研發、市場推廣方面達成小而實用的協議,針對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縫隙(寬帶、移動終端、IP電話、安全產品)推出適時對路的產品。
兩大廠商的結盟無疑令其他領跑者特別是朗訊感到危機。當然,這家實力強勁的公司不會看著自己一點點被埋葬。
本周早些時候,朗訊聯同路由器廠商Juniper宣布與Xspedius和中國聯通達成合作。雙方還將共同新的行業標準。
“雙方將在既定框架內發揮各自長項,拓展合作空間。”朗訊發言人丹尼斯?潘伊克-戴爾斯評論道。
就在今天,電子設備巨頭日立和網絡設備專家NEC宣告成立新的合資公司,生產基干路由器,該產品計劃于十月份在日本投產。新產品將與思科、北電爭奪同一目標客戶群。
一位美國主要電信運營商代表對思科與北電的聯盟發表了簡短評論,稱迄今無法預料該合作是否對網絡設備需求方意味著福音。
關鍵詞:3G 手機 廣告
作為廣告媒體,手機以其精準、低廉、及時傳達信息的特點,受到廣大廣告商的青睞。2009年1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相繼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3G牌照,標志著我國電信業正式進入3G時代。3G技術的高帶寬以及高帶寬推動的豐富業務和多樣化服務,更將給手機廣告的市場發展、表現方式和商業模式帶來革命性的巨大變動。①然而3G手機作為廣告載體亦有其缺陷。
倫理與法律問題:數據庫營銷和公民隱私權。數據庫營銷是手機廣告的核心競爭力,來自百納電信咨詢的一項調查顯示:65%的企業表示他們愿意投放廣告到手機媒體是因為運營商手中掌握有大量的用戶資料,掌握了用戶資料,廣告就可以更精準地。運營商手中充分詳實的用戶信息成了一種商品:一方面便于自身維系用戶,推行業務;另一方面借助于它向外部企業提供數據庫營銷的服務。然而問題也正在這里,用戶私人信息的外泄將帶來一個倫理和法律上的問題:我們是否侵害了廣大消費者的隱私權。隱私權即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它包括三個方面,即:個人生活安寧權、私人信息保密權和個人私事決定權。②手機用戶私人信息的外泄即侵犯了用戶的私人信息保密權,運營商不經用戶許可,就利用用戶資料進行商業活動,這樣的行為在法學上已經構成了侵犯隱私權的要件。運營商不應該等到消費者的法律意識覺醒之后再去補救,而應該以高度的道德感和對廣大用戶負責的精神進行改進。只有用戶的隱私權得到保護,手機廣告才能走上更加良性的發展道路。
廣告的信任度問題:內外因素導致手機廣告的信任度欠缺。信任度即對信用的量化和評價尺度。如果公眾對具有公共性質的媒介具有一定的、良好的信任度,這種信任度就逐漸集合而成了媒介的公信力。公信力指媒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日積月累形成的,在社會中有廣泛的權威性和信譽度,在受眾中有深遠影響的媒介的自身魅力。媒介公信力本質上是媒介的影響力,是大眾傳播效果。③公眾一般會對公信力強的媒介上刊登的廣告有較高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公信力不高是手機媒體的致命弱點,原因如下:1.媒體因素。傳統媒體以其悠久的歷史,成熟的經驗,官方的背景,業務的嫻熟,監管的嚴格,法規的完善等,已經積淀了較高的信任度;手機媒體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還沒有經歷過時間的考驗,它的信任度很難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來。2.受眾因素。目前我國公眾對手機廣告的理解和認可度普遍不高,很少有人愿意以一個手機廣告作為自己選購物品或服務的憑據。這種懷疑、抱怨和反感態度會嚴重影響受眾對信息的處理,輕則影響對信息的關注,重則會使受眾對信息產生抵觸心理。3.廣告經營與管理因素。3G手機廣告經營模式的不成熟、相關法規的滯后和監管不力,加上手機廣告的門檻較低,使得形形的“廣告主”可以在上面大做廣告,而消費者只能靠自己的經驗來判斷廣告內容的真實性,這也是手機廣告信任度低的關鍵原因。
運營方式問題:新模式如何激發消費者的潛在消費意識。即使是3G時代采取新模式廣告,受眾對手機廣告的心態仍然是反感的,關鍵是因為手機具有極高的私密性,受眾對闖入自己私人空間的廣告信息很難產生好感。目前手機廣告的四種新運營模式――會員型、補貼型、定制型和互動型,除了定制型是受眾主動追隨廣告信息之外,其余三種模式的接受者,多是為了賺些話費等小利益。這種情況下,即使受眾同意閱讀,并沒有一定從心理上接受廣告信息,甚至會逆反地以自己賺了利益而不接納廣告信息而沾沾自喜,受眾這種投機式的心理如果無法消除,廣告的效果就很難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即使受眾主動定制的廣告也問題多多。這是因為廣告的神奇在于它可以激發消費者的潛在消費意識,而定制型廣告是受眾自己決定的,他們不會知道自己的潛在消費意識在哪里。所以在這一方面,定制型廣告效果不大。
面對3G時代手機廣告發展的主要障礙,我們必須有所作為,例如:提高廣告主和消費者雙方對手機媒體的認知度;加強手機廣告的監管,營造安全健康的手機媒體環境;提高手機廣告的經營運作水平等。此外,3G手機媒體作為一種全新的廣告載體,它的廣告設計也應該啟用一種全新的理念,這一點在學術界還缺乏相應的理論研究。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廣告主們開始更理性地管理自己的廣告費。其實精準投放廣告,以最低的成本達到最多的目標受眾,一直是廣告主的理想境界。3G手機有潛質成為這樣一種精準且低廉的廣告媒體,作為新生事物,3G手機雖然還有很多的路要走,但前途無限光明。
注 釋:
①許政:《3G時代手機廣告十大趨勢》,《廣告大觀(媒介版)》,2007(1)。
②那秋明、陳意:《關于手機商業短信息廣告發展的法律思考》,《北方經貿》,2006(6)。
③何國平:《大眾媒介公信力形成過程的分析》,《新聞界》,2004(2)。
這就是被各界炒的沸沸揚揚的“分享經濟”,“粉絲經濟”,“注意力經濟”等。如果按照互聯網思維的邏輯,有人愿意關注和使用,那就是好的開始,只要選對好的模式、產品,培育用戶,最終都會有好的前途。因此,新媒體在最近幾年也陸續獲得各路資本的青睞。近幾年來,以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新媒體項目投融資異常火爆,越來越成為創投屆焦點。 資本搭臺:誰在投?投哪里?
資本入局新媒體創業領域并被業界關注始于三年前。2014年,上線兩個多月的“一條”公眾號獲得摯信資本數百萬美元的投資。此后,新媒體創業融資開始進入加速期。2015年10月,自媒體平臺“羅輯思維”宣布完成B輪融資,其13.2億元的估值將新媒體融資推向新的。
目前國內約有70個新媒體創業項目獲得投資,總融資額接近8.5億元,其中,估值超過1億元的項目就達到了16個。
資本市場為何關注新媒體創業?一方面,在資本面臨“寒冬”的當下,蓬勃發展的新媒體領域是投資市場為數不多的一股“暖流”。另一方面,不同于草創時期的野蠻生長,在市場飽和的態勢下,能夠嶄露頭角的新媒體賬號都已趨向成熟化和專業化,同時也擁有了一定數量的粉絲群體,展現了良好運營和發展的能力,具備了吸引投資的條件。
內容唱戲:做什么?怎么做?
數據顯示,目前微信公眾賬號數量已經達到1000多萬,且每天還在以1.5萬的速度增加。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能夠吸引粉絲并獲得流量已屬不易,最終得到投資的更是鳳毛麟角。因此,對于創業者而言,在內容策略上的“方向感”至關重要。
如今,最受網友熱捧的新媒體平臺集中在汽車、財經、美食等垂直領域。這直接體現在新媒體的投資風向上,漢鼎集團收購“小銅人”,道彤資本投資“醫學界”,小站教育領投“北美留學生日報”等,都顯示出資本對垂直領域的青睞。
除了內容上的“垂直化”,形式上的“多元化”也是新媒體投資的重頭戲。對于眾多新媒體創業者而言,視頻類自媒體被視作下一個“風口”。相對于文字和圖片,網絡視頻的形式更具感染力和識別力,也更容易與各類商業模式對接。如今,越來越多的新媒體開始和視頻結合,如軍事類微信公眾號“軍武次位面”就以視頻形式吸引大量用戶,并獲得了千萬融資。目前,視頻類新媒體內容,已經覆蓋了生活、美食、情感等各個領域。
生態為王:向哪兒看?往哪兒走?
小小的微信公號或是微博賬號為何能與巨額資本掛鉤?歸根結底,資本看中的還是新媒體平臺的生態整合能力。
在投資者們看來,用優質內容吸引大量用戶固然重要,但用戶忠誠度、消費能力以及新媒體本身對商業模式的整合度才是根本,這是許多自媒體賬號成為資本寵兒的原因,也是未來新媒體創業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