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科學的工作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本學期繼續以新課程標準的思想為指針,依據本校工作要點。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針對我校實際,以藝術學校,弘揚我校版畫特色教學品牌,倡導和諧人文科學自然的教育教學理念,遵循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規律,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積極配合市做好全國少兒藝術展演美術示范現場工作。日常工作中,要認真總結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形成的經驗,加強對本學科教師的素質培養,做好好課題研究工作,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
二、重點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樹立新教學理念,明確美術課課程改革方向。
2、積極開展各項美術教研活動。提高每位教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基本功,做到互幫互助,群策群力,我校版畫藝術特色而努力。
3、結合美術學科特點,積極探索教學新路子,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激發學生創新意識作為課堂教學探索的方向。
4、加強學生的校內外一體化進程,以我校的版畫為平臺,真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努力挖掘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和潛能。做好全國少兒藝術展演美術示范現場和比賽工作。
5、繼續開展版畫特色教學,完善各級興趣小組。切實抓好學生的基本功和美術基礎知識。
三、主要措施:
1、完善校本版畫教學,落實具體要求。推出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教學反思、經驗交流、聽課、說課、評課、教學咨詢與指導等校本研究的基本形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2、強化集體備課活動,每次活動認真研究教材、教參,確定集體備課的教學內容、重點、難點,討論教學疑點,談教學設想。
3、以“版畫特色為主的第二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開展校本教學研究活動。進一步完善校興趣小組教學和地方特色課程。
4、繼續開展本美術課教學的研究,本組所有教師根據自己實情總結經驗,撰寫教育教學心得體會,反思,積極投稿參加各級論文評比。
5、加強版畫特長生的培訓,多出版畫精品,組織參加局組織的各類競賽爭取獲得好成績。
6、積極做好全國少兒藝術展演美術示范現場和比賽工作。
7、學習開展網絡研修交流學習。充分利用我校的網絡優勢擴大版畫藝術教學的影響力,建立,完善美術教師的個人博客。
四、具體工作
二月份
1周、制定教研組活動計劃;各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2周、布置全國少兒藝術節現場展演和版畫創作相關事宜。
4、5周、進行課堂教學常規檢查和美術教師素質大賽的準備
三月份
6周、進行教師讀書演講,檢查教學反思和讀書筆記
8周、舉行”陽光下成長”少兒藝術節版畫匯總、交流及修正。
9周、進行課堂教學常規檢查:互聽課活動:于波浪郭錦珠兩節課
四月份
10周、本組教師準備參加教育論文比賽
11周、參加市美術教研展示活動
12周、各位教師輔導學生版畫創作,準備參加藝術展演。
13周、協助學校搞好市公開教學周
參加組內聽課評課活動:高倩朱倍漫郭錦珠于波浪執教
五月份
14周、布置全國少兒藝術展演美術現場。
15周、參加市美術教師素質大賽培訓。
16周、檢查教學反思和讀書心得
17周、準備校本教材和興趣小組活動的總結與成果展示
六月份
18周、布置校園櫥窗
19周、組織制定復習計劃、上好美術復習課。
五年級有四個班,共140多人,經過二年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科學知識,據說這屆學生大部分學習比較自覺,但不夠穩定,尤其要抓好幾個調皮的學生,才能維持好課堂紀律,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上學期的考試成績,除了四班不及格的較多以外,其它各班不算太差,今年又重新分班,各班情況基本平衡,所以抓好學習態度不放松,持之以恒,應該能教好。科學進入課程實驗的新階段,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并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但前兩年的學習相比,本期課外實踐活動增多,對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很高,還需要長時間地觀察和記錄。要求學生有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和學生以前所學相比,難度較大。
二、教學要求(按大綱要求,結合本班學生的知識基礎實際,制定一學期切實可行的教學總要求)
過程和方法:
1.1了解科學探究的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1.2能對自己或小組提出的問題做出書面計劃。
1.3能用簡單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實驗,并做實驗記錄。
1.4能制作簡易科學模型。
1.5能濃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數據,對現象作合理的解釋。
2.1知道科學探究是為了解決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而展開的一系列活動。
2.2知道在科學探究中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要以悼念到的事實證據為基礎,證據的悼念可以有、實驗等多種方法。
2.3知道猜想或推測與經探究證實的結論是不同的。
2.4知道在探究過程的各個環節,需要探究者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與分享。
2.5會根據需要,從更多渠道查閱有關資料。
2.6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評議或質疑,并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探究。
3.1能提出某項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
3.2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
3.3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3.4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
4.1知道科學探究是為了解決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
4.2知道在科學探究中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要以悼念到的事實證據為基礎,證據的收集可以有觀察、實驗等多種方法。
4.3在探究過程的環節,需要探究者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與分享。
4.4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根據需要,從更多渠道查閱相關資料。
5.1了解科學探究的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5.2知道對其他探究結果提出質疑是科學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懷疑是科學進步的動力。
5.3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
5.4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解讀數據,對現象做合理的解釋。
5.5能考慮對同一現象做不同的解釋。
5.6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5.7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
5.8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
知識與技能:
1.1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發生變化,推和拉都是用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1.2懂得怎樣才能讓天平和杠桿操持平衡。
1.3知道利用機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簡單機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桿、齒輪、滑輪等。
2.1能用感官判斷物體的特征。
2.2能根據特征對問題進行簡單分類或排序。
2.3能將材料的特征與它們的用途相聯系。
3.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3.2列舉常見的敗類動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3.3關注與生物繁殖有關的不同繁殖方式。
4.1能捆常見的巖石特征,如顏色、顆粒、軟硬等。能列舉巖石的功用。
4.2知道巖石主要是由各種礦物組合而成的,知道銅、鐵等金屬的來源。
5.1了解感覺器官的作用,知道人體的各種感官是對外界的反應。
5.2知道大腦在人的語言、思維、情感方面的作用,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總指揮部”
5.3了解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
5.4能認識到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5.5意識到個人對自身健康負有責任,能積極參加鍛煉,注重個人保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
1.1尊重證據。
1.2愿意合作與交流。
1.3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1.4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新事物,關注與科技有關的社會生活。
2.1想知道,愛提問。
2.2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中注重證據。
2.3愿意合作與交流。
2.4認識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2.5喜歡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改善生活。
2.6樂于試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產品,關心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3.1能參與較長期的科學探究活動。
3.2愿意合作與交流。
3.3珍愛生命。
3.4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新事物、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4.1感受并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4.2喜歡用嘗到的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改善生活。
4.3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發展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5.1愿意合作與交流。
5.2珍愛生命。
5.3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新事物、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三、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采用總-分-合的思路進行建構。先總的介紹什么是機械,接下來是用四課的篇幅分別引導學生研究杠桿、斜面、輪軸和滑輪,最后,課文從自行車的鏈條傳動引入機械傳動裝置,由力和能量的傳遞角度闡述機械是簡單機械的組合,使學生獲得對機械的一個整體認識。
第二單元就是在學生已經學過了常見材料、常見力的上,通過"別有洞天"的制作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形狀與結構的初步知識,掌握科學制作的初步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興趣、創新膽量。同時通過學生尋找"形狀與結構"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真正感受科學技術在人類發展、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單元圍繞繁殖后代這個話題,比較全面地討論了植物、動物和人類的繁殖問題。通過一系列活動,使每位學生認識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牲,體會到生命的來之不易,從而增強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
第四單元的活動,試圖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多種方法探究巖石的特征和礦物的性質,初步了解巖石的形成和礦物的用途。并且通過對日益減少的礦物資源的討論,使學生知道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資源,讓學生懂得珍惜資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保護我們賴以自下而上的環境。
根據學??傮w工作安排,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遵循教科研“為教師專業成長服務,為課堂教學精彩引領,為學校辦學水平提升決策”的原則,引導廣大教師走“學習、實踐、反思、寫作”的教科研之路,讓教科研成為教師日常工作的需求,在全校形成“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的良好科研氛圍。
二、具體工作:
1、規范學習制度,強化理論學習。
抓好教師的理論學習是做好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最佳切入點,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需要學習,教師進行有效的實踐探索需要學習,教師深入反思需要學習,教師撰寫優質的論文需要學習,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學習。因此,本學期教科室將把組織教師學習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做好。
我們將立足學校教科研工作的實際,根據學校教師理論學習的實際情況,建立和完善相關的學習制度。全校性的理論學習研討活動將組織兩次,專任教師的參與率達到100%。同時,學校將請有關專家或鎮骨干教師圍繞教育理念、課程改革、德育建設、課堂教學、教學評價等專題開設講座一次。在搞好以上兩項活動的基礎上,教科室將認真做好專題總結工作,以摸索出組織教師學習的理想途徑。
2、認真開展好立項課題的研究,醞釀申報新課題。
課題組成員正常開展課題的研究工作,并且將組織學校相關部門和教育教學骨干,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醞釀下一輪課題申報意向。要遵循這樣的原則,植根于課堂,適合學校大部分教師,有利于教師成長和學校辦學水平的提高。我們設想發下民意調查表征求廣大教師的意見,爭取申報最適合我們學校的課題。
3、積極參加培訓,壯大科研隊伍。
本學期,學校教科室將把培訓重點放在教研組長和區骨干教師兩支隊伍,以提高這兩支隊伍的教科研素養。我們將利用這兩支隊伍發揮好他們在學校的帶頭和輻射作用,專門安排這兩支隊伍的教師對學校教師進行培訓,一方面將他們學習到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傳達給教師,另一方面也讓他們在對教師培訓的過程中得到提高。
在培養這兩支隊伍的過程中,我們還將鼓勵這些教師撰寫和發表更多高質量的論文,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外出學習等。爭取學校有更多的區級學科骨干、帶頭人涌現。
4、寫作形成習慣,提升論文質量。
本學期,學校教科室將加大指導和督促教師撰寫教育教學類文章的力度。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1)鼓勵教師撰寫教育教學隨筆。
(2)利用網絡平臺讓隨筆寫作互動。要求學校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將自己優秀的隨筆發到個人博客中,在寫作隨筆時做到互動,以提高撰寫隨筆的積極性和提高隨筆的質量。
(3)教科室將經常性地組織、鼓勵教師向區級以上教育報刊投稿,爭取本學期有更多的教育類文章在報刊發表,以提升學校教科研工作的知名度,激發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熱情。
5、規范教科管理,運用評估激勵機制。
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開展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選活動、青年骨干教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課題研究活動,要把教師參加教科研工作作為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的條件之一,充分調動全體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積極性,努力形成人人參與教科研的新局面。學校要進一步完善教師教學工作檔案,將教師學習、探索、實踐的原始資料和反思日記以及教師理性分析和總結的論文、心得、案例等資料完整保存,真實反映教師發展過程,體現教師教育、教學工作情況,為教師的發展積累資料,逐步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
6、認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學校教科室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軟硬件建設,一方面要正常開展心理健康輔導活動,提高輔導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快標準化的心理健康咨詢室建設,充分發揮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上崗資格證的教師、心理信箱及網絡平臺的作用,對于心理健康咨詢室要做到定時間、定人員,嚴格遵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規定。
7、重視德育科研,增強德育科研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積極開展行動研究,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
三、本學期工作要點安排如下:
1、制定教科室計劃。(9月)
2、201x學年教師優秀論文的編印。(9月)
3、綜合實踐校本教材編寫、印刷。(9月、10月)
4、《九龍風采》(鎮教科研刊物)一期。(10月)
5、出版??诹凇#?0月)
6、“構建愛心校園、和諧校園”的德育課題的申報、開題并進行相關的實踐活動。(9月開始)
7、語文課題(“創設情景對話,提高口語能力”)的申報、開題并進行相關的實踐活動。(9月開始)
8、心理輔導室的布置、經常性地開展心理輔導的工作。(9月開始)
9、不定期地開展教科研培訓、學習,加強骨干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培訓。
10、不定期地選送學生的習作、老師的論文等向有關刊物投稿。
11、校本教材設計方案編寫、評審、編印成冊。(11月、12月)
12、市級課題相關資料的整理。(1月)
促進科技進步,培育、壯大一批具有較強區域帶動性的特色支柱產業,有效勞動農民致富和財政收入,促進建立富民強縣的長效機制,實現民“富”區“強”同時,加快我區科技進步,強化我區科技公共服務能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通過實施專項行動,全區要實現以下目標:
(一)提高轉化推廣科技成果能力,為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先進適用的技術成果。
(二)建立健全科技服務體系,提高科技公共服務能力,為基層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務。
(三)提高農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提高專項行動重點科技項目輻射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水平。
(四)培育科技型的特色支柱產業,增強龍頭企業科技實力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能力,壯大區域經濟。
二、重點任務
(一)引進、推廣、轉化與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成果。根據當地和重點科技項目的科技需求,有針對性地引進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先進適用技術成果,示范的基礎上,向周圍企業和農民輻射推廣,使技術成果為農民增收和企業發展發揮有效的作用。
(二)培育和壯大區域特色支柱產業。根據當地資源特色和優勢,以重點科技項目為載體,培育和發展區域特色支柱產業;推動中小企業集群發展,創造區域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組織開展科技培訓。圍繞專項行動開展面向廣大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和面向企業勞動者的技術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科技素質和技能;培養一批農村致富帶頭人和專業技術人員。
(四)加強科技信息網絡建設和基層科技服務能力。用3年左右時間,建立面向農村和中小企業的科技信息服務網絡體系,集成中央、地方的科技信息資源,完善我區科技信息庫;連通省、市科技信息網絡,建立我區科技信息服務站,為基層提供方便、快捷、實用的科技信息服務,并帶動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相關科技服務能力的提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為了加強對“科技富民強縣(區)工作的組織領導,根據領導班子及機構變動的實際情況;區政府決定對 區“科技富民強縣(區)領導小組重新調整為:組長由區長 擔任,副組長由副區長 擔任;成員由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組成;全面負責“科技富民強縣(區)專項行動計劃的組織領導、協調指導、跟蹤檢查、管理考核工作。各鄉鎮(街道)也要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相關部門參加的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建立健全責任機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考核制度,加強過程管理和監督,切實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益,保證專項行動的順利實施。
(二)保障經費。政府將加大對專項行動的投入;有專門的經費保障專項行動的實施;要結合財力情況,整合相關資源,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專項行動。各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要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加大對專項行動實施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
1、加強黨員干部政治理論知識學習;
2、加強職工業務知識掌握能力;
3、領導班子要多深入基層,深入調研;
4、要加大稽查力度,防止逃費、漏費現象發生;
5、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征稽站支部結合自身實際,針對以上5條意見建議,經過黨員干部、群眾、支委會會議討論研究,提出了促進依法征費科學發展的主要思路和措施,現制定如下整改方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素質。
要深刻認識當前形勢下加強理論學習的極端重要和緊迫。要把通過學習實踐活動煥發出來的學習自覺堅持發揚下去,在深入學習《江民論科學發展》和《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等理論知識上下功夫;要全面正確地理解和掌握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大精神。通過學習,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和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敏銳和政治鑒別力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堅定和自覺的能力和水平;提高運用科學理論認識形勢、研究情況、解決問題,開拓進取的能力和水平;提高黨鍛煉、加強自身修養的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覺學習業務知識,做好養路費征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業務能力。
針對目前改e開放的發展形勢,結合我站實際工作的情況和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的工作要求,深入開展業務培訓活動。一是定期業務培訓,提升執法人員掌握交通行政處罰法律法規方面的知識,提高全體人員的業務素質。二是不定期進行答題測試。三是組織辦公室人員進行微機培訓,有效利用工作時間對干部職工進行微機基本知識及操作培訓,力爭盡快掌握操作技術,最終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并通過辦公自動化,加快創建學習型、服務型、創型機關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提升辦公效率。
三、嚴格對干部的年終考評和考核制度。
依照公務員考核有關規定,結合我站的實際情況,對干部的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做好年終考核評定工作。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完善對各個崗位、各類人員的考核辦法,力求做到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為干部的提拔、晉升、辭退和獎懲提供依據。
四、領導班子成員要深入基層,解決實際問題。
領導干部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落實三分之一的時間深入基層的要求,廣泛聽取基層群眾意見。在深入基層時要做到業務工作與思想工作結合起來,布置檢查工作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要注意與干部的談心交流,全面掌握干部的工作動態和思想動態,及時向x黨委提出工作意見和建議。
五、加大執法力度,維護公平執法的良好環境。
要加大逃費、漏費車輛的查處力度,分管領導要定期或不定期帶領內部稽查隊進行檢查指導,完成不力的班組下達督導意見;造成不良影響,嚴重影響站工作開展的按照有關規定處理,確保各項任務的落實和工作的到位。切實解決干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