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民生工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一是健全組織機構。建立健全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市民生工程領導小組,定期會商解決民生工程推進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今年,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先后專題研究和安排部署全市民生工作,對加快民生工程進度、落實好民生工程政策提出了明確要求。二是細化目標任務。制定《2014年九項民生工程及30件民生實事實施方案》,細化和明確了每個項目的年度目標、工作內容和時間進度;出臺《市2014年民生工程目標考核實施細則》,并與各責任部門和鄉鎮(街道)分別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將各項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市級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及具體責任人,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指標、千斤重擔一起挑”的工作格局。三是強化督查考核。把民生工程日常工作納入年終目標考核,改年終突擊式檢查為常態化檢查,全面掌握各項工作進展情況,對工程進度緩慢或有問題的項目,及時給予通報和糾正,全力確保民生工程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科學規劃,精心實施
一是突出項目謀劃。堅持早構思、早部署、早啟動,在去年底就開始謀劃今年民生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初步確定了社會養老、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等重點內容。省和市目標任務下達后,我市對具體項目進行了調整,最終確定了九大項民生工程和30件民生實事。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建立民生工程月調度、季例會工作制度,健全民生工程任務提示單制度,堅持每個月通報工作進度,定期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具體問題。積極改進民生工程項目溝通協調機制,由單向協調改為多向互動式協調,形成工作推進的更大合力。三是規范項目管理。修訂完善《民生工程資金管理辦法》,嚴格執行項目公示制、項目招投標制、項目質量管理制、項目工程審計制“四項制度”,主動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堅決杜絕項目實施中的違規違紀行為,確保民生工程“民辦、民管、民受益”。
三、突出特色,創新推動
一、工作任務及進展情況
(一)扶貧解困工程
計劃生育獎勵和特別扶助工作。2015年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2784人,每人每年為960元;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對象401人(其中傷殘67人,每人每年3360元;死亡334人,每人每年4200元)給予扶助金。
(二)醫療衛生工程
1、城鄉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電子檔案建檔率93%
截止5月31日,全區城鄉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錄入電子檔案437237份,規范化電子檔案建檔率99.05%。
2、取消縣級公立醫院藥品加成財政補助比例20%
三人民醫院(區醫院)作為我區取消縣級公立醫院藥品加成指定醫院,財政補助比例為25.18%,取消藥品15%的加成銷售,實行購進價格為銷售價格。1-5月藥品銷售總額1315萬元,按15%加成率為197萬元,患者亨受到的優惠為197萬元。
3、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達80%
截止6月10日,孕檢為2690人,覆蓋率45%。
4、實行免費婚前體檢(婚檢率較2014年提高5%以上,即任務人數為3150對以上)。
截止6月10日,婚檢為1738對(3476人)。
(三)民生大事
為“老幼病孕”等免費提供十一大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居民健康檔案:截止5月31日,全區累計共建立健康檔案441676份,全區建檔率100%,錄入電子檔案437237份,電子檔案建檔率99.05%。
健康教育:截止5月31日,各單位更新宣傳欄34版,開展主題宣傳日活動66次,舉辦健康知識講座54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8196份。
預防接種:截止5月31日,建立預防接種卡人數2639人,應接種I類疫苗人次數52794,實際接種I類疫苗人次數52386,I類疫苗接種率99.23%。
傳染病防治:截止5月31日,法定傳染病報告數1495,報告率100%,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
兒童保健:截止5月31日,在管0-6歲兒童19744人,本月0-6歲兒童保健和健康管理2403人次。
孕產婦保健:截止5月31日,在管孕產婦728人,孕產婦保健和健康管理756人次。
老年人保健:截止5月31日,為65歲以上老年人累計共建檔54457人,老年人建檔率為100%。
慢性病管理:截止5月31日,高血壓患者累計建檔39447人,高血壓建檔率為60.94%。糖尿病患者累計建檔17613人,糖尿病建檔率為52.73%。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截止5月31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共建檔2171人,精神病建檔率為59.25%。
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截止5月31日,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本年開展14185人;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本年開展4079人。
衛生監督協管:截止5月31日,2015年衛生監督協管員協助開展巡查30次。
二、工作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局領導高度重視“民生工程”的組織實施。成立了局長為組長,各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相關股室及各項目實施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衛生計生系統民生工程領導小組。同時進一步明確了層層職責,局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牽頭包片,項目單位組織實施,形成了上下齊心,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
(二)分解任務抓落實,實行倒排工期制度。局領導根據區委“民生工程”實施內容涉及衛生計生的目標任務,結合我區衛生計生實際及時進行了專題研究,按照統籌兼顧、和諧發展的原則,對目標任務進行分解到股室(或單位)到專人,規范完善了各項目標任務工作機制,同時對每一項目標任務規定了完成時間,分月、分期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審,全面推行了倒排期制度,使目標任務完成的每一階段更加細化、明確,保證了各項民生任務的如期完成。
(三)加強項目督查,實行定期評審制度。要求各民生工程牽頭股室和項目實施單位每月必須上報工作進展情況,同時每半年上報民生工程階段小結、存在的問題、下一步工作打算。對每一項民生工程任務采取隨機抽查軟件資料、實地查驗現場進展等方法進行督查,并納入年終目標考核。通過加大督查工作力度,有力地推進了民生工程的順利實施。
三、存在問題
(一)計劃生育獎勵和特別扶助工作。一是宣傳力度不夠大,范圍不夠廣、形式較單一,使大多數群眾對人口計生工作政策了解不夠,對國家的各項優惠政策條件不清,對來時辦理相關證件所帶的手續不了解,給群眾造成了很多不便;二是部分村社計生干部責任心不強,檔案資料管理不規范。
(二)城鄉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電子檔案建檔率。一是網絡錄入工作效率緩慢。由于大部分鄉村醫生不會使用電腦,而大社區平臺網需要電腦錄入檔案,導致部分電子檔案錄入工作無法下沉給村醫生,已錄入的檔案也存在數量不夠,質量不高,慢病的識別數缺口較大。如全區39447名高血壓患者,網上僅識別錄入23579人,17613名糖尿病患者,網上僅識別錄入7309人。二是0-6歲兒童和孕產婦這兩類人群無法自動識別,各單位基本都未單獨錄入建檔。三是督導考核制度不完善,各鄉鎮衛生院將檔案錄入工作下沉給鄉村醫生,但是缺乏對鄉村醫生有力的督導考核措施,導致錄入工作滯后,錄入不規范等現象。
(三)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及實行免費婚前體檢。一是婚、孕檢宣傳力度不夠,群眾知曉率不高,需要加強基層衛生、計生系統宣傳和配合,增加戶外宣傳展板、櫥窗以及網絡等載體;二是區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具有專業技術資質工作人員嚴重不足,工作效率不高;三是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婚、孕檢所需設備落后,自動化程度較低。
(四)為“老幼病孕”等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一是高血壓、糖尿病病人篩查力度不夠,多數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沒有建立慢病檔案;各單位在建立糖尿病檔案時普遍存在建檔不嚴謹的問題。二是檔案錄入不完整、質量較差、真實率不高。從近期全區抽樣檢查和電話調查情況來看,主要表現在慢病隨訪記錄不真實、隨訪次數不足。三是大部分醫院和村衛生室健康教育宣傳活動流于形式。培訓活動無效果評價,群眾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康知識知曉率低,村醫生對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各項專業知識不熟悉。四是整改措施缺失。針對每次、區督導檢查的問題,各單位無完善的整改記錄和采取有力的整改措施,導致督導工作效果不明顯,錯誤反復得不到修正,工作得不到推進。
四、下步打算
(一)加強領導,強化責任。進一步強化各項目落實股室和單位責任,將各項目實施落實到人頭,明確進度時間和質量要求。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入實施民生工程的意見》(皖政〔**〕3號)精神,市政府決定,**年在全市深入實施二十項民生工程。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完善政策措施,繼續實施十七項民生工程
(一)進一步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現有農村低保制度基礎上,實施擴面提標。**年將全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從人年均683元提高到860元;新增農村低保對象2082人,全市保障人數達到44907人。所需資金由省與縣(區)財政按7:3的比例負擔。
(二)建立覆蓋全市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到全市所有縣(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準,在2007年人均50元的基礎上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標準由20元提高到40元,省財政補助由15元提高到30元,縣(區)財政補助標準由5元提高到10元,農民個人繳費由10元提高到20元。
(三)全面實施城鄉義務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年,繼續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國家課程教科書,并補助貧困寄宿生生活費。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的生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所需資金地方分擔部分全部由省財政負擔;城市義務教育免學雜費資金仍按原渠道和負擔比例由省、市(區)承擔。向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國家課程教科書資金由中央財政負擔。補助農村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資金,中央按照落實基本標準所需經費總額的50%給予獎勵補助,地方財政承擔的50%部分由市、縣(區)承擔。
(四)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自2006年7月1日起,20年內對大中型水庫移民每人每年補助600元。2010年,基本解決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薄弱、生態環境脆弱等突出問題。
(五)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保障機制。**年對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10平方米的城市低保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保,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提高補貼標準。2010年末,全市廉租房制度保障范圍由住房困難的城市低保家庭擴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保障方式以發放租賃補貼為主,“十一五”期間,各縣(區)實物配租戶數占廉租房保障戶數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30%。廉租住房保障所需資金,主要通過市、縣(區)財政預算安排、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讓凈收益(10%以上)及爭取中央財政補助等方式安排,省財政適當予以補助并實行以獎代補。
(六)實施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加快實現2015年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進程,解決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的迫切要求。**-2011年對全市低保對象、五保戶、優撫對象及其他貧困家庭的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所需資金,主要通過財政預算安排、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和社會捐助解決。
農村“五保戶”供養制度、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費保障機制、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城鄉醫療救助制度、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機制、城鄉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農村安全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精神病患者防治項目、重點地質災害危險點治理等十一項民生工程,繼續按省、市政府相關文件規定執行。
二、進一步擴充內容,新增實施三項民生工程
按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盡力而為、惠及多數”的原則,**年增加三項民生工程。
(一)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全市完成2473個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廣播電視工程建設任務,使農民能夠收聽收看到中央和本省的4套以上廣播節目和8套以上電視節目。所需資金由省市按照6:4比例承擔。
(二)建立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通過提供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解決全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省、市、縣(區)財政共同承擔。
(三)實施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年計劃建設通村公路500公里,到2010年基本實現全市所有建制村通水泥(瀝青)路的目標。所需資金,除省籌集資金(含中央補助)補助外,其余通過市、縣(區)財政預算安排、銀行貸款、企業贊助、農村一事一議等渠道解決。
三、強化措施,確保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科學高效推進機制。深入實施二十項民生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圍繞十七大提出的讓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目標,推進和諧**建設的重大舉措。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把實施民生工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協調落實、上下聯動推進的工作機制。市、縣(區)民生工程協調領導組辦公室要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積極主動做好工作。各成員單位要各負其責,加強工作調度,完善制度措施,強化指導檢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要研究制定支持民生工程建設的具體措施,對民生工程項目建設涉及的有關收費,盡量給予減免支持,努力降低建設成本。
(二)全力落實配套資金,嚴格民生工程資金管理。各地要進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的投入,確保配套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各級財政增收和超收部分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對民生工程所需資金,要在財政預算中足額安排;沒有落實的,要通過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等方式足額安排到位。要根據工作進度,及時足額撥付資金,保障各項民生工程實施需要。進一步嚴格資金管理,加強對民生工程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嚴禁擠占、挪用、滯留以及虛報冒領等行為,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強化基層和基礎工作,規范民生工程資金發放。各地要結合實際,科學整合相關基層管理機構和人力資源,充實一線工作力量。要大力推廣金寨縣惠民資金管理“一線實”經驗,加強信息化建設,完善和落實各項管理制度,把基層情況搞準,把數據核實,保障各項補助到人的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接受群眾監督,杜絕暗箱操作,做到不重、不漏、不冒,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質量。
省委、省政府決定*年全省實施的民生工程,由原來的12項增加到18項,我市民生工程也相應地由18項增加到20項。根據市政府《*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入實施民生工程的通知》(黃政〔*〕10號)文件精神,以及省財政廳有關民生工程資金籌措文件的要求,現就我市*年二十項民生工程資金籌集方案修改完善如下:
一、完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年農村低保實施擴面提標。原納入低保范圍的補差標準由人年均380元提高到437元;*年新納入低保范圍的補差標準為177元。所需資金仍由省與縣(區)財政按7:3比例負擔。
二、完善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省出臺提高標準部分所需資金,由省財政負擔。市出臺的提高標準部分所需資金,市財政補助50元/人年,其余由區縣負擔。
三、建立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費保障機制。所需資金由省和市、縣(區)按1:1比例承擔,或由個人自愿參保,補繳一定數額的養老保險費后從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市級所需資金,由市政府統籌解決。
四、積極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所需資金按照現行中央、省、縣(區)和個人共同承擔,其中:中央40元/人年,省30元/人年,縣(區)10元/人年,個人20元/人年的分擔辦法籌集。
五、探索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實行個人繳費、政府支持和社會捐助相結合的籌資機制。自愿參保居民,每人每年繳費不低于30元,省財政補助每人每年30元,縣級財政補助不低于10元,屯溪區財政補助不低于15元,徽州區和*區財政補助不低于20元;市財政補助屯溪區每人每年15元,補助徽州區和*區每人每年10元。(我省今年已納入全國試點,省以上補助政策已調整,即中央對中西部地區補助每人每年40元,省財政補助待定。)
六、逐步提高城鄉醫療救助水平。所需資金通過財政安排、彩票公益金、社會捐助等多渠道籌集。從*年起,市、縣(區)財政分別按照上年省專項補助資金總量的20%、10%配套安排醫療救助資金。
七、逐步建立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機制。所需資金由中央、省與市縣(區)按下列辦法共同負擔。艾滋病、機會性感染治療經費、特困艾滋病人及孤兒孤老的生活救助經費、晚期血吸蟲病人救治費用、結核病治療費用由中央和省財政承擔;急性血吸蟲病人救治費用由市、縣(區)財政負擔;經國家和省級衛生部門確診的其他重大傳染病疾病救治費用由省財政和市、縣(區)財政按1:1比例承擔。需要市縣(區)承擔的資金由市與縣(區)按照1:1比例分擔。
八、積極推進城鄉衛生服務體系
1、鄉村衛生:鄉鎮衛生院和村級衛生室改擴建及設備添置所需的資金,按照省級80%、市3%、縣(區)17%的比例籌集。
2、城市社區衛生: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所需資金由中央、省、縣(區)財政按照3元/人年、5元/人年、5元/人年的標準分擔。市財政按社區衛生服務人口數,分別給予屯溪區、徽州區、*區2.5元/每人每年、2元/每人每年、1.5元/每人每年的標準補助。
九、全面實施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
向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費,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承擔;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資金由中央財政和省財政共同分擔;補助農村貧困寄宿生生活費所需資金,中央按照落實基本標準所需經費的50%給予獎勵補助,地方財政應承擔的50%部分由市、縣(區)承擔。
城市義務教育免學雜費資金由省與市、縣(區)財政按6:4比例負擔。市、縣(區)財政按照學校隸屬關系分級負擔。
十、關于全面消除農村中小學危房。農村中小學D類危房改造資金由中央財政和省財政安排以及利用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其中貸款利息由項目縣(區)財政承擔。
十一、加速推進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所需資金由中央、省、市、縣按人均179元、64.3元、22.5元和124.2元負擔。
十二、進一步完善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對符合政策的農村計生家庭,夫婦年滿60周歲,給予600元/人/年獎勵扶助,獨女戶另增120元/人/年;子女死亡、且無子女的在前項基礎上提高到1200元/人/年和1320元/人/年。國家規定的600元標準部分,由中央、省、市、縣按5:3:1:1負擔,省提標的120元及600元省負擔。
十三、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所需資金中央按核定的村數,給予1萬元/村補助標準,地方承擔部分由省、市按6:4比例負擔。村村通工程運行維護資金,由省、市財政各承擔50%。
十四、建立高校和中職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中央和地方按6:4比例分擔,地方分擔部分根據財政供給渠道實行分級負擔,市財政供給的學校由市級財政負擔,縣(區)財政供給的學校由省與縣(區)財政按8:2比例分擔;民辦中等職業學校由省級與所在地市、縣(區)級財政按7:3比例分擔。
十五、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根據國務院關于完善大中型庫區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對全市水庫移民進行每人每年600元現金直補;對受水庫影響人群進行項目扶持。所需資金,由中央統籌安排。
十六、實施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所需資金由國家、市、縣(區)分別按12.5萬元/公里、1萬元/公里、不低于3萬元/公里比例分擔。市級承擔資金中,在返還的交通規費收入中安排50%。
十七、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保障機制。所需資金按照保障范圍和保障方式進行籌集。
租賃補貼所需資金,由中央和省專項補助。同時省財政繼續將此因素納入一般轉移支付范圍,對困難市縣給予扶持。
實物配租所需資金,由市縣政府多渠道籌集。
十八、實施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繼續為700例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所需資金由省財政和省級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中安排。
一、年實施民生工程的工作要求
(一)堅持站在最困難群眾的立場上,解決他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切實做到雪中送炭。
(二)堅持讓人民群眾直接受益、真正得到實惠,讓改革發展的成果全民共享。
(三)堅持公共財政“四個傾斜”,即向困難群眾傾斜,向農村傾斜,向基層傾斜,向社會事業傾斜的原則。
(四)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可增長、可持續實施的原則。
二、加強領導,明確分工
(一)鑒于人動和工作需要,調整區民生工程領導小組及各專項工作督查小組成員(詳見附件1)。
(二)各鄉(鎮、街)(含鄉陶瓷產業基地,下同)應相應調整和充實各自民生工程領導小組及其他相關機構成員。
三、分解指標,落實責任
(一)根據《關于做好年全市民生工程工作的通知》(府辦字號)文件的總體要求,年全區民生工程各項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各鄉(鎮、街)(詳見附件2)。各鄉(鎮、街)必須按照目標任務要求,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層層分解責任,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各項目標順利完成。
(二)民生工程區直各責任單位承擔落實市下達目標任務和督導鄉(鎮、街)完成目標任務的雙重責任,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要明確分管領導、承辦科室和聯絡員,上報區民生辦。各責任單位要就落實各自主管的民生工程指標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并及時按照上級的新要求予以充實完善。
四、積極督導,嚴格考核
(一)區民生工程各專項督查小組負責對各專項工作直接進行督導檢查,協調解決各專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堅持月報制度,區民生工程責任部門須于每月5日之前向區民生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書面報送上月指標任務的完成進度及存在的問題。
(二)區民生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收集匯總各考核責任部門和各鄉(鎮、街)組織實施的工作情況,通報民生工程實施進度,分析存在問題,督促協調解決民生工程實施中的有關問題,承擔全區民生工程考核評價的具體工作。負責向市政府民生辦報告工作,接受其指導。
(三)對民生工程的考核采取日常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日常考核由各專項工作督查小組分別進行,集中考核由區民生工程領導小組組織相關部門在半年和年終進行。
(四)在考核時,各單項指標完成任務計1分,沒有完成任務按相應比例扣分。某些指標未下達給某些鄉(鎮、街),該鄉(鎮、街)按其他鄉(鎮、街)在該項指標中所得最高分計分(市政府民生辦有另行規定的按市要求執行)。
五、其他要求
(一)對上加強聯系。區直各責任部門要加強與對應的市政府部門的聯系,及時掌握信息,明確指標要求,弄懂考核辦法,知曉所處位置,掌握工作主動。
(二)搞好工作協調。在民生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各鄉(鎮、街)、區直責任部門要積極主動做好配套服務工作,屬需區民生工程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出面協調解決的問題,應以書面形式提出請求。區直責任部門獲悉上級政府及其主管部門涉及民生工程考核內容的文件資料,應及時抄告區民生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