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士工作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Analysisonthesourceofworkpressureandcorrelationfactorsoftheclinicalnursesinpsychiatricdepartment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sourceofworkpressureandcorrelationfactorsoftheclinicalnursesinpsychiatricdepartmentandexploreeffectivecopingstyle.Methods71nursesinpsychiatricdepartmentwereinvestigatedandanalyzedwithnurse''''sworkpressurescale.ResultsThedegreeofworkpressureofthenursesinpsychiatricdepartmentwasmainlymoderate(accountfor81.69%).Thefivemainsourceofworkpressurewere摘要:worryingaboutaccidentinwork,thechanceofadvancedstudyless,invalidwrittenworkmore,patientsuncooperating,thesocialstatusofnurselow.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inworkloadandtimedistributed(P<0.05).ConclusionThedeliverypressureofclinicalnursesinpsychiatricdepartmentismore,thehospitalmanagersandthenurseherselfshouldpayadequateattentionto.
【KeywordsNurse;psychiatricdepartment;workpressure
有探究表明[1],長期工作壓力源可導致潛在的負面結果工作倦怠感,中國護士中高度倦怠者約占59%。而高度的工作倦怠感不僅嚴重影響護士的心身健康、工作熱情及工作效率,而且會影響護士所提供的護理服務和質量。為探索精神科臨床護士的工作壓力源情況,我們進行了相關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選取我院71名精神科臨床護士為調查對象。其中男17名,女54名;年齡17~54a,平均36.0±10.2a;職稱摘要:中級及以上23名,初級48名;文化程度摘要:大專及以上16名,中專及以下55名。
1.2方法采用國內常用的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1]對71名精神科臨床護士進行調查。量表分為5大方面,共35項。其中每項按壓力程度分為4級,評分為0~3分,≤1分為輕度壓力,>1分為中度壓力,≥2分為重度壓力。5大方面的總得分范圍在0~105分,其中≤35分為輕度壓力,>35分為中度壓力,>70分為重度壓力。調查前統一指導語,由護理部工作人員發放問卷,以無記名形式進行調查,共發出問卷71份,收回有效問卷71份。所有數據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處理,并進行t檢驗。
2結果
2.171名受測護士的工作壓力平均值為54.9分,其中重度壓力16名,占22.54%;中度壓力42名,占59.15%;輕度壓力13名,占18.31%。
2.2精神科臨床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評分結果比較,見表1。
由表1顯示,不同年齡組在工作量及時間分配方面經t檢驗差異有顯著性(P<0.05)。在不同性別、職稱、文化程度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3精神科臨床護士工作壓力源得分前5位分布擔心護理工作中出現差錯事故2.39±0.82分,續續深造的機會太少2.38±0.83分,無用的書面工作太多2.14±0.90分,病人不合作2.10±0.85分,護理工作的社會地位太低2.07±0.85分。
表1精神科臨床護士工作壓力源評分結果比較(略)
注摘要:*P<0.05
3討論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和醫療服務對象日益增長的需求,精神科臨床護士工作壓力愈來愈大。本調查顯示,我院精神科臨床護士工作壓力中度以上占81.69%,提示精神科護士工作壓力較大,其原因可能為摘要:(1)精神科護士面對的是非凡群體,護士不僅要做好大量的生活護理和癥狀護理,而且要做好患者的組織和管理,使護士的工作任務瑣碎繁重。(2)精神護理工作責任心、風險性大,患者外走、自殺、自傷、沖動、傷人等意外事件隨時都可能發生,加之長期的倒班工作制,使精神科護士處于緊張狀態。(3)由于人們對精神病患者存有偏見,不僅精神病患者受歧視,而且精神科護士也被歧視,護士的辛勤勞動得不到社會的理解和尊重,致使護士的精神壓力增大。
3.1導致前5位壓力源的原因排列前5位的工作壓力源,分析其原因可能為摘要:(1)隨著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患者及家屬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由于精神科護理工作的非凡性,導致護士擔心工作中出現差錯事故而牽涉到醫療糾紛中。(2)李小妹等[1]已探究發現深造及晉升機會太少是我國護士的主要壓力來源之一。本文探究顯示,繼續深造的機會太少也是精神科護士的主要壓力來源之一。由于我院臨床護士較多,護士繼續教育和培訓的機會相對綜合醫院較少。(3)精神科護理記錄在醫療事故爭議中,是醫患雙方關注的焦點之一,因此,要求書寫內容較多,而少數護士因法律意識淡薄,書寫能力有限等原因,對護理記錄書寫產生思想壓力,誤認為是無用的書面工作太多。(4)精神病患者因自知力缺乏等原因,常有不合作的表現。(5)由于社會對精神科護理工作的不理解,同樣對精神病科護士的社會貢獻不能正確看待,致使護士感到社會地位低。
3.2不同年齡護士在工作量及時間分配方面壓力升高的原因本文探究顯示,不同年齡護士在工作量及時間分配新問題上差異有顯著性(P<0.05),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摘要:(1)護理人力資源不足。(2)不同年齡之間因知識結構不同,對工作量及時間分配新問題作出的認知反應不同。(3)30歲以上的護士可能承擔過多的家庭負擔,也可能和我們調查的例數較少有關。
綜上所述,針對精神科護士工作壓力相關因素,作者認為精神科護士的工作壓力較大,不僅影響護士的工作情緒,而且影響護理質量。另外,由于精神科護理工作的非凡性,使精神科護士對工作的評價處于不滿足水平[2]。因此,醫院管理者及護士自身應對護士工作壓力較大引起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關鍵詞】護理工作;糾紛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法律意識普遍提高,患者為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醫療糾紛日益增多。手術室是醫院對病人進行手術治療、搶救的重要場所,隨著臨床醫學科學的迅猛發展,手術的范圍越來越廣,手術技術越來越高,對手術室護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之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頒布實施,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護士所面臨的責任和風險也逐漸增多。
面對新的形勢,新的規則,手術室護士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做好工作中每個環節的風險監控,防止發生差錯事故,在維護病人權益的同時,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預防、杜絕因護理工作而引發的醫療糾紛。
1手術護理過程中易發生的差錯事故
1.1告知行為不規范告知中該講明白的沒講明白,給病人帶來不應有的痛苦,也導致醫院的負面影響。
1.2接錯病人特別是病人術前緊張及應用鎮靜劑后,不能正確回答問題,易發生接錯或放錯手術間。
1.3手術放置方向有誤;放置不當造成壓傷;約束帶過緊或上肢過度外展造成神經壓傷等。
1.4器械準備器械準備不全或器械性能不好,造成意外。
1.5術中儀器使用不當如使用電刀時,電極板固定不牢,造成電灼傷。
1.6操作錯誤(1)術中用藥有誤或藥物過敏或執行口頭醫囑有誤,輸錯血等。(2)器械或紗布遺留體腔或創腔。(3)術中取下的病人的標本或移植物遺失。(4)護理文件書寫、護理記錄不規范,醫護記錄不相符或記錄不完整。
2造成差錯事故發生的原因
(1)缺乏責任心,服務工作不到位,有些護士不能嚴格履行職責制度,工作時精力不集中,把病人接到手術臺上擅自離開,易造成病人墜床摔傷或自傷。有的護士在手術過程中不注意場合,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精力分散,致使術中物品準備不全、記錄不及時、清點物品不清楚等。(2)不注意新業務的學習,致使手術過程中護理配合不當,引起手術病人的意外損傷或導致手術失敗。(3)缺乏服務意識,服務態度生硬,語言簡單生冷。(4)法律意識淡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意識,如:沒有把手術記錄單、搶救單等的重要性提高到法律的高度,工作中存在記錄不認真,內容不完整,字跡不清晰等。
3預防措施
3.1嚴格遵守各項護理規章制度規章制度是預防和判定差錯事故的法律依據,是正常醫療活動的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完整的規章制度,是護理行為的可靠保證。廣大醫護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杜絕違反原則的事情發生。
3.2加強責任心,提高護理技術水平和護理服務質量臨床工作中,許多醫療糾紛并不是因為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所限,而是責任心不強,不嚴于職守而造成的。因此要求手術室護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敬業慎獨,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遵守各項護理操作規程,認真學習強化相關的醫學知識和技能,提高技術水平,保障護理安全,使事故發生率降為零。
3.3增強法律意識,尊重病人的權利在圍術期護理中,患者享有生命健康權、知情同意權、平等醫療權、隱私權、人格權、身體權、選擇權等等。作為護理人員,要認真學習患者的權益,把病人的權利放在第一位,在手術過程中注意避免損害病人的權利。
【關鍵詞】新時期;醫學護理工作;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醫學護理工作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要求,人們對于新時期醫學護理工作的要求已經單單的生物醫學護理模式提升到由預防保健、心理因素以及環境因素所組成的新時代醫學護理模式。全面進行新時期醫學護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的分析有著非常重要的理論和醫學實用的價值。
1現階段醫學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醫學護理職業道德整體較低
從護理工作本質來講,護理是一個具有著非常崇高職業道德和較高職業修養且具有較高的職業責任心、責任感及較強的同情心的職業。但是在具體的調查中我們發現,較多的護理人員道德素質底下,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工作性質認識不到位,很多醫學護理工作者被金錢蒙蔽了自己的雙眼,沒有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對整個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給予足夠的認識。(2)心理姿態沒有擺正,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醫學護理工作者存在較為嚴重的抱怨現象,認為自己的付出和收獲完全不成比例,特別是一些一線的護理人員。(3)工作態度不端正,很多護理工作者往往沒有給與自己所負責病人應有的尊重,工作態度生硬,甚至蠻橫,存在較為嚴重的應付工作差事的情況。
1.2醫學護理人員整體醫學文化水平較低
通過相關的調查我們發現,現階段國內醫學護理人員的整體的文化水平都比較低,筆者探究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現階段工作在醫學護理一線的護理工作人員主要培養模式以中專的水平為主。
護理人員雖然在學校進行了全方面的學習,但是在進行實際的醫學護理的過程中其所需的工作技能主要集中在兩三種范圍之內,使得其自身的技術水平不能夠完全發揮,久而久之,其自身所具備的技能越來越少,導致自身文化水平降低。此外,醫學護理人員工作只學會簡單的幾種技能就能夠應付自己日常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會造成醫學護理人員的懶惰,造成自身文化水平停滯不前。
醫學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相對于醫院內部的其他人員來講是非常忙碌的,這就導致其擁有的進修提升機會會非常少,使得其接觸的工作內容非常狹窄,現代化所需要的現代化醫學護理工作得不到及時的更新,這在很大程度上埋沒了很多較為優秀的醫學護理工作人員,造成醫學護理人員整體醫學文化水平較低額定現象。
2強化新時期醫學護理工作質量的相關策略
2.1加強醫學護理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增強其整體的思想道德水平
加強醫學護理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增強其整體的思想道德水平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1)相關的醫學單位和個人應當增強對醫學護理人員的思想道德理論培訓學習工作,強化醫學護理人員整體的吃苦耐勞、愛崗就業的思想水平,增強醫學護理人員的整體工作的工作信心。(2)相關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組織醫學護理工作者觀看相關的醫學護理工作先進事跡的視頻,使其能夠直觀的感受到自身工作對于病人治療、恢復的重要性,逐步增強自身的道德情商水平。
2.2強化醫學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水平,提高其整體的素質水平
強化醫學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水平,提高其整體的素質水平,可以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首先:醫院內部相關的單位和個人一定要認識到醫學護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全面的在醫院的上下做好相關的醫學護理人員在職繼續教育的宣傳工作,并將醫學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納入到年終考核當中,根據自身所在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措施來保證醫學護理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根據本院內部的醫學護理人員工作的實際制定出較為全面的醫學護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的具體流程,并要進行一定的任務安排,諸如:每位醫學護理人員均要進行心得體會的報告等。第三為強化醫學護理人員的科學研究能力,醫院的護理人員管理人員應將本院內部的醫學護理骨干組織一個攻難護理團隊,增強他們之間的資料共享工作,全面提升醫學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
2.3以護理病人為根本,科學安排護理人員的工作流程
要想實現科學安排護理人員的工作流程,首先應當對傳統的醫學護理工作安排的調整,最大限度的以護理病人出發,適當的增加醫學護理工作的巡回班組和加強班組的工作質量,最大程度的滿足病人的需求,建立統一管理規劃制度,科學合理的安排護理人員的工作流程。
3結束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再次飛速發展,國家和人們對于醫院內部的醫學護理工作者將會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相關的醫學護理工作及管理人員一定要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對自身平時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刻的檢討,同時一定要找到切實有效的解決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醫學護理水平。
作者:宋芳
參考文獻
[1]李燕,肖成,周秀芳,周振華,董湘玉.醫學與護理學專業學生人格特征、自我效能與總體幸福感的對比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06:776-777.
一、以往戶口整頓的特點、經驗、困難與問題
(一)前幾次戶口整頓工作的情況和特點
調研結果顯示,前幾次戶口整頓都由公安部門進行,從業務培訓到整個整頓工作完成,人普辦都沒有參與,而是在戶口整頓結束后再進行人普。這樣好處是公安部門承擔了戶口整頓工作的所有人員力量和工作量,使人普辦對下一步人普工作有時間和精力做進一步的部署。
(二)前幾次戶口整頓工作的經驗
由于戶口整頓由公安部門全權負責,公安部門屬于比較強勢的部門,從上到下對戶口整頓工作都比較重視,各部門、各鎮鄉都能做到組織機構齊全,人員力量到位,準備工作充分,配合程度較好。縣區、鎮鄉兩級都成立了戶口整頓工作機構,村居、社區設立工作小組,有力地保證了戶口整頓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前幾次戶口整頓工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由于戶口整頓工作是由公安部門負責,作為公安部門只要組織得當應該問題不大。但對下一步進行的人普卻有一定的遺留問題。一是戶口整頓由公安部門獨立進行,辦公地點也不在人普辦內,造成戶口整頓和人口普查工作在業務上不能及時銜接和協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戶口整頓工作的質量,從而影響人口普查工作質量。二是戶口整頓設置的指標以及解釋口徑與人口普查登記時的指標解釋存在不一致,造成普查員登記困難。如,戶口整頓對人戶是否一致的空間標準是以村(居)、社區為范圍的,而人口普查對人戶是否一致的空間標準是以鎮鄉為范圍的。三是戶口整頓時對暫住人口界定的標準時間是不滿三個月,而人口普查對暫住人口界定的標準時間是不滿六個月等等。這樣部分指標設計在空間、時間上等口徑不統一,容易給普查人員造成概念性錯誤,影響普查質量。
二、戶口整頓對人普的作用思考
(一)戶口整頓工作人口普查的主要幫助
戶口整頓是人口普查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準備工作,在人口普查的準備階段開展戶口整頓工作,被歷次人口普查證明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對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進行、確保普查數據質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戶口整頓能基本掌握各普查區的戶籍人口、外出人口、暫住人口、常住人口、現有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等人口信息情況,以便合理地劃分普查小區,進行普查登記。同是能為人口普查開展調查摸底、入戶登記提供參考資料。
(二)存在的困難和難點
如何使戶口整頓工作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為人口普查服務,為人口普查打基礎,而不要成為公安部門的部門利益,這是我們認為搞好戶口整頓服務于人口普查的困難和難點。
(三)解決辦法
一是要加強戶口整頓對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作用的宣傳,提高對人口普要性的認識;二是各普查機構要積極參與戶口整頓工作,保證戶口整頓和人口普查工作的業務銜接。三、改變戶口整頓的組織形式和實施模式。
三、進一步開展戶口整頓的意見和建議
(一)如何開展戶口整頓
普查前的戶口整頓工作是人口普查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保證普查質量的重要措施。我們認為這項工作人口普查辦公室與公安部門必須共同參與,密切配合。戶口整頓工作是人口普查工作的基礎工作,戶口整頓工作質量好壞將直接影響人口普查工作質量。戶口整頓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人口普查的順利開展提供可靠的基礎資料。這就要求人普辦與公安部門緊密配合,兩者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戶口整頓僅由公安部門搞,可能會造成戶口整頓與人口普查相互脫節;如果脫離公安部門,戶口整頓則無法開展。在戶口整頓過程中,人普辦與公安部門應各自把握工作重點。公安部門的工作重點:一是對戶籍人口、外出人口、暫住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等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核對,查清人口普查所需的各項人口信息指標,改正戶籍登記管理中的各種重登漏登等各項差錯,依法落實各項戶口政策,為人口普查掃清障礙,提供保障。人普辦的工作重點是:嚴把質量關,加強監督檢查,布置鎮鄉組織村(居)委會對戶籍資料進行全面核對,對一些空掛戶要逐戶逐人落實,做好人戶分離人員的聯系定位工作。
(二)辦法和建議
從全局出發,部門間要加強合作和溝通,明確職責分工,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做好戶口整頓工作;戶口整頓的指標設置要簡單明了,要與人口普查指標盡量一致,要充分考慮基層普查人員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便操作;戶口整頓階段,公安部門組織的力量要與人普機構集中辦公,并且強化鎮鄉普查機構和派出所之間的工作職責,防止工作中可能發生互相推諉現象,加強協調和溝通,及時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的發生。
(三)戶口整頓工作的組織形式
我們認為,戶口整頓應統一于人普辦組織實施。戶口整頓的業務工作主要由公安部門負責,這是無疑義的,但公安部門不能獨立于人普辦進行工作。從人普工作整體來說,戶口整頓工作是人普工作的組成部分,是不能分割的。從業務上來說,戶口整頓工作是人普業務工作的基礎工作,為下一步人普工作奠基的,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戶口整頓工作的成敗決定著人口普查工作的質量,必須與下一步的人普業務工作銜接。所以在組織形式上,公安部門參與戶口整頓的人員和人普辦的業務人員一起組成戶口整頓組,列入人口普查辦,集中辦公,統一安排。這樣人普辦和公安部門的優勢才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戶口整頓的成果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因為,公安部門掌握著戶籍資料和外來人口、外出人口等基本信息,在戶口整頓中有能發揮部門優勢,有利于工作的開展,還能對戶口整頓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可以按政策作及時的處理。人普辦主要骨干基本上都是統計部門抽選的,這些人員對調查指標理解能力較強,大型普查組織實施經驗較為豐富,戶口整頓的業務培訓可以由人普辦業務人員負責。這也為下一階段的人口普查業務培訓打下基礎,做好銜接。不但如此,我們還認為普查指導員、普查員在戶口整頓階段應進入工作,使他們在業務上也能銜接。因此在人普的各個階段都要通盤考慮,統一安排,參與人普工作的各部門都要通力協作,密切配合。戶口整頓工作更不例外。這樣才能按時保質完成人普工作。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全社會關愛保護兒童的意識普遍增強,兒童成長環境更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
父母要與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聯系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指出,在當前我國城鎮化的大背景下,農民工的頻繁流動導致很多留守兒童處于缺乏父母關愛甚至有效監護的狀態。
“父母要依法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即使父母外出務工,也不能逃避這種法律責任。”佟麗華說,《意見》具體提出了三種方案:一是攜帶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二是一方留家照料;三是暫不具備條件的應當委托有監護能力的親屬或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同時,依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意見》明確要求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
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還要承擔管理、照顧、保護、教育等職責,所以《意見》要求,“外出務工人員要與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聯系、多見面,及時了解掌握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心理狀況,給予更多親情關愛。”
居委會發現家暴要立刻報警
以往很多留守兒童的案件,事發以后經媒體廣泛報道社會才知曉。佟麗華認為,《意見》強化了基層鄉鎮政府和村居委會的監護監督職責。如提出村(居)民委員會要定期走訪、全面排查,及時掌握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監護情況、就學情況等基本信息,并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建立詳實完備的農村留守兒童信息臺賬,一人一檔案,實行動態管理;村(居)民委員會,在工作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或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疑似遭受意外傷害或不法侵害等情況的,應當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
《意見》還明確要求農民工流入地政府為農民工家庭在落戶、住房保障、照料、就學等方面提供更多幫扶支持。
確保留守兒童不因貧困失學
利用電話、家訪、家長會等方式加強與家長、受委托監護人的溝通交流,了解幫助監護人掌握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情況,提升監護人責任意識和教育管理能力;及時了解無故曠課農村留守兒童情況,落實輟學學生登記、勸返復學和書面報告制度,勸返無效的,應書面報告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勸返復學;幫助農村留守兒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加強與父母的情感聯系和親情交流;中小學校、幼兒園等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或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疑似遭受意外傷害或不法侵害等情況的,應當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這是《意見》對中小學提出的工作要求。
為了保障學校有效落實上述要求,《意見》對教育行政部門也明確提出具體要求,包括落實免費義務教育和教育資助政策,確保農村留守兒童不因貧困而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