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校園欺凌工作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工作,查找隱患,徹底消除不安全因素,確保我校師生人身安全,根據《廣元市教育局關于印發2019年全市教育系統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廣教函〔2019〕137號) 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決定自 2019年4月至12月,在我校深入開展安全大檢查活動,為確保檢查活動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四川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學校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十大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廣元市教育局關于印發2019年全市教育系統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的精神為主線,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要求,以檢查學校各種安全隱患為重點,以強化管理、監督為手段,為認真吸取教訓, 有效預防校園安全事故發生, 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為目的,恪守“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的安全警示,全面開展自查自改,確保不留死角盲區,不漏一個崗位,不落一個環節,全力營造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
二、主要任務
全面排查治理校園安全隱患,以及安全工作機制、制度建設、安全管理組織體系、責任落實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通過本次活動的深入開展,使全體師生克服麻痹僥幸心理,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消除思想上對安全認識不高的傾向。加大安全隱患排查力度, 強化安全責任落實,提高師生應急避險能力,完善安全工作運行機制,全面提高學校的安全工作水平,共享安全工作帶來的豐碩成果。主要內容包括:
1.落實安全管理制度。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把學校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來抓;建立學校安全責任體系,落實領導干部、管理部門、崗位人員的安全責任;建立健全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完善各類安全預案情況;健全學校各類安全管理制度。
2.學校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的使用維護情況。重點檢查體育器械、易燃易爆危險藥品等危險物質存放設施等重要場所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3.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要結合前期電氣火災綜合治理,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全面排查消防隱患。集中整治學校食堂、學生公寓、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危險品倉庫、物資倉庫等重點場所,高低壓配電室、校園施工現場、油氣輸送管道、電網線路、網絡弱電間、水電氣設施等重點部位,以及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違規停放充電電動自行車等問題,切實消除火災隱患,杜絕校園火災事故。
4.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要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深入開展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狠抓源頭嚴防、過程嚴管、督促整改。重點整治學校食堂原料采購儲存、從業人員健康、飯菜加工制作、售賣留樣、食品添加劑使用、餐廚設備用具清洗消毒、餐廚廢棄物處置全過程,務必突出重點逐項排查,對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校園小賣部、周邊小食品商店等要進行許可或備案、登記,切實做到整治全覆蓋,監管無盲區。
5.應急能力建設情況。加強應急值守工作,實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以及信息報告制度;制定地震、火災、食物中毒、擁擠踩踏等突發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并按照規定組織演練;制定健全輿情信息預警快速反應機制和排查化解聯動處置機制。
6.實驗室和危險化學品專項整治。按照《全省教育系統實驗室和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川教函[2019]186 號)要求,扎實推進學校實驗室和危險化學品專項整治工作,進一步規范實驗室安全管理,強化?;犯鳝h節安全整治,加強易燃易爆重點部位安全檢查,強化師生員工安全教育培訓,堅決消除隱患,杜絕實驗室和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
7.防溺水專項整治。學校要持續抓好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會學生做到“六不一會”,密切家校聯系,引導和督促家長履行好監護職責。
8.預防學生欺凌專項整治。嚴格學校日常安全管理,加強中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完善對學生不良行為早期干預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學生欺凌和暴力行為的發生。密切家校溝通,幫助家長了解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知識,增強監護責任意識,提高防范能力。加強部門合作,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依法依規處置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
9.防災減災專項整治。加強與應急管理、氣象、水利、自然資源、地震等部門的聯系,及時獲取災害預警信息,提前做好應對各類自然災害的準備工作。繼續做好防災減災宣傳教育,讓學生普遍掌握防災減災知識,以應對地震、泥石流、滑坡、洪水等自然災害。
10.校園及周邊環境專項整治。聯合公安、交警、城管持續開展“護校安園”專項行動,重點整治學校周邊的治安秩序、文化環境、交通秩序、安全防范、建筑設施等情況,結合教育系統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清理整頓校園周邊治安亂點亂象,嚴厲打擊侵害師生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進一步凈化校園周邊環境,推進平安校園建設。
三、活動步驟
(一)全面部署(4月)。結合實際制定本校的安全生產大檢查方案,明確任務分工,強化責任落實,扎實開展學校安全大檢查專項整治行動。
(二)隱患排查階段(5月至7月)。要按照大檢查的部署要求,組織力量,對照檢查內容,深入開展隱患排查。要對每個部位、每個環節,全面排查安全風險點和隱患,制定風險防控措施,建立安全隱患清單和整改清單,落實安全隱患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時限、預案,徹底整改隱患。
(三)集中整治階段(8月至10月)。要結合本地實際、秋季開學,采取突擊檢查、明查暗訪、隨機抽查、回頭檢查、交叉檢查等多種方式,層層傳導壓力,層層落實責任,制定整改措施,立即整改。對重大事故隱患,要實行掛牌督辦,確保整改到位。同時要加強中秋、國慶節前和節日期間明察暗訪的頻次、問題隱患的整治力度和應急值守工作。
(四)鞏固提高階段(11月至12月)。全面總結安全生產大檢查,針對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防范中的問題,圍繞全面落實學校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以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為重點,進一步強化事故防控工作,固化經驗做法,形成長效機制。
四、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高度重視。學校主要領導親自抓,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2、要安排專人檢查,對學校的圍墻、線路和其它安全設施還有學校周邊治安環境等進行定期安全檢查, 消除安全隱患, 杜絕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3、確保信息暢通,強化安全問責。值班值日領導教師要切實負起責任,定期在校內外巡查,出現問題要第一時間上報學校主要領導,根據事情的情況要第一時間上報上市教育局。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兑庖姟分赋觯阂e極預防學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規處置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保護遭受欺凌和暴力學生身心安全,強化教育懲戒威懾作用,并實施科學有效的追蹤輔導;要加強部門統籌協調,形成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齊抓共管、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工作合力,依法落實家長監護責任,加強平安文明校園建設,提高學校治理水平,推進依法依規治校,建設無欺凌和暴力的平安文明校園,切實形成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
新聞背景
2016年兩會期間,多名兩會代表提出應出臺反校園暴力法,校園暴力事件成為兩會熱議的話題。一年間,校園暴力事件一波接一波地闖入公眾的視野。2016年1月,山東德州某初中一短發女生被打視頻在網絡上傳播。視頻中,施暴的長發女生一直扇該短發女生耳光,一邊打一邊吼:“會說話嗎?”整個過程中,多名同齡孩子圍觀,并拍下視頻;被打者一直都沒有說話,也沒有還手。安徽馬鞍山某中學的兩名男生以打人為樂,腳踹掌摑另一男生,并不時爆出粗口,另有學生用手機拍攝,不時發出笑聲。2月,湖北孝感某鎮學區通報,該區管轄內學校發生一起校園暴力事件,打人者羅某和被打者蘭某曾經是同學,聽說蘭某說其壞話,已經休學的羅某放學后在沒有教師的教室質問毆打蘭某,并強迫另一學生拍下視頻。4月,重慶某中學的一名學生在學校天臺被打,幾個打人者身著同一服裝,還有人在旁邊拍攝視頻,后被值周領導制止。5月,山東日照某中學內,一學生在廁所內被另外一名身體強壯的男生毆打,旁邊站著十幾個穿著校服圍觀的同學……
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中央綜治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全國婦聯聯合印發《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該《意見》分積極有效預防學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規處置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切實形成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3部分11條。
《意見》出臺后不久,北京市中關村二小霸凌事件引起人們的關注,并在網絡上持續發酵。海淀區教委在關于“中關村二小學生受傷害事件”的回應中稱:孩子是家庭的未來,也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僅是家長所期盼的,更是教育行政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海淀區教育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確保不再發生校園傷害事件,確保每一名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我們將增強全體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下一步,我們將與專業部門合作研究制定海淀區中小學生校園欺凌和暴力防范工作方案,加強學校教職員工的培訓與指導,與全社會有識之士一起,共同關愛孩子的身心健康,保護好孩子幼小的心靈,引導孩子正確做人、做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共同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016年12月8日,安徽省靈璧縣司法局組織普法志愿者深入靈璧縣廣志外國語學校開展《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宣講活動。普法講師團成員馬林所長首先向廣大師生解讀了《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他用鮮活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廣大學生懂得了中小學生應當知曉的基本法律知識和行為底線,消除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錯誤認識,要求廣大學生提高對欺凌和暴力行為嚴重性的認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普法講師團成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老師根據《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的要求,用現場互動、提問、游戲等形式對廣大學生進行了心理輔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積極心理品質。廣志外國語學校葛校長表示,將盡快制訂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制度,并將其納入學校安全工作統籌考慮,健全應急處置預案,防止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發生。
一年來,在縣局領導和學校班子關懷引導下,在學校同事大力支持幫助下,我從大局出發,積極工作,認真履職,在本人分管的安全、德育、后勤及考勤等工作方面狠下功夫,尋求突破,全力配合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教育扶貧、掃黑除惡等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的開展。經過一學年的工作,學校安全環境持續穩中向好,學生德育取得成效,后勤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教師管理規范有序,為學校穩定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F結合實際,就分管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潛心抓安全,提升師生生活安全感
安全是學校辦學最基本的保障條件,工作中,我本著“管安全,抓好安全是主責;管安全,不抓安全是失職”的工作思路,在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的工作機制下,我始終堅持把提升師生和家長的安全感放在重要位置,落實崗位責任,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安全管理,切實保障師生安全,不斷提升師生和家長對校園安全的滿意度。
(一)開拓工作思路,營造安全環境
一是全面推進校園安全教育與安全文化建設。一是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開足上好安全教育課,建立安全警示教育制度(利用每天放學、周未放學、節假日放學前開展安全警示教育);二是強化安全教育平臺建設,實現安全教育信息化全覆蓋。學校利用微信、QQ平臺,在各班建立“安全教育聯絡群”,同時我積極推進“微信公眾號”運營,及時推送學校要求和安全知識,進一步加強強家校配合,引導學生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安全教育;三是深入推進安全知識進校園、進課堂,普及安全常識與技能,重點加強道路交通安全、食品衛生、治安、消防、禁毒、防溺水、防地震、防擁擠踩踏、防傳染病、防極端惡劣天氣、防校園欺凌、校園集體活動安全、法治、心理健康等專題教育,開展好“安全教育日”“安全宣傳月”等重要節點的專項話動;四是進一步規范安全應急演練活動,推進學校演練常態化開展;五是定期舉辦安全管理相關人員、教師安全培訓活動,提升安全管理工作人員安全意識和業務能力;六是加強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優勢,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教育;七是強化校園及周邊環境治理,進一步凈化優化學校辦學環境;八是大力推進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極大的增強了師生遵紀守法意識和自我防范意識,進一步提高了師生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嚴格責任追究,形成齊抓共管的好局面
為了讓學校安全管理達到權責分明,權責一致,規范高效,我積極主導推進完善學校事故管理責任追究機制,進一步推進“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 、失職追責”安全責任體系。學校層層簽訂“校園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落實校園安全責任制和事故責任追究制,實行校長負責制下,安全副校長主管,政教處主抓,班主任包班級、老師包學生的“網格化、網絡化、全覆蓋”的監管機制,做到業務、安全同步安排、同步落實、同步考核。
二、用心抓德育,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在德育工作中為培養“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和強化學生德育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中,我帶領德育教師隊伍積極探索,以“紀念館”為依托,以“傳承紅色文化,培育紅色基因”為切入點,堅持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先成人后成才的德育宗旨,力抓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德育育人氛圍,陶冶師生情懷,促進學校內涵式和諧健康發展。
(一)健全工作機制,推進德育規范開展。為了統籌推進學校德育工作,我主導強化德育師資隊伍,建設了一支由德育職能部門政教處、團委工作人員、班主任和道德與法治、音體美教師以及少年宮輔導員組成的思政教師隊伍,同時建立健全了學校德育工作機制,極大地保障了德育工作常態化,實效性推進。
(二)精心部署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我主導在全校強勢推行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月活動,制定了工作方案和相關細則,將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落實到具體的點上,將工作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具體的人上,力促做到正確引導,點滴滲透,規范學生行為習慣。
一、嚴格落實安全工作責任
按照國家、省、市關于做好防控肺炎疫情的系列要求和《市學校安全穩定工作“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暫行規定》精神,明確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黨政主要領導是安全穩定工作第一責任人,各分管領導和業務科室負責人對分管的業務負安全監管責任,各崗位人員對本崗位工作負安全管理責任。縣教育局將重點對各崗位人員安全穩定工作履職情況進行督查,對工作崗位職責不落實或落實不到位的人員進行責任追究。
二、充分做好開學安全準備
開學前,各學校要切實做好安全準備工作,做到“七個必須”,即:必須加強疫情防控,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必須制定開學安全工作方案,把學校安全管理作為開學方案的重要內容;必須召開安全專題會議,開學前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學校安全工作;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專門向學生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必須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全面排查治理各類校園及周邊風險隱患;必須加強重點安全防控,對建筑、消防、食堂及食品、治安、學生宿舍、實驗室等重點事項和區域進行專項治理;必須制定應急處置預案,健全完善校園突發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做好各項應急準備。
三、扎實開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
開學前一周,各學校要恢復網格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組織各網格人員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活動。對學校校舍建筑、食品衛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設施設備、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校園周邊環境等方面進行“拉網式”的排查治理。特別是對學生宿舍、教室的外窗、樓梯、天井和通往樓頂的設施等進行排查,加強防護和改造,避免學生隨意攀爬和翻越,防止出現墜落事故。屬于消防疏散通道的樓頂天臺,要在天臺通道的安全門上加裝報警系統,避免人員隨意進入。對于發現的隱患和問題,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完畢的,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制定詳細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時間表。要把排查出的各項隱患,按要求錄入“全省學校安全隱患網格化管理平臺”,及時上報、整改銷號,如實填寫排查責任人、整改責任人。
四、不斷提升學校安全防范能力
按照省教育廳《關于全省中小學幼兒園設置一鍵報警裝置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學校要嚴格門衛管理,切實做好進校人員登記、測溫和消殺工作。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校園,嚴防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帶入校園。在上學、放學、課間、集體活動等重要時段,組織有關人員在校園門口、通道、樓梯、操場等重點部位疏散、巡邏、值守,隨時處置突發事件。
五、深入開展師生法治、安全教育
一是做好疫情期間居家安全教育。結合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工作,向學生普及用電、用火、防溺水等居家安全常識,保障安全。開展心理安全疏導,幫助他們緩解因疫情帶來的焦慮、煩躁、恐慌、壓抑等負面情緒。二是堅持法治、安全教育進課堂。嚴格落實國家、省、市有關要求,確保法治課和安全課均隔周一節,專課專用;確保安全教育教材每生一冊,不向學生收費;確保專兼職教師安排到位,在校生3000人以下的學校要配備1名專職教師或3名兼職教師,3000人以上的學校至少要2名專職教師或6名兼職老師;確保開展學科教研活動,教師素質有提升。三是開展“法治安全教育周”活動。通過開展“六個一”活動(即:開學前后召開一次安全工作會;上一節“開學安全第一課”;邀請兼職法治副校長上一節法治教育課;開展一次安全實踐演練;在學校醒目位置懸掛一幅校園安全宣傳標語;開展一次安全家校聯系),集中對師生進行防溺水、防踩踏、防交通事故、防震、防火、防食物中毒、防重污染天氣、防校園欺凌和暴力、防實驗事故、反邪防邪等為內容的法治、安全教育。四是開展法治、安全教育主題活動。適時開展防溺水專題宣傳教育、安全教育周、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產宣傳月、防災減災日、“6·26”國際禁毒日、“11·9”消防宣傳日、“12·2”交通安全宣傳日、“12·4”憲法日、教育部“憲法小衛士”活動、“學憲法講憲法”演講比賽活動、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競賽、“掃黃打非”主題活動等一系列法治、安全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組織主題班會、倡議書、公開信、實踐演練、專題報告、實地參觀、知識競賽、發放宣傳品等系列活動,對中小學生、家長和全社會進行法治、安全宣傳教育。五是建立和完善學校應急預案體系,開展自救自護和逃生疏散演練。結合學校和學生特點,至少每月有針對性的開展一次自救自護和逃生實踐演練活動。在突況時,確保樓梯轉角等重點部位的責任人迅速到位,指揮學生疏散。演練活動要制定應急演練活動方案,避免演練造成師生傷亡;注重趣味性、實效性,提高演練效果,避免形式化;提高演練的專業水平,積極邀請公安、消防、衛生、地震、應急、環保等有關部門專家對演練活動給予配合和指導。六是開展教育行政干部、校長和教師的法治、安全學習培訓,重點對《憲法》《安全生產法》《食品安全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幼兒園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的意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省安全生產條例》《省學校安全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進行宣傳學習,提高學校依法治校和安全管理水平。
六、切實強化中小學生防溺水工作
各學校要通過釘釘、微信等方式,對學生和家長進行防溺水宣傳教育。開學后,要堅持把防溺水教育作為班會課、安全課的重要內容,在學科教學中挖掘、滲透安全教育內容;堅持在節假日和假期前對學生進行專題防溺水教育;堅持家校聯系和聯防,通過致家長一封信等方式對家長宣傳,提醒家長盡好孩子監護責任,向家長宣傳防溺水知識。
七、大力抓好學校消防工作
各學校要配齊配足消防栓、滅火器、應急燈、疏散指示牌、煙感報警系統、噴淋系統等消防設施設備,定期進行維護檢查,保障正常使用,確保各個部位消防通道暢通。建立和完善學校應急預案體系,開展自救自護和逃生疏散演練。
八、加強學校特種設備安全管理
切實加強學校壓力容器、食堂液化氣罐和燃氣管道、鍋爐、電梯等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明確安全管理人員,配備有資質的作業人員并持證上崗,定期對作業人員開展安全培訓,落實設備定期維修和隱患排查治理,規范操作規程和行為,建立特種設備專項安全管理臺帳。嚴禁使用未經檢驗、超檢驗周期、未辦理注冊登記等存在隱患的特種設備;對達到國家規定使用年限的特種設備進行報廢處理;對使用20年以上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使用15年以上的電梯,由特種設備檢驗機構開展安全性能評估鑒定,根據評估鑒定結論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