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酒樓營銷方案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高職院校 特色專業 系統化建設 酒店管理專業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3C-0080-02
特色專業建設是當前高職院校實施內涵戰略的必由之路,是高職院校形成自有品牌的有效途徑。特色專業建設要遵循系統化、科學化、市場化原則,綜合考慮專業設置、課程建設、教學方法與手段、實習實訓、師資隊伍、社會服務等方面因素,突出專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的對接度。酒店管理專業是北海職業學院于2006年開辦的,學院教學改革試點專業、重點建設專業,2011年獲得“廣西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及“中央財政支持的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建設項目”。在特色專業系統化理論的指導下,該專業在過去兩年時間里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一、圍繞區域產業行業發展設置專業并拓展專業群
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符合區域產業或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二是滿足學生對專業學習的需求;三是辦學主體單位要擁有基本的對應專業辦學條件。北海職業學院根據泛北部灣地區酒店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依托北海本地四星級、五星級酒店開設了酒店管理專業。酒店專業從建設之初就確立了與星級酒店合辦的思路,逐步引導企業參與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突出了酒店專業建設要服務好地方星級酒店的校企合作點。通過服務好地方星級酒店來促進專業教學改革和評價專業教學效果,是本專業良性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同時,以酒店專業為龍頭,圍繞濱海旅游業,增設了涉外酒店管理方向,拓展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休閑服務與管理專業,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實現了專業群發展之路。
二、與企業共建“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
高職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有效體現培養人才培養的綜合素質要求。特色專業系統化理論要求高職院校構建職業道德養成、崗位能力培養、職業技能標準“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并將職業資格證書作為必考要求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北海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建立了與企業合作的課程內容動態調整機制,并將技能大賽的先進應用技術引入課程,適時調整課程內容,實現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課程體系與職業崗位能力對接。酒店管理專業以培養職業行動能力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參照酒店各工作崗位對應的職業資格標準,按照“培養目標就業崗位職業核心能力 課程內容設置課程”的建設線路,建構專業課程體系。并按照“職業核心能力”“典型工作任務”“行動領域”“學習項目”的課程開發線路,建設8門優質專業核心課程,開發8門課程標準和8個工種的職業資格培訓包。通過校企共同開發課程體系,也進一步促進了專兼職教師的融合,形成對教學模式的統一認識。
三、“虛實耦合”的教學方法改革
教學方法改革是專業建設的微觀要素,是落實課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學過程中“教”和“學”這兩個重要環節的銜接點。特色專業系統化理論要求教學方法改革必須以每次課程教學都能讓所有學生有收獲、有進步為目標。要徹底改革傳統教學形式,改革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鼓勵小組討論式等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教學方法,大量采用啟發式、互動式、討論式等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能力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起任務設計、方法指導、解疑釋惑、課程評價等導師作用。北海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探索出了“虛實耦合”的教學方法改革。
第一,虛。與西安千策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把“酒店經營管理模擬教學實訓平臺”引入到多門專業核心課程的校內實訓教學中,充分運用虛擬現實技術,開發虛擬課堂仿真教學平臺。教師在虛擬平臺中安排學生進行多人小組互動實驗,學生既能進行酒店業務流程操作,同時可以進行具體業務的單項實訓,如菜單設計、宴會接待、前臺收銀、公關營銷等,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整體操作技能的實訓目標。
第二,實。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仿真或真實的工作情境,引進酒店行家作為課程的兼職教師,承擔課程實訓指導,如在飯店督導管理課程中,把學生分別分配到酒店的前廳部、宴會廳、中餐廳、西餐廳、客房部,進行為期1個月的校外企業頂崗實訓,采用“師徒制”,即1個領班帶2~3個學生進行工作培訓及指導,讓學生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訓練崗位服務技能,在真實的工作崗位中跟學,體會酒店的管理技能。
第三,課程選擇涵蓋職業核心能力(課程內容)的教學項目(技能競賽項目)、分解成典型的工作任務,創設以工作情景為載體的教學條件,形成教學內容與競賽項目、考核要求與競賽標準有機統一的“課賽合一”方式,并應用于酒店禮儀、調酒技術與酒吧管理、茶藝服務技術、飯店餐飲管理技術等多門專業核心課程中。
四、依托校內外資源開展靈活多變的實習實訓
實習實訓是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最有亮點的要素,也是高職教育區別于傳統本科教育的重要體現。特色專業系統化理論要求實習實訓必須圍繞培養學生職業能力開展,要充分利用好校內校外兩種資源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方面的作用。在實訓基地建設方面,要發揮學院投資主體的同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在辦學中的作用,積極引進企業進校參與實訓基地建設,將基地建設成既能滿足學生實訓需要,又能滿足企業員工培訓需要的兩用基地。按照互利共贏的基本原則,探索共建共享基地的各種途徑和方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提高實訓基地建設的速度和水平。酒店管理專業在校內建設了8個仿真實訓室和1個生產性實訓基地――“酒水與咖啡體驗中心”,在校外依托13個五星級酒店和一批四星級酒店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在北海本地四星級和五星級酒店實訓實習時采用了邊實踐邊學習的模式,在北海市以外四星級和五星級酒店時是由指導教師帶隊組團方式進行。
五、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特色專業建設是關鍵要素。特色專業系統化理論要求高職院校采取有力措施實施長期的師資隊伍建設工程,從學院層面要根據當前師資狀況制訂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按專業負責人、骨干教師、青年教師、兼職教師等類別分別制訂具體的培養計劃,并且要有專項資金和專項考核。師資培養要著力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技術能力、教學能力、素質能力。酒店管理專業采取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培養策略,校內專任教師必須有一個五星級酒店作為其專業實踐提升的平臺,而且專任教師每年必須有1個月以上時間在對應酒店企業工作,或者擔任某一管理崗位或者指導一部分學生在企業實習。為了鼓勵教師進企業,學院從經費和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這部分老師在企業實踐時其校內工資及津貼按學院平均數給付,從而極大激勵了教師參與實踐的積極性。酒店管理專業充分利用了北海外來旅游人員多、星級酒店多的特點,與北海本地星級酒店開展了深度合作,聘請了大量酒店企業高級技術人才到學院兼職或指導學生實踐教學,同時將兼職教師隊伍的建設納入到系部師資隊伍建設體系之中,做到有上崗標準,有考核標準,有激勵措施。
六、提升服務區域旅游產業發展能力
特色專業系統化理論指出特色專業服務區域產業發展能力的強弱是評價特色專業的生命力強弱一個重要指標,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強,則專業發展好、品牌效應明顯。北海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與旅游產業的對接及深度融合的出色表現,使學院榮獲“2013年度最佳校企合作獎”、“2013年國家新職業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該專業已加入廣西旅游協會教育分會,加強專業與行業的聯系;多方位開展社會培訓,如專業教師積極為世界客屬第二十四屆懇親大會、北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企事業單位提供崗前、在崗培訓,年平均培訓量約1000人次;成立系部學生企業勤工助學基地,近2年為北海香格里拉大酒店、北?;始液8鄞?a href="http://www.pogame.cn/haowen/91094.html" target="_blank">酒樓等多家酒店提供超過2000人的用工,進一步增強了社會服務能力;把教學成果應用于企業,如為北海天隆三千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員工提供服務禮儀培訓等;選派6名專業教師擔任2013年北海市旅游業飯店服務技能大賽評委,為北海市旅游服務業提供技術支持,強化了專業教師在行業中的影響力。
綜上所述,特色專業建設是高職院校打造品牌的重要載體,高職院校要根據自身特點,依托區域產業行業,緊緊圍繞專業建設的關鍵環節,切實搭建因地制宜的校企合作平臺,系統推進影響專業建設的若干因素與環節,才能讓專業建設有特色、有品牌。北海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建設經驗為區內外高職特色專業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鑒。
【參考文獻】
[1]汪衛星.高校服務地方產業發展能力的提升思路與策略[J].廣西教育(C版),2013(6)
[2]汪衛星,高職院校特色專業系統化建設的實踐[J],廣西教育(C版),2013(9)
[3]朱萍,特色專業與課程一體化建設創新與探索――以廣西財經學院審計學專業為例[J].會計之友,2013 (6)
[4]黃昀,冉榮,朱國銘.特色專業與課程一體化建設課程體系創新探索[J].大學教育,2012(3)
[5]韓寶軍,何瓊. 新時期地方高校特色專業建設的創新思考[J].科教文匯,2013(9)
[6]金順姐,重點與特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5)
【基金項目】2012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2JGZ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