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張良拾履文明禮儀故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張良是六國貴胄后裔,刺殺始皇帝的主謀,雖說是亡命在逃,也是年輕氣盛,英雄一方的人物。聽了老者的話,張良不禁愕然怒起,恨不得一拳打將過去。只是看在對方年老的分上,強忍下來,下得橋去,將鞋拾取上來。老者毫無感謝之意,伸出腳來吩咐張良道:“給我穿上。”張良心里有些搗鼓了,既然已經撿上來了,那就穿上吧,于是跪下身來,為老者將鞋穿上。老者坦然讓張良為自己穿上鞋后,站起身來,微笑而去,沒有留下一句話。張良大吃一驚,惑然目送老者遠去。老者走出有五百來步遠,轉身又走了回來,指著張良說道:“你小子可以教得出來。五天以后的平明時分,在這里等我。”此時的張良,知道老者不是一般的人,于是跪下來施禮答道:“明白了。”
五天以后的平明,張良如約前往,不料老者已經等在沂水橋頭。老者怒斥張良說:“與老人有約,反而后到,成何道理?”說完轉身離去,只丟下一句話,“五天以后早早來。”
五天以后,張良早了一個時辰,雞鳴時分就趕到橋頭,老者又已經先到了,再次怒斥張良說:“為何還是晚到?五天后再來。”
又過了五天。這次張良不敢有稍許怠慢,未到半夜就出發前往橋頭等待,不久,老者也來了。老者見了張良,高興地說:“這回就對了。”從懷中取出一部絲綢包袱遞給張良說:“這里有帛書一部,讀通了可以成為輔佐王者的師傅。十年以后興事發跡,十三年后來濟北見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話說完,老者轉身離去,再沒有話,也從此不再出現。天亮以后,張良打開包袱,是一部用墨寫在絲綢上的兵書,篇題是“太公兵法”。太公者,周文王、周武王的軍政導師姜子牙也。姜子牙善于兵法謀略,輔佐文王行政強兵,輔佐武王滅殷興周,被尊稱為姜太公。太公兵法,據說是姜太公的著作,是他一生政治軍事經驗的總結。張良深感奇異,從此將這部書帶在身邊,隨時翻閱揣摸。
贈書教導張良的這位老者,后來被稱為黃石公。黃石公的得名,源于他留給張良的那句話“十三年后來濟北見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據說,十三年后,張良跟隨劉邦經過濟北郡,果然在谷城縣境內的谷城山下見到了一塊黃色的石頭,張良大為感銘,取下石頭寶貴珍藏,奉時祭祀。張良死的時候,將這塊石頭放在自己的棺槨中一同埋葬,囑咐后人,掃墓祭祀的時候,一定要供奉黃石,如同自己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