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資本項目開放金融風險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推行資本管制改革開放的同時,我國應該結合有關的國情,積極的創造有關的條件,推進資本項目的開放進程。
(一)制定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健康的財政政策對資本項目的開放有積極的意義,通過以往的經驗表明資本管制措施一旦降低或減少,在我國存在高財政赤字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就會造成資金快速的流出或流入,對國家財政的穩定性造成很大影響。同時因為補償的方式不同,財政赤字也會造成不同的結果。如果通過債券發行來緩解財政赤字,那么會引起市場上利率上調,并且很有可能超過國際水平,造成貨幣下降,這樣會造成貨幣供應的加大,從而引發通貨膨脹并降低利率。在這樣的背景下,對資本的放松管理則會引起短期資本大規模的流出,造成貨幣貶值,對社會的經濟發展造成影響。因此,在開放資本項目的同時,我國一定要防止資本出現過度的流動,否則會引發嚴重的金融風險。
(二)貿易自由化和經常項目的開放需要注意的問題
資本項目的開放也增加國際收支均衡管理的難度,對資本管制放松管制后,會在短期內出現資本大量的流入,會大量的積累國際收支順差,從而造成匯率上升,造成出口競爭力下降從而形成項目惡化。因此,國家首先實行貿易自由化及對經常項目線性開放,在一定程度上對國際收支的平衡起到緩解作用。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在發展中國家,開放經常性項目和貿易自由化后,在短時間內會增加貿易的逆差,要保持這種逆差不能低于經濟發展的水平,才能有助于實現國際收支的總體平衡。
(三)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監管體系
要健康的進行資本項目的開放離不開完善金融監管體系的約束。因此,在實施全面的金融資本開放項目之前,要制定好健全的金融監管體系。要認識到金融監管同資本項目開放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因為,資本開放市場需要有在一個穩定、積極的市場進行,缺乏金融監管的市場會增加金融風險和金融動蕩的發生,這樣必然會對市場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對金融自由化的進程也難以避免的造成中斷,可能會不得以再次進行嚴格管制。在金融自由化程度高度發達的歐美國家,對金融的監管十分重視,從這個方面也體現了金融自由化和監管方面的相互作用力。根據我國經濟的實際發展情況,有不少條件尚未充分具備,雖然近年來我國實行的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然而也不可避免的造成巨大的財政赤字。在貨幣政策方面也缺乏間接的市場調控工具,對貨幣政策的實施形成一定制約。在匯率的監管方面存在漏洞,造成違規操作事項時有發生,由此可見,我國尚不具備令資本項目自由化的充分條件。
(四)合理的對匯率進行安排
根據蒙代爾的“三元悖論”介紹,在資本可以自由流動的情況下,對匯率進行合理的安排可以令本國貨幣具有獨立性,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外部市場動蕩帶來的不利影響。在資本大量流動的情況下,匯率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調節作用,對資本的流出起到抑制作用。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防止資本的非正常流動,也可降低利用利差套利的概率。因為在資本管制放開后,資本的流動需要依賴利率進行調節,如果繼續實行環境的利率管制,則容易造成資金價格的信號缺乏真實性。若人為管制低于國際水平管制,則容易造成資本外逃,反之,則會造成短期資本的過度流入。
二、資本項目開放可能引發的風險
(一)金融體系可能存在的風險
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其銀行體系尚不完全,資本在短時間內頻繁的流入或流出都可能成為金融危機的誘因。也容易造成過度借貸的問題。資本市場的開放會對市場造成如下影響:①容易增加市場的波動性,②會增強國內外市場之間的相互聯系,使本國資產容易受到其他國家資本市場的傳染,若缺乏健全的金融體系,在金融監管機制發展尚不成熟的中國,資本項目開放會對我國造成很大的沖擊。
(二)降低我國貨幣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根據有關的文獻表明,若資本市場在保持固定匯率不變的情況下進行自由的流通,必然會對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造成影響,如政府想要降低通貨膨脹發生的概率,通過提高利率來平抑市場需求,就容易造成資本大量的流入,為保證匯率的穩定性,從而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外匯市場進行一定的干預,造成國際儲備大量的噸積,這樣造成本位幣的投放也隨之增加,造成利率降低到國際利率水平,因此對貨幣的有效性也會大大削弱。
(三)增加我國資本外逃發生的風險概率
由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①中國的物價政策一直屬于穩中有升,名義上的利率較低,但國內資產擁有較高的估值,而通過開放資本項目造成資本過度流入的經濟體特征通常有高膨脹,高利率及產品價格低廉的特征。②中國有大量的FDI,雄厚的外匯儲備和超大的國際債權。由于中國經濟體具有的特殊特征。在中國開放資本項目后,面臨的最大問題應該是資本外逃。尤其是在項目開放后,逃避管制的成本也會降低、渠道也會多元化,在短期內容易造成資本大量的外逃。
(四)匯率升值容易引發的風險
隨著資本項目的開放,大量的資本流入市場,針對這一情況,我國為保持匯率的穩定性,會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外資流入進行干預,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引發本位幣供應量加大和通貨膨脹概率加大,令我國的資源從貿易部門轉化為非貿易部門,給經常項目造成危機,令名義匯率得不到維持,從而造成資本流出,引發貨幣危機。
三、避免風險發生的對策
(一)要維持宏觀經濟的穩定性
不穩定的宏觀經濟容易造成資本出現大規模的流動性投機。為避免資本出現負面流動的概率,必須維持市場宏觀經濟的穩定性。需要采用如下策略:①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避免財政過度擴張產生大量的赤字,從而造成利率上升,對經濟的穩定造成影響。②采用靈活的貨幣政策,減少銀行對貨幣市場的干預,減低資產價格波動性,給投資者提供更加理性的決策思想。③保持經常項目之間存在順差,因為經常項目同資本項目的關系密切,對資本流動的影響較大,保持經營項目的順差對可以提高我國增加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為資本項目開放提供寬松的環境。
(二)對國內的金融進行改革
全面的資本賬戶開放必需建立在國內金融市場自由化的條件下。因為過于死板的利率體系對國際收支和資本的形成容易產生不利影響。同時,政府可以通過調整利率水平減少債券的發行成本,對社會資源的配置也會形成一定影響,造成資本出現大量的波動。因此,在我國想要全面開放資本賬戶,必須要發展好各類貨幣市場的工具,建立高效健全的公開市場操作機制。
(三)靈活的運用人民幣匯率
恰當的匯率制度是貨幣安全兌換的保證,根據以往的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表明,匯率制度的僵化是造成金融危機的主要誘因,對市場匯率進行不合理的干預,對本幣的錯誤判斷都會造成市場機制作用失靈。因此,要在基本市場下進行本幣的自由兌換,必需對市場的有關制度進行一定的改革,為了避免過度強調匯率的穩定性導致貨幣政策喪失獨立性,有彈性的對匯率進行安排是一種明智的做法。
(四)增加國際上的合作
如今金融危機也逐漸表示出明顯的國際性,也凸顯金融合作的重要性。由在不少的國家因為具有類似的需求和目標,實行區域性合作能有效的實現各自的需求和目標。其次建立好防范金融危機的預警機制,協調各地區的金融政策。如建立宏觀信息交流、政策協調、貨幣互換等政策。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放資本項目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在開放之前需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如健全金融監管制度、維持宏觀經濟的穩定性等,因此,我國在開放經常性項目的道路任重道遠,還需要經過不斷的努力才能得以實現。
作者:陳斌單位:南方電網財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