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風險防范下商業銀行會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商業銀行會計風險表現及防范難點
(一)會計操作流程執行不到位,風險掌控難目前部分商業銀行將原財會部門分設為計財和運營管理部門,削弱了會計核算合規風險的監督。如交易系統未對交易和核算進行分離,易引起會計信息失真等。由于權責不明,會計核算差錯難以追本溯源。此外,會計業務操作風險點分散,控制難度較大。如某銀行2013年合規管理考評結果顯示,會計核算違規問題筆數達163筆,占所有差錯比例的63%,涉及賬務處理、賬戶管理、對賬和事后綜合會計等14個方面。
(二)會計原則執行不到位,風險揭示難一是違背真實性原則派生風險。貸款資產質量方面,有的銀行機構貸款質量遷徙度未及時調整,致使應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不足,掩蓋或延遲了風險暴露;財務成果方面,有的銀行為完成利潤指標,利用應收應付利息、其他應收應付賬款、內部往來科目等隱藏收入或成本。二是違背審慎性原則誘發風險。貸款應收利息核算期過長,造成虛增利息收入;貸款呆賬積重難返,無法核銷,造成銀行風險高度集中;忽視或有資產的真實全面反映,易誘發潛在風險。三是違背及時性原則潛藏風險。如銀行清算業務壓票、銀企對賬不及時。
(三)內部控制約束不到位,自我監督難一是知“法”犯“法”。突出表現在表外業務,有的銀行以信托、委托理財等方式規避信貸規模調控,一旦無法兌付、償還,將不得不動用表內資金代償,表外風險轉至表內。二是以習慣代替制度。如某銀行組織的2014年一季度檢查中發現仍有柜員自辦業務3筆,末筆傳票登記問題986筆。三是制度執行力遞減。一些銀行崗位輪換和強制休假制度未完全執行到位,致使內控監督乏力。
(四)會計制度更新不到位,核算跟進難商業銀行自2008年起執行新會計準則,新舊會計制度科目之間過渡無統一標準,造成不同商業銀行會計部門對科目理解不統一,有些銀行新業務、新產品推出時,核算方法未及時跟進,致使業務信息數據不能被真實準確反映,造成收入成本核算滯后。
二、商業銀行會計風險形成的原因
(一)違背會計原則引發會計風險主要是少數基層行受業績考核指標驅動,片面追求部門利益。少提呆賬準備金,將應收應付利息作為調節利潤的“蓄水池”,提前或推遲利息收支入賬時間等,影響盈虧的真實反映。銀行信息披露內在動力不足,披露信息內容選擇性強,披露會計信息不完整。
(二)內控機制不完善滋生會計風險一些銀行分支機構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部門,對主要負責人和決策管理層的權力缺乏必要的監督制約措施,常常“控下不控上”。此外,部分基層銀行負責人在防范風險方面存在“重庫款保衛、輕會計風險防范”的錯誤傾向,使得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內部控制制度難以全面落實,加大了業務操作風險。
(三)市場競爭催生會計風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商業銀行片面追求規模和效益,使得服務與制度執行、規模與規范操作等方面發生矛盾。如受當前信貸從緊政策以及同業競爭的影響,某些銀行以票據業務規避信貸規模控制,造成違規現象時有發生,銀行會計風險也隨之增大。同時,銀行某些新業務存在監管盲區和空缺,如近年來,新型金融產品和業務層出不窮,但是銀行的內部監督機制并未及時跟上,造成了會計風險的加大。
(四)會計人員道德風險誘發會計風險因會計人員主、客觀因素導致的會計風險仍然存在。如在某行對其基層機構關鍵風險點檢查中發現,個別員工臨時離柜未及時退出計算機界面或未將印章專匣上鎖保管;在某行對全省銀行財政賬戶風險排查中,存在對公賬戶法人代表或人身份核查不嚴等問題。部分商業銀行管理層更看中業務拓展工作,會計崗位人員調入業務營銷等崗位,會計隊伍的穩定性差也留下會計風險缺口。
三、商業銀行會計風險防范對策
(一)以“雙線三關”為突破口,打造立體式控險體系緊扣“雙線”,嚴把“三關”,是打造立體防控風險的關鍵。“雙線”即會計風險防控緊扣會計核算和會計信息兩條主線;“三關”即會計風險防控須覆蓋事前預警、事中控制和事后監督三道關口。一方面商業銀行要依據各項內控制度規定,并依托商業銀行現有的交易系統、會計稽核系統等,對會計業務各環節進行全面序時評價和持續糾改,開發相應風險監控管理系統,構建全方位的風險防控體系。另一方面強化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定期召開會計風險防范會議,分析會計風險點,提出相應防范對策。
(二)以內控建設為重點,形成有效的約束機制強化內控機制建設,堅持“一制度二組織三考核”的原則。首先,加強制度執行力。柜面業務要嚴格操作流程,對各項業務環節標明注意事項和風險提示。風險監督制約制度要及時跟進新業務、新產品開發推廣;其次,優化會計風險管理的組織體系。嚴格執行重要崗位定期輪換制度,建立前后臺監控的相互制約機制,按照決策、執行、監督反饋三個系統相互制衡的原則,進行會計操作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組織體系的設置。再是建立風險責任層層考核制度。逐級簽訂會計內控責任書,加強對違規和案件的責任處罰力度。
(三)以強化監督為手段,構建內外雙重監督體系一是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專門監督職能作用。保持內部審計部門的相對獨立性,促進其加強對日常銀行會計業務的合規性檢查。二是完善銀行業有效監管手段。監管部門要從注重高管人員任職資格審查轉變為強化履職考核,重點考核風險責任;從關注會計報表比率合規性監管,轉變為會計報表比率監管與會計資料真實性檢查相結合;從關注商業銀行報送會計報表各類指標是否達標,轉變為考核原始會計憑證真實性和合法性與報表數據反映一致相結合。三是強化市場監督手段,逐步建立“充分揭示”的信息披露制度。上市銀行要不斷完善信息披露的內容,在一定范圍內充分披露影響銀行穩健經營的因素和事項。同時,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銀行監管完善獎懲措施,確保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四)以人員管理為根本,打造新型的高素質會計人才梯隊一是加強員工思想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增強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加強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性教育,提高員工的合規操作意識。二是加大業務培訓力度。加強員工職業教育培訓和崗位培訓,促進員工知識更新。三是進行會計人員職業生涯規劃。實行公平、公開的競聘上崗制度,允許會計人員有雙向選擇的權利,形成正面激勵。
作者:張文天單位:渤海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