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改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建筑信息化是目前建筑業大勢所趨,高等院校應順應時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本文從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弊端入手,指出要在畢業設計中引入BIM技術,讓畢業生做好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盡早實現人生價值。
關鍵詞:
BIM技術;工程管理;畢業設計改革
1畢業設計意義
工程管理專業是一個對實踐要求比較強烈的專業,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一批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既具有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又兼具工程經濟及工程管理知識,可服務于工程建設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及運維階段等全生命周期的,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實踐動手能力強、具有較強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工程管理學生畢業之后將來在施工現場工作,必須對現場施工技術十分熟悉,才能更好地進行技術管理工作。而畢業設計就是大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由學校過渡到社會的銜接階段。工程管理畢業設計是通過給學生提供模擬或實際課題的訓練機會,將大學四年學習知識融會貫通,全面鍛煉、培養學生深入實際,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工程造價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從事生產、管理工作打下基礎。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土木工程系一直以來對工程管理專業的畢業設計工作環節高度重視,要求畢業設計必須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真正實現為社會提供符合行業發展需要人才的辦學宗旨,并一直致力于研究探討適合專業的畢業設計之路。
2工程管理專業傳統畢業設計模式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傳統畢業設計模式就是綜合運用四年所學基礎與專業知識,在給定建筑圖紙的基礎上,獨立搜集資料,編制工程項目相關投標文件,進行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工程量計量與計價,并了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運作過程和各環節工作要求,了解建筑市場管理的實際情況。傳統畢業設計模式雖然也是一人一題,摒棄磚混結構建筑物,因為其應用范圍過于狹窄,采用社會上較為普遍的框架結構或者框架剪力墻結構住宅,但是多采用廣聯達軟件進行建模、計量與計價。而在,在2016年8月住建部頒布的《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建筑行業要實現信息化,全面提高建筑業信息化水平,著力增強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簡稱BIM技術)、大數據、智能化、移動通訊、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能力。現代建筑行業從策劃、設計、招投標、施工甚至運營都在使用BIM技術,而工程管理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應用人才,因此,要想工程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能在畢業之后順利轉換角色進入工作崗位,必須進行創新,引入BIM技術必不可缺。
3BIM技術在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中的改革管理
3.1擴大建筑類型
傳統畢業設計的內容上多側重于對大學四年只是的綜合運用,往往忽視了畢業設計這一實踐教學環節在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目標,而這種能力的訓練對學生將來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筆者認為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去蕪存菁。框架結構或者框架剪力墻結構滿足社會需要,但是應該擴大建筑物類型,而不僅僅停留在住宅,例如一些廠區、宿舍、公寓酒店等項目都具有普遍性,可以納入到畢業設計的設計題目之中。而此類建筑物特點就是工程量大,應用BIM技術可以減少重復建模,只要設計階段模型建好,后期就可沿用。
3.2進行工程項目全壽命管理
工程管理專業涉及到的核心課程有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土建、安裝等)、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工程項目管理等,這些課程一般都設有課程設計。而具有某個假定的項目是這些課程設計得以實施的前提。筆者認為為減少重復作業,同時提高學生對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管理的認識,可以在大一或者大二階段就給定學生一個具體的工程實例,讓學生隨著學期遞進和課程逐步學習,分別做該工程項目相應課程的課程設計,到了畢業設計階段就會留有足夠時間進行完善,改進,選擇適合將來職業的畢業設計題目。而現在技術做出大的CAD等圖紙不具有通用性,在招標階段做的模型,不能在投標階段使用,在投標階段的模型也不能夠應用于施工階段,大大增加了學生(未來建筑從業人員)的工作量。應用BIM技術做出的模型,則可以在全壽命期使用,大大減少了重復建模工作量。
3.3在系內部進行
BIM技術培訓BIM技術不僅在工程管理急需,在土木工程、工程造價等專業也必不可缺,因次可以發動全系治理,廣泛開展BIM學習。但是目前BIM技術在全國還沒有納入到教學體系之中,因此可以根據不同專業對BIM技術的不同需求,開展學習班深入學習。首先,相關畢業設計老師必須以身作則,學會BIM技術,鼓勵考取BIM師資證書,并應用在基本教學中;然后,學生應當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學習廣聯達、BIM-revit、夢龍等軟件并熟練操作。
3.4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廣聯達
BIM校園大賽廣利達公司推出廣聯達BIM,與全國900多家院校進行了合作,其工程教育業務比較成熟,因此筆者認為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廣聯達BIM校園大賽。如全國高校BIM畢業設計作品大賽、全國高校BIM應用技能比賽、全國中高等院校BIM招投標網絡競賽、全國高等院校工程造價技能及創新競賽、BIM課程設計大賽等。這些大賽的參與不僅鍛煉教師和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更鍛煉了團隊分工與合作能力,讓學生畢業之后更好地參與到實際工作中去。
4結論
國外BIM技術在高校已納入教學體系,并有完善的畢業設計實踐教學培養目標。但筆者認為BIM技術縱然在國內成績斐然,但仍然需要一定時間進行完善,不能照搬國外模式。目前需要的是在工程管理部分課程及畢業設計中植入BIM技術,推行教學改革,然后才能徐徐圖之,將BIM技術正式納入到教學體系中,做為一門課程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M].2016,8.
[2]趙靈敏.基于BIM的建設工程全壽命周期項目管理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4,4.
[3]陳秀麗,胡紹蘭,劉月君.建筑類本科院校BIM協同畢業設計探索研究[J].價值工程,2016,7:240-241.
[4]李世蓉,吳承科,李驍.基于BIM的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改革———以重慶大學為例[J].工程經濟,2016,8:57-61.
[5]張曉靜,趙陳影,李慧,李殿偉.工程管理BIM畢業設計組織管理框架與案例分析[J].工程管理學報,2017,4:153-158.
作者:葛具萍 單位: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